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探讨

2022-03-24 13:19牛静 莎木央金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牛静 莎木央金

摘要:新闻传播具有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独特价值,是一项高度依赖思维的智力活动,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技能以及促进整体社会的理性化。高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主要有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设一批高质量批判性思维课程等。

关键词:高校教育 新闻传播学 批判性思维 教学改革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且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整个社会创新能力提高、信息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大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及策略,而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探讨较少。数字信息时代,传播环境、媒体机制等发生了变革,如何在复杂变化的媒体环境中审视媒体变革、促使技能提升,这都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所以研究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价值。

一、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数字信息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主流后备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其检索、获取、表达和交流信息的基本专业技能,还能培育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性批判的精神——基于理性“能够熟练地对通过观察、经验、联想、推理、交流所产生或搜集到的信息展开概念化、应用、分析、合成和评估。”[1]此外,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学生超越知识和信息记忆的范畴,自觉应用多种思维方式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变革不断冲击专业记者和媒介机构新闻生产及传播流程,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和传播,人们被海量同质化的无效信息裹挟,在碎片化的阅读中失去理性批判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愈来愈丰富的时代,辨别、分析、评估、应用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辨识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一)有利于磨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包括现实理解力、专业判断力、信息采集和跨媒体叙事能力、新媒体传播运营能力等。借助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等批判性思维的六种核心技能[2],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如果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磨砺、养成一种“对象、事实、观点、信念”的批判性思维习惯,那么就会以专业的敏感性合理质疑和評析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同时,批判性思维具有实践适用性,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了解、总结不同类型的媒介属性,并综合运用不同媒介特性等,分辨、筛选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信息,通过反思和纠偏总体舆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承担提升大众媒介素养的任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技能素养间互相促进,培养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评估、学习、辨别、批判、选择不同平台和技术的过程中,激发并保持其好奇心,持续关注前沿科技、商业模式、政治思潮和当下国情,进而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

(二)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及整体社会的理性化

新闻传播作为一项依赖思维的复杂智力活动,需要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运用科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收集、分析、综合、评估信息,为受众提供多元、开放、全面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甄别信息、辨别谬误、独立思考,用理性批判的精神透过现象洞察本质和提出真正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问题,用严谨合理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展开评估、验证、选择与修正,探究展现真理和真相。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辨别中意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理性地进行换位思考,自觉抵御盲从、自我中心主义,可以反思个体内心的刻板印象等,成为拥有敏感性、使命感、责任感的专业新闻人,在面对谣言和虚假信息时发挥专业新闻人的舆论引导作用,主动辟谣,并引导公众理性消费信息,避免因盲信、谣言等引发社会危机,有助于保障整体社会的稳定性、公正性及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是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3]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学生,而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差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有较强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但透过表象挖掘真相、独立思考、公开表达观点等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跳出“新闻职业教育”的窠臼,回归人文社科本原,引入批判性思维,遵循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改变过去只强调“新闻专业”的教学文化和方法,培养对新闻传播具有认知、研究和参与精神的人才。

(一)创建新型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创建开放多元的新型教学文化,以学生能动思考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以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驾驭和适应数字信息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为教学理念,增加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观点和产生的问题进行理性质疑,促使学生在主动探寻和验证中形成公正的思考和开放的精神。

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效培养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以合理质疑的方式分析思考所要教授的书本知识,广泛获取各类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教师应当训练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个人对信息、选题和案例的选择、判断等问题的批判性理解,认识到可能阻碍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障碍,对教学引导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质量以及学生讨论方向等进行把控;最后,用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敏锐观察现象、深入分析问题、洞察隐含实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形成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方式评析媒介事件

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师生的对话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方法,教师应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以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析而不是抨击,保护其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已知知识和信息独立选择、判断并合理质疑和挑战的能力。其二,新闻传播教育应当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贯穿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及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逻辑批判性思维,制定符合新闻传播特性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措施和训练计划。其三,发动学生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媒介事件等进行资料搜集和观点展示,利用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反思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课堂讨论热点事件,增加学生对媒体责任、媒体关怀的批判性认识。其四,利用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案例,描述具体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包含的新闻传播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讨论评析,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经历。比如,在《传播伦理与法规》授课过程中,可引入大量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现象和媒体侵权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梳理及评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让学生主动卷入学习过程,促进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能力型评估方式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多维互动为重点,将线上教育、线下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整合的全新教学模式,深层融合网络学习和传统教育,构建智能化、动态化的开放课堂。[4]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提前思考和准备,且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多元和发散的思维。主要步骤有:第一步,教师可结合实际,将典型性、针对性、前沿性的新闻传播问题融入课前学习材料中,并控制学习材料时长(3-10分钟内),以符合全媒体时代学生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习惯,比如利用“微信”定期推送前沿知识,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思考问题等,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思考。第二步,完成材料阅读后,教师在课堂上或线上收集学生的回答,结合学生反馈,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讨论,比如就某一个话题进行新闻策划,或就某一个新闻事件报道进行反思性总结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还需扭转传统以书面考试、卷面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倾向,创新多元评价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如尝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给予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探索欲、创新性等因素以恰当的评价权重。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伦理与法规》的课程上,主要采用了以下成绩评定方法。首先,可以将课堂上互动表现、课题作业完成、学习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评价;其次,综合评价要突破课堂局限,也要考虑学生的线上或课后学习情况,如将学习群的发言、学习群中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纳入考评指标之中;其三,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本门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和学习内容,這些自主学习的内容也纳入考评之中。其四,鼓励学生就某一研究问题进行学术创作或新闻创作,学生参加会议的文章、公众号发布的稿件都可以成为教师考评时考虑的因素。总体来说,评价方式应向能力型评估转变,综合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解问题、分析事件、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此推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开设一批高质量的批判性思维课程

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基本模式:其一,专门开设批判性思维的独立课程;其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有关批判性思维技能、品格、意识、态度等的融合课程;其三,结合“独立课程”与“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综合式课程。[5]不同类型的课程对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不同,融合课程和综合式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提升作用显著。新闻传播教育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网络课程等,开设一批高质量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比如,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在“新闻传播理论”等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技能、品格等,引导学生将媒介批判意识与现实社会问题相勾连,关注媒介、新闻、信息、现象本身,挖掘由此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展开与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对话,以多元化视角消除偏见,避免学生对媒介信息全盘接受或否定。此外,新闻传播学院还可以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式课程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媒体技术和媒介影响有充分认识和全面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热点媒介事件展开小组讨论、评鉴报道内容、撰写媒介批评文章等,培养学生在探究新闻时养成严格的、具备数字素养的、充满怀疑精神的、独立的思维方式[6]。

结语

新闻传播作为一项高度依赖思维的复杂智力活动,具有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独特使命,需要传播者具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新闻传播教育要以人文社科为基底,培养学生的情怀、价值观、使命和担当,这就要求高校结合教学文化、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进行改革,从而多层面多角度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获取、分析、评估、选择各类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以专业新闻人的敏锐性、责任感反思一些媒体问题,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促进整体社会的理性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以新闻传播类理论课的改革为实践对象》(编号:YY202020)的成果。

注 释

[1]Snyder, L.G. M. J. Snyder.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M].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 Education, 2008: 90.

[2]Peter A.Facione. The Delphi Report[M].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 6-11.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4]胡海南.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传媒,2020(01):84-86.

[5]陈振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之争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4(09):56-63.

于勇,高珊. 美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及启示[J]. 现代大学教育,2017(04):61-68.

[6]陈昌凤. 21世纪的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新闻大学,2020(09):10-21.

(牛静,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莎木央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