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动画“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建构

2022-03-18 07:02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画艺术生活

杨 亮

(合肥学院设计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CG动画的发展兴起了一场数字化的革新运动,人类也由此拥有了把握真实的神秘力量,但与此同时也陷入了一场关于“真实迷失”的危机。CG动画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虽然没有经过拍摄,但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比传统摄像的拍摄效果更加逼真,这种真实全面结合了物理、视觉和摄影,是一种综合的真实。CG动画将传统影像的真实性变成了依托于技术呈现出来的真实感,引起了认知和审美的全面革新。因此,深入探究CG动画的真实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角度。

一、CG动画中的真实关系模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复制真实”的感光摄影逐渐退出社会舞台,技术推动下的像素才是构建真实的基本元素。[1]CG动画为描绘真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真实的内涵也被逐渐扩大和延伸。当前时代的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非常成熟,CG动画对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描摹关系逐渐趋于稳定,可以分为再现的真实、伪造的真实和创造的真实三种模式。CG动画中的三种真实关系模式并不是线性排列,而是同时交错发展的。观众对于真实的标准也是飘忽不定,不断徘徊的。CG动画的制作者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刻画来展现真实,制作者将模拟现实的动画影像直接指向现实世界,达到了一种反映真实的效果。与传统动画影像不同,CG动画的数字化技术对电影神话进行了延续,它所构建出来的真实与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制关系,而是一种再现关系。时间上的跨度使得CG动画呈现出来的影像都是已逝的过去,因而其更适用于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再现,这种呈现真实的方式在纪录片中同样适用。虚拟手段对于再现真实十分必要,虚拟现实的过程也是无限接近真实的过程。CG动画能够利用计算机算法程序呈现出过去的仿真影像。形式上的真实并不足够,呈现内容中历史信息的准确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影片《颐和园》中使用CG动画呈现出来的颐和园盛况,《孤筏重洋》也使用了接近真实的CG动画再现了探险家穿越太平洋的惊险旅程。

除了再现真实以外,CG动画还能够伪造真实。就像同样使用文字记录的日记和小说在真实性上有很大差异一样,CG动画呈现出来的内容有可能是真实的,同样也有可能是虚构的。《死亡之山》这一仿纪录片中也使用CG动画技术对一起袭击事件进行了虚拟逼真展现,影片中的画面呈现极为真实以至于被观众认为是真实事件。影片《怪兽档案》也是利用CG动画技术来展现神秘生物的,画面极具真实感,可以无限接近于现实物象。仿纪录片式的动画仿真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会怀疑事件背后的真相。[2]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空间鱼龙混杂的环境下,经过技术加工的所谓“真实影像”对观众认知造成了很大的困扰。CG动画呈现出来的虚构真实是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造成了欺瞒。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CG动画挣脱了传统世界的束缚,而是在技术环境中构建起了自身独特的“超真实”的想象世界。无论是《深渊》中恐怖的海底生物,还是《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又或是《星际穿越》中的四维空间,在CG动画技术的推动下,影像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真实和想象变得难以区分。CG动画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真实,既追求环境的视觉真实,又把人物刻画得抽象夸张。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观众多感官地参与到真实世界中来,此种创造出来的真实摆脱了传统真实的束缚,使得艺术拥有了一种新的特权。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传统美学观念中的影像复原成为一种人工合成,真实的展现不再是通过复制而是描绘。制作者的主观想法难免会介入到CG动画的影像制作中,以超现实的笔触创造出了更多的物象。视觉文化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绘画阶段对应的是手工描绘形式,摄影阶段对应着的是机械复制形式,虚拟阶段对应着的是机械描绘形式。CG动画将手工描绘和机械这两种形式复制结合到一起,同时也将虚幻和真实结合到一起,按照机械描绘的形式去展现另类的真实。在这种真实中,计算机技术成为一种技术画笔,人类被赋予了操作真实的主动权。在思维和机械的结合过程中,CG动画使得影像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CG动画的两大主题:“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

(一)生活真实要以视觉为根本。与传统观念中对真实的复制不同,CG动画是依托于数字技术的描绘真实,在描绘真实的过程中超写实的CG动画手段能够对画面进行模拟,使得观者能够在虚幻的梦境中获得一种另类的真实感。例如,《西游记》中的云朵、火焰、粉尘等物象便是依托于建模技术和虚拟技术创造出来的形态真实,《变形金刚》中同样也利用计算机程序对汽车人的外观进行了参数模拟,从而呈现出一种近乎真实的金属质感。为了更好地呈现生活真实,CG动画的制作往往是源于现实生活。例如,《指环王》中的场景逼真的精灵王国便是通过对实际景象进行数字加工展现出来的。以客观现实为参照模式进行动画创作能够突破特效电影中画面虚假的技术障碍,从而构建出近乎真实的想象之物。介于想象和错觉之间的真实影像是构建心理真实的基础。

