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2022-03-23 00:48王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王禹

摘要:分析留守儿童领域和心理健康相关的CNKI论文,梳理研究态势和热点以探究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以2005—2021年发表的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的CNKI论文作为数据源,用CiteSpaceⅡ可视化软件进行相关描述和图谱绘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发文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研究集中在生存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需在了解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基础上,探索和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热点;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3-0022-04

一、引言

我国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及其日益突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那么目前研究中主要有哪些热点问题最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5.7.R5(64位版)软件,对知网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3929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主要围绕文献变化趋势、研究机构、研究者、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不同维度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对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以探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登录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此为数据来源。以“留守儿童”为篇名;为精确研究范围,同时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检索2005—2021年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的中文文献,最终得到3929篇。下载以上文献的相关数据,导出到CiteSpace,使用Excel分析年度分布等特征。

(二)可视化分析

采用CiteSpace5.7.R5(64位版)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该软件是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陈超美博士[1]基于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CiteSpace软件绘制的地图可以揭示科学知识领域的知识库、热点区域和前沿演化,使研究人员能够直观识别相应学科领域的经典基础文献和学科前沿的演化路径。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现状

1.时间分布情况。从已有数据来看,首次出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是在2005年,随后发文量逐年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發文量出现骤降,由2019年的475篇下降到347篇,缩水27.37%。

2.机构分布。通过CiteSpace5.7.R5(64位版)软件生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合作的知识图谱 (图2左),图中的节点代表发文机构,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数量,连线体现各个机构之间联合发文情况。图1共包含节点1030个、连线193条、节点密度(Density)为(0.0004),这意味着过去有1030个研究机构进行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但连线数量远低于节点数,说明各研究机构间合作发文情况较少。

3.作者合作分布。通过 CiteSpace软件生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者合作的知识图谱 (图2右)。图中共含338个节点与215条连线,节点密度为0.0038。节点数接近连线数,说明在以往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各研究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合作。

(二)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从整篇文章高度概括凝练而来的主题核心词,那么频次高的关键词则一定程度上会体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2]。运行软件后得到了留守儿童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知识图谱(图3),节点数N=631。本文对出现频率排在前20的关键词进行了整理,见表1。

(三)关键词聚类

在上文关键词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数释然比(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用 CiteSpace识别了24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有关的聚类,本文选取了其中和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相关的六个聚类,反映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六个热点主题,如图4。此次聚类得到的模块化Q值为0.852,平均轮廓S值为0.9674,表明聚类合理。

“#1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大的一个聚类,该聚类由36个关键词提取而成,S值为1,由图4可知,该聚类出现频次较高的词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问题等关键词。该聚类主要涉及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如排日代姆·喀迪尔通过研究西北农村某小学发现:较之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并且存在专职教师人数严重不足、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有待优化以及心理咨询室名存实亡等诸多问题[3]。 此外,还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如张开武、贾登山[4]认为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应家校联手找出原因,学校提供交流平台,增加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加强课堂管理,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监护人的素质,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使其可持续得到关注。

“#3留守儿童教育”聚类由33个关键词聚类而成,S值为0.943,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心理干预、留守儿童教育、道德教育等,该聚类主要涉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的构想和效果研究等。例如,魏贤玉等[5]通过团体心理教育、个体辅导、亲情关怀等心理干预,一年后随访并进行比较发现,心理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魏然等[6]则通过研究证明,行动研究法对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性交流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

“#4家庭教育”聚类由29个关键词聚类而成,S值为0.99,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健康、社会化等。此聚类下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存在问题,还有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和建议。房靖钧[7]通过对某村的研究发现,隔代教育存在祖辈思想观念较落后、隔代教育方式不科学、儿童身心发展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组建“学习平台”,提高监护人文化素质、铺架“亲情桥梁”、强化家长教育责任感等措施。

“#5教育问题”聚类由28个关键词聚类而成,S值为0.977,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教育问题、教育对策、临时监护人等。该聚类主要研究集中于总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唐桂丹[8]通过对徐州市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当地留守儿童面临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缺护、安全保障缺乏、道德行为缺管等突出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12心理健康”聚类由24个关键词聚类而成,S值为0.938,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心理健康、图书馆、监护类型、情绪情感等。该聚类主要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主,包括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探究、情绪性格特质的研究等。雷芳[9]通过研究发现,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人格特点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

“#15对策”聚类由22个关键词聚类而成,S值为0.935,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对策、问题、成因、成因分析、解决策略等。这一聚类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例如,姜英杰、姜淑梅[10]认为中小学留守儿童共情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余小妹[11]则认为除了加强家、校、社三方面的教育外,还应该加强儿童个人教育。

四、讨论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现状分析

(1)年发文量:2005—2021年留守儿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论文数量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

(2)机构合作:从研究机构的图谱分析显示,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主要以师范类高校为主,少数研究所为辅。这些机构从南到北分布广泛,且类型较为单一,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间的合作。

(3)作者合作分布:结合机构合作发文情况来看,机构内合作较为常见,不同机构之间研究者合作发文则比较少。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看出,当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主要热点集中在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方面(关键词有“農村”“政策”“抚养人”等)、心理健康方面(关键词有“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现状”“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教育方面(关键词有“家庭教育”“教育问题”等)。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12],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小的领域也是这样。该领域的研究依旧处于发展阶段,从文献量上来看近年来发文量很高,但是从质量上来看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见。这提示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从事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把发展趋势的分析重视起来。通过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便更好地开阔视野、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真正意义上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Chen C. 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排日代姆·喀迪尔.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管理观察,2019(4):77-78.

[4]张开武,贾登山.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探究——以甘肃省古浪县永丰滩初级中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2):178-179.

[5]魏贤玉,朱蔼,朱相华. 心理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214-215.

[6]魏然,王敏,倪碧丹,等. 行动研究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45-948.

[7]房靖钧. 农村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工介入研究[D]. 福州:福州大学,2018.

[8]唐桂丹.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基于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调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8):79-80.

[9]雷芳. 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74-76.

[10]姜英杰,姜淑梅. 中小学留守儿童共情发展问题及对策[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8):61-64.

[11]余小妹.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 甘肃教育,2020 (24):50-51.

[12]王煜,卢建华,吴建国. 我国部分高校2006~2010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SCI论文统计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28-530.

编辑/刘 芳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