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22-03-18 03:11张艳霞
福建轻纺 2022年3期
关键词:药学硕士因子

张艳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入了考研的大军中。从近15年应届本科的考研情况来看,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每年报名人数所占比例一般都在一半以上,个别省份还会高达60%以上[1]。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909万,加之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是前所未有。另一方面,目前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校持续扩招,社会对临床医学生、护理人员、药学等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少医疗结构在招聘毕业生时学历要求本科以上,这对专科医学类相关毕业生是不小的冲击,还有一些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要求为本科,并对专升本毕业生有诸多限制。

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受挫等心理,从而影响毕业生集中精力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还关系这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了解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对某中医药院校全体毕业生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可直观了解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态,为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下的基础。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某中医药院校的高职、本科、硕士全体毕业生,共计2188人,男生851人,女生1337人;其中高职368人,本科1521人,硕士299人;临床医学类专业1065人,护理类专业471人,药学类专业396人,其他专业256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 90个项目,由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组成。采取5级评分,总分在90~450分之间,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筛选阳性检出标准为:总分≥160分、单一因子分≥2分、阳性项目数≥43项。

1.3 施测过程

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手机端心理测评软件进行集体在线测评,测评时间每人限时30 min。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对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各因子检出率(表1)

表1 全体毕业生SCL-90各因子检出人数、检出率及排序

表1是SCL-90的10个因子的检出人数及检出率,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个因子检出率较高。

2.2 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常模比较分析(表2)

表2 全体毕业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s)

表2 全体毕业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s)

注:“#”表示p<0.05

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毕业生1.16±0.33 1.43±0.53 1.28±0.45 1.26±0.45 1.22±0.39 1.21±0.38 1.17±0.35 1.18±0.36 1.19±0.37常模1.45±0.49 1.99±0.64 1.96±0.74 1.83±0.65 1.64±0.59 1.77±0.68 1.46±0.53 1.85±0.69 1.63±0.54 t-30.55#-23.36#-49.74#-32.67#-23.85#-35.35#-21.10#-44.02#-21.34#

表2是毕业生在SCL-90的9个因子上(除“其他”因子)的得分情况与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常模的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在9个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说明该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2.3 不同性别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表3)

表3 全体毕业生男生和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s)

表3 全体毕业生男生和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s)

注:“#”表示p<0.05

因子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男生110.39±31.04 1.15±0.32 1.41±0.52 1.27±0.43 1.24±0.40 1.21±0.36 1.20±0.36 1.16±0.34 1.18±0.34 1.18±0.34 1.23±0.40女生111.93±34.07 1.16±0.033 1.43±0.54 1.28±0.47 1.27±0.47 1.23±0.40 1.22±0.39 1.18±0.37 1.19±0.37 1.20±0.38 1.24±0.42 t 2.01 1.72 0.46 2.26 5.34#5.34#2.63 0.87 4.27#3.92#0.26

表3是男生和女生在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情况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男生和女生差异显著,且男生均好于女生,其他因子上无显著差异。说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于女生。

2.4 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分析(表4)

表4是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在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情况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4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其他因子和总分差异不显著,且待定(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得分显著高于有明确就业意向的得分。说明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有差异,且有明确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

表4 不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 (±s)

表4 不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 (±s)

注:“#”表示p<0.05

因子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就业(n=858)110.10±32.60 1.14±0.31 1.40±0.52 1.26±0.44 1.24±0.44 1.21±0.38 1.21±0.39 1.16±0.34 1.17±0.37 1.18±0.37 1.24±0.43升学(n=878)111.47±32.39 1.16±0.33 1.43±0.52 1.28±0.45 1.26±0.44 1.22±0.39 1.22±0.38 1.17±0.34 1.18±0.35 1.19±0.35 1.23±0.39待定(n=452)111.39±34.51 1.18±0.35 1.46±0.57 1.31±0.49 1.28±0.46 1.25±0.41 1.22±0.37 1.20±0.38 1.19±0.37 1.21±0.39 1.25±0.41 F 2.67 5.87#5.15#2.17 1.61 3.13#0.53 7.34#0.78 1.10 0.57进一步分析/待定>就业待定>就业//待定>就业/待定>就业///

2.5 不同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表5)

表5 不同专业毕业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对比分析表 (±s)

表5 不同专业毕业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对比分析表 (±s)

