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22-03-23 16:02王敬华
关键词:论语儒家美育

金 莹,王敬华

(海口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1127)

美育起源于人类劳动,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美育概念出现较晚,是由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蔡先生把美育定义为应用美学理论,以陶冶感情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但美育实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已历经数千年。以寻求生命之道为致思路径的中国哲学,期求人的素养的尽美尽善,在道德文化上期望与人为善、成己成人、推己及人,历来十分重视美育在高尚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建构的美育学学说,在春秋战国的主要美育学说中,特立独行、卓尔不群。本文拟以先秦儒家的主要经典为依据,梳理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体系,并探讨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价值。

一、“修齐治平”:儒家美育思想的个体与社会功能

儒家的基本命题是“内圣外王”。“ 内圣”,就是作圣贤的功夫,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人品,做有德性的人,就是“修身”;“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种追求,也体现了儒家美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一)美育的个体性功能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首先对每个受教育的个体产生影响,在先秦儒家看来,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陶冶性情、二是启迪知识、三是审美愉悦。孔子认为,美育可以陶情养性,塑造完美人格。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这里,孔子将诗和乐与礼并立,看作一个仁人君子的基本修养。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兴,起也。”是指学者最初的“好善恶恶之心”;“礼”是“学者不为事物所摇者”;“乐”是“养人之性情,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1]110孔子认为,乐可以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自觉接受仁道。荀子也十分重视美育的这一功能,荀子曰:“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君子明乐,乃其德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荀子认为,音乐体现着人们和谐一致的原则,礼使人们上下等级贵贱,音乐能改变人的性情。君子提倡音乐,乃是他重视德行的表现。《礼记》进一步继承发展了孔子和荀子的上述思想,强调乐的本质“在人心感于物也”[1]627,强调音乐是人的感情的表现。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个体还具有启迪知识的功能。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在他看来,首先要以求道为基本志向,其次要执守德,再次要不违反仁的基本要求,最后还要勤于实践,游涉于各种艺事。朱熹注释说:以上四者是学者学习的“先后之序、轻重之伦”,学者依此即可“本末兼该、内外交养,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1]98-99《礼记·学记》进一步发展了孔子这一思想,认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1][2]617对个体的审美愉悦作用是艺术独具的功能,先秦儒家对美育的审美愉悦作用也是完全肯定的。孔子认为,君子修身,追求人格高尚与完美,扣人心弦的乐教比说教更能给人以美感的熏染和拨动人的心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礼记》也十分肯定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2]638这就是说,艺术具有使人欣喜欢爱快乐的作用。

(二)美育的社会性功能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谈论理想各言其志向的对话中,孔子提出了他所追求的超越世俗和功利的理想的社会目标。孔子甚至认为礼乐美育与刑罚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礼记》也十分注重音乐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2]633这就是说礼、乐、政、刑四者的相互配合与畅通才是王道政治的要求。荀子说:“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乐记》)也就是要通过“乐”的作用从感情上来协调社会中各个等级的关系,使敌国不敢侵犯,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以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

二、“亲亲仁民爱物”: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仁”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美育思想是其仁学的发展和延伸,其思想体系也是以“仁”为核心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儒家美育思想观念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作为一个人,如果连仁都做不到,那么遑论礼乐与美育。孔子还主张礼教与乐教不要停留于“玉帛” “钟鼓”等器物层面,要注重挖掘诗书礼乐的精神内涵,以彰显美育在提升道德人格中的作用。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曰:“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1]194

(一)通过内在的思想自我反省和外在行为约束实现人格完美

先秦儒家主张每个人都要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实现人格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主张保持“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的君子人格。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要自觉做到理解和尊重他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卫灵公》)要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尊重别人,“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获得别人对自己的理解,以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群而不党”(《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是儒家处理整个群体关系的原则。如果人人都做到这样,群体就会情真、风正、和睦友好。君子不仅在态度上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且在行动上还应有克己助人、扶危济贫的精神。这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是儒家人格之美的精髓所在。

(二)通过推己及人构筑社会环境美

先秦儒家构筑美好社会环境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儒家讲“仁者爱人”,首先要爱你的亲人,仁者以孝悌为本,以“亲亲之爱”作为“爱人”的起源。如何将“亲亲之爱”推广向社会?先秦儒家提出了“忠恕之道”。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国古人把它叫做处理社会关系的“金律”。即自己获得了成功之后,同时也希望别人成功,帮助别人成功,即成己成人。孔子还提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叫恕道,又叫推己及人。先秦儒家将个人道德的完善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相联系,并且把前者作为后者的手段的美育思想有着具大的进步意义。

(三)通过仁民爱物倡导自然美的陶冶

自从人类脱离动物界有了抽象思维能力以后,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因此,先秦儒家十分重视自然美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孔子看来,自然物本身的形象就表现出具有与人的“美德”相类似的特征。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以松柏耐寒比喻他坚守仁义之道,临难而不失其道德操守。孔子还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不满足于纯粹对自然的观赏,而是试图沟通山水自然之美与人的美德的内在联系,体察道德与自然物在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使人与自然相辉映。

