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下的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2022-03-24 13:19王崇人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王崇人

摘要:新冠疫情考验了国家对社会的治理能力,同时也是一次检验媒体融合实践成果的重要契机。在不断革新传播技术的今天,主流媒体主动拥抱科技不断挖掘融合的增效,打造优质的新闻队伍、制作品质精良的新闻作品,新传播格局下的新闻生产不断促进社会的治理。本文通过探析《南方日报》抗疫表现,以审视现今主流媒融合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发现《南方日报》通过更新技术传播优质新闻产品,增添各类“云服务”,占领舆论主战场,彰显媒体价值,让融合有了“增效”。

关键词: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疫情报道

为了适应当前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构建新型舆论引导格局,打造新媒體矩阵,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主流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以《南方日报》为首的广东新闻舆论战线贯彻媒体融合的发展理念,在政策、管理、人才方面不断加快媒体的融合之路[1]。不断革新传播手段,同时发展网站、电子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实现“报”和“网”结合,也顺应移动化、碎片化的生活态势,实现全方位覆盖和纵深领域拓展,挺进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以南方+为代表的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优质代表。与此同时,《南方日报》不仅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融合,还注重新闻产品创意,不断生产一批同时包含新兴技术、优质内容以及极具审美价值的融媒体产品,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创新了主流媒体的生产力和传播力。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迅速蔓延,拉响了警报。疫情之下,民众急需获取各种权威的信息,以满足自身对疫情的关注和疫情环境的监控。《南方日报》全媒体发挥自身媒体融合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及时、有效地引导舆论,凝聚民众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和自信心,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获得了受众的诸多认同。本文梳理此次《南方日报》在抗疫报道中运用新技术不断生产融媒体产品以服务民众、引导舆论,以窥探疫情之下当前媒体融合传播的进步与发展。

一、深入现场,做好舆论引导

新闻媒体始终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突发性公共事件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对社会、国家抗击灾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疫情防控时期,新闻工作者主动争夺引导主动权,不仅能够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治理[2]。因此,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产生之时,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到一线新闻地,传播最新消息,密切关注重要事项,及时更新信息,做好慰藉民众、动员社会、回应民众需求,同社会舆论场形成共振,并且引导舆论走向,稳定民心、了解民意,为抗击疫情提供良好的社会民众基础。

《南方日报》在疫情暴发的初期即派遣记者跟随广东医疗队前往湖北武汉和荆州,他们给处于猜测与恐慌中的广东受众带来了权威、现场的报道,第一时间为民众传递武汉疫情最新最及时的情况,起到了让民众科学对待病毒、理性看待疫情的作用。在此次南方日报的报道中,《战疫影像日记》尤其受到受众关切,记者们以影像的方式传递疫情资讯,以可视的方式回应了社会的信息需求。2020年1月28日记者赶往武汉火神山、雷神山,采访数位工作人员与管理者,传达医院建设状况;2月初在武汉启动第一批“方舱医院”以后,记者队伍第一时间到达江汉方舱医院展开实地采访。这些报道在危急时刻成为聚焦热点,最大程度地回应了社会对武汉疫情的关切,满足了民众对于疫情信息的需求。

二、革新技术,提升传播效果

直观而言,媒体融合最显著的特征体现为技术的融合,但却并非是数字媒体对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替代。媒体融合实际上是媒体革新传播思维利用技术增强自身信息传播优势提升传播力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的逻辑其实是对信息形态进行整合,并不是为了颠覆与吞噬传统的媒体,而是实现人的感官的延伸,尊重人类的信息获取惯习[3]。媒体融合技术汲取传统媒体在漫长历史中打造的传播格局和生态,扩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从而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这样的一种变革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步伐,也丰富了信息的呈现,让信息真正服务于民众。《南方日报》创新抗疫报道理念,用新闻摄影、短视频、Volg(视频博客)来报道疫情的现状,在技术方面适应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在内容方面强调真实性、可见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新闻摄影

在1938年发表的《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海德格尔曾言:“对于现代之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的相互交叉,同时也照亮了初看起来近乎荒谬的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4],“世界被把握成图像”在如今仍然没有过时。图像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倚重的媒介产品,如绘画、摄影、平面广告、漫画等等。新闻摄影对重现新闻现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满足可见性需求上远远超过文字,尤其是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影像之于“真实”具有更为突出的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队伍赶到武汉一线抗疫战地,策划了《战疫影像日记》,用新闻摄影的方式将疫区的最新情况传递出去,很快获得了受众的认同。其中由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拍摄的《向前跑,为生命护航》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突发性新闻的一等奖。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2月16日湖北洪湖市人民医院,广东对口援鄂的医疗人员为了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条件,争分夺秒转移病人,镜头再现了医护人员与死亡赛跑的场景。在和煦的日光下,两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通过推动病床来运输病重的患者。在寒冷的冬天里,凛冽的空气,洒落在病床上的温暖阳光,给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除此之外,由《南方日报》牵头的南方视觉网站策划《抗疫影像日记》专题,用图片的形式保存了广东省抗疫的时间脉络,用摄像机记录广东省各个地区的抗疫历史,现在已经成为珍贵的资料。

(二)数字报

除了新闻摄影,为了帮助民众及时掌握疫情实时动态,《南方日报》联合其他南方账号媒体创作关于疫情的相关内容,采用微海报、数据海报、图解新闻等形式制作可视化新闻,让读者及时、快速获取第一手消息,联合对抗新冠疫情。这些新闻既是严肃的“硬核”内容,又具有“软”新闻的形式,迅速得到读者认可。如《广州179例确诊病例涉及11个区91个小区或场所(名单)》这篇报道,在“南方+”客户端接近900万的浏览量。

