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

2022-03-21 19:39汪琼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谢尔闻闻执念

汪琼

年少时,日记本内写过千遍万遍的名字,春风也比不上的回眸一笑,夜晚的窗外闪过的那个少年……这些,都是初恋的旧时光。

旧时光并不都会消失于过去的时间河流中。恰如初恋,一次次回首,只为确认最初的波光荡漾是何因何果。他,亦是初恋;而他,实为一本图画书——《失落的一角》,谢尔·希尔弗斯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谢尔·希尔弗斯坦,这在绘本界几近珠穆朗玛峰般的名字,尽管初遇时对他一无所知。只是,那种完整被卷入的迷狂状态,还有什么境遇可以比肩呢?只是,并非少年初恋,历经四季轮磨的不离不弃,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是他?

“失落的一角”觉得自己缺失了一角,很不圆满,于是它唱着歌儿踏上了寻找之旅。起初,它滚动得很慢,虽然日晒雨淋雪压,但可以和小虫说说话,闻闻花香,让蝴蝶停在自己身上。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

翻山越岭,漂洋过海,穿过沼泽和丛林,它遇见了很适合自己的那一角,可是被拒,它备感沮丧,只能绅士般告别。一路上自然还有各种遇见,然而不是不合适就是错过,就这样一直一直滚动着。利剑刺穿,跌入坑洞,撞上南墙……最后苦尽甘来,真的遇上那“既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自己的”非常合适的一角。

可惜,谢尔先生的绘本不是童话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也幸好不是童话的结局:历尽千帆,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却因为圆满,因为速度太快,而无法停下来和小虫说说话,无法闻闻花香,也不能让蝴蝶在它身上歇脚——而这曾是它寻找之旅中的美好时光。可如今,它连歌儿也唱不了。

“啊!”它想,“原来是这样!”于是,它停下来……把那一角轻轻地放下,再慢慢地往前滚动,唱着歌儿继续寻找。结尾那一页,蝴蝶还停留在画面上,只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路天际远……

简洁的画面,空灵的文字,仿若食物原初的味道。品尝它,就是品尝艺术家深厚的馈赠,问题则如泉涌:“原来是这样。”究竟是怎样?既然已经轻轻放下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寻找?究竟寻找什么呢?

我们生而残缺,因此一生注定会走在寻找圆满的路上。跨越千山万水,只为理想中的圆满,或者说心中的执念。无论多深的执念,只要种在心中就会实现;无论怎样头破血流,总会遇见。只是,我们很怕这个“只是”——多少个“只是”让生命之河不断拐弯、转向。而总有些转角,就像百川汇集的入海口,浩瀚的海面升起一轮明月。这一个“只是”,让“失落的一角”有了菩提树下的豁然顿悟——残缺就是圆满;而圆满,何尝不是一种残缺?于是,它轻轻放下那用尽半生寻得的珍贵一角,继续上路。

已然立地成佛,为何还要上路呢?“失落的一角”刚刚启程时,一路所遇所知所惜,以当时的识见,它并没有觉知这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这是作者千回百转之后的添加。它的执念在于寻找到那一角,无论付出什么、经历什么都在所不惜。我以为,这就是人类的执念;而这执念,亦是对人类的某种成全。

有人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没有比较就没有豁然贯通的领悟。圆满之后的“失落的一角”,不能停在花前闻闻花香,不能停下来和小虫说说一路的见闻,只剩下无趣的狂奔……所以,得轻轻放下。但是——又是“但是”,可“但是”才是生活的常态。没有寻找过程中的山重水复,如何获得那时那刻的柳暗花明呢?没有在路上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何获得琉璃般的内外澄澈呢?杜甫老先生也要“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呢!为了那只有在路上才能获得的往复回观,佛陀也得终生修行。因此,在路上是人类永恒的哲学课题。圆满本身,并不是目的;一路所思所得的风景,可能才是。继续上路的“失落的一角”,又将会获得怎样的认知突破?谢尔先生邀请每一位阅读者,自己续写这读不尽、写不完的关于找寻的故事……

遇见他时,我正处于各色无明中。大家庭的纠纷,不仅无助于我保持孩子般的心性,还滋生更多烦忧。工作上,熬过借调的左右不是,正式调入当地那所名校;有过短暂的安宁喜悦,随后却在激烈的人事紛争中困兽犹斗。兜兜转转,教书还是初心所在,但依旧不知怎么教书、怎样育人,也不知教育的意义何在。困在原地,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夜中不能寐,唯觉此身残缺,一无是处。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亦回望你。坠落虽是无声无息,自己又何尝不知不惧?何尝不想抓住一根绳索?但自救需要光,而那时我已然遍布乌云。

那个晚春陌生校园的午间,翻开《失落的一角》,天地之间唯他和我页页相对、相望,而立之年的各种不立,那一刻,瞬间得以轻轻放下。那一瞬间,也成为我的永恒。各人自成天地,各人自有生死困惑。能解的故事,不能解的事故,日日上演。只是他于当时的我——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不断回首追问,感性的痴迷逐渐有了理性的回应。而在和他经年不断的交往、卷入生命深处的相知中,更多的光照射进那原始黑洞里。将他引入儿童哲学课程,同时和大人与小孩共读讨论时,大人常常久久沉思。我当年之惑,亦是众生之惑吧?解我心中之忧的,同此境遇之人,亦可为解药吧?“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小孩却常常笑得前仰后合——“失落的一角”之憨头憨脑、踉踉跄跄,确实如同一帧帧漫画,妙趣横生。这个年龄,自然不能也不需要体悟这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从泰山之巅传回的人生智慧。可当他们逐渐长大后,以人生阅历来回应这束童年时期的哲学之光,会不会帮助他们度过生命中各种不可逃避的黑暗时刻呢?

我认为能!后来,我将《失落的一角》设计为儿童哲学课程中的一篇。做这篇课程设计时,尤为小心翼翼,好像将心中的迷狂与世人分享,又生怕做不好而辜负了这么多年他对我的恩典——恒久忍耐而有恩慈。而我亦将经年苦恋的爱情,上升为爱。爱,爱智慧,才是路上的星辰大海。这是我的逐渐觉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3212501908274

猜你喜欢
谢尔闻闻执念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闻闻,收获的味道
糖果诱惑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爱心树(上)
隐藏真实的自我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捉月亮的网
微妙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