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角度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2022-03-18 01:33郝妍大连新型企业集团辽大公司
环球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管理体系战略

郝妍 大连新型企业集团辽大公司

在新时期,立足于企业发展目标的预算管理体系更契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目前而言,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度分析,整合所有资源,并且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方案,最大效率分配资源,更有利于企业立足于战略方向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对企业自身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企业应当立足于发展目标对整体管理架构进行优化升级,细分工作职能使其更高效的利用企业资源,这样才可以顺利完成目标。由此可见,企业应当优先在结合战略发展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此优化企业职能配置,更大程度的高效率利用企业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助力企业高质高效平稳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的概念及关联

企业在一个时间段内综合全方面提出的预算方案就是俗称的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目标就是企业运营发展的核心,一般而言都在纵观全局后制定的,通常具备长远性。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整体预算互相影响,二者联系紧密,可以互相结合,以此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当依托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二者相互促进。依据企业的全面预算,控制企业朝着正确的战略目标发展,可以实现企业运行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发展的质量以及效率。

(一)企业战略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产生的功能

在企业进行资源分配时,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当确保全面覆盖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并且明确其自身战略方案正确指导规划的重要性,使其基于战略构建的管理体系能够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管理者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应当具有长远规划,公司运营的全过程都依托于战略目标的引导。也就是说,为了更全面地保障公司战略顺利实施,就必须基于公司的战略方向结合公司现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产生的功能

依托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为对企业的全部资源(例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企业资产配置等)进行整合分配。同时根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更合理的配置所有资源,使其都得到充分利用,推动企业各类资源的利用都发挥最大效益。其次,企业应当更加谨慎地制定发展战略,同时也应构建出满足战略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就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度分析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时依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发展方向,再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以此迅速提高企业收益。

(三)企业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二者相辅相成

资本运营情况是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上,依托于企业战略规划进行整合所有资源并分配就是资本运营。通过整合分配整体内外部资源,组建财务系统就是企业集筹资的整体过程。财务系统通常包括收益、投资两个方面,该系统有效地利用相关财务扶持策略,实现了企业资源最大利用率。要想最高效率的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就必须合理进行资本运营。企业保障所有财务资源及其他资源都得到高效整合分配,可以确保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企业战略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也可以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顺利落实。

(四)依托于正确战略导向对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结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保障企业战略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所有企业都应当依托于战略目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且在管理战略时也应当在结合预算管理机制的情况下进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二者结合考虑有利于企业顺利发展,可以使得企业整体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依托于正确战略导向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全面管理企业以及合理统筹规划企业资源,更可以优化整体管理体系,使得企业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实际上,正确的战略导向对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帮助十分大,而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对战略方向的把控同样十分重要。一方面,企业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企业进行正确战略规划的根基,若是预算管理体系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运行,那么企业的战略方案可能不适合当下环境的要求,依据战略制定的制度也就得到无法落实。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可能也会出现问题,进而使得企业运行效率下滑,造成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的情况出现。因此,依托于正确战略导向对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十分必要,且可以助力企业高质平稳发展。

二、立足企业战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二者无法兼顾发展

在两百年前,我国就处在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之中,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普及应用至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这一情形让全面预算管理这一体系普遍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而大约一百年后才出现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企业战略较全面预算管理出现时间晚,故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制定战略的重要性,也就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并未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考虑。而由于计划经济的特性影响,企业通常因为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利益,且管理手段受到计划的制约,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并不协调,故无法兼顾二者平衡发展,反而造成消极影响。

(二)忽视了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因为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很多企业管理者并不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同时战略管理在实际的应用并不多,故很多企业忽视了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企业的管理者通常认为战略规划只能确定企业发展的大方向,由管理层把控整体方向即可,平时不需要多加关注,这也就降低了企业发展的效率与质量。此外,企业管理者必须依托于企业发展现状才能构建出符合实际要求的预算构建体系。仅仅依托于理论,忽视了环境的变化,得出的方案落地性较低,不具备实际效用,也就无法反作用于战略规划。