(二)生活真实还要做到动作上的真实。以视觉感官为基础的外在真实固然重要,但要想更好地刻画人物真实,还需要做好动作真实。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可能会在计算机程式化的过程中遭到遗失。但随着动作和表情捕捉技术的改善,CG动画已经逐渐为虚拟人物注入了血肉、筋骨和灵魂。[3]例如,《智取威虎山》便是通过数字技术来模拟老虎的骨骼和肌肉的,从而实现了银幕中老虎形象的运动真实。《猩球崛起》在制作过程中,也是通过捕捉真人演员的肢体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据而映射到角色的骨骼和肌肉上。因此,在CG动画中虚拟角色的塑造不只是依托于冰冷的机械算法,而是对真实生命的一种数字转化。CG动画借助技术展现了生命的真实,实现了从虚幻到真实的转变。

视觉层面和动作层面的真实只是CG动画艺术真实的初级目标,只有展现出心理真实才是最为最重要的。现实世界具的复杂性和虚幻世界的非经验性使得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触碰到虚拟的虚幻世界。视知觉不是对感知心理的机械留存,而是对有目的地心理推理并寻求意义的过程。CG动画更多地是对心理真实描摹,观众对真实感的认同更能够激发动画的审美趣味。观众在观看CG动画的过程中,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对荧幕中的物象和环境进行关联和推理,从而赋予荧幕影像一种“自然信念”,并对动画影像的真实性给予认同。CG动画中的生活真实描绘是一种虚拟,而艺术真实则更多的是影片制作者的主观感受。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都是CG动画的归宿。自胶片时代以来,影像艺术所呈现出的视觉画面便是真实和虚拟的交织。数字时代下的CG动画也是如此,既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原,也是制作者主观意识的想象构建。CG技术只是将这种虚实交融的形式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升级。创作者利用计算机程序创造虚拟影像,同时也是在利用虚拟影像去模拟真实,其所创造出来的影像也是真实的也是虚拟的,其反映出来的真实既是客观方面的生活真实,也是主管层次的艺术真实。CG动画在“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主题呈现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巨大的审美张力。

三、CG动画“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建构

与以往不同,人类很容易被技术影像束缚住。当下的CG动画削弱了对于精神内在的显现,对现实事物来说反而是一种蒙蔽,观众的关注焦点只会从内在意涵转向外在形式。长此以往,CG动画只能传达出信息层面的表面真实,而对于事物的本质意义却疏于展现。例如,影片《2012》非常令人震撼,但其只是利用CG动画技术展示一场关于世界末日的虚幻景象,对于人类自食其果的现实意义并没有深入挖掘。《贝奥武夫》也是如此,更多的只是对技术的一种展演,假借再现真实之名将CG动画变成一种猎奇工具。不管是生活真实还是艺术真实,利用数字虚拟技术进行的时空再现应当是对历史的洞察和反思,而娱乐精神的泛滥只会使消解历史的权利意志,人类存在的历史不应该被当成消遣。技术的发展应当是为了揭开真相,而不是遮蔽历史。CG动画将逝去的历史转化为在场的数字呈现,把立体的现实事物转化为平面的虚拟真实,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意义的遗失,导致真实只能留存在影像层面。

CG动画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应当推动文化的进步和美学的变革,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视觉展现层面。CG动画应突破表层视觉的真实再现,而加强对内在意涵的揭示,让观众在为视觉效果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能领会到画面背后的精神内涵,从而触发受众的更多的思想启发。CG动画背后影像的潜藏意义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创建,而是一种理性的人文关怀,仅凭视觉呈现是无法实现的。本质真实和现实意义是无法通过视觉信息简单呈现的,CG动画只有协调好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对精神意义的挖掘呈现才能够使人类更好地接受数字化虚拟真实的洗礼。就好比象征符号的滥用会使人忘却真实的事物,CG动画的虚拟真实也会造成人类对客观真实的遗忘。过于逼真的虚拟画面甚至会使人们逐渐怀疑真理的真实性,转而相信超能力的存在。过于追求“艺术真实”往往会导致人类沦为技术的操纵对象,而失去对于自由精神的决断能力。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技术会使一个不合格的社会得以合法化。在超真实的虚幻世界中,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对峙会随着CG动画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而是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4]

对于技术的沉思和解析是十分必要的。越是技术至上的领域越需要使用艺术的真实性来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真实。CG动画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制造令人震撼的视觉幻象,更重要的是去揭露事物本质和其内在的精神意义。CG动画的审美意趣应当在于“真”,而不能仅仅强调“形”。真正的真实应当以“真”为上,以“似”为下,只有透过外在才能够看到事物隐含的内在。CG动画的存在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感受事物,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因此,CG动画也应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内涵展示的补充,使得艺术真实比生活本质更加真实,使人类获得感知生命精神和内在文化的自由。

结语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便一直利用技术刻画世界。从平面到立体,从无声到有声,从单一感官到多重体验,影像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一步一步地逼近真实世界,CG动画技术更是带来了一个以虚拟展现真实的美学时代。CG动画在试图构建真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场关于真实的危机,为了更好地对这场危机进行化解,人类必须平衡建构关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使CG动画突破表曾描摹,而是追求对于事物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展现。视觉画面仅仅能够传达有限的信息,只有利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出事物内部中无限的内涵和深意,才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真实。“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构建能够挖掘出事物背后的精神和意义,使得画面内容达到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从而实现对受众精神愿景的深刻揭露和满足。因此,应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二者的关联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思考,从而实现对CG动画外在表现及本质内涵的充分认识,以便为受众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盛宴。

猜你喜欢
动画艺术生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纸的艺术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