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2022-03-21 01:34费寒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园心理家长

费寒芳

一、研究背景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学校,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也是概莫能外。因此,在校园,在农村校园中,单个学生或一群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某一特定学生或一群学生实施欺负、侮辱从而造成伤害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这类欺凌行为不仅给受欺凌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让他们的心灵蒙尘。他们害怕上学, 对他人心存警惕, 整日惴惴不安, 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而欺凌者在施暴的过程中,心理逐渐扭曲,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甚至以欺负他人为乐,认为施暴是自己能力的体现, 是一件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 长此以往,一些欺凌者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那些为数众多的旁观者, 在这个过程中, 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他们要么转变为欺凌者,通过施暴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要么变得毫无同情心, 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内心冷漠。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洛阳初级中学七八九年级共203位同学,其中男生109名,女生94名。家长584名,其中父亲344人,母亲240名。

三、研究程序

研究者设计好调查问卷,通过手机发送给学生及家长填写,然后问卷回收,軟件处理得出结果。

四、研究结果

(一)校园欺凌行为现状分析

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不存在校园欺凌事件,但还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存在校园欺凌。占比虽小,但是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杜绝校园欺凌,因此,我们不能满足百分之九十的数据,而应把注意力放到这百分之十的人身上,只有他们不感到有校园欺凌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是合格的校园。

其次,这百分之十的人中,遭受打、踢、推、撞等身体攻击的只有百分之五,辱骂、说坏话、起难听以及其他方式欺凌的占比较重。

欺凌发生时,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选择安慰和保护被欺凌者,但也有百分之十五的人选择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另有将近百分之九的人表示看到有人被欺凌很是无奈。

在问到你若受校园欺凌时,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选择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有将近百分之七的人或选择忍气吞声,或选择以暴制暴。问到受欺凌时的感受时,有近百分之五的人表示想报复、想自杀。

在关于教师是否传授过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技巧时,将近百分之二十六的同学表示老师只是偶尔或者几乎从不宣讲。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采访当事人,我们发现,欺凌者,其心理状态多数迥于常人,大多无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差或较差;无无明确的生活目标,内心孤独、空虚,行为偏激,一点小事暴跳如雷,无法忍受,非得要找回场子才肯罢休;他们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崇尚暴力,认为拉帮结伙、自己有大哥、有小弟是一件非常拉风的事,他们以欺凌他人为乐事、本事。

受欺凌者,这些人往往个子矮小,成绩一般或偏下,他们的家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他们性格内向,在人群中存在感低,平时周边同学对他们戏弄或嘲笑时,他们常采用默默隐忍的办法来达到息事宁人,因此,遭受欺凌时,他们更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吞,这就使得欺凌者们越发胆大,变本加厉。

(三)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

1.学校因素。部分学生本来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也不浓,面对不断加深加难的教材,面对越来越高的考试难度,他们最终选择偃旗息鼓,向学习说投降。他们学习没有指望,但老师领导偏生对成绩喜欢得紧,挂在嘴上的一直是成绩成绩,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有所忽视,于是这些学生便呈现德智双差的现象。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同学出现出现了心理或行为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长此以往,不良情绪便如面粉厂的粉尘,不断地酝酿,不断地累加,最终达到临界点,在某一天由一个极小的导火索儿而引发爆炸,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三、法制教育的不到位,有的学生对自身担负的权利和义务茫然不知,他们从不知校园暴力行为会引发的后果和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只是简单地想当然地认为,我年龄小,没事。另外,缺乏相应的预防及惩戒机制。

2.家庭因素。父母是家长的第一任老师,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合格的老师,有的父母脾气暴躁,经常在家中会上演全武行。调查也表明,绝大多数家长十分关心孩子,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虽有心教育,但不知道怎样教育,爱在心头,却无计可施。也有一些家长向孩子灌输明显走偏的教育理念,“ 宁做狼, 不做羊”“不能吃亏”“不能受欺负”…… 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孩子倾向于采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3.社会因素。虽然是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甚至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其家庭贫富差距较大,有些孩子出入豪车接送,穿好用好,而有些孩子则父母顶风冒雨勤苦劳作,加上兄弟姐妹众多,生活困苦,对比之下,难免心理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校园欺凌也就在所难免。

五、教育对策

(一)强化家庭教育监管责任

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目光不能只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能满足于给孩子吃饱穿暖上,我们更应加强孩子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要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指出违反法纪要承担相应责任。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的印记,这印记,就是我们家长平时给孩子的榜样,因此,我们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让他们能够理性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此外, 家长在平时也应多陪陪孩子,关注孩子的行为及心理变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知道如果遭遇校园欺凌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及时告知家长及教师, 采取理性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出了事或等到事情无可收拾时才懊悔莫及,但这时,懊悔又有什么用呢?

(二)加强学校道德及法制教育

学校是反对校园欺凌的主阵地,因此,第一,我们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 的教育理念, 定期邀请公安、司法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反校园欺凌培训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对尊重生命、同情弱者、遵纪守法、以理服人等价值理念的正面引导和教育。第二,未雨绸缪,为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制定并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及处理机制,建立专门的校园欺凌援助机构,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第三、建立严格的校园惩戒制度,对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要严肃处理,不能简单地通报批评了事,全面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第四,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让他们明白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己的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时怎么办。

(三)加强社会联动机制中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

减少青少年欺凌的最好方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区管理和法制规则,切实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治理校园欺凌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社会各方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清除校园欺凌现象。

1658501705224

猜你喜欢
校园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