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与指导策略

2022-03-19 22:18向迎春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趣味性科学

向迎春

大班幼儿相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着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科学小实验有着操作性强、目的和意义明确、内容简单的特点,在满足大班幼儿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幼儿手脑并用的同时,可促进幼儿大脑进一步发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因此,科学小实验的合理投放就需要教师经过深思熟虑。传统的实验材料投放存在形式主义,其做法往往是教师准备数量有限、实验内容相对单一简单的实验材料,在教师进行一遍实验操作后,幼儿仅仅是对教师实验操作的复刻,加之幼儿的实验兴趣较低,无法综合性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大班的幼儿教育中,科学小实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现实的实验投放中存在着实验材料投放无效、科学实验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不能兼并等问题,导致不能综合培育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激发幼儿潜能。

一、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材料合理投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不同幼儿的需要建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幼儿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可以强化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采用区域活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保证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区域活动教学需要教师为幼儿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授课和组织活动的前期,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材料,通过有层次的教学材料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活动的氛围更加浓厚。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本着安全、有趣、可操作的方案开展区域活动,确保教学的高效率性。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而科学小实验的引入能充分激发幼儿实验能力的发展,以及多种实践能力发展与培养,小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能为幼儿进行更加有效的科学小实验提供更多契机,通过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可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科学小实验,充分激发幼儿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实践的兴趣,使幼儿真正获得科学实验良好的参与感,让幼儿在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与合理运用中更好地获得自然科学知识,更好地去理解科学现象,真正使科学实验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实践效果,更好地推进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的进行,真正培养幼儿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与实践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参与体验,真正实现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的教学实效性。

(二)有助于幼儿教师推进科学小实验,推进教学任务进行

合理投放实验材料有助于幼儿教师充分观察和把握幼儿实验情况,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可为幼儿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实验材料,推进幼儿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科学小实验,促进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的进行与发展。合理投放实验材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区材料,给幼儿充分自由,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发展。区域材料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媒介,幼儿在看、摸、玩弄的过程中感受材料的颜色,体验材料的形状,探究材料的结织,从而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这也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它不仅造型简洁,美观,质地优良,安全耐用,而且适合在户外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进行各种摆放和操作,形成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器械,以供幼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区域材料不仅规格统一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收放,而且色彩鲜艳,让幼儿对其更感兴趣。因其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设计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械,有效地促进幼儿精细动作以及大肌肉群力量的发展,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提高,并且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从材料蕴涵的不同信息中获取经验,产生疑问,从而萌生探索行为,这一过程对幼儿的形象和抽象思维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对幼儿的身体协调和灵活度都具有较好的锻炼,可促进幼儿的身心获得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师要科学投放材料,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一)不能满足儿童实验需求

1.实验材料单一化,难以调动幼儿实验积极性。在材料投放中,大部分幼儿教师不能考虑实验材料选材的生活性,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实验材料的安全性和实验操作的便利性上,导致实验材料单一化,实验内容也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在实验操作中,往往是幼儿教师进行一次操作演示,幼儿进行实验内容的复刻,实验内容缺乏操作延展性,最终导致实验操作时,幼儿的兴趣不高,不能满足幼儿的实验需求,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理想效果。

2.实验材料投放缺乏对幼儿的主体性的考虑。多数幼儿教师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是依照课程的要求而进行的,仅仅是幼儿教师觉得合适,并未合理考慮实验材料对幼儿的科学实验是否具有契合性,以及对幼儿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等,未能考虑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在实验操作环节中实验积极性不高,不能综合性地培育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导致实验的教学目的未能达到。

(二)存在无效投放

1.实验材料管理不当,导致实验材料利用率不高。幼儿阶段的儿童身心存在着关注力和兴趣的持续性有限的情况,加之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考虑的是投放一次性材料,这就导致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后,实验材料不能二次使用,导致实验材料的浪费。同时,对实验材料的管理方面,许多幼儿教师对实验材料储存和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导致实验材料的利用率受到影响。

2.材料投放缺乏定期更新。受限于幼儿园的教学直接问题和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大多数的幼儿园对科学小实验的重视度不足,科学小实验的材料投放并未考虑实验材料的及时更新。基于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幼儿教师需保证实验材料投放的及时更新,保证实验材料的定期更新,不仅要能让幼儿时刻保持对实验操作的新鲜感,也要能保证实验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三、科学小实验材料合理投放的途径

