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

2022-03-24 00:4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体系教材

章 羽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3)

教材、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场域里最为重要的3个要素,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也推动着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处理好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努力促成其良性互动,使其每一个要素及其在整体性功能方面不断得到提升。本文仅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思政课教学有所助益。

一、思政课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的特殊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这3个要素。但是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思政课的这3个要素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

1. 教材的统一性

其他课程教材可能因学校课程设置或者任课教师选择而有所不同。而全国各类高校使用的思政课必修课教材均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使用,这是思政课在教材使用方面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差异,也是其显著的特征。

2. 任课教师专业背景的多学科性

对其他专业课程来说,每门课程大多是由课程相对应的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任教。但是思政课的任课教师除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背景外,还来自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3. 学生专业背景的多样性

就学生而言,因思政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思政课理论知识,因此该门课程所要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了学科专业背景多样性的特征。

综上,我们可以将思政课教学的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关系的特殊性简单地表述为: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使用统一的教材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统一规定性要求授课,以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毫无疑问,这样的关系结构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二、打通教材、教师、学生良性互动关系的逻辑脉络

由上可知,思政课教学有着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逻辑脉络。如何根据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打通教材、教师、学生良性互动的逻辑脉络,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

在教学目标上,一般专业课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知识体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专业性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得以检验。而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思政课所表述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解、把握并认同,所谓“既入脑,更要入心”。从“入脑”并“入心”的角度出发,认识、把握并遵循决定或者影响教材、教师、学生互动关系的逻辑脉络,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

1.贴近社会实际,回应学生关切

从根本上来说,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教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为教材决定了教与学的内容,也决定了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其精神以及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其要义。教材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要求,更要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品格。好的教材关键在于两条:一是能够贴近社会实际,二是能够回应学生关切。

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使用的是中央“马工程”统一编写的教材,这是一套理论性强、逻辑严密的高水准教材,具有权威性。该教材在贴近社会实际、回应学生关切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获得了普遍性的认同。思政课教材在编写方面注重理论创新逻辑与实践创新逻辑的统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特殊规律进行了学理阐释,体现了理论叙述层面的学术内涵和学理支撑,以发展的视角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思政课教材体系还具有鲜明的政治品格,反映了理论认知的基本规律,开拓了理论分析与实践认知导向的学习范式,为教师以学术讲政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材的理论性与逻辑性是锚定教学内容定力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压舱石。

2.研究学生意趣,推动教学兼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思政课教师为上课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也有生动的讲述,却往往难以与学生形成“同频共振”的反应。这从学生“接受意趣”的方面来分析,反映出学生的“接受平台”与教师的讲授“不能兼容”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必须研究如何与大学生“接受意趣”相适应的问题。教师应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入学生的接受平台,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主体形象,提升身份认同

我们注意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信服程度。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的道德形象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等院校对于思政课教师的管理,除了对其提出专业知识的要求之外,更应提出比一般专业课教师更为严格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形象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全社会也应共同维护思政课教师的良好道德形象。

4.鼓励学生参与,凸显学生主体角色

思政课教学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一样,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主客体地位分明可见。但是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和要求,教学中更应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而不能视其为是被灌输的客体。把学生视为思政课学习主体,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积极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讨论、调研、访谈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

5.知识教育为本,价值寓于其中

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作为规范性教学,我们需要把“三观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之中。古希腊崇尚“美德即知识”或“知识即美德”的理念,即认为美德和知识本质上是融会贯通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思想家们也发现了价值与知识的分离倾向,并进而有意识地实现了所谓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分野。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价值的灌输,以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而专业课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某个特定知识实现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从教学以及传播的一般规律来看,学生通常还是更愿意主动接受知识而被动接受价值,或者说更愿意在接受知识中接受价值。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把价值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之中,使价值教育更具有效性。

6.课堂内外结合,因事因人施教

思政课教学具有统一性、规定性的要求,因授课对象人数多、面对的学生专业各异,教师往往采用大课教学和一般性考核方式,较难做到因材施教的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来源地差异、家庭条件差异、兴趣爱好差异、对未来的期许差异等,同样的一个内容和观点,在不同的学生那里所能取得的接受度、理解度千差万别。但是由于思政课本身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讲授同一的内容,用同样的方法讲述相同的道理,这无疑加大了因材施教的难度。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这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构教材、教师、学生良性互动关系的着力点

