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百年历程和实践逻辑

2022-03-18 08:48岩,
关键词:集中力量力量中国共产党

洪 岩, 魏 祎

(1.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2.中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成就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的重要法宝,是百年奋斗历程中逆转劣势、突破困境、实现跨越的独特经验。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集中多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办成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考察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伟大历程、探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逻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又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效能提供历史镜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力量夺取革命胜利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8年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尽最大可能集中革命力量解决最核心的军事、政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弱势中扭转战局、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重要方法。而在一系列“集中力量”的革命实践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两方面:一是局部战斗“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术安排;一是统一战线“集中革命力量”的战略布局,它们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一,集中优势兵力,争取局部战斗胜利。革命若要成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依赖于每一次局部斗争胜利成果的积累,“中国红军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1]225。

早在春秋末期,《孙子兵法》就有“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的战法。马克思也指出,“战略的奥秘就在于集中兵力”[2]。集中兵力,是毛泽东战略战术中最根本的作战指导原则。土地革命之初,毛泽东就提出,“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1]51。20世纪30年代初期,针对党内出现的“全线出击”“两个拳头打人”“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等军事平均主义方针,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集中兵力,“以十当一”“以多胜少”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的形势。”“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是战略的说法,而对战役和战术来说“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1]225。

“集中兵力”作为一种战术安排,其优势在于,“集中了才能消灭大一点的敌人,才能占领城镇。消灭了大一点的敌人,占领了城镇,才能发动大范围的群众,建立几个县联在一块的政权。这样才能耸动远近的视听(所谓扩大政治影响),才能于促进革命高潮发生实际的效力”[1]103。在局部战斗中“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以实现“以多胜少”,通过积累战果、迅速扩充底盘、扩大革命影响,最终在总体战争中实现“以少胜多”。这种凝聚优势力量、迅速达成局部目标的战术安排,是我们党在极其艰难的革命实践中、在异常强大的敌人面前,扩大战果、扭转战局的战术选择,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军事智慧。

第二,集中各革命阶级力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强调集中革命力量实现斗争目标的重要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3]307;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不可靠的、有条件的”[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在敌强我弱的军事力量对比中,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一袋马铃薯”式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凝聚起统一而强大的革命力量。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在党的二大提出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思想,并在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开展国共合作。正如毛泽东所说:“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1]152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是当时最有觉悟性和最具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单凭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力量,无法取得最终的革命胜利,要想将革命进行到底,就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这是壮大革命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核心路径。

无论在大革命时期,还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联合一切革命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它的核心与实质,就是集中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力量,将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同胞团结在党的周围,以逐步充实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阵营。这种集中革命力量反对共同敌人的统一战线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并没有提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正式命题,但却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探索。面对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大事”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以明确革命任务;建立统一战线,以集中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集中优势兵力,以夺取局部战斗的胜利,一系列在革命实践中锤炼的战略战术,成为中国共产党有步骤、有策略地完成革命任务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模式,在这些战略战术的选择和运用中酝酿。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中力量探索建设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与封锁,面对国内资本紧缺和科技落后的制约与束缚,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战略先导性产业以形成强劲的增长极,必须建设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以建构强大的发展引擎,这是突破后发国家弱势窘境的必由之路。

第一,集中一切建设力量,筑牢工业化基础。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明确了工业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的地位。然而,由于基础薄弱、资本稀缺以及帝国主义的禁运封锁,依靠单个企业自然发展来推动工业化进程,势必漫长而艰难。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技术力量汇集到办好工业化这件大事上。因此,“动员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克服困难,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53年度的建设计划而奋斗,是我们贯穿全年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5]。这是新中国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化基础,首先要汇聚人力。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作协作……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6]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集中群众力量,在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工人阶级首当其冲投入火热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各级党委抽调优秀干部到工业发展第一线支援工业发展,同时,大批高等院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通过服从国家分配,奔赴各地工业建设最前线。

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化基础,更要集聚财力和物力。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将一切物力、财力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工业化建设的洪流。一是以农支工,以平均每年接近30%的农业高积累,强力向工业转移,作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资本;二是建立全新的资本积累机制,在积累与消费之间进行计划调节,通过比价、财税、工资等政策工具实现工业资本积累;三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行动计划,把有限资源配置到工业这个战略性先导产业。如此一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我们党在极其艰难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第二,集中一切科研力量,进行尖端科技攻关。“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7]尤其是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不搞好,在国际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巩固国防、应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在薄弱的科研基础、艰苦的经济条件和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研制“两弹一星”,必须集中一切科研力量,尤其是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1955年1月,党中央作出研制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之后,6月,就成立了由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的中央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工作;1962年11月,党中央又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委员的十五人中央专门委员会,以进一步强化对研制原子弹工作的领导。高级别、高规格领导机构的组建,既为确保决策方向正确、资源有效集中提供组织保障,又为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增强信心,因而成为集中力量办成大事的有效前提。

研制“两弹一星”由于没有任何外援,必须依靠“大科学体制”。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至1958年底,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规模的仪器设备和来自政府的强有力资金支持为特征,并由科学家群和技术人员群共同从事某一项研究的集中型大科学体制。以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为例,全国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90个工厂、研究所和高校、1 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参与这一工作。有研究者概括了中国特色大科学体制的基本特征:可规划性、规模性和工程性。“大科学的可预期性和可规划性保证了高层领导可对两弹一星工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规划;规模性和工程性决定了它必须集中国家规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包括从科学家到政治家、从研究人员到技术人员、从普通工人到普通群众的所有人力。”[8]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仅用2年零8个月,而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是在极其困难的经济条件下举全国全民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丰碑。

