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指导策略

2022-03-19 22:18周艺宾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独轮车游戏规则滑梯

周艺宾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索指导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游戏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幼儿启蒙教育的要求。科学逐渐开始向生活渗透,使科学涵养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幼儿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加强科学涵养在游戏中的整合,将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认知,促进幼儿科学涵养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本文将主要围绕“放手为主、介入为辅;标识为主、指令为辅以及自评为主、他评为辅”三个方面,并结合自身指导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一些案例,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指导策略探究,以期为广大幼儿教師有序、有趣、有效地指导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提供参考。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基本活动。因此,游戏化就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必然趋势。户外游戏活动是本着让幼儿沐浴温暖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健康成长的目的,在户外场地中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能否更好地发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关键在于幼儿教师组织与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方法。如果幼儿教师采取的指导方法得当,那么,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户外游戏活动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也就会更加显著,反之,则不然。

一般来说,幼儿天生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果不其然,由于幼儿自身认知的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局限于表面,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时期。幼儿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探索陌生世界的,而这种探究性的户外活动对幼儿科学涵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手段,这种材料就会逐渐被压抑或毁灭。因此,游戏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协助幼儿获得全面成长。毋庸置疑,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但是为了确保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有序、有趣、有效、安全进行,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下面笔者将结合一些自身指导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案例,详细论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放手为主,介入为辅

如今,由于受幼儿教学体系的影响,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新型模式往往是自给自足的,而这种教学方法经过演变,使游戏教学的概念不断涌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户外活动引入新形式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游戏教学多样化。视觉和生动的游戏内容能轻松带领学生进入状态,主动并认真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既然自主性是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那么,在开展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就应该大胆放手,尽可能地让幼儿自主参与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伙伴等。但是,幼儿在自主参与户外游戏活动时,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如果教师不及时介入,那么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会戛然而止。反之,如果教师能及时介入,启迪、点拨、助力幼儿有效解决户外游戏活动困难,那么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会变得顺利。因此,放手为主,介入为辅,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一个有效策略。

比如,在开展户外“独轮车搬运”游戏活动时,在游戏伊始,笔者并没有告诉幼儿应该如何推独轮车,如何利用独轮车将一些“西瓜”“南瓜”“石头”等搬运到指定位置,而是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幼儿自主不断尝试推着独轮车前行,自主不断尝试将“西瓜”“南瓜”“石头”等放在独轮车上。当然,在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笔者尽管没有成为一名参与者,但自始至终是一名观察者。通过观察,笔者会及时发现幼儿在“独轮车搬运”游戏中遇到的一些无法自主解决的困难,比如,部分幼儿在推着独轮车绕过障碍物时,始终掌握不好平衡。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就应该适时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以示范的方式,指导幼儿推着独轮车绕障碍物的方法、技巧等。当部分幼儿在独轮车中码放“西瓜”“南瓜”“石头”时,总是想尽可能地多码放一些,但是始终做不到。这时候,教师不妨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介入,与幼儿一起商量,如何在独轮车中码放更多“西瓜”、更多“南瓜”、更多“石头”等。

“滚铁环”也是适合在户外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在开展“滚铁环”游戏活动时,教师只需在一开始为幼儿做示范即可。在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完全没有必要逐一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指导。而应该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摸索滚铁环的方法。在自主摸索的过程中,幼儿或许会多次失败,但是,这不仅不会削弱幼儿玩“滚铁环”游戏的积极性,还会让幼儿对滚铁环游戏更加感兴趣。同时,滚铁环游戏也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不过,当幼儿在参与滚铁环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危险动作时,比如,有些幼儿拿起手中的铁环互相打闹,或在规定的场地意外玩滚铁环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介入,予以制止。显然,放手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一种常态。但是放手并不等同于放任,在放手为主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适时介入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以及对幼儿的一些危险动作、行为、举止等进行适时干预等。

二、标识为主,指令为辅

规则是游戏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每一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都有相关的规则,让每一个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幼儿都知晓游戏规则,是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前提条件。然而,归因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即便幼儿教师在游戏伊始不厌其烦地强调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三令五申地重申游戏规则,仍然会有部分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幼儿不想遵守游戏规则,而是他们没有记住游戏规则。再则,无论是在户外游戏活动的任何环节重申游戏规则,都会打断、中止户外游戏活动,会影响户外游戏活动的自主性。鉴于此,幼儿教师在指导户外游戏活动时,不妨以标识为主,以指令为辅,与指令相比,标识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例如,在户外“走迷宫”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与其不厌其烦地告诉幼儿“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哪里左转?哪里右转……”,不如在“走迷宫”游戏的场地中贴上各种标识。比如,在“走迷宫”游戏的起点,幼儿教师可以贴上一双“小脚丫”;在“走迷宫”游戏的终点,幼儿教师可以张贴一个“剪刀手”,表示幼儿成功走出了“迷宫”;在“迷宫”中需要左转、右转的位置,幼儿教师可以张贴一些“左转箭头”“右转箭头”。另外,在“走迷宫”游戏中,还有一些需要幼儿“跨越”“爬行”“钻过”的障碍物。在这些障碍物旁边,幼儿教师也可以张贴一些标识。比如,在“跨越”障碍物旁边,幼儿教师可以用一个“卡通人物跨越障碍物”的图片指示幼儿跨越该障碍物;在“爬行”“钻过”的障碍物旁边,幼儿教师可以用一些直观、清晰、逼真的图片标识,指示幼儿或爬行通过,或钻过某种障碍物。当然,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也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某些幼儿无视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各种“标识”,自行其是、自作主张。在这样的时候,幼儿教师就要发出相应的“指令”,及时纠正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不当行为。这样的“指令”,既能有效避免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也能着力提升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实效性。

