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导向性研究*

2022-03-22 13:18孙瑞遥
大众文艺 2022年5期

孙瑞遥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一、全媒体时代与艺术作品创作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向前推进,不同媒介之间实现纵深融合,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有了深刻的改变。“全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1999年美国的一家家政公司,在那里它的意义更接近于多种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节目等等,意为这个公司通过多种媒体的传播方式来宣传其公司旗下的家政服务以及产品。但随着社会和大众传媒发展的要求,现在的“全媒体”不仅仅指传播的多渠道化,包括通过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等不同的传播方式,这个“全”的含义更为深入与全面,还包括传播媒介以及媒体信息本体的多样化。针对受众的需求,通过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介深度融合,涵盖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实现精准化、高效化的服务受众,达到最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全媒体这一概念更多地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发展其内涵,相比于学术界来说更偏向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近几年来,“全媒体”的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及更广泛的应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时代的社会建筑都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础架构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包括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等。多重媒介的融合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支撑的新型媒体形态——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理念到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传播交往形式,归根到底是当下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发生了变化与提高。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马克思致安年科夫》中提到“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从文字的发明到印刷术的应用,从电视机的出现到广播电视的发展,从互联网的诞生到网络新媒体艺术的普及,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媒体技术的革新,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人民的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不论是一个国家内部还是不同国家之间,如马克思在世界交往理论中提到文化的重要性,一定的文化就像是一张网,可以借此把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同盟以促进社会交往,政治交往以及经济交往,如英美基督教新教文化圈;也可以成为阻碍人民交流,禁锢人民思想的利器。一个国家的新媒体技术更先进,媒体融合发展度更深入,传播手段更多样,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力更强,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就更好,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同与关注,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更好。

在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创作也跟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国画、油画、版画等美术类作品,视觉传达、展陈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作品,影像艺术、数字媒体等新媒体艺术作品,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变化。总体的来说,越来越多的媒介被运用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形式,促进了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不同媒介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求异与共存,将艺术作品的情感最大化的展示出来,使得艺术的独特魅力得以在时代的特征下更加凸显。如名画数字化“复活”,故宫博物院的重要院藏文物之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前几年就实现了数字化展现。数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并不仅仅是将画作数字化,而是在尊重原作的学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将原本隐藏在平面画作作品中不易被了解的细节,通过数字化处理,变成观众能看懂的故事,使得观众真正“进入”《清明上河图》。在观看数字版《清明上河图》时,观众如同乘坐一艘小船进入了画中空间,回到宋代,欣赏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进入一系列画中出现的商铺,茶楼,酒肆等,在历史的空间与艺术家对话。同时,伴随互联网媒体,移动数字媒体,网络电视媒体的出现,艺术作品中的媒体信息也通过更多的平台与渠道进行传递,扩大了其媒体信息的传递范围。如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就可通过优酷、腾讯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随时随地的进行观看与欣赏,大大地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交流范围,降低了其传播难度。过去大家必须要亲临北京故宫博物院,排队六七个小时才能看到《清明上河图》,现在只需打开数字设备即可。

二、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树立正确创作导向的必要性

艺术作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从词源学来说,文化一词不是中国的固有词汇,在西方称作culture,源于拉丁文,最早可指对耕种土地及栽培植物,后来引申为对人的精神以及身体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可以说文化本来的含义不仅仅存在与人的关系,还存在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将人的创造物划分为文化范畴,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不同于自然,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这种类的特性使得,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创造对象世界,即“文化即人化”,可以说,文化是人实践创造的结晶,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在历史的各个进程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文化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的现实物质需求以及主观精神需求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艺术作品作为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艺术作品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从而树立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进一步塑造社会的整体风貌,影响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发展,决定这个国家在当下乃至未来的历史走向,因此树立正确的艺术作品创作导向是艺术创作的基石与灵魂所在。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度上升,互联网应用广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创作相应的艺术作品,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活动与信息接收的主要方式。随着创作者的人数大幅上升,创作的门槛降低,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泛娱乐化内容,有些创作内容过于注重其娱乐消遣程度,忽略本身内容的营养价值,带给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因此,在当下,我们更应明确并强调艺术作品创作的正确导向性,树立艺术作品创作的服务主题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意识,艺术作品要体现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生活追求,满足各层次人民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一目标。

除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这一现象,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作品还呈现出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生动,传播受众广的特点,每一个人都降生于社会环境中,因此其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被文化所教育,也就是说“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跟过去相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渠道,能够更快的接收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艺术作品。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阶段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最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其作为主观个体的意识在慢慢发展形成,对于世界还处于探索阶段,是非辨别能力也不够强大,因此也更易受到低俗艺术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对其个体在未来的发展形成深远的消极作用,从而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错误的引导。当下,青少年是互联网的最大使用群体,在全媒体时代,广泛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的艺术作品更易被青少年理解与接受,具有正确导向性的艺术作品在这一重要的时期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信息,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无形的力量,控制一个人的表现,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得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属于一个强大社会的环境下改造强大的自然界并与之共存。