三、“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先秦美育思想的主要原则

在先秦儒家看来,美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可以从先秦儒家主要经典中,提炼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原则: 一是尽善尽美,二是文质统一。

(一)“尽善尽美”: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之所以推崇韶乐,是因为《韶》乐产生于虞舜时代,它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禅让”的内容,既符合礼制又符合仁的原则,且曲调、节奏、内容和音乐风格典雅庄重,所以孔子对《韶》乐推崇备至。《武》乐是武王伐纣的内容,虽是正义之举,孔子仍然认为这有违礼制与仁学,《武》乐虽曲调优美,但内容却未尽善。在这里孔子强调艺术的美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尽善尽美。艺术美如此,人的美也如此。孔子的弟子颜回家境贫寒,但安贫乐道,“不改其乐”,孔子对他发出“贤哉回也”的由衷赞叹。

荀子以乐教中的“道”和“欲”的关系论述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荀子·乐论》)强调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不应该是满足个人的欲望。作为先秦儒家美育思想之集大成的《乐记》,对于“尽善尽美”这一美育原则也有过深刻的论述。《乐记》说:“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2]669强调乐教的本质内容在于用它来提高人的内心修养。

(二)“文质彬彬”:美育的价值取向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指内容,“文”指形式。“质”与“文”的关系是,既要反对质朴多于文采,以免于粗野;又要反对文采多于质朴,以免于虚夸。“质”与“文”配合恰到好处,这才是个君子。孔子的原意是指君子人格的内在品质(内容)与外在仪表(形式)应完美统一。由于这一思想中包含了对审美的看法,因此对后世的审美标准产生了重要影响。

子曰:“绘事后素。”(《论语·八佾》)任何美的对象都是首先有好的质地,然后再予以加工修饰的结果。在这里,“质”之美为事实、求真之美;“文”之美为价值、艺术之美。文质彬彬的审美标准,也体现了孔子中庸思想,即“过犹不及”,强调文与质相得益彰的“中和”之美。例如在人的个性上,孔子既欣赏勇者不惧的人,但又强调“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孔子高度评价像《关雎》那样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好作品。因此,在孔子看来,只有文质彬彬、内圣外王、德行文采与仁爱志道取得了形神完美和谐的人,才是合乎审美理想的君子人格美,才是“文”与“质”的适度和谐的中和之美。在孔子身上,我们就看到了“文”与“质”的完美统一。可见,中和之美的审美尺度对人格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起了独特的规范作用,是先秦儒家审美理想中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美学范畴,对我们今天的美育实践仍具有指导价值。

四、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如前所述,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个体和社会功能、美育思想体系,以及美育主要原则等诸多特质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提升人生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寓教于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善、美的统一

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寓教于乐”,其教育思想中体现着 “真”“善”与“美”的统一。例如:孔子强调“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即学习态度要求真务实;孔子对 “善”与“美”的重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不是为了装饰自己,并注重“尽善尽美”。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有提升人格和价值引领作用,是“真”“善”“美”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导向和情感的归依,使学生形成一种精神追求、道德领悟和实践。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显而易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填鸭式教育方式,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我们借鉴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于一定的审美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美育所具有的愉悦性、情感性等特征,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进而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二)“内外兼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价值目标

如前所述,先秦儒家既注意到了“美”与“善”之间的既相互区别关系,又相联系。 尽善未必尽美,尽美未必尽善;两者(至美境界与至德境界)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趋于一致的。 例如,未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就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在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中,“善”与“美”两者都被视为一种价值判断,“善”指内在的德性,“美”指外在的美感与愉悦。儒家美育价值指向即“文质彬彬”之君子之美,其基本求在于内在之德性涵养与外在之感性形态相得益彰,即内外兼修。这就要求大学生内在心性培育和外的感性形态之涵养相结合,因为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必然体现于仪表仪容、言行举止的外在精神面貌中。 因此,我们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达到感性(文)与理性(质)的平衡、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使之达到内在欲求与外在行为之自由和谐的审美和道德境界。

(三)“以美化人”“以美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先秦儒家重视艺术教育(乐教)在心性与德性的培育和人格提升中的作用,“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3]298美育的目的是“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也是为了“修身”,即“成人”或“成仁”。 对此,先秦儒家的先哲们都各自制定或设计了自己的“育人方案”。 如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等高扬道德主体的崇高人格,即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写之人格, 亦为孟子说的大丈夫人格,这种独立人格精神,即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人”之要义所在。先秦儒家所推崇的浓厚的人文情怀、高尚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因此,中华美育传统中的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格,其意义最终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建构的美育学说,在中华美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秦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其美育的个体、社会功能。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原则是:尽善尽美、文质统一。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诸多特质对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善、美的统一,体现"内外兼修"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猜你喜欢
论语儒家美育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读懂《论语》?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