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交互性刍议

2022-03-22 22:30郭术山GuoShush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营造文物博物馆

郭术山/Guo Shushan

一、研究背景

博物馆是一所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是大众了解人类历史记忆的精神载体,博物馆的兴衰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输出价值观念的传播窗口。而展陈设计作为价值传递的重要媒介,其建设实施不仅关乎于博物馆自身职能的时效性,还受时间、空间、欣赏主体等多方位的影响。所以,探究博物馆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对功能主体内涵演变的研究思考。

其次,博物馆作为文化综合体已包含多种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而展陈设计恰好是其中为数不多能够一直延续至今的重要职能。所以,除去基本的传播方式外,我们应该了解本质,挖掘其背后的演变逻辑,从而为今天博物馆的设计方向提供参考性意义。

二、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展陈设计

当文化发展日益成熟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出以该文化为代表的文明体系。自古至今,人类的每个脚印都蕴含着自然演变的印记,是后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指南。身为华夏子女无不感慨动情其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尽管也会时常困惑并遗憾由于瘟疫、战火等未知原因忽然消逝的祖先印记。为此,人类逐渐开始想要寻求一种方式去祭奠自己的先辈,从石刻、岩画,到有文字记载,每一步都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伟大飞跃。而博物馆的出现,同样是以物质载体的形式为大众传承并发扬文化。现如今,世界连为整体,文化相互影响更加明显,文明日趋交融之时我们应该以现代人的视角依据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来对博物馆今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与思路。

(一)时代背景概述

工业革命就像时代的闸门,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领域,在生产、思想、文学、艺术、设计等多方面领域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继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思想日趋多元化,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科学技术翻天覆地。种种变化都为这个时代增添了更多机遇和可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去思考当前以及预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博物馆自诞生以来一直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供全民使用,放眼世界,它甚至可以作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标志。而人类的频繁协作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增添了更多附加价值。比如在建筑设计上,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设计风格,其次,思想文化的进步扩充了博物馆展示的类型,代表艺术家个人意志的现代艺术作品成为展示的重要方向。而科技的发展则打破空间限制,利用全息投影营造可与观众亲密互动的虚拟体验。

(二)展陈设计的发展演变

展览展示是博物馆传递信息的基本方式,作为功能需要成为延续至今的重要手段。展示方式伴随空间营造的变化、设计风格的更新而有所改变。但当今最为重要的当属科学技术对于展示设计的影响。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展示效率的提升、展示效果的更新呈现带来多方的发展契机。

1.空间营造

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包含多种功能的综合体。这是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影响的结果。“空间”是衡量人居环境的抽象概念。空间营造的标准既由功能主体决定,还同时接受使用者的体验评估。所以,无论展示还是何种方式都应该建立在空间营造之下,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2.时间因素

现代意义博物馆的兴建普及仅百年历程,百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对于博物馆的空间营造有了进一步的需求,经济的富裕促使人们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精神层面的需求、享受与满足。比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的扩建和改造,在增加空间尺度的同时,还尝试将现代材料和传统建筑进行大胆的交融,这种营造方式便是基于当今人们对于空间的真实需求所做的有益创新。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推进,博物馆的建设会持续面临不同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在不影响其本质文化传输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前沿方式,营造大众喜闻乐见的空间氛围。

(三)空间与展示交融

展示是空间营造的主要内容,展示的方式是影响空间划分的重要因素,而空间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影响着展览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首先,空间和展示设计同由博物馆主体功能决定,依据具体情景满足功能需求。其次,情景的认定源于地方文化的挖掘、时代潮流的影响等综合考量,确保设计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最后要懂得平衡二者关系,空间营造是要保证最终功能的实现,而展示本身也应该依附于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成为使用空间的一部分。

三、展陈设计风格多样化

纵观社会的整体发展,经济高速进步,生活日趋富足,总体呈现繁荣气象。而在设计领域,我们开始摆脱千篇一律的功能型住宅,逐渐在形式、材料、文脉、象征等多个领域追求不同层次的满足。中国的设计市场也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大知名设计事务所争先竞技的舞台。而在广阔市场的背后,是无数设计师对于创意设计风格的严格要求。

(一)设计风格多样性

现代装饰风格是以现代主义为前提发展延伸的多种装饰手段,目前国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中。这背后不仅是市场的推动还有设计师个人化的有益探索。以清水混凝土为代表的安藤忠雄,利用材料特性重新诠释现代精神;追求流畅曲线的扎哈·哈迪德,利用参数化搭建艺术与现实的桥梁;还有热衷本土文化复兴的王澍,听从本心做符合中国发展的真实设计。总之,不同的设计语言会平衡建筑外观、空间、展示等诸多功能之间的关系,追求风格多样化的同时,也会对内部的空间营造提供更多要求。所以,提升展示设计本身也就是在探索一条设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市场化对于设计的推动往往少不了政府的强力干预以及人民的监督,物质的极大丰富需要一定程度的人文素养与之适应。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古典复兴,各种中式复古和具象建筑层出不穷,而现在尽管设计的乱象依然存在,但有了政策管控,会对预期设计方案进行严格评估。另一层面,专家学者也会进行设计批评,在思想舆论方面做到有效遏制。