三、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创作正确导向性的提升路径

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创作正确导向性的提升路径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以人民为导向,追求真善美;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遵循艺术规律,把握时代特点进行艺术创新。

1.以人民为导向,追求真善美

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创作正确导向性的主要提升要素在于艺术作品内涵的把握,以人民为导向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当前,人民群众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评论者,更是艺术作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艺术作品来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扎根于人民的精神世界,给人以“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的作用。艺术作品的道德内涵,伦理意义决定着其在人民群众中被接受以及认可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文艺时强调:“人民需要文艺。”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对艺术作品的认知更加深入,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与了解也更加迫切,不仅仅满足于基础物质上的需求,更注重在思想上得到慰藉与满足。黑格尔最初在《美学》中曾经提到运用历史和美学的观点评判艺术作品,同其对艺术研究的具体实践关联起来,黑格尔批判了法国人处理外域题材艺术作品时的纯主观表现方法,即“在法国的艺术作品里,中国人也好,美洲人也好,希腊罗马的英雄也好,所说所行都活像法国宫廷里的人物。”这种“法国化”的方式具有强烈的片面性,无法反映真实的客观形象,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恩格斯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也体现了类似的观点与特征,对艺术作品创作中扭曲现实,主观臆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本质真实进行了批判,强调艺术作品创作应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既要根据客观现实反映特定现实的本质特征,还要将其升华到更高更深刻的意识上来。

因此,艺术作品创作要以人民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选择合适的特定现实作为创作内容的素材,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精神,引导人们增强道德的判断力,帮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加强对于青少年的引导与教育,以互联网传播为主渠道,将内容客观真实,情感真挚美好,导向积极向上的多媒介艺术作品带到青少年身边。以人民为导向的艺术作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可以鼓舞人心,将充沛的感情传递到人们心中,如2021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历史背景,对残酷战争进行了客观呈现,通过艺术手段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诠释了国家意志和民族力量的强大,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期许,是一部优秀的以人民为导向的正能量艺术作品,激励人们克服困难,追求真善美。截至2021年年底,《长津湖》的总票房达到57亿余元,成为中国影史上的票房冠军,充分说明了以人民为导向创作的艺术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与喜爱。当然,艺术作品的个体差异性也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以人民为导向,弘扬真善美并不是要让艺术作品创作千篇一律,毫无特点,而是在把握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个人自身的社会经历、审美特性选择相应的现实特征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与媒介材料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2.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而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特有文化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在艺术作品创作时,我们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深入学习研究传统民族艺术,汲取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同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艺术作品。在全媒体时代,借由网络的广泛快速传播,传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将高效的传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从长远来看,引导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了解继承发扬中国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帮助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说,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节奏加快,静下心来学习理解传统艺术的时间变得宝贵,年轻一代甚至有些对于传统艺术存在抵触心理,觉得其已经落后了。因此,一部分宝贵的传统艺术遗产出现无人问津,乃至失传的结果。通过艺术作品创作时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注重,可将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传统艺术以新时代的视角进行继承与发展,创造出既符合当代潮流又传承传统艺术的优秀艺术作品,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从创作者、传播者、欣赏者三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对传统艺术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如“上戏416女团”的京剧相关短视频,“上戏416女团”是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的5位女生,其将京剧传统艺术与国风歌曲混搭创作相关艺术作品,并制作成为短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引起超过5000万的播放量。许多网友在看了视频之后主动去了解京剧这一传统艺术,甚至成为京剧的忠实票友,促进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3.遵循艺术规律,把握时代特点进行艺术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也就丧失了其蓬勃的动力。徐冰教授在谈道艺术时提到,艺术就是说一些过去人没说过的话。艺术作品创作即通过一定的材料、方式或空间将这个没说过的话进行一种新的表述,这种表述既不能跟过去的人相同,也不能跟创作者本人之前做过的相同,因为时代变化了,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同一个我,时代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对社会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情况下,在艺术作品创作时一定要注重艺术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只顾话题热度,博人眼球,不去表达思想、创新风格。在艺术创新时,有两大要素,一是遵循艺术规律,注重艺术作品创作的本质,也就是其创作内容,而不是忽略艺术本体,仅仅追求新奇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有些艺术作品盲目追求行为艺术的表达方式,忽略作品本身内容上的思想性与艺术观,盲目创新,对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第二大要素是把握时代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与时代环境紧密相关,我们要紧抓当下的时代特点,注重当下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不同媒介的融合共存,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充分利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艺术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