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民办高校翻译课程文化输入研究

2022-03-23 22:29翟秋兰单新荣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

翟秋兰 单新荣

摘 要: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关联序链”彰显了文化环节对于链接“语言”和“人类”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目前民办高校翻译课程生态链中翻译群落和翻译生态环境存在的客观问题,指出在翻译教学中通过强化文化输入能较好地利用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群落的优势。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关联序链;翻译群落;翻译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翟秋兰(1982.10-),女,汉族,湖南张家界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单新荣,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关联序链”是胡庚申先生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在研究学生翻译行为时,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把握其认知视野延展的逻辑及关联界面,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微观文本翻译实践。因此,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翻译水平、认知特点、翻译瓶颈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翻译生态环境,才能真正达到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译有所为”。

一、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民办高校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翻译群落视角之问题描述

胡庚申先生将翻译群落定义为翻译活动中涉及的“人”,包括译者、读者、作者、资助者、出版社、评论者等,其中译者可视为总代表。本文描述的翻译群落当属翻译课程的授课对象,即英语专业的学生為重点研究对象。笔者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执教翻译相关课程14年,总结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中暴露的问题如下(以笔者所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为例):

英译汉。学生普遍表现为能理解源语、原文,但在输出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不懂得词性转换、词不达意、译文晦涩、缺乏文采等。

例1 :原文:A son, a job and housekeeping forced the romance out.

学生译文:孩子、工作和家务驱逐了浪漫。

译文点评:原文是英文静态句式的典型例子,即全句只有一个动词,且充当谓语,主语、宾语则为名词和介词。在汉译时不转换原句词性,译文必定是晦涩的。

改译:有了孩子,还要上班、又得做家务,就没有办法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了。

汉译英。学生普遍表现为将翻译聚焦点放在从语法的角度转换两种语言,即按照词、短语的翻译单位来英译原文,能考虑到语法和搭配等问题,但不能从深层结构意识到两种语言的区别,更不能从文化的层面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因此,中式英文的翻译症明显。

例2:原文:愤怒的人群发出了抗议声。

学生译文:The angry people/crowd made a protest.

译文点评: 汉语是“人治”的语言,表现为叙事往往从人出发,人称是叙述的出发点。英文是“法治”的语言,表现为叙事往往从物出发,物称是叙述的出发点。学生的译文虽无语法层面的问题,但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改译:Shouts of protest sprang up from the angry crowd.

若将翻译教学视为一条生态链,学生作为这条生态链上翻译群落的典型代表则应受到足够的关照,才能充分体现出生态翻译所倡导的“译者中心”。纵观学生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关联序列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文化”是链接“人”和“语言”的关键点,学生虽然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语法点,译文也无语法错误,但译文却做不到地道,且有时通篇中式英文,原因就在于“文化”这一环节和其他环节的链接薄弱。因此,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教师应充分关照学生的客观情况,有的放矢地将薄弱环节固本培元。

(二)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之问题描述

1.宏观翻译生态环境。首先,经济社会环境。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双重优势能有效带动翻译事业的发展。其次,文化语言环境。译者从本质上来看是在和两种不同的文化打交道。着眼全球,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这是宏观的生态翻译环境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之一。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为粤籍,深受广博的粤语文化影响,在翻译行为中也体现出粤语文化的思维特点。如,许多学生在汉译“After you, please!”时会将其译成“你走先!”。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粤籍学生是具备在汉语、英语和粤语之间自如切换的先天优势。因此,宏观翻译生态环境有利于翻译群落的发展。

2.微观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群落(学生)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才能做到“适者生存”(学有所成)。从上文中提及的宏观翻译生态环境来看,于学生而言无疑是积极的、有利的。因此,学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如何帮助学生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学生的翻译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将抽象、宏观的翻译生态环境具象为学生能直接接触到的微观生态环境,是帮助译者(学生)实现“译有所为”的关键。

首先,课程设置。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核心课程时,包括三大板块的内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在四年中,将学习基础的笔译、口译课程,在此基础上,还有商务翻译、高级笔译、高级口译等课程。然而,从上述翻译群落和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来看,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有其特殊性。如果在课设置程时和其他高校英语专业一样,即第一、二学年着重英语基础技能培养,课程只涵盖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听力、综合英语等基础课程,仅强调英语语言系统的输入,但缺乏文化系统课程的输入,不强化关联序链中文化环节的加固,势必会造成学生在第三学年翻译课程输出不理想的尴尬境遇,即无法实现“译有所为”。

其次,授课模式。于学生而言,授课模式无疑是助其实现“译有所为”的关键一环,而授课模式又无疑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师在整个翻译教学生态链中,是一个特殊的翻译群落,既是教学中宏观翻译生态环境的把握者、判断者,于学生而言,教师又是微观翻译生态环境践行者的领路人,是翻译教学生态链的平衡枢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以教材为基础。我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所用教材侧重于翻译方法与技巧、标准、文体等宏观语言学知识和英语元语言的输入,而较少涉及英汉文化相关内容,即关联序链中的文化环节非常薄弱,不利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输出地道的目标语译文。

