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敢于为自己“立言”

2022-03-21 19:39王福强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立言文章生活

大部分教师是不愿意写作的,借口无非是忙。每天有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辅导不完的学生、做不完的家务,哪里还有时间写东西呢?再说也没有写作灵感啊,每天面对的都是如此琐碎的生活,哪里有对教育问题深入思索的机会?没有灵感,当然也就写不出来了。

于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资历越来越老、职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选择了安逸的生活状态,开始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不读书,不思考,更不愿意总结与写作,对新事物、新理念的理解与接受变得越来越迟钝。久而久之,平庸的“教书匠”的形象就定型了。

我们总说,教师应该有点书卷气。要造就自己的书卷气,最重要的莫过于写作。如果说教师的生活过程平淡如水,那么写作便是丰富教师内心世界、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的调料。有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这句话迁移到教师专业成长上,应加一句‘得而不写则庸’。”这个观点非常准确地点明了写作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做人品位上的重要作用。不勤于写作、不善于写作的教师,应该可以归为“平庸”的教师。

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平时疏于写作,只有到了要评职称或其他急需文章的时候,才抱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匆匆炮制。这显然是不好的。写作靠的是平时的积累,靠的是厚积薄发。对普通教师来说,最初的写作就是简要记录自己的教育足迹、思想历程,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而不一定为发表才写作。但天长日久,几年、十几年过去以后,这些积存下来的文字就会成为宝贵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为学生写的1000多篇童话、故事、小说和他的许多教育札记,都是他逝世后发表的,而他生前写这些文章,更多的是因为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爱,而非为成名成家。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笔耕不辍的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使自己的言行和灵魂不断地获得砥砺。坚持写作,就会使我们逐渐摆脱由于平凡工作而容易出现的麻木和迟钝状态,感受人生的色彩斑斓、丰富多彩,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学识,丰富了生活,充盈了思想。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一个能够用文字把教育问题阐述清楚的教师,必然是教育教学上的“高手”。

教师的写作要追求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刻意给朴素的文字加上华丽的装潢。那些玩弄新鲜术语、被高深的“理论”所充斥的文章,不见得就有多高的“档次”和价值。我们去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去读魏书生、李镇西、吴非,会发现,他们的文字都有一个共性:寓真知灼见于朴实无华之中。但谁能否认他们是教育大家呢?追求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追求“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东西才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也才更容易打动别人。

在我的个人简介中,有这样一份清单:出版《为师生赋能:魅力校园的构建智慧》《我,就是教育——一个草根教师的成长启示》《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经营你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九项修炼》《用心做教研——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教研策略》等十余部教育专著;一百余篇教学论文发表于《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河北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师道》等教育类刊物;公开出版《梦落无痕》《花落无声》两部长篇小说;出版诗集《醒》;经营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五年,共发表原创文章一千四百余篇;共计公开发表、出版作品六百余万字……

写作,是构成我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写作,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谈到对写作的理解时,我常说这样一句话: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作,让我打开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与那么多互不相识的读者交换着意见,探讨着人生,思考着教育,我的世界再也不封闭,再也不孤单。我在用文字诉说,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优秀的教师,要善于用写作“立言”。做不言不语的“老黄牛”固然可贵,但不断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影响他人,成为敢于表现的“领头羊”更值得赞许。

那么,教师的写作应该如何着手呢?

第一,记录思想的“火花”。

教师要特别注意平时的积累,把自己的思考、感悟随时记录下来。不要因为懒惰,而使这些可能极为珍贵的东西荡然无存。即使是平时学校领导要求写的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也不能应付了事,因为这些东西很可能是以后你写某篇大文章的重要素材。而且,在这些材料的写作过程中,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如果总是敷衍了事,连简单的材料都写不明白,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怎么能奢求写出“传世佳作”呢?

第二,拓宽写作的“视野”。

关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来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关于课程教材的问题:如何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纲要和课程标准来安排学校课程、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根据教材的内容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如何做好新老教材的过渡、如何做好年级段教学之间的衔接。关于教法的问题:哪些知识的学习采用讲授法效果会更好、哪些知识的学习采用启发式比较好、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内外教学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生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交互式发展。关于教学技术的问题: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导入、过渡、总结等)、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的方式、师生交流互动的方式……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点”,纳入教师关注的视野。

第三,研究写作的“思路”。

掌握不同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比如论文写作,通常围绕“立题(题目)—构形(框架)—明理(内容)—装潢(排版)”四个步骤。比如,教育案例的撰写,通常包括案例标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与过程、对案例的反思,每部分又有基本的写作模式。再比如,教育叙事的撰写,是指教师真实地、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自己亲身参与的富有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包括个人的教育自传等。这是另一种意义的“讲故事”,这种故事应该包含一定的情境、问题、意义,并且一定是亲历的。诸如此类,多加练习,必有长进。

第四,搭建展示的“舞臺”。

文章不一定都要在传统媒体发表才有价值,自媒体时代,公众号、博客、论坛等平台上,均可将自己的文章予以公开,让更多人受益的同时,也为自己搭建展示的舞台。

3927501908276

猜你喜欢
立言文章生活
惊人的想象力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等我也长了胡子
校园四季歌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