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2022-03-17 02:25马素芬
健康之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患侧压疮姿势

马素芬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部血流供给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致残率、致死率高。不少患者即便经过抢救,还是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优化康复方案,可以为患者在住院前、住院中、出院后获得全程、专业、精细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因此,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行概述,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缺血性脑卒中诱因与护理关系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很多,根据诱因的不同,护理方式要区别对待。

高血压

对因高血压诱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关注血压变化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血压监测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护理指标之一,对于舒张压大于200 mmHg的急性卒中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降压,保持在180/90 mmHg左右,不要让血压快速降低,等病情稳定后,再慢慢降低。如果患者在住院后接受常规的血压控制,往往会因为血压下降太快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出现更严重的脑缺血。一些患者虽然血压很高,但只要血压稍低,症状就会恶化。尤其是在较低的情况下,由于血液动力学机理会使半暗带的缺血加重,进而发展为进行性脑梗死。所以护理过程中,增加血压监测的频率,了解患者适宜的血压范围值非常重要。对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有无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患有血管弥漫性改变,血管弹性下降,血流灌注压减少,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改变,再加上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等,损害脑微循环,增加脑梗的发生率。脑组织由于没有糖原储备,需要通过大脑的血液循环来补充营养。当血液供应不足时,就需要无氧糖酵解来补充能量。如果血糖浓度过高,过度缺血、缺氧,无氧酵解的作用会加剧,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会急剧提升,从而造成细胞内外的酸中毒,损伤脑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加重局部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坏死。所以,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血糖监测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物,并注意观察血糖变化,防止发生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饮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饮食习惯、营养情况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加强健康教育,保持理想的体重、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态;戒烟少酒,减少或不吃单糖和双糖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食盐等。此外,增加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其多学习相关知识,重视和督促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習惯。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每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史、时间不一样,后遗症、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不同,所以护理侧重点也会不同。

压疮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肢体瘫痪、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等因素,容易引发压疮。有关研究表明,对卒中患者进行危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所以,护理人员要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并做好护理工作。

肺感染护理

调查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肺感染概率非常高。尤其是65岁以上者,由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卧床时间长,往往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根据文献报道,约2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且以院内感染最多。另一项研究表明,吞咽障碍与肺炎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后,会对神经功能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使病情复杂化,增加治疗难度。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1)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避免误吸。采用坐姿或半坐姿,有利于肺的扩张,改善呼吸功能。要防止肺部感染,必须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同时还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呛咳等症状。每隔2 h做一个翻身拍打背部,或者用排痰机排痰。有吞咽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将药研磨成粉。在进餐时抬高床头,由健侧慢慢喂。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部的卫生管理,尽可能减少创伤性的(3)操作。

(3)保持病房整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家属陪同、探望。

(4)强化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5)保持口腔干净。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选用适当的漱口液及口腔护理。

(6)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多运动,做到“能坐就别躺,能站就不能坐,能走路就别站”。

良肢体位护理

良肢体位置的正确放置,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为术后的恢复奠定基础。早期正确的肢体姿势也叫做抗痉挛姿势,主要是用静止的反射和持续的控制来对抗不正常的动作,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不同患者体位方式是不同的。

(1)床上坐卧位患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快从床上坐起来。但床上坐姿很难保持身体挺直,易发生半卧位,使得躯干弯曲,加剧下肢伸肌痉挛。所以,当没有支撑时,应尽可能避免这样的姿势。患者在取卧位时,可在背部放置多个软枕,以拉伸脊柱,实现坐姿。头不需要支撑,患者可以积极控制头部的活动。

(2)侧躺位患者:患侧躺位也叫第一体位,即患侧肢体向下、健侧肢体向上的侧躺,可以舒展患侧肢体,减轻或缓解痉挛,给瘫痪的关节韧带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增加本体感受,并能方便健侧肢体的自由运动。患者采用侧躺姿势,要在头部下方放一块适当的枕头,身体略微向后转动,背部用一个枕头支撑。患侧手臂向前伸,前臂向外旋转,使得肩膀拉出,避免被挤压或回缩;下肢伸直,膝盖略微向前弯曲。

(3)仰卧位患者:这种姿势易受紧张性颈部放射刺激,使患者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加剧。所以,应尽可能减少仰卧位,或者与其他姿势交替进行。仰卧位时,患者的头枕不能过高,肩胛骨下面垫一块枕头,手臂向外旋转,手肘和手腕伸展,手掌朝上。将一个小型枕头置于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方,以保持四肢的正常姿势。脚底不要放置任何物品,以免造成多余的伸展动作。

心理疏导

良好心态是疾病康复的基础。但很多患者由于长时间受疾病折磨,会出现暴躁易怒、郁郁寡欢、少言少语等情况。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小结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即便经过抢救,不少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猜你喜欢
患侧压疮姿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更 正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