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的观念谱系与发展研究

2022-03-24 15:4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文学

叶 冬

文学思想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呈现,包含了文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政治、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态度和见解[1]。它不仅反映了文学家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现了作为群体的“文学家共同体”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国民意识的洞察与思考。回溯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美国文学无疑是一个庞大、复杂、充满独特内涵与特质的有机体系,它流派繁多、风格多样,观念杂陈、取向多元,融合分化、发展跌宕,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学与文化的多样性、杂糅性和兼容性。

一、美国文学思想辨析

从产生的基础来看,文学思想一般而言应包括两个互为影响的系统,即所谓“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文学思想的“内在系统”可以理解为“自律系统”,它是文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体系”,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所反映出来的本质的、特征化的美学内涵与艺术规律。而文学思想的“外在系统”,则为“他律系统”,是影响文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外在体系”。它与“内在体系”的差别在于:虽不作为一种创作技巧或技艺、风格或流派,也不作为一种艺术或美学观念直接作用于文学自身,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应力”,通过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的两种方式,对文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起着“隐性”的规范、制约和驱动作用。而促使这两个不同的系统发生积极互动与协同共振效用的是文学批评。它既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层次,又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生成与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规范力和影响力。文学批评并不仅仅代表批评家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对文学价值、功能意义、发展走势的一种社会判断和审视。具体而言,文学批评既包括了从艺术角度对文学创作中风格与流派、类型与技巧、美感与形式等的研究和检视;也包括了基于文艺学、美学以及文学史等文学理论层面的探究与发掘。更重要的是,文学批评是一个将文学“自律系统”与“他律系统”相适配的“控制耦合”①体系。

从本质上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超越了批评家个人的艺术观和价值观。文学批评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它从风格层次上规范了文学所必须具备的时代性特征;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它体现着以“国家”“民族”“区域”为表征的亚文化体系对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理论观念上的检视和批判;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它具有一种天然的公众话语权利,并对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确认起着制约作用;而从文学创作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学批评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在文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将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文学艺术观与价值观,与文学家的创作观念对接在一起。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控制耦合”的体系,起到了促成文学思想中民族特质和时代精神形成的引导、纠偏和建构的作用。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审视,文学批评不只是文学批评家或文学理论家的个体操作活动,它体现的是作为一个时代“文学家共同体”对文学价值、意义以及文学创作观念与风格特征的集体反思。

关于文学思想的基本内涵,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有三种理解:一是指“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即文学作品是文学家观念和思想的直观呈现;二是指“关于文学”的思想。此外也可能是“与文学相关的思想”[2]。文学思想涉及作者、作品、读者、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流派、文学组织等诸多方面,它通过与文学紧密联系的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思潮等活动得以呈现;它深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美学意识、科技水平、民俗民风等因素的影响,展现出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

由此可见,所谓文学思想,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文学价值、内涵及意义的判断与认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借由文学家、批评家、理论家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理论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本质的、核心的、共享的精神与价值理念。就具体的“文学史(作品、作家)”“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而言,便成了反映这种“理念”的表象,也即研究的对象。因此,发掘与剖析美国文学思想这一课题,则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1)微观角度的研究:探查在美国文学史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家或文学作品所透射出来的具有美国文学“共性”的因素和特征;(2)中观角度的研究:辨析弥散在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史(包含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艺理论等)中所具有的“美国特质”的观念因素;(3)宏观角度的研究:在社会、文化、历史的整体视域下,发掘从哲学宗教观、价值观、艺术观等多个维度所反映出来的,在美国文学史中所独有的“美国性”的共同理念。

显然,这三方面都拥有对美国文学思想研究的合理架构,只不过各有侧重。微观研究偏重于具体文学家的思想及其文本的探究,力图从中透析出美国文学中的特殊性;中观研究摆脱了文本分析的桎梏,强调从美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剥离出具有“美国特质”的并为全体文学家共享的艺术观念;而宏观研究则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介入其中,认为美国文学思想的构成离不开作为美学观念的“艺术观”的形成,和作为社会观念的“哲学宗教观”“价值观”的影响,文学思想是两者“耦合”的结果。文学思想中的“美国性”只不过是这种“耦合”效应的具体化显现。