这些高质量的融媒体产品采用可视化形式,图解文字信息并转化为形象符号,将冗长的文字和复杂关系链用线条、箭头勾勒出来,精简信息的解码过程,包括图解病毒传播链条、科普防疫措施以及如何科学使用口罩等。为了时刻让民众了解,《南方日报》“抓”核心、唯“快”不破,不断生产高质量的“数读”产品,集结“南方+”客户端,实时发布疫情最新实况,将刚需信息可视化,制作疫情地图,让读者快速浏览疫情的扩散程度和地域,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可视化新闻产品是融合实践的重要创新手段,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交互的场景需求。

(三)微纪录片

伴随社会与文化的深度媒介化,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在媒介环境中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征。传统媒体随着融合发展布局新媒体格局,注重信息的“短”、阅读的“快”,“微博”、“微电影”、“微广告”、“短视频”等等压缩时间的信息产品不断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媒介形态也随着媒介环境发生革新,全民进入“微信息”的媒体格局[5]。与此同时,纪录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微记录片”成为人们了解真实故事、事件的重要方式。微纪录片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真实人物和事件为刻画对象,是以“真实”、“客观”为本质的视频艺术形式。《南方日报》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也采用了“微记录片”这一形式来记录和再现武汉抗疫场景,获得大众的好评。

其中记者团策划的《呼吸》微纪录片讲述多家医院的重症病房医患双方共同与死神抗争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为了拍摄这一微纪录片,记者们连续一个月蹲守在医院,力求记录这些惊心动魄而又温暖人心的抗疫画面。微纪录片大量使用原声力求刻画真实,拍摄方面具有鲜明的主题性,注重还原在场的故事。作品发表在客户端后流量随即达到10万,后被人民日报等多家重量级媒体转发[6]。除此之外,记者创新表达方式以第一人称方式拍摄了医护人员离汉的纪录片——《“95后”广东护士在汉口医院的最后一个班》,没有旁白、没有配乐,只有真实的场景再现,报道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共振感。某种程度上,微纪录片的内在实质与新闻强调“客观”“真实”的本质是一样的。微纪录片拥有制作周期短、创作成本低的优势,并且可以迅速实时传输引发实时关注和热点,不失为突发性事件中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三、利用“云”做好新闻+服务

媒体融合是媒体的内容与形式结合,是行动与思维的融合,是产品与技术的融合,也是线上信息与线下服务的结合,将媒体的服务与群众的需求紧紧融合在一起[7]。《南方日报》除了报道疫情的最新状况,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还联合南方+客户端为民众开启各类“云”服务,让“宅”家群众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丰富,缓解群众因疫情产生的心理焦虑和恐慌。

(一)“云辟谣”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背景下,与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成为妨碍全球治理疫情和社会秩序的重大问题。这些错误、谣言信息借助社交媒体在全球媒介环境中泛滥,信息的传播比病毒更迅速,直接导致了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被命名为“信息疫情”[8]。《南方日报》也同其他媒体迅速拉响反击“信息疫情”的战争,在“两微”及客户端针对新冠谣言及时辟谣,转发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谣言,保证信息环境的清朗。

(二)“云健康”服务

新冠疫情是一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健康科普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各级媒体都开设“抗疫”板块,《南方日报》联合其他卫生部门权威发布防疫的相关作品,做好相关卫生基础工作,引导民众科学防疫。例如编撰防疫指南歌谣、图解防疫措施以及科普疫苗知识等。除了相关文字作品,南方+客户端还开拓了其他服务,如“广东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点速查系统”和疫苗接种查询服务等等。

(三)“云游艺”服务

为了抗击疫情,人们将身体与其他个体进行隔离,个体被搁置在封闭的环境,内心对疫情的恐慌只能靠媒介来消除。民众使用媒介的需求和动机大大增强,媒介真正成为了“人的延伸”[9],获得各式各样的服务。南方+客户端就开启了“云游艺”的功能,让身处在家中抗疫的大众可以欣赏到艺术,以缓解因外界风险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云游艺”在线上为用户提供各类文艺信息和艺术品展览,同时还有“艺术课堂”供给群众学习。

结语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是对媒体融合实践的重要检验。很显然,面对多元而复杂的疫情中的舆论环境,主流应当发挥“稳定器”、“解压阀”的功能,利用新兴媒体技术传播优质新闻产品,以此维护社会秩序、凝聚抗疫力量。《南方日报》依托原先报业集团优势推进的媒体融合显然是有效的,做到了资源整合、管理有序、手段先进,培养了一批具有眼力、脚力、笔力和脑力的优秀人才。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时,南方日报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除推出优良的融合报道作品之外,还充分依托客户端为群众提供各类“云服务”,真正做到媒体服务与群众需求相结合,融合实践有了新拓展和新视野。这一较为成功的融合理念源于对新闻规律的尊重,既遵循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政治要求,又以多样化的融媒产品满足回应受众关切,在传播的时、度、效上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也充分展示了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成功转型。

注 释

[1]南方日报评论部.做好媒体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EB/OL].南方日报.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29/c40606-30595142.html.2019.01

[2]王晶晶,邢祥.重大突發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提升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0(09):22-26.

[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03):54-59.

[4]Heidegger M, Grene M. The age of the world view[J]. Boundary 2, 1976: 341-355.

[5]焦道利.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7):107-111.

[6]卞德龙.在抗疫主战场用好媒体融合——南方日报特派湖北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全媒体实践[J].南方传媒研究,2020(03):56-61.

[7]张巨才,黄先超.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核心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5):102-107.

[8]徐剑,钱烨夫.“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及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5):121-134.

[9]张文娟.疫情之下,慢直播何以成为“爆款”——以央视频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为例[J].青年记者,2020(14):8-9.

(作者单位:珠江时报)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