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理研究

2022-03-22 09:09王学军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素质产学研应用型

王学军

摘要: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和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相关高校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不断地改进,使产学研能够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能力,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字:产学研;深度融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引言: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企业之间缺乏足够的合作,使得高校的科研能力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生产能力,同样高校也难以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对于高校与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企业的共同发展,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强化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产学研能够得到深度的融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意义

在现阶段,企业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由于高校受到自身经费,办学条件,办学体制等等众多原因的影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依靠高校自身很难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高校应该寻求更多的外部帮助,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通过与社会和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先进技术,从而使学生能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借助高校强大的科研能力,实现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可以使企业与高校之间能够互惠互利,从而使两者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原则

(一)互利性原则

互惠互利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基础,如果只是其中一方获得利益,那么这种合作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合作失败。因此,就需要高校和企业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双方的整体利益考虑,使双方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既定目标,使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

(二)协调性原则

在合作的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都要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各方就要通过合理的机制进行积极的协调,从而使合作各方都能够满意,这样可以使合作能够更加良性的发展。

(三)教育性原则

高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过程中,要对企业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考察。企业除了要保证向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和环境外,还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因此,企业的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必然会对学生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始终坚持教育性原则,对企业的文化和环境进行详尽的考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进行实践学习,进而提升其实践学习的效果。

三、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和进步

在过去,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缺乏必要的培养。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可以改变过去的那种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避免出现学生实践水平低下的问题。高校与企业在长期的合作中,应该相互协调,弥补彼此存在的不足,从而创建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在开展教学时,要避免过去那种灌输式的培养模式,应该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并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弥补办学资源的不足

在过去,由于高校办学资源的不足,导致学校实践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为了弥补自身教学资源的不足,高校要重视外部资源的利用,与外部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联,将产学研进行深度的融合,借助企業的优势,帮助高校建立实践学习基地,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实践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首先,高校可以从合作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帮助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借助高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实现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获得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往往会为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高校进行人才的培养,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进步。其次,高校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发中,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利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最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高校可以借助企业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在企业内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企业获得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过去,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都是以高校为主,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学生都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现阶段,可以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利用自身对行业的了解,帮助高校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将企业自身的需求以及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脱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帮助高校精准的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提升高校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结束语

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与企业以及其他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使产学研能够得到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亚东,游文明,高艳.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70-71.

[2]张秋晶,崔得龙,邱金波.深度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1,(30):56-57.

[3]高丹,陈宝鹏.产学合作强化实践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J].电大理工,2009,(01):57-58.

[4]王英.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纺织教育,2008,(06):34-36.

注:本文系2021年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应用型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1374501186246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产学研应用型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