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融和课堂”发展的路径

2022-03-22 00:56高鹏辉
江西教育C 2022年3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体育教学

高鹏辉

摘   要:本文基于泛在学习理论,以课堂为落脚点,在体育课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课堂的育人价值,从而构建体育“融和课堂”,创设学习主体和教学主体共同生长发展的生态新路径。

关键词:泛在学习   融和课堂   体育教学

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有这样一种观点:学习存在表层与深层两个过程。基于辩证法角度思考,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物”“学习表层”的体育教学现实与作为“增加前提后形成的科学”“掌握知识后的深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废的方式”。在體育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为了凸显体育教学问题的“固式化”“模式化”,而逐渐淡化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情景化;一些教师为了深化学科属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学生本身独有的“活动现实”,使学生很难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历,很难体会生活化与情境化的乐趣。因此,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体育现实,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创新构建一些有益的问题任务,创设有益的健康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行动中经历体育知识“回炉再创造”,让他们在体育运动、活动、教学、生活中感受真实乐趣,才能走出“固化物本”的局限,构建真实的小学体育教学样态。

一、传统体育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偏离

一是社会发展引发的教学差异性明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落户政策的逐步宽松、教育公平“进得来”问题的逐渐解决、政府对教育问题的密切关注及美好的宜居环境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人才,其子女随迁入学。“进得来”问题解决后,接下来就需面对“学得好”“留得住”等问题。由于外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生源结构呈多样性,教育环境、区域文化、学生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二是“固式心态”与“惰性心态”矛盾突出。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即刻意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追求知识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长,导致学生出现“惰性心态”,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搁置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由于功利化教学现象的出现,教学视角偏移,多倾向于促进应试教育发展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搁置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在下降。由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加上学生受个体发展差异、年龄因素等影响,所以在体育课上,很多学生虽然做出了学习的动作,但是很难说出动作的技术环节,进而造成他们对体育兴趣的锐减。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趣味性较弱,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心理受到束缚,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堂教学质量。

二、泛在学习理念下教学生态发展的特征

泛在学习理念下的教学,强调将课堂内容、学生、教学手段、生活趣味性等因素相互衔接,突出学生的参与感及知识的获取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能主动、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

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以合作型方式,将片面化、零碎化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此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内容。例如,将与学生相关的摘卡片、课间所玩的反应力测试等生活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是体育课堂的前期准备。

二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审美转移。一堂优质高效的教学课,蕴含了教师对内容审美的讲授,能有效缓解课堂学习的紧张气氛,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生活化语言与授课内容的规范化语言进行整合创新,与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衔接。

三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主动创新。高效课堂的发展格外注重创新。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与学生生活深度融合,将日常生活化内容引入课堂,既增强了教学的重塑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三、泛在学习视角下创设体育“融和课堂”的路径

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学科性质的进步,让体育教学融入生活是一种现象性的学科跨越,既可以从学生的学科背景中追寻到一些体育现象,又能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将生活化知识运用到课堂学习中。

(一)构建学生与体育、生活的联系

一是主动关注体育学科本质,促使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体育课应坚持“健康第一”的学习理念,注重学生的有效锻炼,并在运动中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与体育、生活相遇,以体育视角认识现实世界。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体育室内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健康知识的短视频,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强调“健康第一”重要前提下,共同参与“再创造”。

二是时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带领学生走出学习的封闭空间。例如,在教学花样跳绳时,笔者以“小花猫找家人”为线索,让每个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需要完成4个圈的挑战,才可以顺利找到家人。接着,笔者画出4个圈,每个圈里的数字分别为1、2、3、4,每个数字代表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花样跳绳数量,完成的学生便可以进入“小鱼网”游戏。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将活动游戏与体育课有机融合,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创设“体育化”与“生活化”相融共生的课程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体育化”与“生活化”内容进行分解,转换成趣味化与模式化环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模式化内容指的是日常体育课常规教学中的队列队形、口令转换等;趣味化内容指的是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味的现象、适宜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等。

(三)建构 “体育化”与“生活化”相融发展的策略

一是注重“体育化”的导入。基于学生的“再创造”体验,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设置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想象,重塑已完成的游戏活动。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跳跃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置了“小青蛙找妈妈”游戏,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基础上,想象小青蛙跳上岸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跳跃。

二是注重“生活化”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出体育课中的日常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是主动构建“体育化”与“生活化”的融合方式。通过查找资料与分析相关实际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相遇,逐渐走出“知识中心主义”的窠臼,通过创设相对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变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

总之,“融和课堂”既是一种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要将“学科化”与“生活化”融合,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导,以泛在学习理论为基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以课堂为落脚点,在双赢教学的定位与体育课堂的三维目标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课堂的育人价值,创设出学习主体和教学主体共同生长发展的生态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曹鸣.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2):46-48.

[2]刘玮.泛在学习:让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有机融合[J].江苏教育,2019(9):7-10.

[3]卢益众.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跳绳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8(6):120.◆(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

2988501186202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体育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移动课堂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