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品,大情怀

2022-03-21 01:38刘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4期

刘红

摘要:依据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2020 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中等职业学校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2020 年版)》为基准,通过教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确定,采用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教学策略,以“小作品,大情怀”为项目核心任务,打造“真实项目引领、开启任务驱动、发现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展开多元评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2021年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得一等奖。

关键词:中职图形图像处理;专題教学;实施报告

引言

在 2021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托提升非遗“石磨苕粉”产品包装形象、振兴石磨苕粉产业的前沿需求;积极对接平面广告设计制作与岗位工作要求和 1+X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基于真实工作任务,联合校企开展了“石磨苕粉包装盒制作”教学实践。探索了基于“书证融通” 的“三阶段七流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三全育人”格局的“多元多维多手段”评价模型;践行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使命,深化产教融合;在包装盒制作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职业素养;挖掘石磨苕粉的传统工艺,引导学生传承非遗文化、塑造劳动精神、树立工匠精神、发扬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技术技能人才。

一、教学整体设计

(一)以“书证融通”为导向,重构优化课程

《图形图像处理》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图形图像的加工操作、处理方法和绘图技巧,提高平面广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据《2020 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对平面设计职业能力的需求,对标 1+X 《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调研平面设计的应用领域及岗位,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践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使命,参考国家规划教材《图形图像处理 Photoshop CC》第 4 版,对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及重构为六大模块,共 72 学时。参赛项目选自模块三,分为四个项目,八个任务,共 16 学时,如图1所示。

(二)以“数据采集”为依据,精准掌握学情

授课对象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一年级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学习通App,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前导内容学习、课前预习数据,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知与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学习特征进行诊断评价,如图 2所示。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学习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认识易,内化浅。学生专业基础较薄弱,对 Photoshop 等平面设计软件掌握不深。喜欢计算机应用领域及专业岗位,了解平面广告制作的基本工作流程,憧憬未来从事平面广告员、助理设计师、设计师及设计总监岗位工作,但还需要在大量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中锻炼职业能力。

2.动手强,融通弱。学生能运用 Photoshop 等平面设计软件对规则图像进行选择、抠取和平面处理,运用钢笔等矢量绘图工具绘制不规则图形、图层蒙版合成图像,但空间想像力不够,对三维及立体处理图形图像的能力有待提高。

3.爱劳动,难坚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作风飘浮不扎实,尤其缺乏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劳动光荣、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4.乐合作,喜认同。学生倾向于小组合作式学习,兴趣浓厚,乐于趣味游戏、模拟实操、线上学习活动和探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任务,期待教师、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以“学情分析”为参照,合理制定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紧贴平面广告设计师职业岗位需求,结合客观学情,将 1+X《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融入培养目标,制定了“懂软件、会工具、能制作、提素质”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体系,如图3所示。

(四)以“学习实效”为目标,积极改进教学策略

秉承“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认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实物演示等教法及学法,将教学全过程设计为“三阶段七流程”,依托智慧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通、希沃白板、 Photoshop互动教程 APP、The Bezier Game 和校企共建《图形图像处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Photoshop工具磁卡、活页式学习手册等信息资源,解决了“软件学习慢、课堂生态散、教学实效差”的实际问题,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图 4所示。

(五)以“过程结果”为指引,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三全育人”大格局,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技能同频共振的“多元多维多手段”评价模型。线上考核通过学习通App完成,侧重于学习态度、综合素质过程性考核,平台自动采集,各项目加权后≥80 分达标;线下侧重于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结果性考核,按评分标准评分,各项目加权后知识、技能分别≥70 分、≥80 分达标;最后汇总形成小组及个人成绩,如图 5所示。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整体实施过程

基于真实工作项目“石磨苕粉包装盒制作”,教学全程深入挖掘石磨苕粉的传统工艺,有机渗透“非遗文化、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结合产品包装制作的实际工作流程,按照“布局制作—图像制作—文字制作—立体效果制作”四个项目,开展图形绘制、图像填充、文字合成、特效加工、三维处理等技能学习,学生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总达成,如图 6所示。

(二)课堂实施过程

课堂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三阶段,设计为“探新奠基、析作知学、学新入门、用学仿做、答疑解惑、评价总结、巩固拓展”七流程。

具体实施过程以“项目二任务一(第 5、6 学时):制作石磨苕粉包装盒的图像”为例,如图7所示。

1.课前导学:铺新知,奠基础

教师利用学习通App发布学习资源和预习调查问卷,学生在线借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观看“钢笔工具简介”微课,打开 Photoshop互动教程 App 模拟跟练,自主学习,铺垫新知,并完成预习调查问卷,做好课堂学习准备。教师实时监测、在线答疑、收集学情,为实时调整课中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课中研学:能制作,提素质

(1)析作知学:实物赏析,激发求知欲。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包装盒实物,学生借助Photoshop工具磁卡探究制作包装盒“浪卷”图像的 Photoshop技术,明确学习目标。

(2)学新入门:精讲示范,会用 Photoshop工具。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归纳矢量绘图工具钢笔的理论知识,演示操作并精讲运用钢笔工具绘制路径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上机实操,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钢笔工具的使用,内化所学知识。