从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美国文学思想的研究多偏向于微观或中观层面,个案研究或针对特定体裁、题材或范畴的专题性研究数不胜数。雷纳·韦勒克(René Wellek)的《近代文学批评史》(AHistoryofModernCriticism)第六卷《美国批评:1900─1950》着重从个体研究层面对20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学批评进行了归类;文森特·里奇(Vincent B.Leitch)的《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AmericanLiteraryCriticismfromtheThirtiestotheEighties)则更关注此间50年文学批评流派及群体研究;克林克威茨(Jerome Klinkowitz)的《文学颠覆:新美国小说与批评实践》(LiterarySubversions:NewAmericanFictionandthePracticeofCriticism)对20世纪后半期作家们的文学思想进行梳理。而从宏观的视角所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美国文学史或者美国历史、思想史的考察。早期以美国文学思想为题的研究专著如伯纳德·史密斯(Bernard Smith)所著《美国批评的力量:美国文学思想史研究》(ForcesinAmericanCriticism:AStudyintheHistoryofAmericanLiteraryThought)和罗德·威廉·霍顿与赫伯特·爱德华兹(Rod William Horton & Herbert W.Edwards)所著《美国文学思想背景》(BackgroundsofAmericanLiteraryThought)等,着重于从整体上梳理20世纪之前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潮对美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近期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两卷本《美国文学思想史》,作为“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丛书的一部分,以主要文学流派为纲、代表作家为目,全面追溯美国立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美国文学思潮的性质与发展历程,对美国文学思想历史概貌进行全景式探查。但已有研究中对美国文学思想的整体观念和特质探究,所述较少。这正是本研究力图进行尝试和突破的要点所在。

二、美国文学思想的观念谱系

美国文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向度,还包括对其文学艺术标准及规律的认识与分析,以及文学艺术在社会与审美两个维度上的洞察与检视。它是美国社会特定的宗教观、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观“虚涵曲折”的反映;它是为美国文学界所共享的、带有强烈的美国“本土性”观念并通过卓越的文学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气质”,也即文学思想中的“美国性”。美国文学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一旦形成之后,其本质特征和传承基因是难以改变的,它具有共识性的根本属性;然而,它的显现方式却具有差异化的时代性特质——流派与风格无疑起到了多元调适的作用。

(一)以基督教的新教信仰为基础的宗教观

什么是美国文学思想的主流世界观呢?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美国国家的形成和国民信仰的构成。作为一个国家,美国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国家,而是由一些因为宗教迫害而迁徙至北美大陆的新教徒所创建的宗教国家。这些新教徒建国的目的是在新大陆实践新教理想和实现新教的宗教目标。因此,美国一开始就是一个建立在新教信仰之上、为新教意识形态所驱动、为实现新教徒宗教梦想而建立的国家。新教的世界观是这个国家形成的动力,也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规约。正如法国作家缪拉(Achille Murat)说:“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拥有对宗教如此虔诚的人民,以至他们在外国人眼里显得太过分了。在美国,宗教社团的数量多得着实令人惊叹。”[3]犹太作家艾布拉姆斯(Kevin Abrams)也认为,“美国的文明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挪开《圣经》这一引导美国这所大船的星座,整个美国文明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4]。

最早进入北美大陆的是新教中的清教徒,清教徒不仅是一种派别,更是一种全新的宗教态度,一种价值观念。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教士阶层的专横、腐败和传统基督教的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自由以及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正如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所述,英格兰有过清教革命,却没有创建清教社会;美国没有经历过清教革命,却创建了清教社会。清教徒留下的文化遗产经过修饰、改装和扩散,成为美国的精髓[5]。

