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云南省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研究

2022-03-23 13:04戴靖榕李婕何旭李杨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阻肺赋值住院

戴靖榕,李婕,何旭,李杨,李燕*

本研究创新点:

(1)采用移动软件平台替代传统纸质版评估方式对老年综合征及相关症状进行评估,明显减少了数据收集及统计上的误差,增加了数据可靠性。(2)样本量较大(2 182例),且为多中心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3)主要从老年医学核心技术(老年综合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影响因素,弥补了国内对慢阻肺肺外表现研究相对较少的不足。

本研究局限性:

(1)此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直接探讨慢阻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2)样本大多来源于三级医院且为老年(≥60岁)住院患者,不能代表整个老年群体。(3)未能对慢阻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讨。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云南省老年(≥60岁)人口为7 038 030人,占总人口的14.91%,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人口占比上升了3.8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慢阻肺患者数量亦日益增加。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1]。目前国内关于慢阻肺的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且多着重于肺部病变,对肺外表现及相关合并症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既往研究显示,慢阻肺与多种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但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2]。

老年综合征是老年医学的三大核心之一,是指衰老、疾病、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老年人出现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的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如:日常活动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认知障碍、焦虑抑郁、衰弱、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3]。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60岁)慢阻肺的患病现状,并从老年综合征角度研究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老年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及综合治疗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老年综合评估(CGA)系统”软件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于2018年建成使用,现已通过签订合同方式免费覆盖云南省64家医疗机构,含省、州、市、县、社区各级医院及养老机构,各级医院所收患者数据均可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共享。本研究的患者数据主要来源于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红河州、普洱市、保山市、大理州、临沧市、玉溪市等。从该系统中导出2018年9月—2021年6月共4 000余例患者的CGA结果数据(含一般资料及慢性病情况),去除与本研究目的无关、存在明显疾病干扰及不完整数据后共纳入2 182例患者的有效数据。纳入标准:(1)新入院老年患者,年龄≥60岁;(2)无沟通障碍,能够配合完成CGA;(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哮喘、肺结核、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及相关职业性肺疾病;(2)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如严重心力衰竭、严重痴呆等;(3)长期卧床或病情严重恶化;(4)评估量表或实验室数据不全。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4],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根据是否发生慢阻肺分为慢阻肺组和非慢阻肺组。本研究通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编号:KHLL2021-KY034)。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一般资料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配偶状况、文化程度、吸烟(指调查前30 d 内吸过烟)情况、饮酒(指调查前 30 d 内饮过酒)情况、语言功能(说话是否流畅、清晰)、听力(有无自诉1年内听力较前下降)、视力(有无自诉1年内视力较前下降)、皮肤状况(皮肤有无压疮、大面积破损等)、高血压(既往有无诊断为高血压)发生情况、义齿情况、空巢情况、过敏情况、照料者、饮食状态、业余爱好、经济状况、是否为低保户。

1.2.2 CGA系统 CGA系统由多个世界通用量表构成,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可根据每项评估选项自动计算得分并给出评估结果(按世界通用量表参考结果);评估人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计算机收集患者资料,后期可自动生成Excel表格进行数据汇总。由接受过软件应用培训并通过考核的老年科医师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可采用问答式或自我评估方式),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采用老年抑郁评估量表(GDS-15)评估焦虑抑郁状态:评分≥6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2)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失眠情况:0~3分为无失眠障碍,4~6分为可疑失眠,7~24分为失眠;(3)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PAGAR)评估家庭支持情况:0~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为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障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采用Morse量表评估跌倒风险:0~24分为低风险,25~44分为中风险,45分及以上为高风险;(5)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0~9分为重度痴呆,10~20分为中度痴呆,21~26分为轻度痴呆,27~30分为正常;(6)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24分为营养良好,17~23分为潜在营养不良,0~16分为营养不良;(7)采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91~100分日常生活功能良好,61~90分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21~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0~20分为完全残疾;(8)采用Fried量表评估衰弱状况:评估5项内容,包括年内体质量减轻<3 kg或5%、近1周自觉疲倦>3 d、肌力下降(男<23 kg,女<14 kg)、功能下降(6 m步行试验用时≥7 s或速度≤0.65 m/s)、躯体活动量下降(每周活动量<600 MET-min/W),满足0项为无衰弱,满足1~2项为衰弱前期,满足3项为衰弱;(9)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吞咽功能(呛咳):≤5 s为正常,>5 s为可疑或异常;(10)采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尿失禁情况:0分为无症状,1~7分为轻度尿失禁,8~14分为中度尿失禁,15~21分为重度尿失禁;尿失禁=轻度尿失禁+中度尿失禁+重度尿失禁;(11)采用Roma Ⅲ量表评估便秘情况:≥2分为便秘;(12)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估疼痛:即0分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13)近1年有无跌倒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探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 182例患者中慢阻肺患者624例(慢阻肺组),非慢阻肺患者1 558例(非慢阻肺组)。两组患者年龄、年龄分布、性别、配偶状况、吸烟情况、听力、视力、皮肤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BMI、文化程度、饮酒情况、语言功能、是否患高血压、有无义齿、是否空巢、过敏情况、照料者、饮食状态、业余爱好、经济状况、是否为低保户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CGA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家庭支持情况、跌倒风险、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衰弱状况、便秘情况、1年内跌倒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失眠情况、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尿失禁情况、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老年综合征比较 〔n(%)〕Table 2 Comparison of geriatric syndr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慢阻肺(赋值:0=无,1=有)为因变量,以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年龄(赋值:1=≥60岁,2=75~<85岁,3=≥85岁)、性别(赋值:1=男,2=女)、听力(0=正常,1=下降)、视力(赋值:0=正常,1=下降)、皮肤状况(赋值:0=正常,1=异常)、配偶状况(赋值:0=配偶健在,1=丧偶或离异)、吸烟情况(赋值:0=当前不吸烟,1=当前吸烟)、焦虑抑郁状态(赋值:0=无焦虑抑郁,1=有焦虑抑郁)、失眠情况(赋值:0=无失眠,1=可疑失眠,2=失眠)、家庭支持情况(赋值:0=家庭功能良好,1=家庭功能障碍)、跌倒风险(赋值:0=低风险,1=中风险,2=高风险)、营养状况(赋值:0=营养良好,1=潜在营养不良,2=营养不良)、日常生活能力(赋值:0=日常生活功能良好,1=轻度功能障碍,2=中度功能障碍,3=重度功能障碍或完全残疾)、衰弱状况(赋值:0=无衰弱,1=衰弱前期,2=衰弱)、便秘情况(赋值:0=无便秘,1=有便秘)、1年内跌到情况(赋值:0=无跌倒,1=有跌倒)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85岁、≥85岁、男性、焦虑抑郁状态、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衰弱前期、衰弱是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老年慢阻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3 讨论

