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名著教学

2022-03-21 20:55林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藤野背书名著

林星

核心素养是区别于全面素养而提出的,是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需的素养。具体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是这么界定的:第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第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第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名著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文本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名著教学中有指向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以《朝花夕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

鲁迅散文的风格相当突出,以《朝花夕拾》为代表,作品语言清丽自然,有不事雕琢之美感,兼具深刻而细腻的洞察力。

首先是精练优美的铺陈。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描写:百草园泥墙根儿一带,是“我”儿时欢乐的源泉。作者通过绚丽的色彩、悦耳的鸣叫,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進行描写,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再叠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递进的句式,动静结合搭配空间顺序,有序地体现了百草园丰富的趣味来。

其次是鲜明的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中,一大家子人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看戏的一段选文,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赏析传神的词语,探寻“父亲”是个怎样的形象?学生很容易找到“谨肃”一词。全家人匆匆忙忙地搬运茶点、桌椅,“我”也兴奋着,忽然,父亲的登场让所有人“很谨肃了”,而且在场所有人“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可见父亲是这个家庭绝对的权威,是每个典型的传统中式家庭中都会存在的严父的形象。

文中将五猖会形容为“盛事”,又有着“离家很远”的好处。对于那时的孩子而言,“出门游玩”必定是一件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以至于选段的开头,“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然而,这种欢快的氛围随着父亲的出现及其提出的背书要求而烟消云散了。父亲亲自教“我”背书,并下令背不熟,不准去看会。这样的要求对于当时的鲁迅而言,是一盆当头浇下来的“冷水”。而出于这样一个家庭的少年鲁迅,断然是不敢违抗的。在本文中,鲁迅依然将他擅长的扬抑、对比的手法发挥到极致。文章前半段极其细致地描绘“我”对庙会的了解和憧憬,就是非常巧妙的安排。

此外,还有巧妙而辛辣的讽刺手法。

鲁迅的散文委而婉曲,极其善用讽刺手法,他的散文并无平淡的堆砌,而是一种看似冷静的讲述,实则悲愤难抑的表达。例如《狗·猫·鼠》一文中,说虫蛆不干净但至少不自命清高,猛兽凶残但至少从未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那么人呢?直立是一大进步,说话又是一大进步,再能写字作文章,更是一大进步。说是“进步”,其实是“堕落”,尖锐地讽刺了假公理真谄媚的“正人君子”们。

又比如《父亲的病》一文中,草菅人命、勒索钱财的庸医们拖延着父亲的病情,故作玄虚开些不明所以的药方,因此延误了治疗,文中却说“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尊称的“名医”最后只顾着收丹药费,不见效就推托“许是前世的事”,甚至在父亲弥留之时,还能“泰然”地开药方,极尽所能搜刮钱财的冷酷嘴脸跃然纸上,辛辣地批判了庸医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勒索钱财的实质。

在《朝花夕拾》总结课时,我就布置了练笔的作业,学习名著中对比、铺陈渲染等手法写一篇文章,表现所经历的某件事给你带来的波折、心情的起伏和思考。

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洪宗礼先生曾说:“如果把听说读写比成四盏灯,那么,想就是一个总开关,只有打开它。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大放异彩。”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名著阅读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可以从情节脉络入手,通过分析、概括、比较、联想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借此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批判性、创造性,提高语文思维能力的质量。

《朝花夕拾》一书原名《旧事重提》,写于1925-1926年之间。当时的鲁迅,因发文声援三·一八惨案中的学生、控诉北洋军阀的暴行,遭到通缉,不得不南奔厦门。

那年鲁迅45岁,不再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懵懂的少年;也不再是留学仙台,要用医学救中国的青年,而是奋尽一生最美的年华,要用笔唤醒中国人灵魂的人。他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自比为屈原。看着辛亥革命后依然满目疮痍的中国,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的是哪条路呢?应该就是以笔为武器的救国之路了。

通常我们提到鲁迅的弃医从文,都绕不开一个日本的老师——藤野先生,但却忽略了《朝花夕拾》一书中的另一位老师——寿镜吾先生。

在充斥着四书五经的三味书屋里,有这样一个读书的画面: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注释中专门提及,这句话出自《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李克用是谁?帮助李唐王室平定藩镇割据的少年英雄,是一位誓死都要恢复李唐江山的热血男儿。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站在此时寿镜吾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孩童们此起彼伏的背书声中,寿镜吾为何要如此陶醉地诵读这段?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有学生给出了这样的描写片段:你已度过大半生,满头白发,垂垂老矣,宅在乡间书院中教授一群无心向学的孩童。在那个时候,你最可能会吟诵什么呢?我想寿镜吾那时的心境,和李商隐写“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时候,应该有几分相似。年轻时的寿镜吾,是否也曾经和后来的鲁迅一样,心中常怀着家国天下,看自己的国一日日沉沦下去,心中升起李克用那样的豪情壮志?

