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档守史青灯伴 脱贫攻坚谱新篇
——宿迁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纪实

2022-03-24 20:47潘合刚周庭羽
档案与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宿迁市档案馆精准

潘合刚 高 研 周庭羽

(宿迁市档案馆,江苏宿迁,223800)

宿迁市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曾是全省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市。宿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大事,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兜底保障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差距,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精准扶贫档案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原始记录,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在与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较量中众志成城、取得胜利的见证,对于服务基层民主治理和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宿迁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讨对策,以期为探索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路径提供参考。

一、 宿迁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践

2016年,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2017年,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扶贫办联合印发《江苏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各地档案部门和扶贫部门扎实做好精准扶贫收官阶段档案工作。宿迁作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所形成的精准扶贫档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成为实施扶贫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最精确的注脚和最生动的诠释。“十三五”以来,宿迁市档案部门按照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本地实际作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1. 完善机制,凝心聚力强保障

多方联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扶贫部门组织协调、档案部门监督指导、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体制,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市县两级档案馆会同基层立档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三方联动、各司其职,共同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扶贫部门为责任主体,负责对辖区内扶贫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档案馆组织业务骨干做好指导服务;各乡镇按照上级部署,具体实施本地区扶贫文件材料规范整理和移交工作,并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

建章立制,明确标准。2020年4月,宿迁市档案馆与市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精准扶贫规范建档工作的通知》,将扶贫档案纳入扶贫整体工作,细化建档任务和时限要求,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依据《江苏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宿迁市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参考方案》,作为操作细则和指导依据,提升档案整理质量。

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在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推进。经过深入调研、反复比选,选取泗洪县扶贫办和泗洪县界集镇扶贫办两家试点单位,从档案工作制度与流程、归档范围、整理方法、保管条件、利用程序、移交时限等方面加以规范,试点成功后向全市推广建档经验。

2. 突出重点,资源建设保质效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建档工作。市档案馆与市扶贫办主动对接,靠前指导,对精准扶贫档案实施前端控制、质量把关。2018年9月,市档案馆与市扶贫办联合,对全市112个乡镇扶贫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宣贯《江苏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介绍精准扶贫档案的概念、建档工作组织领导、运行机制及管理措施、归档整理要求等,提升基层对精准扶贫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立档单位掌握精准扶贫档案收集与整理方法,为建档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市档案馆定期对试点单位进行业务检查和跟踪指导,研究解决各类问题,提升试点工作质效,同时多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市各立档单位进行业务答疑和操作示范,并赴部分县(区)摸底调研,掌握建档进展情况。2020年7月,两家试点单位顺利完成建档任务,全市精准扶贫规范建档现场会在泗洪县召开,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的同时,对全市精准扶贫档案整理标准和工作进度再次提出要求。2021年1月至6月,市档案馆先后与市档案局、市扶贫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督促工作进度。2021年4月,省档案馆赴泗洪县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建档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截至2021年12月,全市累计建立精准扶贫档案文书类83474件、项目类4005卷、低收入农户类168198卷、照片2168张、录像420分钟。

广泛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征集工作。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创新工作方法,以发布公告、上门收集、网上搜集等多种形式开展征集工作,广泛征集年代久远、散落在其他单位和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资料,将断档的扶贫记忆重新找回。

征集省委扶贫工作队相关档案。沭阳县、泗洪县为省级重点帮扶县,当地档案部门与县委办、扶贫办、报社、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合作,以省委扶贫工作队为突破口征集相关档案。沭阳县档案馆通过发布征集公告、印发通知、派员至所辖40个乡镇(场、街道)上门收集、网上搜集、联系当地广告公司等手段多方寻找省委社教扶贫工作队线索,征集成果包括:1992年省委社教扶贫工作队驻沭阳工作时形成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文书档案316件;队员工作和生活照片(电子版)3126张;工作队帮扶茆圩乡等乡镇水利建设、技术培训、教育发展、工业建设等相关音视频档案,累计时长369分钟;工作队扶贫20周年纪念片1部;等等。泗洪县档案馆从省委驻泗洪工作队和县大数据中心征集到上级对泗洪县开展帮扶工作相关档案,包括:扶贫工作队文件、简报、计划、总结、先进事迹和表彰推荐材料相关文书档案260件;2006年以来各位省委主要领导到泗洪视察扶贫工作和省扶贫后方单位对泗洪支援活动,历年扶贫工作队员出征、深入扶贫一线、外出参观、研讨汇报、理论学习、主题活动电子照片623张;2015—2019年省领导、省直部门、对口帮扶单位、科研院所到泗洪调研、考察、慰问、帮扶视频累计时长210分钟,其中1部帮扶工作纪实专题片尤为珍贵。这些独具特色的档案记录下了为当地发展出过力、流过汗、作出过积极贡献的功臣,也展现了扶贫工作队扶贫济困、甘于奉献、锐意创新的优良品质。

