教育反贫困视域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变革*

2022-03-17 22:44孙刚成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生活学校

孙刚成 陶 雨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告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预示着中国正式迈入了以解决相对收入较低及能力贫困、机会贫困等非收入贫困为目标的“后贫困时代”[2]43。教育反贫困就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消灭贫困、预防贫困或阻止贫困现象的产生。脱贫攻坚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反贫困价值且肩负着艰巨的反贫困任务,即赋予乡民脱贫能力和引导、带领农村脱贫。进入“后贫困时代”,并不意味着农村学校教育的反贫困价值与任务的消失,相反,其价值存在依然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原因在于“后贫困时代”的农村学校教育反贫困反的是相对贫困,是要阻止和预防返贫。消灭绝对贫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跨越,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我国距离全民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世界相对贫困的标准在逐步提高,消灭相对贫困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阻止和预防返贫需要面对众多难以预测的因素,相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的明确任务来说,反贫困会复杂很多。因此,发挥“后贫困时代”农村学校教育的反贫困价值不仅不会减弱,而且亟须加强,并在提升自身反贫困价值的基础上承担起更加艰巨的反贫困任务。

一、教育反贫困的价值

贫困主要分为三种:传统的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即收入水平极其低下,不能维持基本生活[3];人类贫困(human poverty),也称生存贫困,指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低下及无法避免可预防疾病的危害等[4];知识贫困(knowledge poverty),不仅是教育水平的低下程度,而且是获得、吸收、讨论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匮乏或者途径的缺乏[5]。这三种贫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收入贫困会加剧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人类贫困会致使收入贫困并容易导致知识贫困,而知识贫困则可能是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无法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我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的定义是指物质生活的困难,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以直接承认的最低标准,类似于上文所提到的传统的收入贫困。在国际范围内,反贫困的概念有三种基本内涵:一是减少贫困(poverty reduction),即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的角度付出努力,从而不断削减贫困人口数量直至让总量为零的行为过程;二是减缓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是从贫困程度的角度入手,逐步降低人们的贫困程度,表示贫困程度由重到轻的过程;三是消除贫困(poverty eradication),即反贫困的目的和结果,也就是达到完全消除贫困的一种结果[6]。简单来说,反贫困就是反对或消灭贫困,即通过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程度减轻的量变,到最后实现彻底消除贫困的质变过程。教育反贫困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对人的自身素质和个人发展技能进行多方位提升,从而斩断贫困的累积循环因果链条,实现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个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减轻贫困程度逐步过渡到彻底消除贫困的变化过程[7],即通过反知识贫困来消除所有的贫困现象。从人摆脱贫困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来看,教育反贫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核心价值,即有利于人的扶志、有利于人的赋能、有利于人的增值,并在三种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促进人的更全面发展和更美好生活的实现。

(一)教育可以扶志:志在美好生活

在三种贫困消解过程中,精神的贫困远比物质的贫困更加让人感到可怕。与城市相比,农村往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堵塞,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更是面对连绵不断的山脉与不尽的沟壑或戈壁荒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容易陷入贫困。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以通过外部条件进行改变,真正可怕的是人的精神贫困。而教育可以帮助人树立高远志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淳朴理想。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对个体多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教育也能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人的遗传素质蕴含着个体的差异性,形成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虽然遗传素质中蕴含着个性的差异,但个性的差异更多是在后天养成的,后天包括其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和教育等[8]37-38。可以看出,教育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全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童年影响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童年经历深深影响着一个人,有些人甚至要用童年影响治愈一生。而人的童年往往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时代影响着人们今后的人生。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变革也刻不容缓,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变革更是迫在眉睫。

教育影响着个体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理性、信念、世界观、气质、性格,以及不同的志向。人各有志,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志向。一般来说,农村中仅接受过义务教育甚至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大多数人的志向可能就是种好庄稼、放好牛羊,希望有一个大丰收去换取相应的钱或物,然后用这些钱或物盖房子,到了一定年龄娶妻生子、养大孩子,与妻子度过自己的一生。女性往往从小在家忙于家务、做一些手工,大一些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希望到了合适的年纪能寻找一户人家嫁过去,从此在家里相夫教子、做家务、干农活,直到变老又开始带孙子。如此循环,一代又一代人都只有类似的志向,紧紧依靠所在的土地生活,深深扎根于所在的土地上,永不离开。然而,如果成为受过更多更好教育的人,他们可能会被书中的人物或故事吸引,想走出所在的偏远地域,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闯闯,干出一番事业;或者在开阔眼界学到知识或技术后回到家乡创业致富,改善环境,更大可能地通过自主创业或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去实现自身价值,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会不甘于现状,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眼界和精神世界,形成和上一代不一样的理想与追求,并努力引领或带领乡民改变原有的生活现状,从而成为志在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的有志向、有追求之人。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大志,由内而发,志在带领乡民走向共同富裕,志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天下美好生活的实现。