鲁迅常怪中国人不争气,太沦落,有谁知道当时端坐台前的寿镜吾先生看这群逃课捉蝉蜕的孩童,是不是一样的心境呢?年迈的寿镜吾心中尚有英雄梦,中年的鲁迅心中呢?也有不灭的中国梦吧。他之所以将这段回忆付诸文字,想必是在寿镜吾身上看到了自己吧。

而后遇到藤野严九郎时,鲁迅已经不是毫无知觉的小孩子了,那时候的他,失去了父亲,认为中国国民沉浸在苦海中,身体需要医术的救治。那个时候的他,我觉得已经像是年轻时的寿镜吾了。

我选取了文中的一句话,多年后鲁迅提及藤野先生,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从“伟大”一词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概括、联想等方式,探寻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为何会让鲁迅用这样高程度的词语来形容?

生1:这是一位不拘小节的师长,不刻板,可亲。如穿衣很不讲究,初见时的“笑”很是和蔼。

师:因为不拘小节就称得上“伟大”了吗?

生2:作为老师,他认真负责,没有因为“我”是外国留学生就区别对待。比如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细致地标出众多错误。

师:对,这是老师的职责。但人物形象并非如此单一。

生3:还因为藤野先生很尊重“我”,就连解剖这样的教学内容,也担心“我”有所顾忌。

生4:藤野先生还特别有正义感,匿名信事件中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

师:那么,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觉得他伟大呢?

生5:在我特别需要的时候,他刚好给了我需要的东西!我就觉得这个人很伟大。

师:说得特别好!那么,青年鲁迅远赴日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6:肯定是医学知识!因为他想要医学救国,才去日本留学的。而藤野先生用他的专业能力、严谨治学的精神教给了鲁迅医学知识。

生7:还有尊重。当时中国那么贫弱,被八国联军欺凌,鲁迅在日本求学时因为成绩好就受到质疑。而藤野先生却给了他极大的尊重和信任。

师:是的,青年鲁迅需要医学知识救国,作为身处异国他乡的弱国子民,更需要尊重和信任,这些,藤野先生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他。

通过这个环节的探究,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有了更为充分的把握,思维的精准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三、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

名著阅读是优美的文字传阅时空的一种呈现,读书即读人,读书即读一个时代。在名著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审美点,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品读语言美、形式美、意蕴美,培养一种审美的阅读体验。

以《朝花夕拾》为例,这部散文集内涵丰富,既有辛辣的讽刺,也有温馨的回忆。即便是《五猖会》这样以批判传统父权对孩童的伤害为主的文章,也有含蓄的温情在其中。全文虽然是以鲁迅和父亲的互动作为主要情节的,但对父亲的描写也并不多,大多笔墨在写“我”背书的痛苦艰难:“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还有其他人的“静肃”:“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父亲在“我”那样急切盼望去看五猖会时,要求“我”背出晦涩难懂的《鉴略》,没有循循善诱,没有耐心温柔,前后总不过几句话:“去拿你的书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说完就起身离去了。即便是到最后“我”終于很有把握地背书来了,父亲也只说:“不错。去吧。”毫无欣喜,更别提嘉奖。所以很多教材解读都认为鲁迅是想通过儿时背书这个细节,批判父亲的专制,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确实,我们可以读出父亲的专制和保守,但结尾“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句话,就很值得品味了。儿时的鲁迅对父亲的所为是“诧异”的,是因为对孩子而言,出门看戏是件翘首期盼的盛事,前文极力写迎神赛会的热闹、有趣,而后又将背书的痛苦过程描绘得无比真切,想必每一个学生都想起了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这不只是鲁迅的回忆,更是当初的中华大地上,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拥有过的回忆,甚至直到今天,仍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回忆。鲁迅也好,我们也好,有很多时候对长辈这样的行为是不理解的。但这就是在控诉封建教育吗?

我提出了一个思考:父亲是不想让“我”去看五猖会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生1:我认为父亲认为读书比看五猖会重要,所以要“我”先背书。

生2:我觉得父亲是不理解儿童的心理,孩子嘛,都希望童年快乐、自由自在,父亲偏偏对“我”约束多多。

师:那这么说,父亲是为了约束“我”,才让“我”背书的咯?