从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基础性要素来看,我们可以从全面的视角和重点切入来思考教材、教师、学生的良性互动关系问题。在这方面,首先需要从这3个基础性要素出发,通过完善要素进而完善关系的逻辑,推进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把握教材之“源”与教学之“流”的关系,推进“源”与“流”的融合与互通

教材是教学之“源”,教学过程是教学之“流”,唯有“源”“流”的融合互通才能使教学的过程得以顺畅。

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表述偏重叙理性,主要以理论语言展现学理逻辑。而思政课又具有鲜明的显学特征,教学内容与现实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既基于理论逻辑又必须关照现实的课堂和社会。因此,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教学工作既要用好教材挖掘理论指引,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回应学生关切,这是思政课教学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使用与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辩证把握教材之“源”与教学之“流”的关系,在推进教材内容向教学过程的转化中,坚持从教材的价值底色出发,根据教材体系的基本内涵与立场,锚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方向和内容选择。

提供系统性的学理支撑是教材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政课教材体系的理论表达蕴含着明确的价值导向,为构建相应内容的教学体系指明了基本方向,也划定了教学过程中话语表达的理论边界。思政课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认同。大学阶段是年轻人确立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有理论讲授,更要有启发式分析和互动式研讨,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有质量的分析研讨要求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所谓“寓思政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通过学理的支撑和阐释,使学生形成对相关问题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基于思政课的性质及其在立德树人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体系的价值导向,在把握好整体课程功能的基础上,明确每一章节的内容在问题阐释背后的立场和地位,这是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底色。具体地说,在学生能够非常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的环境下,教学内容要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展开。但是,这种结合和展开首先需要有政治定力,不能弱化甚至漠视基本的政治立场。要准确诠释教材内容,需要教师精准领会教材理论的精神品格,明确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做好课堂教学佐证资料的选取和内容的优化组合,才能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不偏离教材指引的方向[1]。

2.努力提升教师的化理、创新能力和水平

教材既定,教师的化理、创新能力和水平就决定了教材功能得到发挥的程度,也决定了学生接受教材所阐释的理论内容的程度。教师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照本宣科型,即按照教材章节目编排顺序平铺直叙,不做认真的转换工作。照本宣科型教学表面上看教师是在贯彻教学要求,事实上是教师脱离学生接受的实际和需要,空洞说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任意转换型,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内容授课,甚至脱离教材大纲。任意转换型教学表面上看顺应了学生的需求,但事实上违背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教材的基本要求,这将使思政课失去原则和立场,因而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使用好教材,必须构建能够全面展现教材理论内核的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找到“明理”的方向,修好“化理”的路径[2]。这也是教学工作中最关键、最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是最能够体现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不再是对教材的简单叙述,也不是某种固定的教学模板,而是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提炼理论观点,寻找适合内容的叙事方式,从而构建出的教学体系才能够在精神内核方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并以合理的表达方式展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思想内容。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才是在遵循教材的逻辑主线基础上对教材精神的守正创新、固元培新。

在这方面,如何将思政课教师多学科背景的情况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结构性优势,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其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把思政课讲深讲透。

3.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体系中得以实现

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思想、情感、观念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增强教材的实效性[3]。因此,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考虑,构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系。只有满足学生成人成才需要,才能更好地落实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只有做好教材体系的教学转化环节,才能深入推动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更好地进课堂、进头脑,才能构建起真正有效的思想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的营养传送带”,能够把知识养分恰逢其时得输送到学生的头脑深处,教材的价值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中得以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尤其需要关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认知体系和“接受意趣”,通过良性互动的教学体系将教材的逻辑和教师的阐述链接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之中,滋养学生的思维,获得价值认同。教材编写采用学术语言对主流意识形态加以理性表达和把握而形成的教材话语,具有抽象性、理论性、体系性等特征[4]。这样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关键是要回应实践,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更具说服力。教师要切实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把叙理与说事有机结合起来[5],寻求思政课内容与学生“接受平台”的互认与兼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需要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拉进与学生的关系。在这方面,教师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再次,要善于用互动性教学替代灌输性教学;最后,要采取多种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热爱和兴趣。

猜你喜欢
思政体系教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