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2022-03-22 09:09沈冬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策略

沈冬飞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确实,3~6周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而且由于幼儿的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所以非常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確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端正教育理念,以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孩子,促进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以便于在将来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发展的内在基础,脱离了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必然会生出诸多事端。比如现代社会背景下,每一个幼儿都是家里的宝贝,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至于个别幼儿会存在孤僻、焦虑、任性、社交困难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倾向。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上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那么就能将心理问题扼杀于萌芽阶段,就能让幼儿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用耐心、爱心和关心来浇灌幼儿幼小的心灵,并为幼儿构筑有益于心理发育的环境,从而切实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阶段是孩子心理素质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经常会出现“成长的烦恼”,即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多动、焦虑、恐怖、失眠、攻击性、自卑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根据个体行为产生的背景和个性差异特征及时给予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使儿童心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使孩子的性格日渐完美,智力保持正常发育,认知能力趋于理性,情感控制更加适当,适应环境能力更加良好。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事关孩子未来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在孩子感到心理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闷、思维迟钝、情绪紧张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经过科学验证,孩子如果心理健康就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轻松愉快的学习可以促进孩子的体脑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而取得优秀的成绩。心理健康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事业成功与否,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不光要靠才华,还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不懈的毅力等因素。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很好地心理素质。

(三)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阶段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构建期,能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不能树立必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不能学会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能不能掌握进退有度的社会交往能力等,关键在于能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心理教师、家长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把学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争取最大限度地让幼儿接受最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提高孩子的个人素质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社会所需的人才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能够拥有关爱他人、关心家庭、关注社会、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说明了新时代人才不但要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以幼儿心理健康为教育之本

我国很多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也就是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将幼儿的心理健康视为教育之本。为什么要将幼儿心理健康作为幼儿园教育之本呢?因为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方,应该担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很多幼儿园将其教育重点放在了文化教育上,从而将文化教育与心理教育分开,这就是一种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十分不重视的一种表现。注重文化教育固然没错,但是在幼儿阶段更应该注重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完全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刻意地将教育内容单拿出来作为一个学科。这样效果不明显,同时孩子本能的对课堂有排斥的心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而更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让孩子在生活中成长,而不是用刻板的课堂来教授孩子知识。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健康的心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不会有在课堂中的那种约束感,能够更好地塑造孩子的性格。

(二)关注幼儿心里的声音

孩子们的心里简简单单,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情绪都表现在了脸上,从来都不会掩盖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给与每个孩子足够的关注和交流。读懂他们的内心才能够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心里。例如在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教师将孩子都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时刻关注孩子。有的小朋友在搭积木,有的小朋友在画画,还有的小朋友在跳格子。这时老师应该多融入幼儿,在游戏中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挑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和孩子进行交谈。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不经意间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散化解他们的忧愁,才能创造充满爱的健康成长环境。

(三)宽容尊重幼儿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话:“最健康的尊重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教师应该在与孩子相处时,尊重每一个孩子,与孩子做朋友,与小朋友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改变学生听命于教师的传统现象。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十分调皮、随心所欲、不遵守规则。因此,有的幼儿会被看作是“多动症儿童”。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教师需要具有“移情”于学生的能力,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他们的一些行为。

例如在学习儿歌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配合大声的吵吵嚷嚷,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到心平气和,不能急躁。要学会理解学生,和蔼的进行询问:“你真聪明,是不是老师教的儿歌,你一听就会了呀?”做到尊重宽容学生,和蔼可亲的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以温柔的方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小朋友的各种心理行为,让幼儿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想、敢说、勇于创造。对待幼儿淘气行为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耐心疏导,以鼓励评价为主,尽量不用批评性较强的消极评价,以免使幼儿产生压力和不良情绪,致使不良心理的产生。

(四)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

在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的能力。让幼儿有健康的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而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相对的放松,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幼儿园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十分抵触上幼儿园。他们常在早上入园时在幼儿园的门口大吵大闹,不愿入园。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幼儿会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同时,幼儿在家中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家中的环境十分的熟悉。而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这都是正常现象。幼儿园需要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让幼儿可以更快地适应园内的环境,同时教师也需要营造欢快的气氛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放松,从而使得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并且可以做到与幼儿更好地沟通。欢乐的学习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五)从幼儿角度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从幼儿的视角来看,要注重与同伴的交往。孩子的心情是善变的,老师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与伙伴友好相处。比如,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制止并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依次让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老师再分别给两个幼儿讲道理,让他们自己主动道歉,学会反思,学会让步,而不是老師强制性要求两个幼儿给对方道歉,因为朋友关系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的。其次,游戏将幼儿与社会活动相联系,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挥主动性,表达情绪,充分地展示自我,身心得到放松,十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六)从家长的角度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家庭是孩子首次接触教育的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长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育风格,科学地教育孩子,同时也要加强与老师的合作,和老师双管齐下,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如,当孩子放学在家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尽量安抚情绪,询问孩子的需求,做到充分尊重孩子,而不是谩骂。如果孩子不配合,家长可以打电话询问老师,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一定要信任老师,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共同为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七)家园共育,共同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上述内容中已经提到,家庭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很多幼儿在入园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倾向。因此教师要注重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给予其子女高质量的陪伴和关爱,从而有效健全幼儿的心理品质。比如亲子阅读活动,尤其是绘本方面的阅读,本身就能够熏陶幼儿的思想品质,还能够引导幼儿更多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教师可以向家长们推荐一些优秀的绘本读物,可以是《猜猜我有多爱你》《再见、坏脾气》《我好害怕》《菲菲生气了》等。比如亲子体育运动,同样能够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有效培养幼儿的心理品质。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家长运用正确合适的方式来对其子女进行沟通与教育。比如家长们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要做好其子女的榜样示范,要善于发现子女身上的优点等。

结束语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助力,高素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家庭教育是建立孩子健康心理的首要场所。幼儿园要联合家长一起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并共同努力为孩子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7):188-189.

[2]张慧.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6):143-144.

[3]康米,黄容蓉.浅析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34):89-91.

[4]钟小川.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作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9):73-75.

[5]陈晓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122-125.

275150118637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Passage Four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