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旅”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2-03-18 09:12孙瑞红叶欣梁
茶叶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热点茶文化

褚 悦,孙瑞红,叶欣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茶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茶叶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一种综合体[1]。我国不仅是拥有茶园面积最广阔的国家,还是茶叶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发展“茶旅”的天然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与不同的时代相结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2];又伴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各茶叶产区也开始以“茶”为载体,将茶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出茶叶生态旅游,打造系列茶叶生态旅游景区[3]。

在我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小泽学者最先将茶业与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将“茶文化旅游”称为当时的旅游新一族,是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型项目[4]。而关于“茶旅”的相关概念,目前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它以茶为主题、以茶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为内容、以一体化为目标形成经济链,是茶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方式,也是一种备受欢迎的旅游新模式”[5]。

进入21世纪,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茶旅”进行研究,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各种理论与研究方法等,但目前国内对于该方向的相关文献成果欠缺梳理及科学量化分析。本文使用CiteSpace5.7.R5中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中国知网数据库1997—2020年有关“茶旅”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挖掘,全面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茶旅”相关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遴选

1.1 研究方法

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知识的延伸以及发展结构构造出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可以将科学知识所衍生出的各种关系可视化的显示出来[6]。采用的工具是CiteSpace5.7.R5,能够分析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潜在知识[7],对本文所收集到的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具有相当程度的可信度。

1.2 数据来源与遴选

由于茶叶产业的特殊性,国外对“茶旅”的研究较少,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多,因此本文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所收集文献从199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茶旅”研究的相关概念,设定检索主题为“茶文化 旅游”、“茶产业 旅游”和“茶叶旅游”,初步检索到3454篇相关文献,经过题目、摘要、关键词的阅读后,筛选出1336篇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时间

学术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是衡量学科领域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8]。从文献数量来看,国内“茶旅”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7—2006年),文献数量较少,且每年发文量差别不大,对该领域的研究还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第二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06—2015年),相关文献较第一阶段呈平稳增长态势,相关研究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5—2020年),研究态势整体上呈现出震荡上升趋势,其中在2016年发文量大幅提高,究其原因是受到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刺激,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随后一直至2019年发文量有所下降,研究逐渐进入“理性回归”(图1)。

图1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及其时间分布(1997—2020年)Figure 1 Number and time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tea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1997 to 2020

2.2 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是推动所在领域学术创新与发展的中坚力量[9]。通过对核心作者所研究方向分析,将更有利于理清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由普赖斯定律可知,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为其中N为核心作者最少的发文量、n(max)为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文献数量[10]。通过作者图谱分析得知,1336篇“茶旅”相关文献涉及作者476人。其中最高发文频次为7篇,则n(max)=7,N≈2,因此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下限为2。在本研究中,发文数量大于2的核心作者有116人,占比24.4%,表明我国“茶旅”研究主题受到较多学者关注,但持续研究的作者不多。

运用CiteSpace5.7.R5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作者的合作网络图(图2),其中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分析发现,龚永新、张耀武及刘仲华所处的合作网络较为突出。但从图中也可看出该领域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合作关系也较为零散稀疏,合作强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及高影响力的核心研究节点。其中贡献量最大的是龚永新和张耀武之间的合作,主要研究茶旅融合对茶业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规模最大且领头人是核心作者刘仲华的团队,成员有9人,该团队主要聚焦于茶文化旅游或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以及资源开发等。

图2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期刊作者合作网络 1997—2020年Figure 2 Author cooperation network of domestic “tea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journals from 1997 to 2020

2.3 研究热点

2.3.1 基于核心文献视角的研究热点

在1336篇文献中筛选出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见表1。

表1 1997—2020年国内“茶旅”相关研究被引用排名前10的文献Table 1 Top 10 references cited in domestic “tea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from 1997 to 2020