二、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民办高校翻译课程文化输入研究

(一)在理论课程中强化文化环节的链接

自2019年起,笔者开始对所授英汉笔译课程进行理论学习重点的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对教材进行取舍和增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笔译课程所用教材是由冯庆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基础教程》。该教材由16个单元构成,侧重点为词汇、句子、段落、不同文体风格的英文篇章翻译方法及技巧。该教材仅在第二单元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面的差异。针对上文中所阐述的翻译群落和翻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笔者强化了理论授课过程中文化环节对学生和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链接。具体而言,笔者在英汉笔译课程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三大模块内容:

模块一:“汉语四字格词语特点”。该模块向学生展示汉语四字格词语的构成和特点,四字格中的成语、典故可强化学生的文化输入。此外,通过四字格词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汉语思维对称性的特征,如何利用双字格、四字格词语使得汉语译文更加通顺且富有文采。

例3:He was canny, openhearted, brisk, candid, and modest.

例句中五个并列的形容词着重对人物性格加以描述。若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不能基于文化环节对目标语产生链接,逐词翻译以上形容词,译文必定是生硬别扭的。笔者在引导学生翻译的过程中,建议学生将原句中的五个形容词看作一个整体,并从四字格的角度出发来拟定汉语译文,帮助学生摆脱由于汉英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翻译瓶颈。

译文:他为人聪明大方,生气勃勃,忠厚耿直,谦虚谨慎。

模块二:“汉语句子的竹状结构和强调动态特点”。该模块向学生展示汉语句式呈现出小句、短句、无主语等特征。作为意合语言的代表,汉语句际之间的衔接是靠语义来完成的,同时离不开语境的衬托。汉语句子中动词用法灵活,除了承担谓语的语法功能以外,还能作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而英文中谓语只能由动词承担,因此在表达上呈现出静态的特点,多使用名词、介词等。

例4:杨智取路,不数日,来到东京。入得城来,选个客栈,安歇下。

例句充分展示了汉语多小句、动态和无主语的特点,且通过句子内部的语义衔接,表达一气呵成。基于文化的差异,在英译时译者需要作出适当增补和整合。

范译:Yang Zhi thus journeyed on for many days and he went toward the eastern capital and he came into the city and found and inn and there settled himself to rest.

在对比原句和范译的过程中,学生可了解到汉译英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化零为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代词、连詞、介词等协助。

模块三:“汉语篇章的形散而神不散”。该模块向学生展示了汉语篇章的三个特点:中心句的位置与“隐身”、归纳式写作、重意合。

例5: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在上述汉语语篇中,通过归纳式的写作方式点出这一语篇的中心句,篇章内部多小句且句际之间的衔接不靠形合手段,而是靠语义,且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范译:One of Sichuan's finest spots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 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 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在上述范译中,译者从篇章整体出发,把原文最重要的信息作为主题句放在译文之首,在下文的推演中依靠代词、逻辑关联词等对原文看似散乱的结构进行了衔接,从而达到了总体表达的连贯。

(二)在专业实践中强化“译有所为”

胡庚申曾把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有所为”归纳为两点:一是从主观动机出发,译者所从事的翻译有特定的动机;二是从客观效果出发,翻译出来的内容可以做事情,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其他事物的发展。

首先,“译有所为”之主观强化。译者翻译行为的动机是决定“译有所为”的关键环节,动机又和认知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会强调认知在翻译群落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相关细则和翻译行为、翻译事业建立关联,让学生意识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翻译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且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其次,“译有所为”之客观强化。2019年,笔者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项目“‘翻粤’——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的广府文化传播平台研发”获得了国家级立项。该项目旨在通过新颖的传播途径弘扬优秀的粤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依托该项目,笔者带领学生和广州民俗博物馆互建人文素质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既能强化文化环节输入又能检验专业知识实践的客观环境,让学生“译有所为”的客观环境丰盈起来。学生通过参加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相关活动,了解了许多广州民俗的来龙去脉。基于文化的输入,许多学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能试图从文化层面寻求翻译方法。例如,“灰塑”是广州民俗博物馆陈列的广州民俗文化代表之一,是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中的“灰”指三种原料:一是“草筋灰”,由干稻草和石灰膏混合;二是“纸筋灰”,由玉扣纸和石灰油混合;三是“色灰”,由制作好的纸筋灰掺入颜料。以上三种原料加红糖和糯米搅拌后,掺入铁线、沙子和铁钉,即为“灰塑”的材料。基于以上文化环节的输入,该词在和语言环节产生链接、即汉译英时,学生会有意识地强调其文化内涵,拓展了翻译思路,提高了译文的质量。学生在口译“灰塑”一词时,普遍采用音译+注释法。学生译例:“Hui Su” (Hui means a comprehensive material which contains lime, dry haulm, hand-made paper, glutinous rice power, brown sugar, sand, iron wire, nail and so on; Su mean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是由我国的译学专家创立并能展现中国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东方生态智慧的译学理论。一方面,它给翻译这项既古老又年轻的人类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用体现我国生态智慧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我国高校的翻译课程乃至翻译事业的发展,是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之举,势必能擦碰出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95.

[2]翟秋兰,刘芬,单新荣.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中国文化输入研究——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26):61-63.

[3]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