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国启蒙思想在鲁迅作品中的体现

2022-03-22 13:18郭家梁
大众文艺 2022年5期

郭家梁

(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多次学习和借鉴法国文化思想,在他的文章《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中,多次表达了自我革新的理念,成为其诸多创作的思考起点。这些早期观点不仅融入作家的创作中,也同样表达了鲁迅的政治理想,并指引了创作方向。总之,启蒙思想在时代层面上对中国产生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发挥了文化旗手的巨大作用。

一、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学者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鲁迅早期思想就深受法国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卢梭,以及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大概可以用“民族主义”来进行概括。鲁迅在留学日本前后,先后接受了严复介绍的进化论,梁启超革命精神的影响,主张用科学和启蒙思想救国。1903年后,他积极探讨国民性问题,希求文艺启蒙,逐渐形成“原鲁迅”思想(伊藤虎丸)。随着日本思想界的发展,他还广泛消化吸收了托尔斯泰、拜伦、孙中山、章太炎等中外人士之思想,主张“立人”,成为立有“自性”的人。五四运动后,鲁迅的思想更加深刻了,这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立场转变。此前,鲁迅深受章太炎保守的传统主义思想,并没有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之根源;此后,他大胆批判传统国学,清醒地认识到了“国民劣根性”。

这个时期,鲁迅思想成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哲学和思辨,这无疑受法国启蒙学者影响颇深。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作品中,尤为注重哲思和思辨,特别是作品背后对世人的启迪性,以期人们的觉醒。卢梭的语言是富有极强的思辨的,这和鲁迅是一致的。卢梭在作品中并没有咄咄逼人之势,更没有强词夺理之言,只是复杂的生活经历和对人间疾苦的感同身受,让他的娓娓之言具有感染力。即便卢梭的作品被翻译到遥远的东方,也不失启迪和启发。毫无疑问,鲁迅就是广大被启蒙者之一。不同于梁实秋对卢梭的抨击,鲁迅以《卢梭与胃口》为名,不保留地展现其对法国启蒙思想的接受。伴随着对卢梭和法国启蒙思想的讨论,一场文学史上的公案就这样被引发了。认为文学具有“阶级性”的梁实秋与为人民“摇旗呐喊”以救亡图存的鲁迅展开激烈论战。民族觉醒的大趋势,让越辩越明的真理更多地走进广大民众的思想里,而这离不开法国思想的启迪。

学界对鲁迅和法国思想之间关系研究丰硕,有不少学者指出鲁迅受卢梭思想影响很大。例如姜彩燕在《西北大学学报》发文称在鲁迅“自然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卢梭“返归自然”理念之影响。刘炎生则早在1995年就于《鲁迅研究月刊》通过分析“鲁梁”争论,从翻译的角度解释背后之原因,从而厘清当时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对国外思想接受与批判。东北师范大学的宗先鸿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是19世纪末传入我国的,他的《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具备的多元思想,对现代文学有深远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的朱文昊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卢梭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在激烈的辩论中接受和推广的,他不但在文学界,还在教育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兴盛的教育思想解放和教育革新。

其实,通过分析鲁迅小说的创作主题及内容,很容易体会其思想中的法国思想元素。笔者以鲁迅的小说内容为主,结合卢梭思想与中国20世纪初的思想进行分析,从而发掘鲁迅创作的独特魅力。中国在20世纪初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在运动前后,爱国知识分子都在思考中国未来发展的出路。同时,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表达自我思想,并引发科技进步与精神文明对的思考和返回自然的讨论。鲁迅作为改革先行者,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试图从三个方面改善国民性,以图富强。一是“以幼者弱者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二是“掊物质而张灵明”的哲学思考;三是“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

二、“以幼者弱者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卢梭关于教育的代表性著作《爱弥儿》,于19世纪末传入我国,并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与学者。梁启超、周作人、舒庆春等受其“自然教育”的思想颇深。卢梭的思想天然和“幼者弱者”站在一起,以大众和民间为视角。《爱弥儿》所提出的感官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至今还在影响中国教育界。“双减政策”也正是顺应了幼弱者本性,注重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结合年龄特点,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历程。而这离不开20世纪初期,鲁迅等一大批学者不断地推动和传播。在卢梭著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他说幼弱者、年衰者、病者并不是人类独有,也不是社会的负担,从历史长河和社会进化的角度看,它们是人与自然界所共有的现象。但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动物之比较的文明,而人类社会的所谓文明,并不意味人本身的高尚,这是需要社会加深对怜悯心和责任感的教育。

