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2022-03-18 08:25闫少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文本

◎闫少龙

在语文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仍在运用黑板和粉笔这两种简单的教学工具向学生片面地传授相关知识,而学生也在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着相关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现代教学方法的普及和应用,完全依照文本内容来讲解,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与枯燥。这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悖。现阶段,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很显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和学校的知名度,始终坚持成绩才是“王道”,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高分数低能力”的现象在校园中十分普遍,这给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多有声有色的事物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运用与强化。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教师要依据学情,合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打造开放、活跃的课堂,实现教学资源的互相渗透。

一、以媒体教学为前提,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非常重要,而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填鸭式”与“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非常无聊”的错误认知,间接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与全面发展的提升。同时,单一与机械的教学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了单一的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到:理性地认识到单一与机械式教学模式的不足与弊端,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践行因材施教理念。结合文本内容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文本中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中图像与音乐相结合的新鲜感,既遵循了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要巧于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悬念。教学开始之前,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刚刚结束的课间十分钟,其思维还没有真正地回归到课堂。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置教学悬念,既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带进课堂,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组与生命相关的图片,向学生提出类似于“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后引入文本内容———“生命是: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完成设置悬念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该课文的作者和来历,即《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篇名作,再引入“在一岁半就失聪和失明的她,那为什么她还要再塑生命呢?”“是怎样的坚定意志帮助她重塑了生命?”等问题。

以教学悬念为根本,可以更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使其更积极和主动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保证教师构建高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使知识活化于心

在课堂上营造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是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必要途径。当前,信息技术已实现多种功能,比如超媒体、资源共享等,借助这些性能,可以创设更具代入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氛围,主动去感悟、品味文本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学素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其阅读兴趣,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文本所具备的人文精神及情怀。

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笔者在课前精心选择了古朴、纯净的古筝音乐,在课堂上,首先选用多媒体方式展示了孔子的画像及资料,搭配典雅的音乐,让学生仿佛一下穿越回了几千年前孔子讲学的地方,在那里,孔子有若干的追随者,他们渴慕知识,渴慕真理。在那里,学生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位对东方古老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圣人。笔者还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化了情境,再次展现两千年前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文本不再是生硬、死板的书本文字,而是能够活化于学生的心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激荡学生的灵魂,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敏感于阅读。

通过情境的创设也让学生不再感觉“孔子”的形象是一个古老而遥远的老爷爷,而是感觉他是一个亲切、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对我们谆谆教导,使得学生更加认同并学习孔子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图画、音乐语言功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促使其更快地融入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三、构建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胜于蓝

时代在进步,“教与学”的模式也需要不断优化。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协作、探究、创新”,让学生不再厌烦与逃避语文的学习,而是能够沉浸与享受语文课程的学习。

随着网络的便利,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和自主解决问题。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但新时代的教学不再是让学生做“牵线木偶”,而是让学生主动出击,比教师的思维敏捷性更强。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教学的最大追求。

在学习《古诗四首》时,笔者借助网络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跟着动画里的范读试着跟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诵、录音发群,并互相点评。其次,查阅与古诗有关的写作背景,想一想在诗句之中,诗人想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书写300~500字的阅读感想,互相品签。在这一系列的“教与学”过程中,学生不再呆板地学,而是得到了学习观的更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出击,收获丰硕的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善于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途径,使教育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及终身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有效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学生不再干巴巴地学习,而是能够得到学习观的重塑,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写作思维,提升其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