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结构材料提升幼儿晨间活动的自主性

2022-03-18 02:03武汉市直属机关永红幼儿园
成才 2022年4期
关键词:晨间活动自主性器械

■ 武汉市直属机关永红幼儿园 刘 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同时也指出,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晨间的锻炼活动是户外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端,需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加以重视。下面谈谈我们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提升幼儿在晨间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

一、幼儿晨间活动的问题检视

一直以来,在幼儿晨间活动中,我们有过许多的尝试,开展过纯器械式体能锻炼、体能大循环等。不同形式的晨间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会产生新的疑惑困扰各位教师:活动中经常会有个别幼儿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幼儿排队等待现象非常严重,活动中幼儿自主性体现不够。

1.教师主导阻碍了幼儿主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经观察,晨间活动多以教师主导为主,活动的材料器械也多以教师意愿进行选择和投放,幼儿处在“被安排”的状态中,对活动提不起兴趣,易产生无谓等待的现象,说明这样的晨间活动未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不了幼儿内在自主游戏的动力,未能做到尊重个体化差异。

2.功能性的锻炼无法得到教师及时的专业指导

传统的体能器械是专门针对幼儿体能锻炼设计的专用玩具,其功能性的作用比较突出,能对应锻炼幼儿身体的各个机能。例如:塑料圆圈,当教师将其铺设在地上玩跳圈游戏时,锻炼的是幼儿的跳跃能力和腿部肌肉群;当让幼儿拿来玩抛投游戏时,锻炼的则是幼儿的投掷力量,锻炼的是手部和腰部等方面的机能。这些功能性的锻炼多需要教师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指导,否则无法达到锻炼目的。然而晨间活动随着来园幼儿人数的逐渐增多,教师很难保证指导及时到位,因而会出现场地上幼儿盲目无措地转悠或排着队等待指导的现象。

晨间活动相较一日活动中其他环节,时间十分短暂,但也十分宝贵。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通过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方式,以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手段实施,以促进幼儿体能发展、情绪稳定愉悦,保障幼儿一天生活游戏有良好的开端。

二、提升幼儿园晨间活动自主性的优化策略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让晨间活动中器械材料的选择、玩法、摆放形式及场地运用等都能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来进行呢?

经过了前期对于户外自主性游戏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慢慢摸索出不少低结构材料在户外活动中可深挖的价值,也找寻到了低结构材料与晨间活动中的中大型器械及固定场地有机融合方式。

(一)多样化提供低结构材料

幼儿在园内游戏中常用到的低结构材料主要包括罐、纸、绳、布四类。根据我园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效果及以往经验发现,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户外自主性的游戏中,相较高结构材料,可更大程度地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形成幼儿自己的游戏,促进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适合户外体育锻炼的低结构材料有木板、长梯、长凳、轮胎等。在进行晨间活动时,我们认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的低结构材料,都可以尝试提供给他们,只是注意提供的材料要满足可移动、可组合、操作性强等特点。

1.弥补不足。我们在提供功能性器械时,会同时提供大量的、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其原因有二:一是加入低结构材料可丰富游戏的玩法,给幼儿更多游戏选择的机会;二是低结构材料具备多样性变化、简单易操作,以及规则约束性小,幼儿操作自由度大等特点,能弥补功能性器械的不足,让幼儿不用教师的指导也能自主开展游戏锻炼活动。

2.媒介链接。每个幼儿园操场上都有固定不动的大型玩具,如玩具收纳箱或是大型滑滑梯等。幼儿在晨间利用这些玩具开展活动时,会因来园人数逐渐增加和有限场地之间的矛盾影响活动质量,难以达成晨间户外活动的目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顺应幼儿兴趣和身体发展需求,提供一些适合户外活动的低结构材料,借助这些材料与户外玩器具的有机结合,辅助幼儿开展不一样的体能游戏,解决人数和场地受限等问题,同时也可实现创新游戏内容和形式、延伸活动的效果。如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班几名幼儿利用长梯、木板、报纸等低结构材料,结合体能器械锥形筒自创了竞技障碍赛,并设定了竞赛规则。他们将所有器械与长梯、木板结合拼建成复合型障碍赛道,要求超越赛道的幼儿不能将顶在头上的报纸掉下来。这个案例证明,幼儿会在环境与材料中生成许多比教师预设更为丰富的游戏材料,我称之为“材料的二次创造”。材料的二次创造产生于幼儿良性的游戏行为过程中,是完全由幼儿游戏所激发出的产物,也是幼儿游戏中自身发展的结果。

低结构材料之间的相互融合具有多样化的呈现可能。不一样的低结构材料能够顺应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但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会更高,需要教师能够捕捉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实际发展要素,创设丰富的晨间活动环境,提供丰富的功能性器械及低结构材料,并在幼儿产生突发状况时能及时介入指导。

(二)复合化利用活动场地

在场地条件有限的晨间活动环节,除了利用低结构材料纵向延伸活动场地外,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也可调整,以最大化地利用器械、材料及场地,满足幼儿的多元发展。

可以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分组,开展以年龄组为单位的活动。如针对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每班教师可选取不同的功能性器械,并准备小型和大型两种低结构材料供同年段幼儿组选择使用,打破同年段组班级和场的限制。这种组织形式能更有效提高场地的利用率,降低场地对于幼儿晨间活动的限制;同时也能利用器械和材料的多变性,多样化组合器械,实现同年龄段内低结构材料的共享,方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助。

(三)有意识弱化教师主导

弱化教师的主导,体现在教师观念上,是充分重视晨间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及意义,认同只有弱化教师对幼儿晨间活动环节的操控,才能最终实现幼儿在晨间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应是助力引导、创设环境及提供材料,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帮助,而不是下达指令和要求。

1.在器械的投放上,教师需要尽可能降低对于体能器械的操控主导,从“摆好”退回到“提供”的位置上,将更多玩法和空间留给幼儿。

2.教师心中要对提供的器械和材料在幼儿体育锻炼中的目标有明确的思考,注意投放的器械、材料要从幼儿兴趣出发,要丰富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同一种器械在不同年龄组中要能体现不同的锻炼目标和内容,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抓住契机调整自己的介入指导方式。

低结构材料研究已不是新话题,但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低结构材料依然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如:融合效果如何?融合中是否依然是以幼儿体能锻炼为主要目标?成分占比有多少?教师的预设及引导该如何更好地体现?除了满足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教师还应该以什么标准来选择功能性器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止探寻的步伐,依托问题开展研究,为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晨间活动自主性器械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幼儿园晨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有效组织与策略
关于幼儿园晨间活动的优化探究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