(二)以清教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若以现实生活的标准来审视美国,人们完全可能把它看成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国家。美国人以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处理现实问题,并对财富的追求和崇尚达到了趋之若鹜的程度,而这一切似乎只有在极端世俗化的国家才可能出现。所谓的世俗化,即神圣与世俗二分,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们在世俗生活与行为上摆脱了宗教影响或束缚的状态。对此,帕灵顿(Vernon Louis Parrington)有着极为中肯的评价:“清教徒和扬基人构成了新英格兰整体的两个部分,而要忽视或低估任何一方对普通生活的贡献都难免误解新英格兰初期的精神和品格。清教是旧世界的贡献,是由英国宗教改革严峻的理想主义创造的;扬基人是本土条件的产物,是由一种实用经济学创造的。”[6]

这就导致了清教徒对财富并不持排斥态度,相反他们对拥有财富和增值财富抱有极大的热情,并视其为天职。对此,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中有过深刻的阐释:“更为重要的是,新教伦理在北美殖民地植入的商业精神成为正在形成的美利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蕴涵着丰富内容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影响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成为美国以后在物质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有力保证”[7]。因此,清教徒在追求平等、自由、诚实、公正、责任、仁爱的新教信仰的同时,既保留了节俭、质朴的禁欲主义传统生活方式,又以勇于实践、敢于冒险、不断征服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在工商业领域以及国家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长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三)以突显个性和与时俱变为特征的艺术观

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规律的判断标准或主观认识。每个艺术家都拥有自己的艺术观,艺术风格则是这种观念的外化或物化形式。具有相似的艺术观及艺术风格的艺术家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流派”。就文学史(尤其是近现代文学史)而言,“风格”与“流派”在艺术观上的差异,其本质在于驾驭创作中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不同。从文学艺术创作的类型与方法上来看,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无外乎这样两种基本的特征:一是以审美客体为艺术创作与表现的主要对象,文学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识观念潜藏在客观对象之后,即以“再现论”为观念,注重“外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创作类型;二是以审美主体为艺术创作与表现的主要对象,突显文学艺术家个体的主观意绪与审美情感,将文学艺术对象意象化、符号化,即以“表现论”为观念,注重“内在性”的表现主义(或“形式主义”)文学艺术创作类型。

考察美国文学史,我们不难看出,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中体现出来的艺术观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时代印记。尤其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审视,无论从个体艺术家还是从作为艺术家群体的“流派”来看,都呈现出纷繁杂陈的炫目印象。然而从这纷乱的表象背后,我们依然还是可以梳理出美国文学思想中艺术观的演进规律和显现脉搏。进而我们发现:美国文学思想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波动有着惊人的互动性,且随之发生共振和变化。如:基督教的世界观与清教主义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具有强烈本土意识艺术观的形成,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以及南方作家等无疑是其代表流派;与之相对应的是,反传统的世界观和世俗化价值观,则催生了极具开放意识的艺术观,而现代主义、“迷惘的一代”以及“垮掉派”等可以看成是这一观念作用的结果。

(四)以民族性与文学性为双轮驱动的批评观

美国独立后,强烈的国家自尊和民族自觉催生出对建构自身民族文学的热情和意识。这一时期,美国作家及批评家既对欧陆文学充满着发自内心的虔诚崇拜,又对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充满着热情的期待。在早期美国文学批评的框架中,探索美国文学的真正源头、挖掘和探究美国文学基因中的“文学性”和“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内涵和使命。但应该看到,“民族性”的提出,其目的在于促使美国文学真正地美国化,即摆脱欧陆文学的影响。正如爱默生(R.W.Emerson)提出应当就地挖掘题材,建立美国民族文学:

作家们不再讴歌崇高与美的事务,而转向开采与加工那些卑下而普通的眼前生活。一度被急于远赴他国的作家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材料, 如今突然被重新发现,并且被认为是远比异国风情更加丰富多彩的素材。穷人的文学、儿童的情感、街头哲学,以及家庭生活的意趣,这些全都成了当前的话题。[8]