(二)教育可以赋能:赋予学生持续创新、高效做事的综合能力

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技术和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做事效率。知识及其成熟的技能是前人在认识事物、解决具体问题、提升生存与生活能力、进行心理调适与行为改进的过程中提炼形成的结晶。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引导他们学习、理解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运用知识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懂得从挫折、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错误,逐步掌握正确的方法与程序,提高自身探究、发现、改进、构建与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可见,教育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只要综合能力提高了,做事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借助前人提炼的知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有形与无形之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使个人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探究方法,总结经验,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符合办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和主体能力发展。换言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9]。作为历史的剧中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的要求,是社会的被动生存者;而作为历史的剧作者,人又是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主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主体性是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要表现,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8]37。主体意识是一种主体认识世界的自觉意识,主体能力是一种主体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品质,提高其能力,使其更加高效地做事,更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依照学生各不相同的特质和高效做事的现实需要,众多学校已经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得到相应的锻炼,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与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发展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10],教育面临着如何实现高质量、特色化、“适切”化发展等更大的挑战与难题,而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便是尝试应对这些挑战和解决这些难题的一大出路。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1]。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构成。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其中,人文底蕴具体表现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具体表现为乐学善学、勤于思考和具有信息意识,健康生活具体表现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责任担当具体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具体表现为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12]。可以看出,这些素养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如文化基础知识增加、主观能动性增强、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等。培养这些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动手做事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更加高效做事,提高做事效率,加速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程度。

(三)教育使人增值:通过复杂劳动脱贫致富

马克思曾说,一切劳动都可以看作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一切劳动尤其是有一定目的的耗费,作为有用劳动,都可以形成商品价值或生产使用价值[13]。这里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而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被当作倍加的简单劳动,通常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具有较高的劳动效率。这主要是基于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社会财富,并加速社会现代化建设。复杂劳动者要保持和提高劳动能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知识在产品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明显,现代科学知识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各学科日益相互渗透,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劳动者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适应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复杂劳动的要求。简单说来,复杂劳动就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劳动。与机械性的体力劳动相比,脑力劳动就是一种复杂劳动,它需要劳动者将自己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获得更大利益。尽管复杂劳动者在从事劳动前的准备期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学习知识与技能,但是从长远或最终来看,劳动者也会因此获取更多利益。而劳动者要想获取更多社会财富,就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因此,劳动者在前期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做好从事复杂劳动的必要储备,以从事复杂劳动来获得相应的社会财富。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即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个人,使人的价值提升,促进个人更好地发展,而且影响社会,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个人发展了,社会自然而然也会不断发展,因而教育可以加快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

教育具有明显的增值特点,既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带来知识创新并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可以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综合素养与多方面能力的改善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并增强其经济创收能力和美好生活创造能力[1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效率和效益问题日益凸显,人们更加追求具有高效特点的复杂劳动,以获取更多利益与价值。例如,陕西省是我国苹果种植的第一大省,2017至2019年的统计数据均显示,陕西苹果产量约占全国苹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和世界产量的七分之一①。传统的苹果种植与销售,通常是苹果种植户在人力劳动作用下,采取相应的浇水、除草、施肥等措施,等大面积的苹果成熟后,把苹果摘取下来一个一个包装好,一层一层地装箱,然后运输到批发市场或水果店,按需售卖。不同于传统的苹果销售模式,现今一些苹果种植户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充分利用VR和互联网技术,推出一款微信小程序,通过一定步骤的操作便可以让购买者认领专属苹果树。在苹果种植过程中,购买者可以精确地看到工作人员给苹果树浇水、施肥、打农药的情况。不仅如此,苹果的生长状况也都有精准的记录。等到苹果成熟时,种植户就会直接把购买者的专属苹果包装好快递到购买者家中,不需要购买者自己出门挑选。这样既节约了购买者的时间和精力,又能让购买者收获一定的种植体验,体会水果种植的乐趣,获得自己看着长大的生态化种植苹果,得到收获的快乐。当然,新的销售模式需要种植户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苹果种植户进行了复杂劳动,付出了更多心血,苹果价格自然就要高一些,其获得的利润也会逐渐增多,获得的利益更大。正是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们更加倾向于追求复杂劳动。虽然劳动者前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但能在后期获得更大利益。与此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也应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调适,为受教育者创造增值空间,提升他们创造富裕美好生活(以下简称“创富”)的能力,给他们创造无限发展的可能。

二、教育反贫困视域下的农村学校教育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各级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也持续增长,农村学校教育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教育反贫困视域下,农村学校教育仍存在扶志偏离、赋能乏力等问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创富增值作用,难以体现教育的反贫困价值。