注:“#”表示p<0.05

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医学1.18±0.36 1.46±0.57 1.31±0.49 1.30±0.49 1.25±0.43 1.24±0.41 1.19±0.38 1.21±0.39 1.22±0.41 1.27±0.47专业护理1.09±0.22 1.31±0.44 1.17±0.31 1.15±0.31 1.13±0.28 1.14±0.28 1.11±0.26 1.09±0.24 1.10±0.22 1.15±0.30药学1.16±0.34 1.45±0.54 1.28±0.47 1.26±0.43 1.23±0.38 1.22±0.37 1.19±0.38 1.19±0.36 1.22±0.39 1.24±0.39其他1.16±0.33 1.46±0.48 1.31±0.46 1.28±0.45 1.25±0.39 1.22±0.38 1.19±0.35 1.22±0.38 1.22±0.33 1.26±0.38 F 8.47#9.74#10.70#13.26#10.68#7.51#6.12#12.57#13.71#9.34#进一步分析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医学>护理,药学>护理,其他>护理

表5是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对比分析,在所有因子上不同专业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医学、药学、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均高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医学、药学、其他专业毕业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

2.6 不同学历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表6)

表6是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对比分析,在所有因子上不同学历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硕士、本科毕业生。

表6 不同学历毕业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对比分析表 (±s)

注:“#”表示p<0.05

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硕士1.19±0.34 1.40±0.52 1.25±0.43 1.29±0.47 1.26±0.44 1.24±0.41 1.15±0.34 1.19±0.39 1.17±0.37 1.24±0.41学历本科1.17±0.35 1.46±0.55 1.31±0.49 1.28±0.46 1.24±0.40 1.23±0.40 1.19±0.37 1.21±0.38 1.22±0.39 1.26±0.43高职1.07±0.19 1.29±0.41 1.15±0.29 1.13±0.31 1.13±0.27 1.12±0.25 1.12±0.28 1.08±0.22 1.08±0.21 1.14±0.30 F 14.06#16.29#20.36#19.65#13.96#14.55#5.58#18.32#23.01#11.26#进一步分析硕士>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本科>硕士,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本科>硕士,硕士>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本科>高职

3 讨论

本研究调研了某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数据显示所调研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全国部分大学生平均水平。这和高立[2]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的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在SCL-90的9个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中国正常成人平均得分不一致。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本调查研究选用的对象涉及范围较广,选用的常模是全国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常模,也可能和中医药院校长期开展的中医药自信文化教育、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关系较大。

本研究发现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男生和女生差异显著,且男生较好于女生,其他因子及总分差异不显著。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有明显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没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发现,毕业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检出率较高,与李社芳[3]对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大学毕业生焦虑检出率为21.5%,抑郁检出率为 36.57%相比,检出概率较低。

本次结果发现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好于本科、硕士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和何亚琼[4]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一致,2013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优于全国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临床医学、药学、其他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可能是由于就业方向较为明晰,目前医院对护士的需求量较多,学历要求本科,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比较高。

4 结论

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全国部分大学生平均水平。中医药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高职类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硕士、本科毕业生,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于女生,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毕业生。

5 对未来工作的思考

5.1 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一般学校将注意力过多放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尤其是大一新生,学校的心理普查、心理宣讲、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宣传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主要对象是大一、大二学生。毕业生由于面临实习、考研、就业等,没有接受较多的心理教育,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数处在被动状态,缺少主动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前做好搜集,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同时,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学会寻找资源帮助自己,有健康的心态才会有更好的学习、生活、人生。

5.2 加强预防干预,强化咨询服务,为毕业生做好保障服务

完善心理测评方式,除了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测评工作,还应开展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测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应用快速推进、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精准施策,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

5.3 创建良好的实习氛围,引导学生处理好实习、升学、就业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够尽可能的了解未来工作的真实状况,学校加强和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的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将实习和学习、实习和就业、实习和考研有机结合,为就业、升学做好准备。同时辅导员、带教老师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实习、考研、就业之间的关系,做好实习动员、宣传工作,让学生意识到实习是为将来的升学、就业做准备。

5.4 做好心理危机学生工作的长期跟踪、服务工作

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筛查工作,对心理危机学生建立好家校之间的联系,给予重点关注。应重点关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学历的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化解危机。毕业前对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促进毕业生以健康平和理性的心态步入社会。

猜你喜欢
药学硕士因子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