然而,新大陆的文学从源头上出自欧陆文学的母体,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美国文学而言,语言文字这种最具标志性的文学符号也来自欧洲,这更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这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仅仅是表面上看来如此而已。同其他人一样,作家在理解和处理素材时,至少要部分地使用熟悉的文学形式,尽管最优秀的作家总成功地使熟悉的形式陌生化。因此,文学史家们一致认为:美国文学既是土生土长的文学,又是英国文学的继续。”[9]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文学机体之所以被认同,除了内涵、题材等质料性因素外,还在于它所具有的“文学性”。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性”,是人性的“表征”。它既具有超越“民族性”的普世价值观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又具有依托于民族语言基础上的独特文学观念、美学素养、语言技艺以及艺术技巧。这些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通过众多的文学作品得以呈现和延续,并构成了文学“自律性”体系建构的重要特征。就这一方面而言,早期的美国文学显然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因此,就19世纪美国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界来说,“民族性”与“文学性”的双重构建,是不得不思考的两难选择。而放眼20世纪,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时期美国文学批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有所侧重,表现形式有所差异。

三、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在19世纪末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20世纪初期美国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一系列世界格局的变化与重组,美国无疑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称霸20世纪的全球。与此相对应,20世纪的美国文学也在世界文坛确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就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的构成而言,它既具有交互通融的本土性“文化认同”,又具有多元异质的世界性“文化基因”;就其别样的“艺术性”气质而言,它既带有新大陆的风采和特质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样态”,同时又以其包容性的文学“新生态”推动着文学流派的恣意繁衍和文学艺术观念的多样繁盛,从而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框架内以“美国性”的名义完成了自身文学价值的建构。

(一)美国文学思想根基的位移:从“民族性”到“美国性”

文学中的“民族性”来源于一个民族在形成与延续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独有的且难以复制的文学形式、艺术气质和审美情怀。然而,对于美国这个建国不过二百多年的国家而言,文学中的“民族性”就如同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民族认同一样,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感。

1.复杂的“民族性”

事实上,美国始终缺乏同一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一般而言,所谓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而同一民族,几乎都属于同一种族。美国从北美殖民地时期开始,作为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其国民构成的“种族多样性”“宗教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等差异化的现象,很难让人感到有同一化的民族认同感存在。“移民在美国这样一个民族与种族多样性的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移民史的研究所提供的历史记忆是解决美国多元化族群认同问题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部美国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10]对此,美国著名的思想家班德尔(Thomas Bender)也不得不承认:“确立多种文化差异的界限及其范围,始终是美国政治与文化史上的中心议题。”[11]直至今日,美国虽然有统一的语言,但未必有统一的文化;虽然有统一的国家,却没有绵延的历史——这就是美国文学所面对的窘境。埃利奥特(Emory Elliott)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ColumbiaLiter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前言中说:“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许多美国学者对美国的民族属性有着统一的看法,而这种统一性在今天已不复存在。”《剑桥美国文学史》(TheCambridgeHistoryofAmericanLiterature)主编伯科维奇(Sacvan Bercovitch)也认为“(美国文学)在对现代性的种种状况进行表述方面,它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久,内容最复杂的民族文学”[12]。可见,由这种“多元”“复杂”而构成的“非整一性”(也即“多样性”)是美国文学以及更基本层次上的美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2.“美国性”的确立

从殖民地时期开始,生活在北美大陆上的先贤们已开始构建不同于宗主国的独立的民族文学。美国建国之初,许多文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批评家就公然鼓吹要建立新世界文学的“民族性”,并以此摆脱对宗主国欧洲文化的依附,形成根植于美国本土文化的独具魅力的文学内核。“在这里,来自所有国家的个人被熔化为一种新的人种,这一新人种的努力及其后代,有朝一日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13]对于新生的美国文学而言,就连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D.H.Lawrence)也发出热情的召唤:“听听美国自己的断言吧:时候到了,美国的人要成为‘美国人’了。美利坚合众国在艺术上已经成长了。是时候我们不再吊在欧洲的裙裾上了,不再表现得像小学生那样松开欧洲老师的手了。”[14]然而,这种代表欧洲白人精英阶层的美好愿望,却在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之时就被悄然消解了。由欧洲裔、非洲裔、亚裔、犹太裔、西裔等多种移民构成的美国社会,加上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本土民族印第安人,本身就是一部多声部交响乐,在思想取向和文学表现上自然也是复合多元的。而多元性正是美国的本土特征,其表征之一就是美国民族与文化的多元造就了文学的多元性。另外,美国社会的批判精神与反主流思潮也是造成多元性的原因,美国文学是众多文化的撞击和掺和。毫无疑问,如果再用所谓美国文学中的“民族性”来作为美国文学思想研究的基础,显然是不得要领的。正因为如此,在对于20世纪美国文学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更愿意使用“美国性”而非用“民族性”一词来说明美国文学自身的整体特质。

