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笔下的辛亥革命

2022-03-21 12:46张德明
中外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革命军武昌和谈

□ 张德明

辛亥革命过程的描写

辛亥革命中的武昌首义自1911年10月10日爆发后,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美国《大陆报》特派记者丁格尔及美国《纽约时报》的驻华记者对起义进行了连续的报道。《纽约时报》10 月13 日刊发的《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政体有望建立》报道对武昌起义后的形势称:

湖北地方政府宣布独立。起义军组织严明并有很好的供给。他们查抄了当地的国库和银行。并发行自己的纸币以弥补政府财政。两天前攻占武昌的革命军已跨过长江,除居住有外国人的汉口、汉阳两镇外,湖北省其他所有地区已落入义军手中。成千上万的新军士兵参加了武昌起义。

关于武昌首义后清政府当局的反应,外国记者也有叙述。10月23 日《泰晤士报》刊发的莫理循的《中华危局》报道提到清政府的困难称:

普遍认为,政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不仅到处是对叛乱的恐惧,在赴援清军的后方更是如此,而且还有其他危险,如弹药不足,越来越多的起事,困窘的财政。财政问题非常严重,户部得到旨意,除了军事用途和支付外国贷款,不得支出任何款项。

该报11 月7 日刊发的莫理循的《北京城内的恐慌》还报道称:

据可靠消息,朝廷已吓得不知所措。无论发生何事,朝廷都将留在北京,但许多公主和贵妇人已到外国租界寻求庇护。

当时社会各界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在华记者也有所观察。莫理循在10 月27 日信中提及民众对革命态度称:

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

对于清政府与革命军的和谈,驻华记者也一直保持着关注。11月29 日的《泰晤士报》发表的莫理循《攻陷武昌》提及了双方和谈称:

武昌被攻陷后,革命领袖黎元洪希望接受袁世凯最初提出的和平协议,这大大增加了和平的希望。袁世凯当然要以和解的态度行事,希望重新赢得长江流域革命党对他的信任。袁世凯引导他们接受这样的观点:除了推翻朝廷,关于立宪政府的一切事宜已经得到认可,再进行争斗,已没有任何意义。

12 月18 日,革命军与清政府在上海开始了南北和谈,伍廷芳、唐绍仪分别作为首席代表出席,对其重要性,丁格尔曾叙述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为中国命运之转机……对立两派的首席全权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可能获得文明世界的赞誉,也有可能因为没能把握住把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设置在进步的轨道上这个机会……而遭受谴责。

重要人物的描写

在华外国人对袁世凯的关注最多。美国传教士布朗曾称:

他(袁世凯)对北洋将领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尽管对于南方将领的所作所为他并不能完全约束,可是南方将领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却不能无视他的态度。

11 月19 日的《纽约时报》刊发的《万众瞩目的袁世凯》一文称:

清廷委任他为总理大臣,南方革命党人拥戴他为民国大总统,在这个东方大国的此次危机中,袁世凯左右逢源,步履轻快而平稳,成为了当前中国最具实权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丁格尔在1912 年即曾估计到袁世凯将来称帝的可能性,他称:

但如果袁世凯真有野心,在中国成立一个共和国也应该符合他的要求,拿破仑就是从一个共和派人士开始总揽大权登上皇位的。如果袁希望当皇帝,他可以利用的最有利的形势就是接受共和国总统的职位,假以时日,就像拿破仑在法国所做的那样。直到不可避免的倒退开始后,蜕变成帝国就相对容易了。

对于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布朗赞扬称:

革命派领袖们叹服于中山先生的领袖风范、高超智慧和宽厚人格,以及他毫不利己的动机背后释放出的无与伦比的道德力量……

布朗在其著作《中国革命1911》的最后,满怀希望地提出: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经被辛亥革命彻底埋葬……中国人民迎来了更加自由和光明的时代。放眼全球,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还有比辛亥革命的胜利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吗?

猜你喜欢
革命军武昌和谈
武昌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王亚南与武昌中华大学
夜登武昌封建亭(外二首)
童迷黑白秀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
降低标准 ——帕特里克(美国)
日本画家彩绘辛亥革命图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