(一)农村学校扶志教育的偏离

因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相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长期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历史传统等因素,农村在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人口又相对分散并且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够好,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作为农村文化象征的农村学校教育也因各方面的原因难以维持、发展。同时,现代农村学校教育又普遍存在与学生生活背离的现象,教材内容的选择多以城市生活为基础,农村生活与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非常少,“离农化”与功利化的教育在人的精神与志向培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方面重视不够,难以发挥扶志的功能[1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发达,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实用技术信息或者学习资源,利用新奇的知识开阔眼界、充实自我。然而,互联网带给学生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有些信息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使淳朴简单的农村学生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变得懒惰却又想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在学校里,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多地适用于城市生活,追求城乡教育一体化,背离了乡土文化的根基,没有关注到学生处于农村的文化生活状态,可能让学生一味“神往”城市,难以培育他们铸牢乡土文化之根和振兴乡村之志。这两种现实状态的结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生精神上的迷失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这种无法培根铸魂的农村学校教育遭遇信息化时代的冲击,更加难以担当扶志重任,不利于学生立足现实的志向养成。

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教育,首重立志。学子当始于士,更希望由君子最终成圣成贤。这要求学子要有理想、有追求、有志气,是学子由内向外所散发的一种气质。又如《大学》所揭示的学子理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6]。希望学子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由“内圣”到“外王”。任何学校都应该以弘德、扬善、尚美为核心塑造人的良好德行,并引导学子把良好德行践行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变成行为自觉。同时,学子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小及大,从自身出发,从端正自身品性到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最后达到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然而,一些农村学校却忽视了让学生学习这些经典著作,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性和高远志向的培养,使学生丢失了纯真的自我和立足于乡土的发展根基与理想。

(二)农村学校赋能教育的偏离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能力的社会,有能力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更易生存,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人即使学历不高,但只要有能力、有高情商、懂得一定的人情世故,依然可以在职场生活中如鱼得水。而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一味地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赋能教育的偏离。

在农村地区,为了能够让孩子跳出“农村的苦海”,家长一般不让孩子参与农业劳动,学校往往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技能的培养,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有“识”无“能”。掌握一技之长,让每个孩子至少有一项足以支撑今后较好生活的特长或手艺,是当今社会所提倡和要求的。在农村学校里,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好书本知识,但帮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尚有可能。帮助学生将一技之长完全发挥成他们的特长,形成他们的特色,可以为他们将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连一些城市的小学、初中也已经开始试行“走班”选课制教学,开发、开设大量艺体类、生存与生活技能类、种植与养殖类、科技创新类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为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不同的课程或不同年级的课程的机会。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动上课,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可以实现自然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然而,农村学校教育缺乏这种改革与创新,教育思想与观念达不到一定高度,物质基础设施达不到相应条件,教师专业素养也达不到相应水平,各方面条件不允许开展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兴趣去学习某种或某几种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致使农村学校赋能教育乏力或有所偏离。

(三)农村学校机械传授知识的教育难以创富增值

一方面,知识是人类长期认识与实践的成果,是前人遗留给今世人们的精神财富。如果一个人只依靠个人的直接经验,他的知识就会很狭隘,认识必定很肤浅。学生若是能掌握和运用前人的知识,也就等于继承和掌握了前人认识的资源和工具,就能比较便捷地认识世界,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实,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解释别人解释不了的疑难,重组别人不能重组的经验[17]。然而,大量农村学校教育只注重机械地向学生传授僵化的知识。表面上看,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或者书本中对这些知识进行运用,但却没有内化于心,将这些知识与自身融合,形成一种文化素养和文明习惯。这样的学校教育难以培养有文化之人,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变通与创造能力,对受教育者的创富增值价值极其有限。

另一方面,文化艺术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沉淀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样,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一直以来,部分课堂教学一味追逐分数提升,将文化与艺术作为一种形式上的鉴赏课,并未将文化艺术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基于文化艺术修养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文化艺术融入感和具象化,重视学生的身心感受和艺术陶冶,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文明素养的养成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感悟与思考人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化,并在体会与领悟学习材料中的人情世故和真善美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形成文化认同,涵养人文情怀与素养[18]316。而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注重应试知识训练,机械地传授僵化的知识,致使学生没有形成内化于心的文化素养,没有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怀,没有形成学生的文明习惯,没有文化气息;从而出现一些学生接受教育之后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高骛远等现象,他们只追求眼前暂时的安逸,想得多却做得少,不去考虑自己长远的发展道路,缺乏对未来的科学合理规划,缺乏创富意识与能力,难以落实教育反贫困的应有价值。

三、教育反贫困视域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变革策略

农村学校教育变革是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改变、革新与重塑等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过程,是农村学校教育促进乡土文化发展、农村文明与富强的实践探索,是农村学校教育针对具体问题发挥反贫困价值的重要抓手,也是农村学校生存自救的关键[19]。

