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教育浅探

2022-03-23 16:47周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思想政治课

周华

[摘   要]现代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主动作为,利用好学科优势,借力学科融合,发挥好思想政治课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切实把现代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使学生形成现代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国家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现代意识教育;忧患意识;国家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1-0037-03

中国古代的意识教育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传布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因此,针对士大夫的意识教育以君权至上意识和忧患意识为主,虽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针对知识分子的意识教育则以社会责任意识为主,他们不仅要关心“家事”,还要关心“国事”“天下事”。这些对现代社会的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现代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主动作为,积极把现代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学科优势,借力学科融合,加强对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切实渗透现代意识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国家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一、观世界格局,树立忧患意识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吴王夫差曾胸怀大志,气吞万里,横行南北,不可一世,最终兵败姑苏山,自杀身亡;苏联曾集中全国资源和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使其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然而由于之后的几任领导人盲目乐观,导致苏联于1991年解体。曾经“欲霸中国以全周室”的吴国之所以亡国,曾经强大的苏联之所以解体,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忧患意识,不懂得居安思危。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当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引导学生把个人忧患意识与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人,他的前途是渺茫的,他的目标也是遥不可及的。在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当时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让学生感同身受,为中华民族的命运、为国家的存亡而忧虑。历史证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我们才会不屈不挠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进而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也终将证明,只有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让他们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祖国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她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存亡之际,面对强大的敌人,她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挫折中成长,在磨难中强大。1944年,郭沫若抓住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这个契机,以《甲申三百年祭》为题,撰写文章,深刻分析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腐败不堪,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首领在胜利以后骄傲、腐化,终失民心。远在陕北延安的毛泽东在收阅《甲申三百年祭》以后,受到了触动。他敏锐地认识到,全党上下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防止骄傲和腐败。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从西柏坡前往北京,在路上,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从1921年到1949年,从1949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赶考”。如在当前这场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及时果断地作出阻止疫情蔓延的重大决策上,体现在疫情防控的大局掌控上。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阻止疫情蔓延的措施作为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鲜活素材。

二、深化情感体验,树立国家意识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将国家意识培养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要借力学科融合,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有效挖掘国家意识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思考和感悟中厚植家国情怀。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参考中学历史教材,结合中国历史特别是明清以后的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不管是对国内的反动势力,还是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志士仁人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在探寻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之路的过程中前仆后继。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发展史,也客观展现了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在国家强大的凝聚力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师可借助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引导。比如教師可以结合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的内容,对抗日英雄的事迹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加深学生对“不做亡国奴”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国家意识的培养。

国家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借力学科融合,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也是重要的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的方法。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可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教师可让学生在搜集图文材料和观看影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相关文章以表达纪念之情;也可以让学生加入各种兴趣小组,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推广,以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国家意识的培养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开放意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我们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宝。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使学生争当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践行者。

在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陈述史实、总结历史经验,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的历史性决策。追溯历史,我国的“对外开放”始于秦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和欧洲、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相继开通。唐朝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日趋活跃,玄奘长途跋涉历时四年到达天竺,遍访天竺名庙,研习佛法;日本先后派出十几批“遣唐使”来华学习,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等传回日本,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唐朝通过“一去一来”,既学习了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又提高了自己的世界地位,使唐朝国力强盛,同时扩大了国际影响。反观清朝,顺治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不准“片帆出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将近两百年,加速了清朝的衰落,使得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被远远落下。总结对比唐朝的兴盛和清朝的衰落,不难得出一個结论,那就是:我们要有开放意识,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拉近与世界的距离。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由于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一契机,充分学习西方技术,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并且制定了恰当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其经济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此时正处于“十年内乱”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外交流基本停滞,错过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大好时机,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得出结论: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放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对国家而言,要学习“拿来主义”,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外交流,取长补短;对个人而言,要“走出自我”,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要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交流,塑造健康人格;在实践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书写精彩人生。

四、自强不息,树立竞争意识

竞争能推动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竞争,也需要竞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先探究“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再递进式探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竞争的必要性”,进而适时引入材料:国有经济虽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缺乏竞争,导致企业运营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开始进行国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大胆且创新性地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这一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而且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事实证明,是竞争激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是竞争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中,他们面对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着力培养竞争型人才,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诸如“个人风采展示” “实力大比拼”“学习积分榜”之类的竞争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发展自我、强大自我、完善自我。

五、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民主意识

民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构建真正的民主国家依托于民众良好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淡薄会影响民主的进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教学树立学生的民主意识。在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史实让学生了解我国民主的来源及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探民主足音,知晓“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引导学生了解抵抗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谋求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民主最强心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从而高度认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制度自信。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增强学生民主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感受民主。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剧表演《回到小岗村》,设置情境: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了1978年的小岗村,成为那里的一员,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由学习委员扮演)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商讨怎么解决饥荒问题。请你结合时代背景, 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我们村到底要不要改革(实行包干到户)?为什么?请村民们(由学生扮演)自主决定。引导学生初探民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在教学中也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如通过开展“人大代表我来选”的活动,让学生来体验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再如通过开展“代表议案我来提”的活动,让学生来模拟人大代表和人民一起讨论议案的情景,从而切身感受到民主的真实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思想政治课教师紧扣新时代脉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优势和育人功能,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时代新人。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恭田,刘尚华,林祖悦.论教育的十种现代意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20):8-10.

[2]  梁华华.挖掘英语教材内涵    进行现代意识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0(5):23-25.

[3]  曹娟.生物教学中的现代意识教育实践[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4):20.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思想政治课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对语文课堂形成学生竞争局面的相关思考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