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村寨居民原真性感知及地方依恋与旅游支持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2-03-22 09:12郑方静吴登涛
农业与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真性居民景观

郑方静 吴登涛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引言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进一步推进旅游扶贫,将其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并把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刺激乡村经济,同时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物质基础[1]。旅游地不同主体的旅游支持行为则是旅游地旅游业发展重要的前因变量[2,3],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游客即“他者“视角凝视旅游地原真性,而居民作为创造、维持本地原真性的核心主体,研究其在旅游影响下的原真性感知不容忽视,也有研究者实证阐述了旅游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性[2,4,5]。目前影响居民旅游支持行为的前因变量中,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旅游影响感知而产生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一直是作为首要因素[6],另外居民地方感、社会资本、人口统计学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旅游支持态度。纵观研究,从民族旅游地居民的原真性感知讨论其旅游发展支持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作为一种文化自信,东道主更应该积极向游客积极推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基于此,开展居民原真性感知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深化、提升民族旅游地的发展内涵,还可实证补充、扩大影响旅游支持行为的框架体系。

地方依恋是分析旅游目的地与人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情感的理论工具,常用来表征人与有意义的地方如家乡、宗教圣地等场所的情感联结[7]。在以往对旅游地地方依恋的居民影响因素研究中,多集中于居民的居民的旅游业参与程度、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等,从民族旅游地居民原真性感知角度探讨较少。同时,在地方依恋的影响效应研究中多集中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地方依恋作为一种积极、显著的情感因素,是否在居民原真性感知与其旅游支持行为之间充当作用,以及如何作用,作用效果是否强烈,值得探索。TRA理论认为,个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后会触发个体的态度,基于预先存在的态度和行为意愿来预测个人行为[8],即“认知-态度-行为意象-行为”的传导逻辑,本文基于该逻辑路径,将反映情感态度的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探析定制化原真性感知对旅游支持行为的传导机制:居民可能会在多维原真性感知体验下,产生对地方“特定”的心理情感,影响其支持行为。

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案例地,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比较成熟,文化景观保护较好,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典型代表,为本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研究情境。本文从居民原真性感知视阙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原真性感知、地方依恋、旅游支持行为三者之间的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为探索居民原真性感知内涵和进一步提升其旅游支持行为提供理论工具。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意为“亲手制作”。MacCannell通过对旅游中的“舞台真实”的分析,把真实性问题引入旅游研究当中,原真性便成为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在旅游领域,原真性最初关注博物馆语境下的本真,Handle等则认为,这种只是基于某一旅游产品的表征性的原真,而对非表征、无形的旅游原真体验也不容忽视。对于原真性内涵基本是按照纯粹的“真”与“假”进行界定,而王宁将原真性概念发展的各个阶段划分为客观原真性、建构原真性和后现代原真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主义原真性;又有研究者提出“定制化原真性”概念,指出客体的原真性与存在的原真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是一种客体(旅游地社会)和主体(旅游者)共同建构的原真性。本文对原真性的界定就是基于主客互动的原真性,即民族村寨居民在旅游影响下与旅游地互动产生的原真性感知。

1.2 地方依恋

1989年Williams等首次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概念,随后,旅游地地方依恋作为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一直成为国外游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对地方依恋的研究较晚,黄向等把地方依恋概念引入国内,自此国内旅游学、心理学等领域对其展开研究。纵观对地方依恋的定义,本文认为,地方依恋是居民与旅游所在地之间基于情感、认知和行为的一种联合,另外关于地方依恋的维度划分,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本文采用Williams等提出的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2种维度,地方依赖是一种居民对本地的功能性依恋,地方认同则是居民对旅游地的情感性依恋。

1.3 旅游支持行为

居民作为东道主,其对旅游发展的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Hanafah等讨论了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未来发展的支持意愿,提出获得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是实现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对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态度对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文献中所进行的研究大多从旅游者感知与态度的角度表明是否支持旅游发展[9],但是积极的态度或感知并不总是对旅游支持有直接的关联。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对居民旅游支持的测量是研究的前提和核心,但是很多文献都没有对此进行说明,而是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调整来满足对自己研究的需要,缺乏科学性。社区居民的支持行为是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认为,旅游支持行为是指基于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影响下产生的积极感知或者支持态度,从而对旅游地旅游业目前或者未来发展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行为表现,本文选取民族社区居民探讨其旅游支持行为。

