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学科作业布置的探索

2022-03-22 00:30杨婷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双减数字化

杨婷

2021年7月,中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纠正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国提出的全面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是有差距的,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加之我们“双减”政策下,教学的提质增效是急切的。而我们要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作业的优化是“迫在眉睫”的。

一、现今作业情况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的精神生活存在大缺陷,就是他们被剥夺了一项巨大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学习却并非越来越轻松……为何“不是越来越轻松”?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时间被用来应对大量的书面作业,同时还呈现如下趋势,即作业的总量庞大化,层次混乱化,时间争夺化,质量低效化,方式单一化,内容模式化。教师需要积极探寻利用信息技术减负增效的路径。

二、数字化作业减负增效路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工具,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手段。

在布置作业之前,教师对作业目标要有一个清晰的设定:在内容上到底是基于大单元目标还是小单元目标,是基于大概念性的目标还是基于小概念性的目标;对学生的当时学情有全面的掌握,基于学情以及内容、目标、性质、形式、工具等设计合适的作业。

诚然,作业不限于书面作业,而应多样化。智能时代,数字化作业为作业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为作业的实践化与优质化、数字化与高效化、自主化与创新化、评价的形成化与多元化带来新机遇。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利于提升学生利用新技术和新工具进行学习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物理学科数字化作业案例

(一)作业实践化与优质化

作业是课堂内容学习的衍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工具之一,但作业量不是越大越好。只有对作业量进行“瘦身”减负,提高作业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检验功能,起到巩固效果如何解决作业质量问题,作业真实化与体验化,突出学科特点,才能实现通过作业有效检验学习效果的目标。

作业1:请自选器材,粗测一下自己百米的跑步平均速度,并比比看你和家人谁最快。(以下评注内容根据部分学生在家通过QO平台、微信平台的交流对话整理)

评注:这是学生在学习了速度测量之后的一道作业题,阅读量不大,作业已经微型化。此作业的创新之处在于真实体验性很强:一是学生需要选取长度为50米区域进行实验,在没有较为准确的测量工具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工具进行测量,通过真实体验测量长度,能更好的感知长度大小。其次在时间测量上,没有实验室的秒表,大多是同学利用自己的电子表计时,或者使用手机的功能。就同学们的反馈中来看,和家人共同完成的这个实验,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父母也乐于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

作业2:请利用易拉罐、冰块、食盐动手自己来做一做凝华的实验,并思考实验中霜是怎么形成的。

评注:这个动手作业,是需要学生自己利用身边的器材完成凝華实验。这个凝华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很难观察到凝华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弥补这个实验过程的缺失,能更好的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其次学生在自行分析形成过程,也是知识的迁徙使用,使知识不仅是停留在课本上,不仅是完成书面的填空作业。

学生初看这样的作业显然与平时的模型化试题大为不同。这样开展作业训练,不仅加强了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证意识、逻辑推理等素养及灵活运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特色。

(二)作业数字化与高效化

作业数字化是利用网络平台或一些作业工具软件对作业以电子化方式进行拓展延伸,这是智能时代推进高效学习的大众化途径。

微课学习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及补充。微课的内容针对性强,主要用来解决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回题。线上学习不受时间限制,

学生可重复学习,完成任务单答题并提交,接受教师的评价与反馈。例如,笔者就通过贵州省微课平台录制微课,以线上的方式进行作业任务的布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情况。

作业1:利用纸板

评注:在学生学习小孔成像时,课本要求了解是倒立的实像即可;但是虚像实像对于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学生而言,特别的陌生和抽象。并且此处我们像距和物距大小关系和成像的状态有关系,就可以从此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基础。但是如果理论分析就太耗时也太抽象,学生容易没有兴趣。我们此处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教学,录制教师演示视频,并辅以ppt解说,进行课后的补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的理解这一知识。通过真实的实验进行讲解好过枯燥的语言描述。对于抽象的知识,进行可视化学习。

(三)评价形成化与多元化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双基”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的探究、沟通与合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的提出及问题解决等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发内驱力,激活潜能。

教师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多做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这种评价远比给出一个分数更加具有指导性。分数看上去悬定量化了,而形成性评价是定性的评价,包含并体现了诊断、激励发展和全面育人的思想。

四、结束语

在“双减”大背景下全面落实育人要求,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作业的设计、管理、评价为作业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学科作业减负增效提供了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新的作业可以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另一种新的学习负累。教师要发挥智慧和能动性,不忘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深入研究作业,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未来视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秦晓文。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初中物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964501186201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双减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