总之,研究设计风格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摆脱了单一风格对于展示设计的影响,但在如今多元化的风格的语境中,也要懂得因地制宜,更要为日后展示形式的创新发光发热。

(二)交互性技术的应用

展览展示作为博物馆输出价值的主要方式,本身寄予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领域探索的强烈需求。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化交互性技术的应用也为展示效果的呈现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展示由单一的附加功能转为与空间结合,利用科学技术构建符合大众多元化需求的场景类别,从而拓宽展陈方式的维度。可以说,大众化需求和技术革命是牵动当今展示变革的重要因素。

1.需求驱动

当今时代,大众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南。同样,展陈设计的演变历程从根本上来讲也是需求使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生理的基本需要之后,会从心理角度寻求社会位置,得到社会认同,从而获得至高的心理满足。虽然不同时期人的能力差异导致需求不同,但是我们能够参照普遍标准营造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展示空间。

回看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史,经济的平稳进步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人民的富足为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空间。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人民精神认同的重要任务,而展陈设计作为主要手段也应该跟随大众的需要适时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技术引领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是时代主题。互联网的普及、通信技术的成熟都是给予我们的时代红利。但即便如此,技术革命的潮流仍然使我们措手不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时代的幻想。在展示设计领域,交互性技术的应用是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特定环境,设置主题进行全息投影营造虚拟的沉浸式空间。空间内容包含文物信息,还能附加多种艺术化的表现进行氛围渲染,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其次,空间的最大特性在于交互性。通过屏幕的智能感应,能与游客展开互动,增强观赏体验。而在信息交互当中智能设备还能接收游客反馈的基本信息形成数据库,再利用后台的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精确定位游客需求,为之后展览展示设计的改进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展览展示设计发展到今天无非内部需求驱动和外部影响两个大方面,我们既需要迎合大众品味营造喜闻乐见的活动空间,也要站在专业角度成为引领真实设计的旗手,同时我们还要紧随时代潮流发现影响设计发展的契机,从而为设计的良性运转铺平道路。

四、展陈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设计方式是营造空间的手段,展览展示是内容输出的方法。一个好的策展内容离不开适宜的展示空间,而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辅助策展的进行,不能因其形式本身而失去主体传播的意义。所以,从展示设计的发展本质上讲,是功能驱动而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当有设计作为保障,展览展示的内容策划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展示内容的扩展

博物馆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发展至今,已涵盖多种类型。从文物、艺术到如今各个行业都可以将历史发展的积淀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期盼,更是为当下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任何文物的光辉都属于过去,是文明发展的见证,但传承至今我们应当庆幸可以与古人对话。纵使有人对于文物的热情难以掩盖,但博物馆永远是文物的最佳归宿。因为作为常人我们难以确保文物的保护条件,文物的价值应当属于整个人类。所以,未来博物馆的建设应当鼓励更多人投入其中,从而扩宽展览展示的维度,为再创新提供发展空间。

(二)展示内容的营造

一个好的展览不仅需要好的展示空间,大众喜闻乐见的展示内容,适宜的展示方式,更加需要逻辑严谨的内容叙事。这才是价值输出的完整表达。换句话说,如果单靠科技驱动,没有内容作为保障,并不算成功的展出方式。

展示内容的设定包含文物的基本信息,这是展示的重要前提,其次内容叙事是拉近观众与展品的距离,并与文物展开互动。比如前期宣传可以设计海报、招贴等营造印象标识,作为内容的基本识别甚至可以成为文创的符号来源。到具体展示层面,可用颜色或其他视觉手段分设不同主题,用叙事的方式带动游客的注意,从而达到价值输出的目的。

此外,还可将内容与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数码技术将文物的信息制作为视频,营造虚拟的空间体验感、沉浸感,观众在了解文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科技带来的新鲜感受。通过节点设定,观众可与文物展开互动,有主观性地选择出与之匹配的文物视角,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获得最佳体验。

由此可见,展览展示设计发展至今尽管本质没变,但随着时代需求的变迁,逐渐由表现文物的基本信息,到考虑与人的情感关系,设立叙事内容增强信息接收。而科技革命彻底颠覆以往的展示方式,虚拟形态的空间体验成为日后展陈叙事内容设计的主流。

五、总结

博物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面照映城市历史和人民面貌的镜子。而时代的滚滚洪流也时刻敦促我们切勿停止探索的脚步。研究展陈设计形式的内涵演变,探寻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交互性等设计方式的新形式研究,学会从历史当中发现设计营造的基本原则,是作为设计工作者理论与现实密切结合的造物准则。只有这样,设计活动才是真切建立在需求之上,博物馆的营造才能从系统化的角度统揽全局。我们有理由相信,展陈设计的研究将一直作为功能主体,为博物馆的整体建设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营造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