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点“整合”让科学课教学更高效

2022-03-18 09:23刘利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教学优化整合

刘利

摘 要:“科学”二字包含探索、实验、思辨等诸多内容,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好奇心、求知欲的原动力。科学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实践性、活动性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而“动手能力”恰恰符合新课改及小学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所以通过整合手段促进小学科学课教学高效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教科版教材内容及实际教学情况,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整合策略具体内容予以阐述,并指出整合策略推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望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整合策略;小学科学;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3-0057-04

Based on Three Points of "integration" to Make Science Teaching More Efficient

LIU Li  (Shiyu Primary School,Kunshan Development Zone,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word "science" contains many contents such as exploration, experimentation, speculation, etc. It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human individuals to satisfy their own curiosity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Science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practicality and activity are its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ands-on ability" is just in line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affirma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to the student's dominant status.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promote the high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rough integrated means.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extbook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and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to expla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which is hopeful of reference.

【Keywords】Integration strategy;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optimization

小學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诸多内容,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演能力、归纳能力等的综合考量。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观念引导以及未来学习的知识基础,小学科学课程在学生求学生涯中有着特别意义。现今教育改革从教材本身、授课结构及授课人员关系三点予以整合,试图精练教学内容、生动教学主题、提升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学生科学能力的综合培养及实践。

1.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科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其教学核心可归纳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际上对科学素养内涵有详细阐述,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方式及过程、了解科学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影响三方面,其恰是科学诞生过程的理论概括。科学本身的发展与人类的漫长历史紧密相关,古人与今人的科学探索历经格物致知、理论整理、重复实验等诸多过程。就科学教学而言,生物观察、语言记录、数字计算、物理实验等在小学科学中皆是常见手段。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程既顺应学生本身的旺盛好奇心、求知欲,又教导学生科学看待世界、正确与自然万物相处的方式方法。此外,小学科学课程亦为学生步入中学后所需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打下必要知识基础,从中可见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2)小学科学教学的困境

小学阶段学生共能接触到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科学几门课程,其中语、数、英三科贯穿学生义务教育始终,加之学生将要面临的大小考试中都有这三门学科的身影,故校方及教师重视度较高,教材讲解及课时安排更为充分。并非所有学校都配备了相应教学实验室,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实际使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这类实验设备,部分学校虽配有上述设备,却只交由教师示范,学生的参与感较弱。校方、教师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上大多采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只是依据课本内容按部就班讲解知识,确认学生“吃透”教材便算是完成任务。并且学生家长对科学、美术、音乐这几类课程认识欠妥,教师布置的、需家长配合完成的科学作业实际效果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这便是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存在的困境。

2.“整合”策略内容概述

(1)整合的内涵

“整合”这一词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解释,就字面意义而言,整合指信息或事物整理、协调后的重新组合;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整合指数量庞大的碎片化信息按照一定关联彼此衔接、相互汇总,最终以“数据库”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及协同处理。就科学学科而言,整合是相对分化而言的一个概念,整合强调相近学科或距离跨度很大学科间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分化强调原有大学科框架下细分出的各独立学科。简洁概括便是,科学学科在保有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吸纳其他学科可借鉴之处,小学科学则是在科学大范畴中划分出适合小学学生年龄及认知、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回归教学本身,整合可简单视作教师对教材各章节相似内容的归纳总结,亦可视作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似内容的归纳总结。总之,整合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现今实际教学中实属常见。

(2)整合的要点

就科学课教学而言,整合体现在教师对教材涉猎的各科学要素的提炼与归纳,并依照教学指标、学生情况、课时安排等现实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校方的整合策略体现在每一学年及每一学期授课内容安排,校方安排应充分考虑各教师教学能力及教材内容,课时充分可增添实验内容,课时紧张则需多媒体技术多加扶持,若条件允许,适当的“科学展”活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所有帮助的。教师的整合策略直观反映在其授课中,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首要工作便是通读教材内容,参考单元划分标准及本班学生兴趣点、理解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整合策略的另一目的便是精练文本内容,让学生以最少的精力掌握教材知识,并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整合”策略实际应用