(一)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

对实验材料的投放应更关注幼儿的生活环境,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验材料,要坚持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由此让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将实验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探索世界的精神,时刻对生活和实验环节保持充足的新鲜感和较高的积极性。例如,在“下雨的秘密”这个科学小实验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生活中雨的形成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水蒸气蒸发及雨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现象。在实验开始前,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现实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比如,杯中的热水为什么会冒出热气,装有热水的保温杯里的瓶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小水珠,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始进行小实验。

(二)实验材料投放多样化、多层次,增强幼儿实验的主体性

在幼儿实验材料的投放中,幼儿教师应更加注重幼儿实验的主体性,不能让教师在实验材料选取中带入太多的主观情感而忽视幼儿的感受,应该基于课程安排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科学小实验要让幼儿学到什么,也要避免科学小实验趣味性的缺失,让幼儿在实验中、在玩乐中学习。例如,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的科学小实验中,引导幼儿了解振动发声,在实验中利用小碎石和小瓶子制作简易的发声工具,但是基于科学实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已经完成实验,并且失去了兴趣。此时幼儿教师可以再引入“如何制作传声筒”这一科学小实验,让实践操作力较强的幼儿用易拉罐和一根长绳制作传声筒,实验的原理是当人说话时声音会随着易拉罐底部的震动,并由绳子传送到另外一个易拉罐,由此可以传播声音,在保障实验多样性的同时,也充分保障实验的程序性,让实验操作力较强的幼儿用易拉罐和一根长绳制作传声筒。

(三)保证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实验材料要坚持目的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材料要达到其目的性,那么实验材料就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根据幼儿这一年龄段的智力水平、思维发展情况、身心发展需求等条件投放,同时要兼顾实验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幼儿最大的特点是要在学中玩,只有保证实验材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实验活动,才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实验积极性,保证科学小实验教学质量。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根据幼儿园班级的实际需要进行活动,由于幼儿园的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学习和活动的比重进行调节,确保幼儿有高度自由的活动空间。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空间,保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无限新鲜感,还可以保证幼兒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同时,投放材料展开的过程中,要考虑相关活动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以实现活动开始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除了与教师的区域活动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对区域活动的认知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外,幼儿是否有参与相应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也是决定区域游戏活动展开顺利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在提升相应活动质量的同时,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审美特征,创造更为丰富的互动场景,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以及相应区域性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保证实验趣味性和目的性的同时,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鼓励幼儿积极展示在幼儿园中学到的科学小实验,并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指导和鼓励。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段与幼儿进行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的操作。另外,家长也可以充当幼儿园的外援力量,在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课程中与幼儿一起合作,在增进父母与幼儿之间感情的同时,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保证实验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科学小实验进行材料投放时,要综合考虑大班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把握幼儿活泼好动以及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要切实保证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小实验实践活动。只有保证材料投放以及实验活动中的安全性,才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科学小实验,减少幼儿实验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更好地发挥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进行“斜坡上的小车”科学小实验时,幼儿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木板、小车、毛巾、积木块、沙子等实验材料,在准备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向幼儿强调安全问题,告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木板的拿取、小车滑动、沙子的误食等安全问题,让幼儿在安全性原则下进行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实验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让幼儿在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木板与积木块的叠加组成斜坡,通过小车在斜坡上的滑落记录小车在不同斜度木板上的速度,通过小车在不同斜度斜坡滑落的不同速度进行实验总结,幼儿教师要在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保证幼儿安全,让幼儿在安全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体验。

(五)加强对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

幼儿教师在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中要注重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减少因幼儿使用不得当、后期保存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实验材料的浪费,要真正管理、保护好实验材料,使实验材料能得到二次利用、多次利用等,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使实验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让幼儿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参与感。例如,在幼儿教师对加强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实践中,幼儿教师要在幼儿运用实验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时,为幼儿进行实验材料运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步骤的示范,并教导幼儿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实验材料,不能破坏实验材料,幼儿教师要跟进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幼儿指导,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能真正保护、爱惜实验材料,真正实现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实验材料小卫士”,让幼儿互相监督,真正做好科学小实验材料的保护与管理,培养幼儿保护实验材料的自觉意识,真正使实验材料得到良好管理与保护,真正实现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

总之,科学小实验的有效投放,能保障幼儿身心综合能力的正常和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使实验材料投放多样化、多层次,增强幼儿实验的主体性,保证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在材料投放后的科学小实验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验情况,构建一个良好的探索操作的实验环境,鼓励幼儿自主实验,自主探索,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左毓红)

2929500520349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趣味性科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科学拔牙
国际足坛108将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