2 研究假设与模型

2.1 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是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结果。余意峰认为,居民民俗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其地方依恋产生显著影响,对民俗文化原真性感知水平越高的当地居民,其地方依恋程度越强烈[10];黄向从地方记忆的视角出发认为,当物理性质、功能、等景观感知基点发生改变时,人们的地方依恋会减弱或消失[11];唐文跃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南屏3个古村落为案例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研究发现,居民的居住时间能够显著影响居民的地方情感依恋[12]。综上所述,以往讨论居民的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大多数都是从内部总体特征感知出发,虽然都涉及到了文化原真和景观原真2个方面,但都未对此进行特别说明。本文尝试改变以往研究从单一维度研究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影响,探索性地将居民原真性感知划分文化原真和景观原真2个维度分别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假设1~4:居民文化、景观原真性感知分别对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的影响

越来越多实证也表明,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有正向影响,即功能型依恋是情感型依恋的前因变量。Moore等认为,居民对家乡长期的功能依赖会对其产生高水平的情感认同;唐文跃等以皖南西递、宏村、南屏3个古村落为例测量其居民的地方依恋水平,研究表明,居民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间接影响其资源保护态度;范钧等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实证检验了地方依赖直接显著影响地方认同。本文提出假设5:居民地方依赖对其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 地方依恋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

由前文阐述可知,虽然态度与行为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居民积极的态度与是否支持旅游发展密切相关,而地方依恋作为情感因素能提升居民的积极的旅游支持态度,特此讨论居民地方依恋对其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也有学者涉及到以态度为中介变量产生支持行为的研究。如,陈晓艳等以中国第八届花博会为例,通过探讨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总体态度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总体态度在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路幸福等以泸沽湖景区为例讨论边缘型地区居民的环境认同与旅游支持的关系,显示边缘型地区旅游地对环境认同比较高的居民呈现积极的支持态度,即良好的旅游地环境更能提升居民的支持行为。可以发现,以上文献都未建立起居民地方依恋对其旅游支持行为的直接关系。故,提出假设6~7:居民的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对其旅游支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4 原真性感知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

纵观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在探讨旅游地居民旅游支持行为的前置变量中,居民原真性感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范莉娜等在侗族村寨的居民旅游支持特性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居民不仅支持旅游开发,也积极地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荐给游客;彭莹等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村落为例,研究中发现,居民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乐意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景观、摩梭文化;杨桂华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在对其民族生态旅游多维价值的研究中发现,作为一种旅游支持,当地居民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更愿意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宣传出去。基于此,本文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探讨其居民原真性感知对其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提出假设8~9:居民的文化、景观原真性感知对支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图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 研究设计与调查

3.1 问卷设计与量表构成

问卷设计以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居民访谈所得资料形成正式量表。主要由5个部分构成,居民的背景信息;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地方依恋,来源于Williams等对地方依恋划分的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2个传统维度与居民访谈;居民的原真性感知,来源为借鉴余意峰、万搏微等研究成果与居民访谈;居民旅游支持行为,来源于居民访谈。变量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

3.2 实证调查

2019年7月5—9日,在对西江千户苗寨当地居民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对初始问卷进行预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对问卷进行修正,2019年7月10—18日,对西江千户苗寨当地居民进行正式调研。问卷发放地为景区核心区的也东、平寨、南贵、东引4个村寨,是当地人口密集区,问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5份,回收率98.89%,其中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97.75%。

调查样本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7.59%,女性占52.41%;在年龄构成上,各年龄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19~35岁的中青年居民最多,占41.48%;在文化程度上,以小学到高中为主,占样本的72.87%;在民族构成上,以苗族为主,占样本总数的84.83%;居民职业构成上,以农民、学生和服务人员为主,占样本总数66.79%;月收入方面,集中分布在0~3000元,占71.26%。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呈正态分布,表明数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4 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采用主成分提取法对目的地形象认知和服务质量认知2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用正交方差极大值法旋转因子。对原真性感知进行多次旋转,剔除了6个题项。抽取特征值>1的公因子,结果前2个因子特征根均>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3.959%,确定2个主成分。抽取第1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6.574%,因子主要包括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可以考虑将主成分1命名为文化原真性;抽取第2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3.959%,因子主要包括村寨景观、苗寨服饰、银饰等,可以考虑将主成分2命名为景观原真性。再对地方依恋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旋转出2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各测量指标的共同度及因子载荷均>0.5,不需要进行剔除,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4.999%。最后对旅游支持行为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旋转出1个因子,各测量指标的共同度及因子载荷均>0.5,不需要进行剔除。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5.952%,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且效果较好。结果见表1。

