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文学语言 做活主题报道

2022-03-24 13:19石刚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

石刚

摘要: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章的魅力之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不断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让党媒的声音更强劲?本文通过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美学的需求,探析如何运用文学语言做活主题报道。

关键词:文学语言 语言美学 主题报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读者对新闻的审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者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适当运用文学语言,提升主题报道美感,创新主流话语体系,让党媒的声音更强劲,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黏住更多用户。

一、主题报道呼唤语言美学

传统媒体一直以来过度要求精准而忽视了内容呈现方式,特别是语言呈现方式的包装。综合来看,传统的主题报道,新闻要素一般比较完整: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过程如何或者叫结果如何,新闻写作概括为“5W+1H”,也就是: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但是,这样的新闻往往流于格式化,呈现形式机械僵化,业内戏称为“黑板报”。记者写得十分无趣,读者看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信息传播质量和受众对媒体的黏合度。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自媒体满天飞,人们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而是随时随地可以从手机、网络上获取信息,成为积极主动的信息搜寻者与传播者。同时,媒体从业人员数量暴增,但从整体来看,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连语句都无法弄清楚,就堂而皇之成了“记者”“编辑”。很多自媒体毫无底线,“制造”的信息往往是为了博眼球骗流量,虽然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但也让人难以甄别信息真伪,给受众的思想观念形成非常严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主题报道的吸引力,传播主流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已经刻不容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美的需求,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的新闻信息,呈现方式更美,就会更受欢迎。当然,对于新闻作品特别是主题报道来说,如果能让信息有深度、广度,还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提升报道美感,创新主流话语体系,能让受众在轻松愉悦中完成阅读,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增加媒体的竞争力。

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可能无法将主题报道写得像诗或者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具有特别丰富的想象空间,但做好文字积累,具备过硬的汉语言基本功,通过精美的语言来呈现新闻信息,提升对读者的吸引力,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却是时代的呼唤。

二、文学语言在主题报道中的运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下称贵报集团)历来重视内容建设,也一直在做创新主流话语体系的有益尝试。贵报集团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导向为魂,内容为王”。要求“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不间断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融媒体策划报道,不断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就是指运用精美的、能够吸引群众的语言,构筑主流话语体系。

“三線”精神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三线”建设这类主题报道因为时间久远、与受众有年代隔阂等诸多原因,把旧闻做成新闻,想出彩却并不容易。2021年11月,贵报集团在天眼新闻客户端与《贵州日报》推出了“代号无声”系列报道,大量运用文学语言,再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数十万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的需要,火线开拔,来到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默默地挥洒青春,书写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描绘后来者继承“三线”精神,为了新的梦想,继续在这片土地忠诚耕耘的故事。

“群山莽莽,风霜刀剑,挡不住这群天南海北汇聚于此的建设者们改天换地的决心”“依山而上的爬坡烟囱宛若一条卧伏的巨龙,深藏于山洞的中央变电站似一颗跳动的‘心脏’……”这是《青杠成林》描写黄震泽夫妇等人建设“青杠林林场”伊始的场景。“群山莽莽,风霜刀剑”,这种利用文学语言对于大场景的描述,让人瞬间热血沸腾,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想要一探究竟的心思。

“‘快到了!’不知是谁一声吆喝,把沉浸在颠簸睡梦中的陈万生惊醒,云贵高原的苍凉扑面而来,天与地之间,与记忆重合的,仅有一条与故乡鸡西穆棱河同样静静流淌的河流。”《大河东去》用文学语言将云贵高原与主人公陈万生的故乡鸡西穆棱河作了巧妙结合,体现了“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需要而四海为家的高尚情怀,也拉近了读者与“三线”建设者的距离,想要了解这群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人的故事和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条大河,盛不下所有的喜乐哀愁。她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也如一个欢乐的少年,她有过脉脉流淌的柔情,也承受过物欲横流的痛楚,她见证了精忠报国,也接纳了苦泪挣扎”。诗性的语言,令读者对“大河”边上数十年来的变化赞叹,并引发共鸣,正是一篇报道的成功之处。

《天生一对》则描写了代号为300号信箱与301号信箱的两个工程部中,“三线”建设者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爱情,又通过其中两个人爱情的描写:“这样的携手并肩,是属于小家的浪漫,也是属于300号信箱和301号信箱的兄弟情深”,诠释“三线”建设者在特殊年代结下的战斗情谊。

如果说新闻的主要目的是报道信息,那么语言美学,就是信息吸引受众的黏合剂。《贵州日报》文化周刊在天眼新闻客户端推出的主题报道《新黔中行》,将这种黏合剂的效应发挥到极致。

在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大背景下,关注新时代贵州乡村的新风新貌,着力讲好新时代贵州乡村故事,传递贵州乡村好声音,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本次主题报道“黔中”之行,是指“黔边”外的其他共57个县(市、区),不说采访的难度,这样一组时间长、跨度大的报道,如何才能不让读者出现“审美疲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文化周刊决定借鉴《新黔边行》的成功经验,推出《新黔中行》。《新黔中行》被评论家誉为“一个见证贵州‘千年之变’的重要文本,一本新时代贵州的‘大地之书’”,特别是用文学语言和文学写法的形式,深受读者欢迎。在执行时,新媒体端上的栏目名称具化为“新黔中行·村寨采风”,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个栏目要刊发的主要内容。