(3)用学仿做:重点解决,会做包装盒。

教师组织学生在线登录“The Bezier Game”模拟实操,并总结、推送、精讲以钢笔为主的矢量工具使用口诀,融入 1+X《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学生结合活页式学习手册的操作步骤,运用口诀,上机完成“绘制包装盒图像”的具体任务,抓实运用以钢笔为主的矢量工具在绘制图形时的方法与技巧,解决重点,实现技能逐步提升。

(4)答疑解惑:难点突破,精做包装盒。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分析并指正,组织学生借助微课反复上机实操,并引导学生学习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三沉三淀”、“五道过滤”工序加工石磨苕粉的工艺流程,在绘制“浪卷”图像的过程中,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做包装盒,强化运用以钢笔为主的矢量工具在绘制图形时的方法与技巧,突破难点,实现技能螺旋提升。

(5)评价总结:交流互鉴,优做包装盒。

教师组织各小组借助希沃白板及希沃授课助手投屏展示作品,让学生相互鉴赏;学生利用学习通App进行主题讨论,发布观点、分享经验;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互评、师评,取长补短,优化包装盒的制作,实现技能巩固提升。

3.课后拓学:固成果,会迁移

教师在线发布课后知识测试、素质考核,安排拓展任务;学生在线完成知识测试、写学习心得,并登录千图网查找不同的“国潮风”浪卷图案,结合线上微课,运用以钢笔为主的矢量绘制工具模仿制作、创新设计,美化包装盒,实现知识、技能从课堂向实作迁移。

三、学生学习效果

(一)挖掘苕粉工艺,厚植课程思政——综合素质快速提升

教学全程从专业知识技能和石磨苕粉工艺本身挖掘思政元素,做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立德树人深耕课堂。在包装盒制作学习前期,非遗传承人介绍学习背景,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非遗的博大精深,树立崇尚劳动观念。在包装盒制作学习过程中,设计各个团队协作任务,引入石磨苕粉的“十六道古法”,学生感悟古法的“三沉三淀”、“五道过滤”等工序,塑造劳动精神。在使用Photoshop钢笔工具、图层蒙版、3D菜单等技术层面进行图形图像处理时,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发扬勇于创新精神;在学习包装盒制作学习结束时,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观看石磨苕粉文化、工艺视频,传承非遗文化,憧憬乡村振兴;课后,师生思所得、虑所缺,从而实现教学双方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如图 8所示。

(二)借助线上教学,增强学习实效——课堂参与度极大提高

借助学习通App、精品在线开放课程、Photoshop互动教程 App等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学习,挖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在线头脑风暴、实时互动、交流互评,打破了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互动教学拉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完成线上作业,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实效性和课堂参与度,如图 9所示。

(三)优化教学资源,强化知识技能——学业水平显著提升

利用“信息资源助理解、实物教具助消化、问题引领助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目标;通过“跟学多练助入门、尝试探索助提高、真枪实弹助运用”达成技能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技能实操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数据的比对,相对于2019 级教学班,2020 级学生知识考核全部达标,技能考核明显增值,学业水平显著提升,如图 10所示。

四、教学反思

(一)特色创新

1.创新教具资源,注入课堂活力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软件课程学习比较抽象,故需要匠心独运,使用教具来辅助教学,将 Photoshop 工具制成磁卡,借助生活小道具(口罩、硫酸纸、磁性钉字板等)辅助教学,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如用 Photoshop工具磁卡探究制作石磨苕粉包装盒的相关技术;用软尺测量包装盒,使学生能运用标尺、参考线精确布局包装盒平面展开图;用硫酸纸、生活口罩等化解图层蒙版合成图像的抽象原理;用钉子板、橡皮筋直观展示对图形、图像自由变换的方法等。注入课堂活力,从而使知识理解形象化,操作技能可视化,在地区级技能大赛和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展示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如图 11所示。

2.实行内外兼修,提升社会认可

内修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载体,实施“两开放,一走进”,即开放校园、开放赛场、走进社区,营造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生态和气度,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新形象。外修是深化产教融合,组织学生深入平面广告职业岗位,了解岗位需求;同时把企业真实的广告设计项目接入课堂,让学生模拟操作,然后由公司设计师给学生以专业指导;安排学生前往广告设计公司实习,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做实校企合作。实行内外兼修,大大提高了社会、企业、家长等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如图 12所示。

3.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振兴

贯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以就业服务为先导、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重点,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地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磨苕粉的发展现状,遵循客户需求,设计制作“国潮风”石磨苕粉包装盒,提升非遗形象,助推产业振兴,为服务乡村振兴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践行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

(二)反思改进

1.持续对标 1+X,深化书证融通

问题:自《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发布以来,课程团队及时将 1+X 相关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但考核标准尚未正式发布,2020 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 1+X 考评认证尚未开展。

改进:后续密切关注试点进度,积极对接考核标准,继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组织学生踊跃考证,进一步深化书证融通。

2.优化课程资源,探索分层教学

问题:校企共建《图形图像处理》在线开放课程暂时未能全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改进: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設置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为探索、开展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彤.信息化教学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6.

[2]戴智敏.基于专题的课堂教学:理论、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评论版),2019(10).

[3]付丽萍.信息化促进能力提升:极简教育技术促进教师TPACK知识融合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北京: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1(24).

35005019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