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建设起步于后发农业大国,要突破建设初期的弱势窘境,必须将极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最亟须、最核心、最关键的事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建设困难的最优选择,也是“凡事抓主要矛盾”方法论指导下的建设自觉。这一时期,之所以能够集中力量办成许多大事,一是基于民主政权的建立,客观上为集中全党全国之力办大事奠定了政权基础;二是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确立,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运用,确保在实践中能够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当然,这一时期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使用计划手段集中力量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因而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同时,集中力量的机制偏向于政府单一的行政命令,“大事”的决策机制虽然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但集中发挥有余而民主不足,因而在实践中,也办了一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错事,使社会发展遭受阻隔。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逐步清晰、路径初步形成。

三、改革开放时期:集中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9]。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若要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凝心聚力谋发展,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勠力同心强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第一,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10]64,是我们党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从改革开放开始,几代领导集体始终聚焦“发展生产力”这件根本“大事”,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从体制改革到实践创新,从全局谋划到集中资源,始终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0]16-17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能盲目推进,要讲究步骤和策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大政策”:“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1]这个“大政策”是后来“两个大局”战略的思想雏形。而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统筹国内发展全局,集中资源和力量在各方面条件和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尽快跃上几个大的台阶;在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集中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资源、力量帮助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两个大局”战略贯穿整个改革开放新时期,它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全局集中力量,循序渐进办成大事的典型体现。

第二,集中力量建设重大工程,扭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业待举,在以“发展”为主线的思路统领下建设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基于此,“集中必要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抓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煤东运新铁路通道、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12],成为这一时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集中力量建设重大工程,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作用。集中力量建设重大工程的前提是确定“何为重大工程”,是集权决策、武断决策,还是在民主基础上决策?这决定了决策是否科学。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南水北调宏伟构想的首次提出。1979年,水利部正式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领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此后数十年,经过专家周密调研、严格论证和群众充分参与、建言献策,2000年6月5日,工程规划工作正式开展,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2002年12月27日,在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后,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酝酿,到论证、实施历经半个世纪,其间吸取多方意见、反复研究论证,这是贯彻民主集中原则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大事”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核心环节,也是“办成大事”的根本保障。

集中力量建设重大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断发挥其决定性作用,集中重大工程的建设要素不能再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而要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我们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和创造性”[13]。这既避免了单一使用计划调节而缺乏活力的问题,也弥合了任由市场调节而难以迅速办成大事的缺陷,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继续发挥作用的有益探索。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但是,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放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不能因为要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既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注意运用市场手段聚集资源和力量,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方式,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新时代:集中力量实现民族复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民族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奋进。

第一,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全面小康。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生动实践。

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要建立科学的领导组织架构。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挂帅”的新型领导体制。省向中央立下“军令状”,地市向省、县向地市立下“军令状”,一把手负责、“五级书记一起抓”,构建起组织领导的新格局。新型领导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确保了“蓝图”不走样、不跑偏,确保了中央政策落实、落细、落地,为动员人力、财力和物力迅速向贫困地区和人口汇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要凝聚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14]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起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确保了扶贫工作的多元主体参与,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物质和人才供给,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经过7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我国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第二,集中力量抗击新冠疫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时至今日,中国的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集中力量抗击疫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所办的“大事”,从来都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在此次抗疫斗争中又一次印证。疫情暴发后,秉持“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要求,党中央对湖北省和武汉市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疫情迅速扩散时期,各方力量全力救治病患,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至100多岁的老人,不计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有序地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保障了民生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这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的健康、保障了人民的安全,兑现了党对人民的承诺,这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确保“大事”办对的根本遵循。

集中力量抗击疫情,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总体部署。集中力量办大事,要从战略高度谋划全局。习近平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就是把防控疫情的要素、资源统合在整体的框架中总体部署、全面动员、协同推进。此次抗疫斗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工信商务、外交外联、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财政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市场监管、社保医保、资源环境、国资林草等各个部门和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各条战线各司其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主动担责,各部门、各战线、各团体有力有效地开展防疫工作,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展示出磅礴的行动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15]。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强劲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策“大事”,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总体布局,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视野;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部署,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规模;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组织动员,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新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路径、机制,在手段上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在方式上综合运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引领和促进,在主体上由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定越来越鲜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一定越走越坚实。

五、结 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为突破弱势窘境积淀的独特经验。无论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争取革命胜利,还是在一穷二白的建设时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助力跨越式发展,还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助力伟大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善于从战略全局出发判断大势,善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力量制造突破弱势窘境的增长极,以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最为关键和重大的问题。由此可见,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法。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具有特殊的运作规律,其运行机制不断成熟完善。革命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在敌强我弱的军事力量对比中扩大局部战斗成果的战术安排,是凝聚革命力量壮大革命同盟的战略方针,但是,作为革命时期的战略战术,集中力量办大事还主要是一种革命实践的方法原则,没有系统理论支撑和制度支持。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一种突破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困境的实践方案,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指令性计划为配给方式、以行政命令为动员手段,其运行模式初步成型,并逐步成为一种解决全局性问题的行动自觉。改革开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机制上不断完善,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综合运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进行引领和促进,并通过公有制企业和多种所有制企业等多种主体共同推进。新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举国体制为支撑,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推进,其模式不断完善、成熟、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中国共产党一种工作方法,其机制经历了百年来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伴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以及新的社会问题的呈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和模式还将不断发展完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虽然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前进中重大问题的重要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和综合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集中力量力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张庆伟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 集中力量集成举措集聚动能 推动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麦唛力量 (一)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集中力量减少相对贫困 促进共同富裕
孤独的力量
集中力量突破难点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