《普安县布依茶源小镇:岑开文的千年古茶情》,几句话就令人沉浸其中:“经过数次冲泡,琥珀般的茶汤色泽已越来越淡,可岑开文胸中的感慨却越发浓郁起来……那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就像这楼阁之外由山村演变而来的小镇”“望着楼阁外的小镇,四通八达的街道似乎与岑开文记忆中儿时的山路重合,他还是那个背着背篓去卖茶青的孩子,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呼吸同连绵的林间小道一同起伏。”

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有什么比当年“光着屁股”随着父辈一起上山采茶,现在投身于茶产业发展的主人公的经历更具说服力?如果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就是“岑开文给记者泡了一壶茶,然后讲起了他创业的故事。小时候跟着父辈一起采茶,后来政策好了,学习做茶生意,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生意越做越大了。当地的茶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生活得更加富裕,当年的小村庄,现在已成了小镇”。四平八稳,放之四海而皆准,毫无语言的美感,读来顿觉无趣。事实上,新媒体时代,新闻特别是主题报道并不是简单报道和陈述事实,新闻信息中,往往带有故事性的内容,通过文学语言的妆点,完全可以为新闻附上一些“人情味”,拉近受众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情感。

截止本文成稿时,《新黔中行》已刊发整整100期,整组稿件既结合了纪实散文、小说故事的文学写法,也不断穿插文学语言,读来语境深厚,作为一组展现贵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题报道,令读者从语言美学中,感受到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场景,受到评论界的肯定和业界好评。

三、巧用文学语言,改变语境贴近读者

文学语言因为具备意象性、隐喻性,克服了一般语言的抽象性,又能够表达审美意义。运用好文学语言意象性、隐喻性的基本性质,改变“新闻八股”式的语境,使新闻语言更加精准精炼,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才能更加贴近读者。

在2021年新春佳节,天眼新闻客户端携手川观新闻策划的“新春佳节云游川黔”,来自四川的熊猫萌宝与来自贵州的金丝猴儿上演《猴儿逛蜀地,川宝黔行来做客》的好戏,与广大网友一同领略两地风光:“梵净山上云海翻滚宛如仙境,四姑娘山冰瀑矗立晶莹透亮,安顺地戏铿锵唱腔映出了600年前的‘人间烟火’…… ”场景设计,也全用文学语言及文学写法:“呼!一路摸爬滚打,熊猫宝宝终于登上了梵净山”;“哇!‘万峰林的稻田好美啊~’坐上热气球的熊猫宝宝惊呆了”;“哗!金丝猴儿惊呼,‘九寨归来不看水果然名不虚传’”;“嘘!乐山大佛前,金丝猴儿仿佛遇上强手噤了声”。熊猫宝宝坐上了热气球,金丝猴儿游戏于天地之间,令人自然联想到文学名著《西游记》,此刻,金丝猴儿已变成了“孙悟空”,那乐山大佛,就是用五指山“镇压”过它的“如来佛祖”。在不知不觉之间,读者对报道需要传播的目的——风景名胜已了然于胸,更进一步的是,通过文学语言的表达,读者觉得“诗与远方”也触手可及。实际上,这种通过文学语言让新闻立体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既是全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美学艺术化体现,更加贴近读者“悦读”的语境,也是全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转型主攻方向。

新闻的趣味性,是令新闻特别是主题报道真正“活”起来的重要环节。在基于真实性的写作原则基础上,合理、巧妙运用文学语言,改变语境,贴近读者,实现新闻语言的艺术化,从而使得新闻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让读者在完成审美体验的同时获取信息,媒体也达到了传播主流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的目的,自然也就牢牢占据了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实现媒体引导和新闻传播的价值,从而推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郭亭先.浅谈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写作[J].青春岁月,2019(2).

[2]关爽.汉语言文学在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结合点[J].时代文学,2015(12):156.

[3]姬娜.运用文学语言让气象新闻“活”起来[J].今传媒,2013(12).

[4]吾墨衡梁.浅谈文学语言中的美学[OL].2017-09-15.

[5]傅如一.山居秋暝点评[M].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马刚,谌晗,顾冰洁,胡耀元.青杠成林[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11-11.

[7]马刚,谌晗,顾冰洁,胡耀元.大河东去[OL].天眼新闻客戶端,2021-11-19.

[8]马刚,谌晗,王康旭.天生一对[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11-26.

[9]李缨.跟着《新黔中行》一起走进新时代贵州乡村[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8-3.

[10]彭芳荣.普安县布依茶源小镇:岑开文的千年古茶情[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11-26.

[11]彭芳荣.金海雪山,花期之后[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10-28.

[12]王璐瑶,田旻佳,卢达极,周梓颜,杨鸿新,蒋明镏,齐青杨.猴儿逛蜀地,川宝黔行来做客[OL].天眼新闻客户端,2021-2-10.

[13]陈卫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8(12).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2020(9).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老舍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刍议
简述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文学语言的评价标准之审美性
文学语言评价标准的历史变迁
台湾当代小说语言流变寻踪
何谓“大众”,如何大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