结合口述历史采集工作征集精准扶贫档案。2018—2019年,泗洪县档案馆就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上塘镇垫湖村改革以来,从全省率先揭开农村大包干序幕、实现脱贫致富的历史进程,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访谈对象涉及40余人,音视频时长累计达19.88小时,整理文字资料11.57万字。泗阳县档案馆“平民史官”姜云路多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采集工作,深入基层,扎根乡野,用口述实录的方式听民声、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困,以第一视角记录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堡垒作用。2019—2020年共采访47人,形成时长达22小时的脱贫攻坚口述史视频; 2019年6月编辑出版《那些年我们曾一起走过》一书,记录了泗阳县第一个“万元户”诞生地——来安村的发展变化;口述史系列视频《扶贫人的荣光》讲述了臧博、邢必胜等扶贫模范的感人事迹;拍摄制作的《成子湖畔打渔人》《此心安处是吾乡》等专题片记述了成子湖渔民脱贫致富、上岸奔小康及当地农村的发展变迁。许多采访对象的文艺创作,包括诗作、书法、绘画、非遗技艺等,也同时被保存下来,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姜云路作为扶贫历史的记录者和讲述者,相关事迹被《宿迁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江苏文明网、中国江苏网等媒体关注、报道,成为宿迁扶贫档案工作史册上的标志性人物。2022年1月,姜云路工作纪录片《鲜活的档案》在江苏国际频道播出,影响广泛。

3. 精准发力,用管并重助大局

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在做好精准扶贫建档、征集工作的同时,宿迁市档案部门还找准契机,创新手段,积极探索新颖多样的档案开发利用形式。一是抓住“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宣传节点。2020年“6·9”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市档案馆编印《档案法治宣传手册》并更新微信公众号,宣传《江苏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在市档案综合楼电子大屏上播放《宿迁市扶贫惠民核心政策20条》动漫宣传片;组织开展“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主题征文活动。6月9日当天,宿迁电台记者就扶贫档案工作对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录音采访,以“国际档案日,36万卷档案‘建’证城市变迁”为标题,将采访内容在宿迁手机台推出,新闻采访同时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于6月10日省广播电台《新闻晚高峰》栏目播出。宿豫区档案局馆联合区广播电视台制作《穿越时空的记忆》专题档案宣传片,在区电视台循环播出。泗阳县档案局馆组织文艺宣传队编排舞蹈《不忘初心》、音乐快板《人情新风奔小康》,用淮海戏形式表演《脱贫致富暖人心》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和档案部门在服务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作为,广受好评。二是立足本地档案资源禀赋,举办档案展览,开发编研成果。沭阳县档案馆配合县人大办,编写《沭阳扶贫大事志》,介绍沭阳县1992年以来扶贫工作情况。泗洪县委宣传部运用县档案馆大量图片资料,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以档案为媒,用史实发言,生动翔实地展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二、 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思路与构想

综观现实情况,扶贫档案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前期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档案意识淡薄,对扶贫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制度缺失。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档案工作经费、用房、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无稳定、具备专业素养的扶贫档案工作队伍,导致扶贫档案管理分散化,收集不齐全,归档整理不规范,档案保管条件差,管理手段落后,档案安全难以保障,档案价值未能有效彰显。宏观形势要求和紧迫的现实需求决定了精准扶贫档案规范管理迫在眉睫。

1. 丰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内涵

扶贫工作面广量大,需要档案部门开拓思路,结合扶贫工作的重点,将行业部门扶贫、公益事业扶贫、社会参与扶贫、扶贫体制机制创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前后变化等方方面面纳入扶贫档案工作范围内。按照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管理要求,为扶贫领域重大活动、突出成就、标志性人物和事件建立专题档案,充实精准扶贫档案资源体系。

2. 深化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协同推进机制

将精准扶贫档案纳入民生档案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通盘考虑,争取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建议将精准扶贫档案作为重点课题立项研究,加强农业农村、社保、教育、宣传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1+X”扶贫档案协同工作机制,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人士、企业家、社会贤达等加入,搭建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扶贫档案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鼓励社会各界对扶贫档案工作共谋、共建、共管。

3. 推进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化工作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原则,加快精准扶贫档案数字化的同时,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切入点,研究开展电子扶贫档案工作,建立扶贫档案专题数据库。结合民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扶贫档案资源整合,探索苏北地区乃至全国扶贫档案跨区域共享和利用。

4. 加大精准扶贫档案宣传力度

一是巧抓节点、跟踪服务,利用全国扶贫日、国际档案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新闻发布、悬挂横幅、视频广播、展板展示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重要专题开展宣传,比如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将精准扶贫档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素材,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时机讲好党史故事,增强感染力,让党风党性教育更觉形象、更显生动、更富深度、更有温度。三是与其他部门合作,探索新颖多样的宣传方式,比如结合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等活动,以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有奖竞答等形式,进社区、进高校宣传扶贫档案知识和法规政策;与电视台合作拍摄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系列微视频、宣传片,与报社合作推出扶贫档案专栏,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政务媒体和小程序、抖音、B站等新兴媒体平台扩大受众面,提升传播速度,宣传扶贫档案;与宣传部门、文旅部门、农业部门合作,以戏曲、小品、相声等形式丰富编研成果,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利用文明城市创建、旅游景点推介、脱贫示范区宣传等契机开展宣传,以高质量的档案文化供给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5. 加强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增强保密观念,提高防范意识,严守档案安全底线。抓住档案数字化和开放利用等关键环节,强化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加工流程监管,严格执行《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规范》《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建立扶贫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切实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利用VPN、身份认证、加密、网络隔离等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扶贫档案信息安全,杜绝信息传输过程中失泄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扶贫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造福群众,凝结着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的汗水,体现着档案部门存史资政的担当和育人为民的情怀。初心致远,使命敦行。“十四五”时期,宿迁市档案部门将继续聚焦档案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双加强”,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三实现”,发挥扶贫档案鉴往知来、教育公众的作用,为脱贫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档案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宿迁市档案馆精准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宿迁市创建“三四五”工作法,画好侨界同心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