新课改及小学课程标准共同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师教学应实现知识传授外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践行。针对小学科学课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整合策略,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提升实际教学质量。就实际应用而言,“整合”策略可从教材文本、教学体系、教学参与者三个角度入手。

(1)教材内容按需调整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使用教材”,即课本教材为“死物”,是纲领性、概括性的文字内容,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点及班级实际学习情况入手,自觉调整教材各单元顺序或同一单元内不同章节的先后顺序,借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小学生认知有限,但其精力及好奇心极为旺盛,对周遭的动物植物、天气变化、自然现象等皆抱有充沛的探索欲望,教师便应根据学生这一性格特点选择教学切入点。以小学一年级上册“植物”这一单元为例,单元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类植物、植物的基本特点、植物的用途三大内容。教材原本顺序是从“我们知道的植物”入手,通过图片展示及教师提问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植物的认知程度,随后才将观察视角转向校园。但小学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校园内,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便可对文本顺序有所调整。针对这一单元教师可将“我们知道的植物”和“校园里的植物”两章节内容串联在一起讲解,若条件允许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收集各种植物落叶,以实物参照进行后续内容讲解。“植物观察”共三章节内容,教师可借助学生收集的实物开展教学,或借助幻灯片展示植物图片开展教学,这部分内容亦可作为单元起始内容,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不同年级的小学教材间也是存在逻辑动线的,如小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及小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两个单元与前文举例的“植物”这一单元便存有明显关联。教师进行后续教学时,可直接参照上一年级的课本提炼素材,学生学习更具亲切感,教师教案设计也更为轻松。需要注意的是,各年级的小学科学课程是有不同教师担任授课的,若教师间风格相近则知识整合较为顺利,若教师风格迥异则不适用知识回顾这一授课方式。

(2)课内课外教学一体化

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科学发现仰仗研究者日复一日的持续观察、大量实验及理论推导,故科学课程也不该以铃声响起画下句号。科学学科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可概括为研究事物的科学思维及方法、永不停歇的探索欲及求知欲、基本科学知识、以科学眼光观察周遭事物、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正确态度。这些科学素养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发学生更多思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持续训练自身科学思维及科学能力。以小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为例,教材以凤仙花这一植物的生长周期讲解种子、根、茎、叶、花各植物构成要素,让学生借以花的生长思考人在成长中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教师在讲解这一单元时,应鼓励班级每一个学生自行种植一盆花或一株植物,从其播种直至开花做好每一天的观察日志,从中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植物生长至每一阶段会有不同变化,但植物生长较为缓慢,观察日志亦是培养学生耐心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植物观察可有效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在实物之上,让学生在不自觉间充分锻炼其科学能力。植物观察这一作业虽对学生耐心及探究心有持续锻炼效用,但小学生自制力较弱,这类作业往往需要家长从旁监管,必要时与孩子配合完成作业。教师也应定期与家长沟通,若一方发现学生学习遇到阻碍且无法独立解决,则需对方及时给予帮助。

(3)学生及家长协同学习

如果说教师在学校内为学生讲解知识,那么家长便是在校园之外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学。其实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家庭教育已经对其成长产生影响。学生会下意识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加之小学阶段各学科作业大多需要家长配合完成,家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概括而言,家长对学生成长起到陪同和协助两大作用。陪同指家长陪伴学生日常生活,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协助则指家长在学生面对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提供帮助。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为例,教材以“绿豆发芽实验”为切入点,通过绿豆所处环境不同所呈现的成长状态的差异引申至自然界大环境,穿插介紹食物链、食物网相关知识,并最终将学生结合所学设计制作生态瓶作为单元结束。小学生动手能力有限,且集中力、自觉性尚不成熟。“绿豆发芽实验”虽是简单的每日观察作业,确是需要家长从旁监督。诸如绿豆放置在何种器皿中、多久为器皿添水、豆芽未能成功的原因反思等虽课本教材有所提及,但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仍须家长给予必要建议。此外学生在制作生态瓶时,家长也可适时提出孩子思考欠妥之处,帮助孩子绘制生态瓶设计图,并最终实现成品制作。