(二)美国文学思想视野的转向:从“本土性”到“世界性”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从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日渐崛起的地位亦可窥见一斑。随着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盟主,世界真正进入“美国时代”,美国学术界在20世纪中期形成了对“美国特性”和“美国精神”研究的高潮。

1.世界的美国:国民与文化溯源

前文所论及的美国“民族性”(美利坚只是一个国家,而非一个民族)的天然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却成全了对美国文学思想来源的另一个判断,即美国文学与生俱来的一种“世界性”。从北美殖民时代开始,直至今日,美国国民构成始终呈现出万花筒般的多彩色调,国民来源几乎包括了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民族和族裔。与此相应,美国的文化也具有了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的文化色彩。而作为美国文化与价值追求的“美国梦”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调性,并在美国文学中有着生动鲜活的体现。

美国是一个多梦的国家,第一批移民踏上美洲大陆就是为寻梦而来的,所以美洲大陆被称为“The hopeland”(希望之乡)。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学记录了不同时期美国人的梦想,一部文学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美国梦的历史……作家笔下一个个文学形象是各种梦的代表,构成了美国文化光怪陆离的色彩。[15]

可见,美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特色之一,呈现主旋律时也融合了多声部的混合交响。

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文学真正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并融入世界文学的体系之中是在20世纪初。如厄内斯特·海明威、T.S.艾略特等大量美国文化精英赴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躲避法西斯迫害的大量欧洲知识分子如罗曼·雅各布森、赫伯特·马尔库塞等赴美,两次大幅度思想主体的流动,深刻地改变了美国文学思想的产生,刷新了美国文学思想的内容和品质。正如帕灵顿在《美国思想史》(MainCurrentsinAmericanThought)一书中所言,政治、经济和社会这些文学流派和运动之外的力量“所创造的思想最终导致了文学文化的产生”[6]。同时,“各种各样的欧洲思想体系,一代一代地引进美国,经过与本土氛围和地方发展交互作用,已经形成了被明确定义为美国的理想体系”[6]。帕灵顿的观点说明了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文学与人类的哲学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精神领域的关联度更高,其影响已经超越了单纯艺术形式与技艺,因此美国文学思想就是美国思想的必然组成部分,或是美国思想在文学领域的投影;二是美国文学思想是一种“移植”和“稼接”的文化,是外来思想体系的美国本土化的结果。

2.美国的世界:国家理念与经济自信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称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从最早的清教徒移民,到西部拓疆;从“偏安一隅”的经济强国,到傲视全球的庞大帝国,无不体现自身所具有的美国精神和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理念的设计与确立,正是考虑到了美国在作为一个多种族移民国家的前提下,所求得的一个“普遍之一般”的最本质的、最基础的国家理念的“公约数”。正如《独立宣言》所宣扬的不仅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因此,《独立宣言》一经发表就在世界迅速传播,成为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独立自由的纲领和原则。”[10]除此之外,美国的宗教信仰也由立国之初的单一的基督教“新教”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世界各主要宗教和发源于美国本土的宗教都能在这个国家生根发芽,拥趸众多。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与开放并存也是美国社会“世界性”的特征之一。另外,美国这个国家在立国之时,就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现代性”国家。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的经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全球贸易基础之上的,与脱胎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欧洲现代国家有着极大的差别。加之历经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以及对外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政策的确立,美国成了现代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样板,并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其实是十六世纪世界全球化运动的产物。全球性和多元文化是美国历史与生俱有的重要特征。几乎在美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全球性的事态和因素就以各种形式对美国社会的变化和美国民众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10]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理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经济生活的开放与包容,是美国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性和全球性胸怀国家的基本特质,也是美国思想和美国精神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三)美国文学思想价值的博弈:“社会性”与“艺术性”