生3:我认为“我”也不理解父亲的心。作为一个家庭的大家长,父亲肯定希望“我”成人成才,那学习就很重要,就像我爸妈就经常唠叨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做练习,就连我们一家人出去看电影,我妈也想让我写篇作文出来。(大家笑)

师:所以说,从这里看出的更多是父辈和子辈之间的矛盾和互相不理解。子辈鲁迅渴望的是纯粹的童年生活,父亲不明白吗?一个父亲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吗?如果背书或者学习真的是他对儿子唯一的要求的话,那么不要去看会就好了,直接在家里一直学习啊。我想父亲是知道的,但在他的价值观中,已经有了比玩耍更重要的事情。父亲将玩耍和背书一半一半,强塞在鲁迅手上,鲁迅不理解。

这位父亲和我们想象中的严父形象十分契合——常常沉默、不苟言笑、对孩子言传身教、有着自己的要求。但当“我”能顺利背出规定内容,父亲并没有继续为难,而是点头应允,可见父亲对儿子是言而有信的。

统编版语文教材将《朝花夕拾》编在七年级上册,应该是希望借此书“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告诉学生名著离我们生活并不远,附后的选文就是《五猖会》,应该也是看到了此文与学生的经历颇为相似吧。

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重点引导学生跳出刻板固化的解读,从中去探寻一些温馨的回忆来。两人之所以有冲突——甚至还称不上是一次冲突——是因为父亲交给鲁迅的,是他认为的成年人价值观里好的,而不是儿童价值观里好的那些,因此幼时鲁迅无法理解。

父子站在各自的角度,互相不理解,也体现在《父亲的病》当中。父亲临终前需要平静地离去,但鲁迅的不停呼唤让他颇为痛苦,也是因为鲁迅也像当年自己的父亲一样,手忙脚乱地把自己觉得需要的东西胡乱往父亲那里塞过去。这不仅没有给父亲带来安眠,反而加重了父亲的痛苦。意识到这一点的鲁迅追悔莫及,对父亲的情感应该是愧疚。但恰恰如此,才更显得父子间情感的真挚。

四、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我们读名著,最喜欢探究内容和主题的关联,因为中国传统文学讲究文以载道,鲁迅的文字更是具有这种使命感,我们常说他是思想家,说他是文学家,说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作品字字铿锵,毫不留情地揭露旧中国的种种弊端,白纸黑字,触目惊心。

《朝花夕拾》一书中,有相当多的篇章都在对旧中国的黑暗、腐朽、麻木进行批判。以《范爱农》为例,主线是“我”与范爱农的冲突与交往,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了“我”的态度变化,表达了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在回忆往事时,作者还着重写了与范爱农的重逢。重逢是两人和解的契机,但又不仅于此。文中写到“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是两位年轻的革命者对未来的期盼,而现实是什么呢?

学生找到了文中的一处描写:“街上……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师:这说明什么?

生1:说明中国还是旧中国。

师:我们还在鲁迅的哪些文章中见到类似的社会现状?

生2:《孔乙己》!那个凶狠残暴的丁举人。

生3:还有《故乡》,一群被压迫却麻木不自知的人们。

師:本文写于1926年,辛亥革命的浪潮汹涌而过,但诺大的中国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少了亲人的家庭依旧残缺,人民并没有因革命的大潮而觉醒,友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五四的热血也渐渐凉了下来。这一年,那个在仙台的课桌前奋力记着笔记,那个在桌前用笔墨高呼着要救中国的鲁迅,45岁了,穷尽半生,所望似乎依然一无所成。那是什么感觉呢?由此可以明确此篇文章主题不仅有对友人怀念同情,更有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

《朝花夕拾》的人文价值就在于展现了鲁迅内心柔软的一块地方,藏着童年、家人、邻里、师长,还有他爱之深、恨之切的人民,还有他不曾变过的追求,更有那些不论生死,都和他一样奋然前行的革命者。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整合所学文本,激活阅读体验,挖掘出名著中更深刻的意蕴。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价值绝不仅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作者,我们还从中看到了自己。阅读经典,就是将个人的生活体验带入文本中去体验,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丰富我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育之“链”[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02).

[2]周毓瑶.浅谈《朝花夕拾》中的语言艺术[J].青年时代,2015(19).

[3]桑哲,温儒敏.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4).

(本文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藤野背书名著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浅谈背书涂销制度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
论期后背书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