又如,在户外“花样运球”游戏中,幼儿教师可以在球场中贴上各种“标识”。在“花样运球”的起点,幼儿教师可以贴一张“持球站立准确运球”的图片。为了让幼儿能清晰辨识“花样运球”的路线,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跳绳或醒目的箭头等,“标识”路线。在“花样运球”的终点,教师可以张贴一张“鼓掌”的图片,代表“花样运球”游戏活动圆满结束等。

实践证明,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直观、清晰、逼真的标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遵守户外游戏规则,而幼儿教师的及时“指令”,则能有效避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搁浅”,进而确保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更为顺畅、更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标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触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幼儿会仔细认真地观察这些“标识”。以观察“标识”为契机,幼儿对户外游戏的基本规则也就会了如指掌。

三、自评为主,他评为辅

在参与各种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幼儿总会出现一些“出格”的现象,比如,轻微地违反户外游戏活动的规则,或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与他人不友好的现象等。为了在今后的户外游戏活动中避免再次出现幼儿不遵守户外游戏规则、注意力不集中、与他人不友好等现象,幼儿教师应该组织幼儿对自身参与各种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进行自评与他评。以自评、他评为契机,每一个幼儿就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参与户外游戏活动时存在的不足、出现的问题,这也能为幼儿今后更好地参与户外游戏活动指明方向。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在评价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时,应该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随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他们就可以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自我监控。

以户外“呼啦圈”游戏活动为例,在该户外游戏活动结束后,笔者为幼儿预留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在户外“呼啦圈”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在自我评价环节,笔者先让幼儿评价自己在该户外游戏活动中的优异表现。紧接着,笔者又让幼儿对自己在该户外游戏活动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在评价自己的优异表现时,每一个幼儿都能滔滔不绝。在评价自己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时,幼儿却是三言两语,甚至一言不发。鉴于此,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他评,即互相评价。在互相评价过程中,有些幼儿说,×××在游戏时三心二意;也有幼儿说,在游戏中,×××用呼啦圈套在其他小朋友的身上,这样不安全等。

又如,在户外“滑滑梯”游戏中,总是会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一些幼儿在滑滑梯的时候,不按照规定路线行走,逆向攀爬。依据游戏规则,幼儿应该从滑梯有台阶的一面上去,从有滑道的一侧滑下来。但是,有些幼儿喜欢从滑道爬上去,再从滑道滑下来。另外,还有一些幼儿在上滑梯台阶时,或在滑梯上面排队等候从滑道滑下时,总喜欢打闹推搡等。面对这些违规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滑滑梯游戏结束前几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对滑滑梯游戏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尤其是在他评过程中,幼儿会互相指正一些不安全行为,如逆向攀爬、排队推搡等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都会被清晰指出。不仅如此,幼儿还能进一步指出这些不安全行为、违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逆向攀爬很容易造成互相踩踏,排队推搡有可能从滑梯上摔下来等。对此,教师可以再予以补充评价,让幼儿进一步明确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存在潜在危险的等。通过这样的评价,幼儿对滑滑梯游戏的规则就会更加明确。如此,在今后参与滑滑梯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就能自覺主动地避免这些不安全行为,幼儿之间也会互相监督、互相指正不安全行为等。

通过自我评价(自评)和互相评价(他评),每一个幼儿都会进一步了解户外游戏规则的重要性,都会对如何更好地遵守户外游戏规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此外,评价不仅是对本次户外游戏活动的一次小结,还是对今后户外游戏活动的一个铺垫;不仅是对某些不规范、不安全行为的一种“放大”,还是对遵守游戏规则的所有幼儿的一种肯定与褒奖。

总而言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为了确保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有序、有趣、有效、安全开展,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策略进行指导。放手为主、介入为辅;标识为主、指令为辅;自评为主、他评为辅,是幼儿教师指导幼儿参加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全面实施,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会变得更加精彩。幼儿在这些户外游戏活动中也会获得更多快乐,户外游戏活动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如此,凭借这些有效的指导策略,幼儿教师可以将各种户外游戏活动逐渐打造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新时空。

注:本文为2020年度平和县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课程游戏化的户外活动实践研究”(项目编号:PHXXJYKT20-37)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

1151500520275

猜你喜欢
独轮车游戏规则滑梯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暑假就像爬滑梯
推独轮车
游戏规则
游泳
趣味数独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