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3-22 21:01杨莉莉
医学概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思维能力

杨莉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作为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桥梁课程,对于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临床思维能力更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需要具备的能力。本文将通过浅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一定的改革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好核心课程以及适应未来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临床思维能力

引言:医学和护理专业作为实验性和操作性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必备的,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运用医学知识,采用医学检查和沟通的方式,充分获取患者就医的信息资料,通过辩证分析,形成适合于患者自身就医方案的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活动。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作为医学基础课,需要把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课堂渗透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课堂质量,完善学生能力。

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

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单一

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医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以老师全方位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课堂气氛低沉,没有实践课程应有的互动,并且还可能呈现“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程度不高,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应试教育,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多以试卷的形式,但这门实践性课程的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在试卷上是无法体现的,纸上谈兵不可取。

2、设备有限,师资不够优越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设立较晚,师资和设备都有一定的限制,同时生源也表现出一定的参差。高职教育中,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缺乏特色,不能够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运用的教材不够新颖,内容未能反映新时代下社会对于护理专业、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教材、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使学生在未来适应护理临床等岗位的需要。

二、提升教学课堂有关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医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针对一些特殊病例、典型病例加以讲解,一些学生可通过明显症状判断出来的疾病,教师可不加以讲授,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学中感受知识,为后续形成临床思维能力打下知识储备的基础。

采用PBL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改用“以临床病例为先导、小组讨论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常见致病细菌”这一章时,引入线下流行的“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以后躺板板”这一歌谣,向学生提出是否具备这样特征的菌菇都是有毒的,是否還有其他更特殊的特征来区分有毒无毒,最终引出食物中毒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提出建议以及后续的预防措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材、图书以及患者症状查询相关资料,来进行判断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分析病例能力的提升,进而形成临床思维能力的初步雏形。

2、重视实验教学、案例教学

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两方面只注重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多关注这两方面,加大实验教学在实际课时中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比如在学习“细菌学总论”时,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实验教学就可以很直观的完成这一点,在区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时,就是因为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从而使得最终的染色效果不同,让学生掌握了不同的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很快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在学习“常见致病病毒”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临床案例,让学生自行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后可采用汇报的形式来进行成果的展示,在整个的分析病例、展示的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3、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弥补教材的不新颖

受设备以及教材的限制,目前的教学课堂呈现出低迷的状态,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缺乏直观感受,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代趣味课堂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推动,学生有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例如采用微课、翻转课堂、超星平台等可以让学生学到的知识立体化,更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

翻转课堂,将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延续到了课堂之外,大大提升了医学课堂的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在学习“免疫病理”这一章时,学生对于各种类型的超敏反应的了解只是通过文字和图片,而不够直观,对于发病机制不够清晰,以及“病毒感染与免疫”这一章,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趣味视频马达蛋白捕获病毒从而进行运输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将病毒引起艾滋病等一些目前还无法根治的疾病发布到超星平台上,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将看到的知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际病例分析中,扩展自己的思维,形成正确的思考模式,形成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

结束语

具备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所有医学生必备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像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和护士,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医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刘雪琴.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58-61.

【课题项目】高职扩招背景下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多元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0jyxm2060) 项目级别: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项目】病原生物学与免疫(课题编号:2020szsfkc0873) 项目级别: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34500783307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思维能力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浅谈民语言医学生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延安市宝塔区苹果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