文学思想除了体现文学主体对文学自身构成和发展现状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在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状况,而且深受后者的影响。因此,文学思想的建构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向度:一是基于艺术社会学视角对文学艺术作品观念、价值、意义等内涵性因素的理性探究;二是基于艺术审美学领域对文学艺术作品语言、形式、风格等表现性因素的美学分析。

1.外在与传统:美国文学思想中的“社会性”

美国自南北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美国的国家身份在“物质与精神”“文明与文化”两个领域受到了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美国文学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时期的文学思想有两个突出特征:“外在性”坚守与“美国性”确立。其中一个可以得到充分佐证的事实是:“从1930年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到1993年获得同样奖项的第一位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几乎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小说家都是现实主义,或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小说家。这不能不说明现实主义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16]的确,如果从历时性的视角去探究美国文学史的话,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关注现实、洞察时代、透视社会、暴露阴暗、拷问良心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是美国文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和特征。甚至可以说它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也是美国文学思想的构成板块之一。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方法,反映与反思美国社会与现实,是美国文学中“美国性”特质得以突显的前提,也是美国文学得以确立的基石。

现实主义文学在美国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美国立国开始,北美这片新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以来,波澜壮阔而又激荡人心的百年历史都为美国作家提供了目不暇接的现实题材。不是因为美国作家偏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而是这块新大陆的现实本身就值得关注。其次,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移民国家,以及一个“生来”就是开放性的世界大国,现实主义的文学风格无疑具有最广泛的文学受众群体,也即文学欣赏与传播的普适性。最后,从本质意义上来看,它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价值观在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关注现实的务实传统、脚踏实地的求真态度、冒险进取的实证精神,既是20世纪美国哲学体系的主流,也是美国思想的核心、社会文化的标志以及价值观的精髓。当然,现实主义文学在美国的发展未必只是一种形态,“美国评论家托尼·希尔福认为美国小说可以分为四个模式:一、自然主义的社会抗议;二、诗化或现代派的现实主义;三、传统现实主义(这一模式从未消失过);四、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在上述四种模式中,有三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涵盖了20世纪美国除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外几乎所有的小说创作形式”[16]。因此,对外在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是美国文学思想中天赋的传统与秉性,也是美国文学价值的社会性显现。

2.内在与反叛:美国文学思想中的“艺术性”

事实上,在美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文学传统中的“英格兰”与“新英格兰”、文学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文学追求中的“外在”与“内在”、文学批评中的“他律”与“自律”、文学观念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文学功用中的“反思、批判”与“先锋、前卫”等等诸多对立“基因”始终共存于美国文学思想这一母体之中。而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其本质在于美国文学思想中一直存在着社会性与艺术性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且随着20世纪美国历史的发展,其艺术性的取向愈来愈显性化。

(1)摆脱欧陆传统束缚的求变创新精神。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黑奴解放所提供的劳动力,以及大量移民的涌入,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美国迅速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在20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成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大国。可以说,美国国家身份的世界性认同,应该始于这一阶段。而这一时期美国的文学家们也急于向整个世界展示“新大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一大批光彩夺目的文学家出现在这个时代,如:惠特曼、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诺里斯、德莱塞等,他们作品中独特的“美国性”开创了美国文学思想的本土特色。而在世纪之交,更多“新生代”的文学家则以有别于传统的姿态,开启了美国文学思想的现代之门。

(2)西方文化转向下的现代思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风起云涌的时候。

自由与权力、民主与独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企业与经济垄断、科学进步与传统宗教信仰、思想自由与唯理性主义倾向等之间的矛盾在十九世纪尚能相安无事。但是这些潜在的矛盾到了二十世纪就发展成了公开的冲突……是顺应还是改革,是压抑自己还是表现自己,或是再次试图缩小正在日益扩大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对此,人们必须做出选择。[17]