表1中10篇高被引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一是“茶旅”开发探索。朱世桂等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特性,提出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思路[11];文南熏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自己的见解[12];宗敏丽等认为茶文化旅游模式应综合考虑开发者利益、游客需求、当地资源特色和产品设计等要素,使其具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以设计出不同开发策略[13]。二是“茶旅”与经济。林朝赐等从生态农业旅游中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了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业,进而推动茶旅经济的发展[14];乔秋敏等在茶文化旅游中融入体验经济理论,并提出发展体验经济的茶文化旅游对策[15]。三是“茶旅”生态旅游观及资源评价。李维锦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和开发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16];冯卫英等以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17]。

从1997—2020年高被引文献可发现,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探索及茶旅经济研究处于热门方向;与此同时,关于“茶旅”生态旅游及资源开发等也是学者关注较多的领域方向。

2.3.2 基于关键词视角的研究热点

通过CiteSpace5.7.R5的关键词分析功能绘制出“茶旅”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3。

根据CiteSpace5.7.R5所统计出关键词,列出共现次数排名前25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结合图3的最大节点以及聚类结果将这些关键词进行分类,研究热点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文化旅游资源类,包括茶文化、旅游资源、茶产业、旅游业及中国茶文化等;二是旅游产品类,如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和休闲旅游等;三是旅游开发类,包括旅游开发、茶旅融合、对策、开发策略、现状、开发模式及产业融合等;四是经济类,包括可持续发展、体验经济、旅游经济、低碳经济、精准扶贫及茶叶经济等。

表2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1997—2020年)Table 2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of domestic “tea tourism”related research from 1997 to 2020

图3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1997—2020年)Figure 3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domestic “tea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from 1997 to 2020

2.4 研究趋势

使用CiteSpace5.7.R5对关键词进行时间切片可视化及对关键词进行时间维度的提取,以探究该领域研究趋势(图4)。随时间变化,“茶旅”领域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在时代背景下不断更新,其中近年来不断提倡的“低碳经济”“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关键词均有展现,同时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图4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的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1997—2020年)Figure 4 Time zone evolution map of keywords in domestic “tea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from 1997 to 2020

根据关键词时间分布,可把国内“茶旅”领域相关研究的趋势演进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6年):期间出现了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旅游开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等巨大节点。“茶旅”领域正式研究始于1997年,之后开始立足于茶文化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及乡村旅游等旅游形式,以此促进旅游经济与茶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2007—2015年):主要围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及发展提出相关对策,表明国内“茶旅”领域研究在延续上一阶段研究之余其研究热点有所转移,产业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

第三阶段(2016—2020年):该阶段出现的节点数量多,但没有形成体量巨大的节点。一方面表明国内“茶旅”领域的相关研究基础已大致形成;另一方面表明该领域学者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新。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更多的是以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为背景来探究,如对低碳经济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进行研究、茶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研究及茶旅经济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

使用CiteSpace5.7.R5中“Burst term”功能,出现8个突现关键词(图5)。突现词为某一时间段内出现频率激增且集中的关键词,其一般为某一时间段新兴热点研究。分析发现,强度最强的突现词是武夷山,出现时间最晚的突现词是旅游产品。文献探究发现,“茶旅”领域相关研究最开始多以武夷山为例;而旅游产品最开始突现词出现在2017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体验与发展研究。

图5 国内“茶旅”相关研究的热点词突现表(1997—2020年)Figure 5 Highlights of hot words in domestic research on "tea tourism" from 1997 to 2020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5.7.R5绘制国内“茶旅”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演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茶旅”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从发文数量和研究热点来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起步阶段(1997—2006年),文献数量较少,但关键词节点数量多、体量大,茶文化旅游和旅游开发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同时也为该领域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发展阶段(2006—2015年),文献数量呈平稳增长态势,“茶旅”相关研究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尤其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快速发展阶段(2015—2020年),研究态势整体上呈现出震荡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多趋于时代发展背景,如低碳经济、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等。

由于本文数据库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无法完全覆盖“茶旅”领域相关研究,因此可能出现一定的纰漏。此外,在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方面选取相应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相关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热点茶文化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茶文化的“办案经”
林岚微 把红边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4月高考热点关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