科学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要求严格,这也为学生和家长相处提供契机。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有偏颇之处,其认为自己的教育责任不过是“确保孩子按时上学,完成义务教育内容”罢了,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工作并为孩子受教育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像是美术、音乐、科学这类学科,在这些家长眼中不过是“陶冶情操”的副课,对孩子成绩提升毫无意义,写这些学科作业也不过是浪费时间,其配合意愿较差。家长可根据教师作业要求,带领孩子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近距离观察自然事物,即便是在居住小区内的日常观察,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有效实践。家长只有花费时间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才能发现自己孩子的优势、劣势以及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家长针对这些情况作出反馈,才能促进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

4.“整合”策略注意事项

前文将“整合”策略聚焦于教材文本、教学体系、教学参与者三个角度,其中教材文本与教师关系最为直接,但后二者则与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校方都有关联,故“整合”策略的注意事项应据此展开。

(1)学生方面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使用主体,教师及家长始终只是指导、协助身份,学习主力依旧是学生自身。学生只有自身热爱科学、想要学习科学内容才会有足够的学习热情,也才有动力完成各项作业。就学生自身而言,应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针对科学课程,学生应自觉完成预习、复习任务,闲暇时多加阅读与教材知識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万物,对自身感兴趣的自然气象、化学反应、动物植物等及时留作记录。遇到问题先尝试自己解决,实在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家长或教师帮助,切不可因畏惧心理闭口不谈。

(2)教师方面

尽管现今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才是课堂主体,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始终职责艰巨。小学科学涵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各方面知识,故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及广泛的阅读视野。此外小学科学多涉及自然事物、化学反应、物理原理等知识,若是单纯“照本宣科”授课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师必须熟练使用各类多媒体技术,尽可能以图片、视频方式让课本文字生动化。对于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事先评估,对班级内较为调皮的学生多加留心,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此外,教师应做好教学预期和教学反思工作,并定期观看其他教师授课或网络优秀示范课,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小学学生心思细腻,情感变化较大,教师应保持耐心及温和态度,防止学生自信心受挫。

(3)家长方面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构建是整合策略的要点之一,家长成为教师工作及课内课外教学的衔接者。家长应明确科学教学并非教师一人便可完成,科学教学也绝非课本知识讲解这般简单。小学科学教学强调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故科学作业多是非书面作业,学生一人完成全部作业略显吃力且有风险,家长应陪同在孩子身边,既是孩子人身安全的保障,亦是加深亲子关系的良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家长参与孩子作业的完成可有效检验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为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及课时内容调整提供必要方向。总之,家长应自觉配合教师工作,若对教师教学存有疑惑应直接询问,家长意见有用则教师必会采纳调整。切不可忽视或消极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这对孩子能力的长期培养绝无好处。

(4)学校方面

学校在小学科学教学上应起到两方作用,一是落实各类教学设施建设,二是定期开展教师能力训练及教学监督活动。就教学设施而言,依据教材文本,小学科学课程会用到磁铁、放大镜、显微镜、简易电路等教学用具,校方应保证教学设备的安全可靠,防止教学中出现意外事故。教师日常授课使用的各类多媒体设施也应到位,确保教师教学正常进行。校方应在宣传栏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科普,或是根据天气、季节变化进行自然知识科普。校方应鼓励教师及学生为宣传栏积极投稿,能够上榜的荣誉对学生积极性提升极为有效。此外,校方也可下载网络平台的安全知识及自然知识科普视频、音频文件,在课间时间循环播放,潜移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学校应对教师予以定期考察,对教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保持之处一一言明,并定期考察教师教学、备课、沟通、多媒体技术等综合能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且日常纪律维持、校园文化活动、公开课展示等都需校方多费功夫,确保校内校外、校方和家长的良好合作。校方也应重视与其他学校间的友好往来,诸如文化活动及教学公开课都可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前来参与,以外人视角发掘本校的不足之处,为提升教学资源整合指明方向。

无论教材内容整合、课内课外关系整合还是家长及学生关系整合,其目的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及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的学生亲身实验内容安排较少,即便有显微镜观察课程也未能全面规范学生正确操作行为,这都是小学科学教学可能存在的隐患。此外,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策略除了前文指出的三点外,在跨学科融合方面也应有所尝试,科学教材内容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便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翠莲.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6).

3747500589258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教学优化整合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英语阅读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