表1 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信度是描述变量测量题项之间的内部一致性,Peterson建议因子的可靠性Cronbach′α值>0.6即可认为各因素的一致性程度较强。如表1所示,原真性感知的文化原真与景观原真的信度系数在0.785~0.903,表明原真性感知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另外地方依恋中的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信度系数分别在0.786~0.806、0.790~0.837,旅游支持行为信度系数为0.757~0.827,均>0.7,表明测量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

4.2 测量模型

根据Anderson与Gerbing对结构方程研究的二步法建议,应在确保测量模型信度与效度(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的基础上,再进行结构模型检验。为此,本研究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一般认为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应高于0.5,内部一致性要求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应高于0.7,收敛效度要求潜变量的AVE值应高于0.5。初次CFA的结果为χ2=441.869(p<0.001),DF=237.00,CMIN/DF=1.864<3,RMSEA=0.007<0.05,AGFI=0.947>0.9,RMR=0.030<0.05,NFI=0.938>0.9,TLI=0.961>0.9,CFI=0.969>0.9,PGFI=0.678>0.5,PNFI=0.737>0.5,拟合参数均在模型拟合参数范围内。由于原真性感知景观原真维度中有2个题项因子载荷小于0.50,因此被剔除,这可能与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此地,对本地景观的独特性感受没有该指标体系中的原生游客高所致。

在删除题项后再次进行测量模型检验,第2次CFA的结果:χ2=175.868(P<0.001),DF=172.000,CMIN/DF=1.002<3,RMSEA=0.007<0.05,AGFI=0.947>0.9,RMR=0.019<0.05,NFI=0.969>0.9,TLI=0.999>0.9,CFI=0.999>0.9,PGFI=0.602>0.5,PNFI=0.659>0.5,拟合参数均在模型拟合参数范围内。各潜变量的Cronbach′α在0.827~0.911,均>0.7,说明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聚合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共同反映建构效度。如表2所示,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在0.581~0.878,均>0.50,各潜变量AVE值在0.549~0.875,均>0.5的标准,说明测量同一变量的题项间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显示,任意2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对角线下数值)均小于各变量自身的AVE平方根(对角线数字),表明测量不同变量的问项间存在足够的区分效度。

表2 测量模型CFA结果

4.3 结构模型

采用极大似然法对结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χ2=175.868(P<0.001),DF=175.517,CMIN/DF=1.022<3,RMSEA=0.007<0.05,AGFI=0.947>0.9,RMR=0.019<0.05,NFI=0.969>0.9,TLI=0.999>0.9,CFI=00.999>0.9,PGFI=0.602>0.5,PNFI=0.659>0.5)均符合标准。以显著性P<0.05为标准进行路径分析得到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H1、H2成立;H3成立、H4不成立、H5成立;H6成立,H7不成立;H8、H9成立。

表3 区分效度检验

表4 假设检验结果

4.4 中介效应

本研究采用温忠麟等关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基于标准化系数的多元回归分析,为了排除各变量间的共同度,需要进行共线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间的共线值VIF在1.000~1.701,远小于10的标准值,说明变量间有足够的差异性,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由上述研究可知,景观原真与地方认同的路径关系未得到显著性验证,因此中介效应分析不考虑地方认同,但景观原真可能会通过地方依赖中介变量影响旅游支持行为。检验中介变量地方依赖在文化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从模型1、模型2可知,文化原真对地方依赖与旅游支持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假设1与假设8再次得到验证。检验文化原真与地方依赖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共同影响,从模型3可知,加入地方依赖后,文化原真对旅游支持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有所下降,说明地方依赖在文化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加入地方依赖后,调整R2由模型1的0.343上升到0.391,说明文化原真性感知与地方依赖能共同解释居民的旅游支持行为,依赖的中介效应贡献率为23.68%;检验地方认同在文化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从模型4可知,文化原真对中介变量地方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再次得到检验。由模型5可知,加入地方认同后,文化原真对旅游支持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应有所下降,说明地方认同在文化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加入地方认同后,调整R2由模型1的0.343上升到0.395,说明文化原真原真性感知与地方认同能共同解释居民的旅游支持行为,认同的中介效应贡献率为36.12%,可见在文化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情感型比功能型的中间效应作用要强烈。检验中介变量地方依赖在景观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响,从模型6、模型7可知,景观原真对地方依赖与旅游支持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模型9再次得到验证,加入地方依赖后,景观原真对旅游支持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应有所下降,说明地方依赖在景观原真与旅游支持行为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调整R2由模型6的0.199上升到0.309,依赖的中介效应贡献率为37.72%。在模型10、模型12中当把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综合即地方依恋作为文化原真与景观原真原真性感知对其旅游支持行为影响中介时,在文化原真原真性感知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中,地方依恋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6.72%;在景观原真原真性感知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中,地方依恋总效应的贡献率为39.06%,相比单独把地方依赖作为中介变量时的中介效应强烈许多。