慢阻肺作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易反复发作、住院时间长、再入院次数多、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等特点。2018年王辰院士牵头组织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5]。本研究纳入云南省多家医院新入院老年(≥60岁)患者2 182例,其中慢阻肺患者624例(28.6%),可见慢阻肺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病率更高。鉴于老年慢阻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健康后果[5],及早筛查并干预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组较非慢阻肺组平均年龄大,且年龄越大患有慢阻肺的比例越高。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增加了患病或疾病加重的易感性,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多种精神心理症状。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患慢阻肺的男性患者占所有男性患者的34.2%(447/1 307),患慢阻肺的女性患者占所有女性患者的20.2%(177/875),可见男性患慢阻肺的比例高于女性,这与既往多项研究结果一致[6-8]。造成男性比女性慢阻肺患病率高的原因可能是:(1)男性吸烟率较高,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损伤支气管上皮,并破坏肺部免疫系统,致使肺部易发生感染,最终造成肺功能受损[9-10];(2)由于女性整体抗体水平及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较高,因此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更强[11-13]。虽然多项研究均发现男性患慢阻肺的比例高于女性,但近年来世界各地慢阻肺相关的女性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迅速增加,而男性逐渐趋于稳定[14-15]。因此,既往所认为的“慢阻肺是男性主导的疾病”这一观念可能需要改变。

NG等[16]报道,44.1%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存在抑郁,而抑郁与较差的生活质量、较多的呼吸症状、住院时间较长和较高的死亡率相关。2018年法国的一项系统性综述也显示,在纳入的30项研究中有19项揭示了焦虑和/或抑郁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增加之间的密切关联[17],其原因可能是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敏感性升高[18],增加了同时发生恐慌谱精神病理的风险[19],进而加重了慢阻肺症状[20]。此外,慢阻肺也增加了焦虑抑郁的发生风险[21],有学者认为,慢阻肺患者的焦虑抑郁可能部分是由全身炎性反应、缺氧和海马神经元坏死引起的[22]。本研究结果虽然提示焦虑抑郁状态与慢阻肺相关,但关于慢阻肺与焦虑抑郁的因果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慢阻肺组中有46.3%的老年患者存在潜在营养不良,27.1%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与既往多项研究结果基本吻合[23-24]。营养不良在慢阻肺患者中较常见,且随着慢阻肺的加重而加重[25],已多次被证明其能够增加并发症及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风险,如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次数增加及死亡率升高等[26-27]。EZZELL等[28]研究发现,与非营养不良的慢阻肺患者相比,营养不良的慢阻肺患者肺弥散能力更差、运动耐量更低。营养不良可能会加速呼吸功能衰退,导致肺组织损伤,同时,也能导致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如膈肌)质量及收缩能力下降;此外,营养不良还可使呼吸肌更易发生衰弱和疲劳,削弱了产生咳嗽的压力,从而导致排痰及清除肺部感染分泌物的能力下降[29]。

老年人普遍存在衰弱,其特征是生理储备减少,对压力源的脆弱性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衰弱与慢阻肺相关,在慢阻肺组患者中有84.0%存在衰弱及衰弱前期,与TER BEEK等[24]研究发现的在慢阻肺患者中发生衰弱及衰弱前期的风险达83%的结果十分接近,但高于MARKLE等[11]研究为67%的结果。慢阻肺和衰弱可能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30],如慢性炎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受损;慢阻肺常见的肺外表现如疲劳、体质量减轻、体力活动减少和肌肉萎缩[31]与评估衰弱所采用的Fried量表内容基本一致,因此,二者可能存在密切联系。SINGER等[32]研究发现,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衰弱与常见的肺部疾病加重、全因住院、残疾和死亡密切相关。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患有慢阻肺的老年人发生衰弱的概率是无慢阻肺老年人的2倍[33]。此外,据GALIZIA等[34]研究结果显示,衰弱量表评分每增加1分,无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增加36%,有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增加80%。大量研究结果均证明衰弱与慢阻肺存在密切联系,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综上所述,在≥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中,老年慢阻肺患病率不容乐观,及早筛查、诊断并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年龄、男性、焦虑抑郁状态、营养不良、衰弱与老年慢阻肺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肺外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并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预防或康复可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贡献:戴靖榕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李燕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李婕、何旭、李杨进行数据收集及整理;戴靖榕、李婕进行统计学处理;李婕进行论文的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阻肺赋值住院
妈妈住院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金化浊方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
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