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创新探索空天海地一体化海冰监测

2022-03-24 08:08刘艳秀郑冬梅董欣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2期
关键词:浮冰海冰空天

文/刘艳秀 郑冬梅 图/董欣

去年入冬以来,辽宁省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域逐渐进入海冰期,但由于全省多地疫情出现散发,给海冰冰情调查带来一定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探索空天海地一体化海冰监测手段,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海洋预警部门首次应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海冰监测,这也标志着海洋系列卫星在辽宁省自然资源领域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

为提高今冬海冰监测的准确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利用海洋系列卫星数据,实现对海冰发展态势的动态监控。在此次海冰监测过程中,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利用海洋卫星一号C、D卫星影像,联合省内高校等科研单位开展海冰冰情监测,不仅探索出了一套先进的技术路线,并提供了多期海冰影像和海冰分类数据。经验证,各项监测成果均满足辽宁省海冰冰情预警监测技术要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现有的海冰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丰富了海冰监测成果,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传统的海冰监测手段包括现场观测、航拍等方式。这些观测方法只能针对具体点位或者小范围的海冰进行观测。而卫星遥感具备大范围、多频次等观测优势。

根据监测结果,辽东湾于2021年12月14日初冰;黄海北部于2021年12月19日初冰。辽宁省海域冰情进入初冰期后震荡发展,并于2022年1月20日进入盛冰期(严重冰期),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影响,辽宁省海域冰情迅速发展,1月28日,已达到今冬目前最大值。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达到了57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25厘米,浮冰面积达到了12099平方公里,占辽东湾总面积的39.54%,浮冰冰型主要以灰冰、尼罗冰为主;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达到了13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冰厚15厘米,浮冰面积达到了2435平方公里,浮冰冰型主要以尼罗冰、冰皮为主。

据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预测,2月中旬至下旬辽宁省冰情总体缓解,海冰处于消融期,流冰较多,涉海部门应注意防止流冰,确保海上作业安全。随着天气转暖,辽宁省沿海地区的海冰预计在三月初结束。截至到目前,共发布海冰冰情预报43期,海冰预报短信1,800余条,微博发布海冰预报43条,制作海冰冰情周展望7期、海冰冰情月展望2期、海冰监测月报1期。由于冰情发展未达到警报标准,今冬未发布海冰警报。

海冰监测工作在保障全省沿海企事业单位正常的社会生产活动和保护沿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完善卫星遥感+无人机+岸基雷达+水下声学冰厚测量仪的空天海地一体化海冰监测模式,在加强会商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发布预警报信息,为全省沿海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浮冰海冰空天
美国空天防御作战指挥体系现状及启示
俄罗斯空天防御作战指挥体系现状及启示
空天之远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达新高度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浮冰”
南极海冰融化致帝企鹅减少
海洋星探组 先进的中国古代海船
追梦空天
越来越暖是咋回事儿?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