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2-03-21 23:03谭姣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谭姣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教育信息化2.0”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改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工作理念和策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发展要求。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围绕“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这一主题撰文,并试从唯物史观塑造、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法教授、历史解释思维构建以及家国情怀树立等角度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教育信息化2.0”工程是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旨在全面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一项教育改革工程。基于这一工程的提出和开展背景,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进一步落实对“大数据”系统、多平台联动线上教学、VR伪实景多媒体、“云”数据存储以及双端信息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在更大层面上打开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并进一步践行“生本教学”的科学理念。

一、利用“大数据”模拟技术塑造学生的唯物史观

对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塑造,最关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人和小团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能起到的影响与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模拟技术,通过事先录入或编写的逻辑程序来还原出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而后引导学生通过更改其中所存在的涉及历史人物或小团体的因素来观察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并将之与真实的历史情况做对比,用这个方法来矫正学生对历史发展因素的主观看法。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战”爆发这一事件的主要节点设置为逻辑程序,而后引导学生在程序选项中更改具体的逻辑参数——如去除“萨拉热窝事件”这一直接诱因,再启动程序做虚拟推演。经过这一次更改后,学生们发现“一战”仍然具有极大的爆发概率,只不过在时间和爆发标志上出现了变化,进而认识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并非具有决定作用。

二、利用VR伪实景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过程中,工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轴的交叉展现上。为解决这个问题,初中历史教师不妨通过VR伪实景多媒体,以“时间”作为稳定坐标,将在这一坐标维度内的不同空间所发生的事件以投影的形式快速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更为逼真且直观的方式来了解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

比如在进行完《美国的独立》这一课的讲解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全息资源以及AI软件,借助VR设备或设备端口呈现出诸多发生于1783年——即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各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模拟场景,如:法国首次成功完成氢气球飞行、俄国黑海舰队成立、清乾隆皇帝开始第四次东巡,等等。借助这些逼真场景的多元转换,学生将对时间概念下的空间和事件并存性形成清晰的认知。

三、利用多平台联动线上教学教授学生史料实证法

史料证实法的应用关键在于对史料的大量掌握。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凭借多平台联动线上教学软件来为学生开辟更多的信息获取路径,带领学生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有关课题自主筛选、整合并分析相关史料,进而从中形成准确的推论并实现思维认知链条的有机构建。

例如对于《北伐战争》这一课中关于“北伐战争是否成功”这一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利用OCCO教育平台,带领学生通过“一键链接”板块快速调阅来自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事档案馆等机构官方网站中关于“北伐战争”的过程性资料,了解战争的具体战役组成及其成果以及真正对社会形式造成的客观影响,以此来结合战争的目的做出合理判断。

四、利用“云”数据存储技术构建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

所谓“历史解释思维”,即從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解释具体事件或现象的产生与变化的思维模式。在有关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具有“云”数据存储技术的教育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历史信息资源,使学生在课后的例题解答过程中获取更为客观且具过程展现作用的信息,进而对具体事件、现象的各方面因素形成完整的纵向了解。

比如对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课的课后,在学生解答涉及“朝韩问题”的题目时,可以通过希沃平台获取由教师提供的“云”端主题课件,分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冷战”等历史事件中筛取有关事件和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形式和内容,从而对如今的半岛局势形成明确的溯源认知。

五、利用双端信息交互技术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

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项主观塑造工作,需要对学生的精神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双端信息交互技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和“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在这种直接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树立。

例如对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交互端设备和全息投影,为学生展现出一个个虚拟的长征人物,引导学生通过录入设备和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问答当中了解红军战士们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以更有温度和质感的形式为学生诠释“家国情怀”的真谛。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是教育进步的结果,而教育的进步也理应得到来自科技发展的动态反哺。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迎合“教育信息化2.0”工程的各项要求,依托多元现代教育技术和智能科技平台,围绕唯物史观塑造、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法教授、历史解释思维构建以及家国情怀树立等主题完善教学的形式、内容、方法和路径,引导学生在更高层面上取得自主化、能动化、多元化和长效化的素质提升成果,从而为学生们将来更高阶段的历史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子欣.教育信息化2.0工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28+132.

[2]杨兴寿.中学历史教学中教育信息化2.0项目资源的整合与运用[J].甘肃教育,2019(21):142.

[3]甘文.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9):68-69.

[4]房晓东.加大教育信息化2.0工程资源应用力度,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0):244-245.

1470500520389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新历史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