(一)农村学校教育应该回归人本身方可扶志

每个人都应该是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人与独立个体,教育只有回归人本身,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适性扬才”,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让每个人逐步形成稳定的志向追求,从而成为具有越来越强大生存与发展能力的独立自强之人。学校应该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重视个性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怀,对善于学习和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要求,要优中求优。教师还可以与同一兴趣的学生集体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既可以营造学习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浓厚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与技能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不管是哪个层次、哪个团队的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快乐地掌握知识与技能[18]253。现今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成了小规模学校,班级人数大多在10~30人左右,具备了小班教学的条件,有利于教师尽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做到个性教育、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对每一个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育,实施适合学生独立发展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特点、特质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引导和培养学生做“百工之长”的“行行”状元[20],帮助学生确立良好志向。

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和根本目的。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就是要保护、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因此,农村学校教育只有回归人本身,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确立志向,引导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引导他们追求淳朴理想,方可做到扶志与扶智并行,农村学校教育也才能在扶志与扶智中起到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注重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存能力,才能使他们开拓思路、建立自信、寻找到反贫困的出路。

(二)农村学校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方可赋能

早在一百多年前,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主张,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21]。好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的学习,而且是儿童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把儿童的实际生活作为依托点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将教育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成长与发展。陶行知根据杜威的教育理念,将“教育即生活”颠倒了一下次序,基于我国当时不具备普及学校教育的社会状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强调教育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每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让生活成为教育实践的坚实基础和出发点,从而为广大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22]。要将农村学校改造为农村生活的中心,让农村教师成为农村生活引导的主力军,让农村学生成为农村发展的助力者与后备军,让农村学校及其师生成为现代农村文明、富裕、发展的示范者。农村学校教育要回归农村生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遵守国家总体要求,又要传承与发展农村文化,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农村学校课程体系,做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式上,要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农村教学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23]。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生活即教育就是儿童的生活世界才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中心,要从成人的思维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要把儿童作为个体的儿童来看待,而不是强制要求儿童像成人一样去思考和行事,不应该要求儿童一切听从成人的命令。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里说到,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24]。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的生活化,是学习的知行合一。教育只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教育过程中回归生活本身,与生活相连接,才能更好地赋予个人强大的生存与生活能力。例如,在传授小学数学运算知识后,学生便能在生活中自行买东西,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步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和生活能力。农村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传授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技能,做到知行合一。正如王守仁所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25]。这意味着每个人知道的真切实在的总是与其行动经历分不开,行动经历之后方能敏锐透彻地看问题。因此,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知识与行动必须协调一致,理论知识需要在躬行实践的过程中去检验和升华,即运用学校里掌握的知识于实践行动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农村学校教育要做到将实际的教育与农村生活、农村发展高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为农村学生和乡民赋能。

(三)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与文明习惯者更能创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明确提出了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所谓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在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旨在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更好地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并让学生在增强环境意识的过程中能够享受自然之美[26];同时,农村学校教育要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为此,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让学生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追求客观事实和真理的良好习惯与品质。其次,需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作为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7],这也是培养学生较高人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社会责任感。只有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且具有更强大的变通性与灵活性,他们才能够创造更加美好富裕的生活。

农村学校作为村落文化聚集地,不仅承担着教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责任,而且应该引领学生学习风俗文明,带动农村走向文明、富裕的发展道路。学生对农村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他们对农村文明的关注,增强他们对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使得农村学生和成人萌发保护和发扬农村文化的意识,形成更加稳固的乡土文化认同,养成较高人文素养和文明习惯,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只有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形成传承和发扬农村文明的意识,才能保证农村文明的延续和更好的发展,才能培养人们养成文明习惯[28]。只有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文明习惯者,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富裕,才更能创造出美好生活,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较高人文素养和文明习惯本身就是创富的核心素养,就是形成创富能力的必备条件,也是强大创富能力不断滋长的坚实基础。

贫困是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现象,反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仍然存在相对贫困问题,而相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引导和带领农村贫困人口创造富裕、文明生活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摆脱这一困扰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即进行农村学校教育变革,促使农村学校走向特色化与现代化发展道路[29]。总之,农村学校教育变革应注重教育反贫困价值的发挥,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上,重点放在扶志、赋能与创富作用的发挥上。

注释:

①数据来源1:陕西是我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2017年苹果产量达1 153.94万吨,占全国苹果产量的1/4[EB/OL].(2018-08-28)[2021-05-05].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gssz,780521728.html?jumph5=1;

数据来源2:陕西省苹果产业现状:2020年产量为1 185.21万吨 同比增长4.4%[EB/OL].(2021-03-23)[2021-05-05].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103/940377.html。

猜你喜欢
农村生活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生活感悟
学校推介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