卢梭的《忏悔录》是他于晚年起笔的,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为积淀,历时四年而成。他尤为清晰地写出童年的经历和遭遇,深入剖析自身,内容显得尤为真实和震撼。卢梭童年期所有的“坏毛病”也许并不是他自己所独有,他在悔过却不是悔罪,因为儿童期的“劣迹斑斑”是正常的,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在鲁迅的思想中,他也十分重视童年期的感触和乡土情怀,如《朝花夕拾》所收录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入选小学课本的《少年闰土》(选自《故乡》)。直到如今,人们经常会有“长大了才真正读懂鲁迅”的话题讨论,这是他思想深刻性的体现。他在儿童教育中强调:即便身为天才,“和平常儿童一样”生下来也要哭闹,这种啼哭声难道还是“一首好诗”?关于鲁迅作品中的“乡土”和“文化变迁”依然是经久不变的主题。自然和乡土是幼弱者的家,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乐园。

鲁迅是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一批人中,身体力行并推而广之的斗士。五四运动爆发后,1919年10月,鲁迅更先是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为题发文,强调要以幼儿者的教育和培养为目的,以期国人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健康之体魄,真正实现救亡图存,赶上现代化步伐。针对儿童教育,他说要关闭“黑暗的阀门”,打开“光明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助其“幸福度日”“合理做人”。1919年11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与幼者》,在谈道有岛武郎的小说时,希冀幼者“勇猛”地“走着”。这一系列思想讨论和传播最终引发了五四时期的“儿童热”,直到杜威来华作“儿童本位论”的主题演讲而达到高潮。

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尊重、对幼儿的教育得到重视,把子女培养成“爱弥儿”成为时代风尚,也是被国内思想界、教育界所推崇的。鲁迅关于儿童教育是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在谈道“生命价值”的时候,鲁迅坚持“第一要紧的是生命”。他反对幼儿的全部即为父母所决定,因为这违反了“自然界的安排”。在论及欧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时,他揭示出论点:要以“幼者弱者为本位”,因为这是符合生物科学和进化论之观点的。一些“圣人之徒”不遵循自然法则,对幼儿教育不使其“心思存白”,这实际上也违反了人伦道德。

五四运动十四年之后,鲁迅以《上海的儿童》为题,进一步为中国教育贡献力量,他批评了传统儿童教育中的两个极端。一是“任其跋扈”,对儿童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方法。二是专制管理,“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却美其名曰“听话”。即便是在当时的大都市上海,对儿童的教育依然非常落后,鲁迅在文中描述弄堂里的儿童“乱烘烘”,展现出放任自流却又混乱不堪的儿童教育管理模式。鲁迅的这种教育批判,即使放到今天也是有启示意义的,儿童教育既不能“鸡娃”式,更不能走向反面。1933年8月,鲁迅在《申报》发表的《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从“孔乙己”引到儿童教育中去,认为“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老古董已不适合现代教育,要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教育改革之路,而“望垦辟于健者”。其实,鲁迅一直都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他对自己的子女并没有要求“子承父业”而是“顺其自然”。他在遗嘱中多次嘱咐:如孩子“倘无才能”,做点“小事情”养活自身即可,切不可图“虚名”。事实也如此,他的孩子海婴就遵循天性而发展,是我国知名的无线电专业学者。

三、“掊物质而张灵明”的哲学思考

卢梭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与当时法国思想界理论深刻,大师辈出的传统是相关的,而这种哲思对鲁迅的影响则体现在《文化偏至论》所倡导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之中。卢梭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在多数时间是持对峙的关系。他特别强调,在科学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但鲁迅更加希望这两者可以兼容、融合,因此才有了“掊物质而张灵明”的名言。显而易见,“掊物质而张灵明”的前提,是有勇气解剖自己。鲁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旧社会在思想上表现为“寂寞为政,天地闭矣”。但是,鲁迅并未因此而绝望,反而期盼有先驱者的出现,为人心、国家、民族带来东方曙光。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经典的政治著作,文中思想对后世政治理论有深刻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其最知名的论断是“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里。这是一句具有深刻哲理的名言,心中的“枷锁”深深锁在每个人身上,这就需要释放人们强烈的抗争和解放精神。卢梭的这种思考受到《教会与帝国历史》《世界通史讲话》等历史著作影响,也受到法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其中更有对各国革命经验的汲取,以及法国浪漫主义的滋养。而立之年,卢梭发表了《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他疾呼道德的重要,对不良的风气进行不客气地抨击,尤其是法国上流社会之浅薄和虚伪。他甚至呼吁古朴德性的重要意义,认为这是科学与艺术复兴的基础。在法国哲学界,卢梭是特立独行的,他甚至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泰斗关系紧张,乃至分道扬镳。他更反对主流社会中的假大空,甚至他的偏执让他众叛亲离,生活处于流浪的悲境。但不可否认,他敢于挑战权威,其反叛和革命性影响了一大批人。