表5 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国内民族旅游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为例,从实证角度探讨了居民原真性感知对其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分析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民族旅游村寨旅游情境下的居民原真性感知包括文化原真性感知与景观原真性感知2个内在维度,丰富余意峰、万搏微等对原真性感知内涵的研究。以往对景观原真或者文化原真性内涵的研究大多是单独、一维度研究,而实际上,居民对本地的原真性感知内涵来源于多方面,本研究将原真性感知内部划分为景观原真与文化原真原真性感知,即居民不仅关心外在的凭借自己智慧创造出来的景观原真,又注重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并在旅游开发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在居民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原真与景观原真性感知均对地方依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居民对地方的功能型需求依赖既源于建筑、耕作等基本生活需求,又依附于传统民族文化,进一步验证了唐文跃等关于居民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居民的文化原真性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其地方认同,但景观原真性感知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地方认同作为一种非表征情感型的地方依附,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如西江苗寨居民对千古流传的苗族文化的热爱及自豪而产生的自我认同感,而居民对旅游开发下的景观原真,如服饰、银饰等表征景观可能在商业化影响以及利益相关因素下降低了其地方认同,这与之前王华、温宇等关于研究影响居民地方依恋水平的原真性因素有所差异。因此,注重并培养居民的文化原真性感知更能提升居民的地方依恋水平,验证了余意峰等关于文化原真性感知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假设关系,即民俗文化原真性感知水平越高的当地居民其地方依恋程度越强烈。

居民原真性感知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其旅游支持,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在两者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且地方认同的中介效应要比地方依赖强烈。当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一起作为中介变量时,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为26.72%,比地方依赖单独作为中介变量更能提升居民的旅游支持行为,而本研究中验证了地方依赖显著影响地方认同,说明存在文化原真性感知→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旅游支持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因此,可以挖掘、培育居民的文化原真、景观原真性感知直接获取对本地的旅游支持的积极行为,这也验证了彭莹关于居民通过介绍当地的特色景观、摩梭文化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表示出对旅游的积极支持行为。另外,也可以通过在了解、感知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当地居民的情感认同,更能激发居民的对旅游的支持,这与范莉娜等对提升民族传统村落居民传统文化以此激发其积极的旅游支持行为的研究保持一致。

地方依恋(地方认同不显著)在景观原真性感知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路径为景观原真→地方依赖→旅游支持行为,其中地方依赖的中介效应贡献率为37.72%;景观原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旅游支持行为,地方依恋总的贡献率为39.06%,这与前面地方依恋作为文化原真性感知与旅游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贡献率要高,因此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居民,通过对其景观原真性感知的基础上,满足其基本功能性生活需求(旅游收益),更能表现出积极的旅游支持行为。总的来说,加强居民原真性感知能提升其地方依赖水平,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我认同,从而产生更加积极的旅游支持行为。

本研究丰富了从地方性感知探讨居民行为规律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原真性感知方面,将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纳入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机制,弥补了范莉娜、彭莹等关于原真性感知对支持行为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扩大了居民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补充了居民这一居民研究对象,弥补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人-地中居民态度、旅游影响感知变量,而直接讨论旅游地核心的“人”——居民的原真性感知变量的研究文献涉及较少。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在民族旅游村寨情境下居民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以及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的正向影响。

猜你喜欢
真性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建筑原真性探微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
非真性询问选择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