(三)企业的利益与战略目标有冲突

企业的利益与战略目标之间普遍存在有冲突。企业为了解决利益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分歧,通常使用成熟的管理机制进行统筹规划分配资源,进而缓解二者兼得冲突。实际上,为确保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各部门内部的利益都可能会有所损失。因为部门各自单独管理,员工只需要完成部门内部的工作指标即可获得激励,因此员工通常仅仅关注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忽视企业总体的工作目标。故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存在极大的阻碍。这二者之间的冲突会使企业总体发展效率降低,进而企业效益变差,员工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使得企业无法顺利发展。

(四)外部环境影响巨大

在新时代,市场发展极其迅速,企业林立,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十分迅速。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完美应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应当依据变化规律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通常依据自身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长远规划从而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其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都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的战略发展方案都具备稳定性。故若是企业本年的预算管理因为外部环境波动大而不够合理,那么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战略目标,进而影响长远发展。

(五)预算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囊括了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是一种全面的管理体系。然而,绩效考核制度却常常被管理者所忽视,并且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与其挂钩。因此,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进而影响到企业完成战略目标。此外,不少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并未结合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制定,只是为了降低完成目标的难度而设定极低的标准。与此同时,很多部门的管理者以及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长远目光,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预算相关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因此会出现类似缺乏奖惩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预算目标不合理等状况。

三、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强化企业除财务因素外的指标作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指标考核都是以财务方面的指标为主,将其当作整体目标方向。尽管这样对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有一定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无法了解到企业除财务方面的影响因素等。故应当强化企业除财务因素外的指标的作用,应当意识到不能仅从片面的一个方向了解企业现状,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尽管财务指标可以反映大部分所需要的信息,但是仍有部分信息必须通过其他方面的指标因素获得,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企业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健康发展,实现战略目标,就应当强化除财务因素外的指标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作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可持续性[1]。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任务目标应立足于企业战略方向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依托于企业战略指导,企业日常执行科学的运行体系,最终依据预算目标实现战略目标正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目的。故依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预算目标规划十分重要,其合理科学性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增加收益,顺利发展。若是企业构建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未结合企业的战略方向,肯定会导致企业的预算目标不合理,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预算方案的落实,降低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任务目标应立足于企业战略方向这一点十分重要,企业必须重视落实这一方案[2]。

(三)重新配置其人力资源

首先,为了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应当重新分配人力资源,设立专门的人事部门负责该体系的实施推进,以此实时了解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工作。其次,企业应当依托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进而才能保证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依托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高效运行。最后,这一机制也应当与员工的激励以及福利机制相挂钩。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应当依托于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员工的奖惩,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从而更高效高质的完成相关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构建适应企业现状的预算管理调整系统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十分迅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市场竞争不断激烈,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要求。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依托于对环境变化的深度分析,构建适应企业现状的预算管理调整系统,精准把控战略目标方向的正确性。综上所述,企业应当依据有效的预算管理调整系统,根据企业自身运营的现状,及时调整预算管理方案,进而确保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助力企业健康高质高效发展。同时,在调整预算管理体系时,应当要依据真实的运行信息以及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这样才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让本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不再是泛泛而谈,使其具备更强的可实施性,助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落地推行。

(五)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当具备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运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相对应的组织部门进行落实,因此建立相关工作组织体系是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行的关键因素。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应当要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再进行进一步落实。比如说一个企业有专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部门,那么其规划管理工作会更加易于落实。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单独设立部门成本过大,需要的人力资源过多,企业无法承担,此时可以按照公司现状交予个人负责,慢慢筹备新部门以降低成本[3]。

(六)合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要想保障其预算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就应当依托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推行机制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完善构建新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应当积极落实新的管理体系的推行工作,使得预算管理体系与企业当下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管理者应当统一统筹分配各类工作,对员工进行职能责任细分,将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助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顺利推行。

(七)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执行流程

构建科学、完善以及健全的运行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重中之重。企业在保障组织与制度体系的顺利运行时,也应当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执行流程,注重提升运行体系的效率,从而才能为企业发展起到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当与员工激励制度相结合,深入优化绩效考核规范,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相关因素增加到绩效考核之中,增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此最大限度地利用该体系为企业高质高效助力。

四、结语

依托于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确保企业战略顺利实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还未解决,这要求企业深入研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立足于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企业应当依托于战略目标的引导,构建出更加完善可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优化整体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健康高质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管理体系战略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战略
战略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