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及措施

2022-03-18 02:31满婷文
成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科

满婷文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省宝鸡市 721013)

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等一系列的文件都表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研究表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上看还是从社会需要上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意义。有学生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学校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场所。目前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心理素质专题训练等等,而学科教学占据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将从初中数学学科出发,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措施,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设性的帮助。

1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健康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健康教育与其他相关教育,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教育效应。”纲要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等重要,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如今,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探究,从思想政治政与心育的结合,到美术、英语、数学、语文等多种学科的渗透。但是在过去的探索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在学科渗透时教师多是分开进行梳理和探讨,体现出一定的机械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科教师把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割裂开来,不能把二者作为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整体来对待,从而无论在认识层面上还是操作层面上都难以获得全面的把握与有效的落实[1]。如今在学科渗透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根本意识不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即使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但是缺乏相关的心理学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难以有效自如地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有些学科难以做到每堂课都有明确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和内容;地区落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心理相关资源的缺乏等等。另外许多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缺乏课外心理知识的延伸。这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曾建兴对2009 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超过25%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出现异常[2],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任务艰巨。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青春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上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正处在心理学家口中的“风暴期”或“心理断乳期”。[3]而且现在初中生犯罪、自杀的概率逐年增长,中考的压力伴随而来、家长的期望过高都是导致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面对初中生如此严峻的心理问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训练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课堂看作心理渗透的主阵地。

在校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科教学本身就能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初中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数学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要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并能自如地将心理知识与学科内容传授给学生,达到教学效果。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就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表明了数学科目的“工具性”和“科学性”,它不同英语、语文、历史等学科具有人文性,它们的人文性使得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上具有优越性[3]。因此探索数学学科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数学除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逻辑外,它的数学历史以及生活应用题材十分丰富,关系着学生的性格、情感、意志等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培养数学兴趣的同时,锻炼坚强的意志与情感。针对初中生这一特殊时期来研究数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3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现如今大部分的研究者从课堂氛围、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学生本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初中数学学科渗透心育的措施。

3.1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

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时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详细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交往和应对压力等。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上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而不是等学生发生了重大的心理问题才去解决,防患于未然。

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到“相反数”这部分的内容时,不但要讲清楚相反数的概念,讲在数轴上如何看两个相反数,而且应该提一下“两个相反数相加等于零,如果一个同学聪明但是不勤奋,那将会一事无成”,从而让学生知道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勤奋努力过后即使失败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鼓励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又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不要急急忙忙就让学生做练习,可以试着问学生:“你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一般,没什么感觉”、“我觉得轴对称图形很美丽!”。教师随后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轴对称图像,“因为轴对称图形不但简洁,还具有对称美。大家以后画轴对称图形记得注意要画得两边对齐,不要画得一边大一边小。”在讲解完轴对称图形的正确画法后,接着教师可以播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生活中轴对称图形有对联、有巴黎埃菲尔特塔、有窗花,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美的应用。”短短的几句话,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经历了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事物,面对精彩人生。在教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时,教师只要耐心研究教材,就会发现许多这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3.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现如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这种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合作学习也必然成为课堂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同伴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比较敏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让他们产生情绪,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中的特殊性,他们的内心活动不会轻易的表露出来,他们的内心想法与秘密大都同自己的朋友表达。[4]因此针对此类独特的初中生群体,想要渗透心理知识就需要同伴以及教师发挥他们重要的作用。

在平时的小组讨论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礼貌用词,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同时能让学生了解与同伴交往的原则,拉近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之间减少敌对进而减少学生的抑郁与愤怒等心理问题。初中生性意识开始觉醒,“早恋”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生一种常见的想象。为了学校更好地引导初中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问题,在合作学习的分组上,可以采用男女搭配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满足处于青春期初中生对异性的好奇心,减少所谓的“早恋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趣味导入教学内容,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在课堂中也可以利用丰富的数学资源,向学生拓展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圆周率时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使学生了解到古人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等生在学校里不受教师的关注也会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困生,还要多关注中等生,给他们制造回答的机会,即使是一个微笑也能让中等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而不会因此造成自卑、不自信的心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回答与练习给予肯定与鼓励,有时教师的一个小小肯定都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与犯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开导学生,不要指责更不要惩罚学生,多帮助学生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应该和学生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这样的课堂学生就能重拾自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才能自我调节心理,并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

3.3 在教学评价中渗透

之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甄别与选拔为目的,新课改后,教学评价主要突出激励与发展功能。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研究表明,初中生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考试成绩,很大一部分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以及和别人比较的压力。因此,教师在作业评价上可以采取客观评价和鼓励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对完成作业的学生加上“你很棒”“今天的作业写的很好”等评语,对错误较多的学生可以加上“继续努力”“再接再厉”等评语。教师在批改考试试卷时,还可以进行创新打分,比如:刚好考的59 分的同学可以打“59+1”分,有一分是老师给你的希望下次考试你可以还回来给老师。这样的评价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得下次考试更有信心与动力。同时成绩出来后教师不要在全班公布,避免学生的攀比心理,就算有学生考的不好也不要过分的指责,时刻告诫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区别对待,不能辱骂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个体,不能因为一次成绩差就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评价学生要以发展的目的来进行。

4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成长,心育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已经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家、校、社共同关注的话题,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去渗透,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同时多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能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是学生积极面对失败的勇气。学生心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承担起责任,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