鲁迅的小说可能就是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在《狂人日记》中,狂人是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他意识到社会与他个人的关系,人无法作为独立个人而存在。他说:“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显然,这些话不仅揭露了中国封建历史的“吃人”本质,还表达了狂人自己作为开蒙者在整个混沌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在小说结尾处,狂人不得不承认:“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由此来提醒自己和其他觉醒者,要想旧社会彻底革新,必将从自我革新开始。卢梭也有同样的自我解剖的精神表达。在《忏悔录》中,他认为,可以将个人的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不仅剥掉了衣服,也剥掉了皮肤。而鲁迅在创作道路上,他从写作主题、创作手法、人物塑造等多方面,做到对自我解剖的展露与批判,成为勇气与坦诚兼具的先驱者与先行者。

卢梭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受主流观点的重视的,而康德可能是一个例外,康德欣赏他对时代的分析和敢于对自我人性分析的勇敢。所以,卢梭之名可能更多在其过世之后。不同于卢梭,鲁迅的小说一出即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度,这也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但这个时代是长期压迫下,强烈的觉醒要求之下的时代。鲁迅和卢梭一样,不论在现实和小说作品中,他勇于“解剖别人”的同时“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自我解剖的痛苦与决心,他在创作人物、批判讽刺的同时,也一直在试图打破知识分子的思想“障壁”。在小说《阿Q正传》中,精神胜利法被认为是对国民劣根性的体现。鲁迅在写作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阿Q这一形象塑造成一面镜子,能够让民众通过阿Q进行自我反思。在整个作品中,阿Q的形象既具体又抽象,这源于鲁迅的写作方法“象是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显而易见,鲁迅在创作中,其实也是在自我解剖中。

四、“救亡图存”与法国启蒙思想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鲁迅等一众作家、学者、思想家通过“救亡图存”的强烈要求,发出“青年当有为”的“新青年”呼喊。这种思想启蒙的精神自古以来就发生在传统社会中,例如“燕雀安知鸿鹄”“挑动天下反”的反叛意识。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呼喊除了对传统的继承,更多是对新思想的接受和传播。鲁迅的思想受卢梭影响的直接证据是《卢梭和胃口》一文,鲁迅在得知梁实秋对卢梭的批判后,迅速在《语丝》发文(收录于《而已集》),他赞扬卢梭“发向世界上的新思想和新感情”,认为这种“激流”是无所畏惧的,他对法国思想中的“天赋人权”和对封建专制的抨击有着强烈的认同感。鲁迅在《二心集》中谈道,虽然卢梭“去今已有百五十年”,但他的论断依然是未来文明的基础内容。

《狂人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并在“救亡图存”中呼喊出强音。小说在开端就塑造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形象。狂人之言的确是“疯话”,但在其后是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和思考,更是新思想下对现实社会的反叛和探索。小说中,人们对狂人的议论、轻蔑和鄙夷都加重了狂人的心理苦痛,而最终引向“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主题。日记里这样写着:“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借“病人”道出古代中国的“吃人”史,从原始社会茹毛心血,到易牙献子和割股啖君,再到易子相食和人血馒头,这种落后并不只是对传统的批判,而有很强的革命精神。鲁迅借此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字字泣血、如雷贯耳,试图叫醒眼前古老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对中国封建历史及社会本质的揭露与批判。在小说中,赵贵翁的奇怪态度,是因为狂人批判了中国封建的历史,而那些孩子们对狂人的恶意,则表露出中国封建思想传播的方式——封建家族文化的影响。狂人甚至由此想到了曾经在饥荒时期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在小说的后半段,更是由《封神榜》中的“吃人”描述到近现代历史中的“徐锡麟”事件。在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中,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引起人们对狂人精神的质疑,从而激发人们去思考,启蒙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将所有狂人的疑惑和恐惧都归到了人吃人的社会主题上,并且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并结合进化论思想,呼吁“救救孩子”,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于“孩子”。

结语

鲁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对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创新。正是在比较和参照之下,才形成了深邃的自我革新意识。他将法国文化与思想看作一个参考,以“拿来主义”的思想与姿态,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来审视中国的未来发展。其理性思辨超越了法国思想对自然科学的普遍热情,表现出对近代科学和精神塑造的双重思考。这也是鲁迅能成为世界性经典作家的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