在这个世界极为动荡、思想空前混乱、变化剧烈的时代里,众多美国作家高举“非理性主义”的旗帜,以激进创新的观念,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反拨,并对文学的价值、内涵、创作观念、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度开掘,将一个激扬个性的表现主义时代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作家包括实验戏剧的先锋斯坦因、象征主义立场的艾略特、意象主义领袖庞德、倡导“面具论”的奥尼尔、代表“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意识流大师福克纳等。正是这些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的先锋派作家、戏剧家、批评家的出现,才使得这一时期美国文学被人们称为“二十世纪文艺复兴”。

(3)关注文学本体价值的内在性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美国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制定者。与此同时,战争中大量欧洲文化精英为逃避纳粹的迫害,纷纷移居美国,又使得美国在二战以后逐渐引领了欧美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思想的特色在于:文学批评超越了文学创作,成为美国文学思想建构的主要来源。文学批评直指文学的本体价值以及美学的内在性追求。这一时期的美国文论家力图建立消解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以“形式意涵”为目的的文学理念;强调文学自身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段与风格等形式价值(本体价值),高于除此之外的所有附加价值。由此产生了以“芝加哥学派”“新批评”“结构主义”为代表的文学批评理论。此时的美国文学思想在“感性”与“理性”、“内在”与“外在”、“形式”与“内容”的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正如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言:“个体的感官的解放也许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18]显然,感性与形式的解放成为美国文学思想解放的一条重要的路径。例如20世纪中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美国新批评派在建构作品本体论时,主张“确立审美的第一性……崇尚审美,也就是崇尚作品的内在特性”[19]。美国文学自律性的审美观念跟随法兰克福学派,承接来自俄国的形式主义,并经过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美学的推波助澜,最终形成“形式革命”的美学原则,生发出一种具有新“意味”的文学自律性理论,且“自觉”地引领着美国文学思想的走向。

(4)后现代意识下的反主流话语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文学思想的发展又经历了一次深度转向。这一转向包括了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解构,二是多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了文化发展的振荡期: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兴盛、黑人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高涨、殖民地的独立及其文化的兴起、反战反核以及绿色和平运动持续推进等,都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冲击着欧美传统的价值体系及其精英阶层的话语权力。而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阐释学、读者反应理论、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左派批评、女性主义等理论体系,则是对当时诸多社会思潮的积极回应。众多文学理论出现,恰恰是从不同的向度瓦解了美国文学思想中突显“历史与社会责任”的现实主义和以张扬“文学本体价值”的表现主义或形式主义文学价值观。由此,“结构的碎片化”“意义的模糊化”的论调甚嚣尘上。“人们忙于解构‘中心’,反对‘宏大叙事’,消解‘深度’‘意义’,沉醉在‘差异’‘多元’‘平面’和‘阐释’的‘视界交融’里,其实这些都是基于对古典理性知识主义传统的反叛而来的结果。”[20]当“意义被消解”“形式被解放”之后,美国文学如同飘散的蒲公英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盛行的国度里,美国文学也呈现出了“重心下移”“文化包容”“观念多元”“风格多样”的独特图景。

客观地说,阐释美国文学思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原因在于美国文学思想形成的源头是多元而庞杂的,且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的时代性“变异”;加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异步性”与“异质性”,因而很难用一个恒定的标准去描述美国文学思想的本质。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较为客观和科学的做法,应首先从美国文学共时性发展的角度分析出影响美国文学思想生成的核心因素,进而从历时性的角度,通过对具体的代表性作家、文学流派、文学批评观念、文学理论的剖析,去探查其文学思想呈现的时代性表征,如此才能建构起对美国文学思想研究的完整框架。

注释:

① “耦合”是工程学术语,是指两个系统间的紧密配合以及相互施加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确保彼此之间传输能量与信息的现象。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庄子》文学思想分析
论元代散曲的文学思想和现实特征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文学病
耿直人格下的情绪和个性扩张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