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2-03-18 03:00朱艳红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赛教融合商务商务英语

赵 赫,朱艳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2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国内的就业市场也蓬勃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制造业以及高精尖科技等领域转变。高职高专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对其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商务英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专业,更应该做好外语水平与职业能力的平衡与融合,以此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技能大赛作为实践教学、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检测的重要形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关于“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大赛”

2021 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了首届“学研汇智杯”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主题为“‘一带一路’连接世界,商务英语筑梦中国”。大赛坚持“校行政企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话语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行业实践能力和“商务+英语”的复合型能力,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其中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自行组织,省级复赛和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大赛设本科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制,独立评奖,每个赛区各组总成绩前三名的参赛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省级复赛由微视频作品模块(40%)、知识竞赛模块(20%)、现场说作品模块(30%) 和问题回答模块(10%) 四部分组成。微视频作品要求基于一个商界成功人士,讲述其典型的励志故事及其教育意义,让观众能够从其成功模式中学习和成长。知识竞赛主要考核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跨文化商务交际等,题型为客观题,涵盖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两方面内容。现场说作品模块要求各参赛队伍派一名成员针对本团队提交的微视频作品进行全英文现场演说。在解说完毕之后,即进入现场问题回答模块,参赛队员全部出场,评委专家会提出两个问题,选手们现场作答。

全国总决赛由微视频作品模块(20%)、短剧剧本模块(20%)、短剧表演模块(40%) 和问题回答模块(70%) 组成。其中微视频作品可与复赛时的作品一致或稍作优化。短剧剧本要求以微视频作品中的企业家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该人物的经典人生故事及其正能量精神,对该人物典型案例或故事素材中的某一商务技能或者商务活动进行商业情景剧再创作。短剧表演模块则要求参赛队员将剧本以视频录像形式呈现。问题回答模块是围绕参赛队微视频作品、短剧剧本和短剧表演,评委专家提出两个问题,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远程视频现场作答。

我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两位指导老师带领4 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此次比赛,从商界成功人士中选择雷军作为主题人物。我们的微视频作品概述了雷军的个人经历、小米的创办历史和发展现状、小米对社会的贡献(税收、就业和慈善等) 及其对大学生的启示。在参加全国总决赛时,我们创作的剧本主要以雷军接受采访为主线,并以回忆的形式穿插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及开发产品时的故事,体现了他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品质。最终在12 月份的线上总决赛中,我院参赛队伍取得了全国三等奖的成绩。通过此次大赛,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总结出了一些大赛经验并对教学提出了建议。

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

众所周知,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专业,既要求学生有牢固的英语基础,又要求学生有比较专业的商务方面的知识。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本就是三年学制,其中最后一年还要去实习,所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整年。那么这两年时间的教学内容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第一年会安排学生以英语知识为主,课程安排上体现为综合英语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课程;第二年会延续第一年的英语方面的课程,此外安排一些商务知识的课程,主要为商务英语精读、国际贸易等。但是经过此次大赛,指导教师发现参赛队员对于商务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还是不够好。究其原因,应该是商务方面的课程仍然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商务流程的闭环,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渗透率不够高,导致学完就忘。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在商务知识方面有所提升,必须优化本专业教学计划,重点打磨专业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有坚实的英语基础,也要让他们在商务技能上独挡一面。

(二)教学模式方面

当前,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仍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听和记。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专业兴趣会减少,主观能动性降低,而且因为练的少、学的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老师的教学任务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对于这种现象,老师们可以考虑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理论学习中没遇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每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就会研究其缘由并尝试解决。所以只有让学生加入到实践中,他们的体会才会加深。以本次大赛为例,学生们在备赛过程中会主动去寻找主人公在创业和研发过程中的故事,深入学习和体会创业的不易,并且编写剧本、打磨台词和表演时的语气及表情,学习商业谈判的技巧等等。学生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相互配合并有所收获。

(三)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即使课堂的教学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但是老师的引导不应忽视,甚至很多时候,老师的引导方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天花板。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大多数老师往往毕业于语言类而非商务类专业,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老师可能商务类知识比较欠缺,而商务知识丰富或经验多的老师可能英语水平又不够[2]。所以大赛的平台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比赛,老师会对一些新兴的知识热点有所了解,将理论知识进行强化,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迎合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四)学生方面

参加本次大赛的四位选手在我院本专业中属于佼佼者,虽然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但是这个成绩并不能代表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薄弱,而且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这就导致教学进度比较慢,教学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因此不敢开口练习说英语[3]。而到了二年级学习商务方面的知识时,由于英语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专业知识还是掌握得不牢固。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本专业的对口就业岗位主要有(英语方向) 教师、翻译、 (商务方向) 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助理等[4]。这些岗位都要求学生至少在一个方面能够独挡一面,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以大赛资源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技能大赛能够充分反映现阶段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商务英语技能大赛的各个环节,收集整理出商务英语专业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完善我们日常的课程设计、改革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5]。此次大赛中的“知识竞赛”环节不仅对商务方面的知识掌握要求比较高,而且还考察选手们的英语水平,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此外,大赛还选用了一些参考用书,可以用作选手的模拟练习。虽然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国际贸易和单证等课程,但毕竟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如果不多加练习,那么很快就会把知识点忘掉。所以这些大赛的资源可以进行适当的整合,导入到相应的课程当中,或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增加一些以目的为导向的训练[6],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获得传统课堂单纯讲授无法提供的宝贵经验。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向学生们提供了多种练习与实践的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学生们对英语知识和商务技能有着多种需求。而目前在课堂中,教学活动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占比较低,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老师进行辅导,可以将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7]。学生在整个环节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既是学习者,也是问题解决者。这样的实践教学既给学生们营造了学习与练习英语的环境,也提高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积极开展商务英语社团与第二课堂建设,老师可以搭建一个课后平台,支持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实践活动[7],如商务谈判、单证跟踪,或一些知识竞赛等。这样的实践平台对于学生来讲不仅复习了理论课的知识,还培养了专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也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地点,延续了课堂的教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赛既考验各院校参赛选手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考验着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在本次大赛中,我们两位指导教师以竞赛内容为导向,查找了很多宏观经济方面的资料,并以此作为微视频赛项作品的基础。从校赛、省赛到国赛,我们不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也弥补了之前商务技能方面的不足,还掌握了一些视频录制、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比赛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得以看到其他优秀选手的表现,在此期间收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以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使自身能力与素质不断增强[8]。此外,院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与企业的合作能够提高实践能力,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所以在教学及实践活动当中,商务英语教师应该终身学习,以交流合作为平台,以大赛为契机,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未来行业内的知识和发展,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这样一来,教师水平和竞争力得以提高,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实践和创新能力也会进一步完善。

综上,技能大赛是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实践活动与专业技术水平的主要形式[9]。以赛促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们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表现出来。通过竞赛的各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兼具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10]。大赛的内容、成果和评价标准等都可以作为可转化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符合当下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努力把大赛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这对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赛教融合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学前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