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的思考

2022-03-24 20:53刘傲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博物馆学文博文物

刘傲飞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当前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度与关注度也有所提高,为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文博事业发展过程中,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文博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较为低下等一系列问题[1]。怎样有效提升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以及学习效果,已成为文物与博物馆有关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切实需要考虑的难题之一,为此需对其重点关注与思考,从而推动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重视度

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相关专业性人才队伍与资料的支撑,这是有效促进文博事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文博事业相关工作者综合性核心素质,需切实强化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的强度与力度,从而切实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总体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等,从而对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进步创造丰富的价值[2]。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重视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切实促进文博事业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了解丰富的文物有关知识与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博事业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对国家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进一步强化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可推动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弘扬,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的知名度与传播度。

二、了解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性质,提高专业意识培养重视度

(一)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性质

通常情况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对文物收藏与管理以及博物馆建设等方面专业性人才培养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此门专业主要研究对象是青铜器以及书画等相关文物,还涉及博物馆建设以及相关物品的陈列分布等。

(二)文物与博物馆学相关理论与方式

第一,理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需切实了解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定义内容以及相关概念等。新博物馆学理念主要产生在1970年,推动了博物馆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关理念(如“红色文博学”等)也随之建设发展。

第二,方式。首先,就文献解读方式而言,通过对文物与博物馆学相关专业性理论与资料的广泛学习与了解,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大学学科教学理论,深入贯彻与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与基本内容,合理科学地在中国共产党根本理论内容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进一步促进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知识的建设与发展。其次,就历史分析方式而言,对考古所发掘的历史文物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切实掌握文物产生的时间背景,并且,使用历史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验证,也有利于丰富与提高历史资料的价值与意义;还可通过了解事物产生与消亡的全部环节,对历史文物的本质性质以及规律性进行深度研究与探究;也可结合文物所具备的物品属性以及价值,推动博物馆学陈列布展工作顺利开展[3]。就社会实践方式而言,充分发挥好各个高校组织对社会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在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博物馆等机构建设相互联系,能够使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理念观念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相符合,从而促使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化、具体化。此外,就综合研究方式而言,通过合理利用好多学科知识理念以及方式(如历史学与考古学等),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建设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创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还可为文化强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三、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路径探究

(一)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的个人技能

对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个人技能培养工作而言,重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对文博专业人员开展一系列专业性的培养工作(其中主要涉及文字与文献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开展文字与文献等相关教学研究活动中,能够促使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人员更好地掌握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文物(如青铜器以及钱币等)的具体鉴赏能力以及对相关文物修复、保护能力等,从而有效推动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个人技能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文物与博物馆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博”和“专”两者的关联性[4]。文物与博物馆学有关专业者需提高对有关知识(如历史学与考古学等内容)的认知程度与了解程度。要了解多个教学体系的知识与内容,将其合理使用在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之中,有利于保障文物与博物馆工作的有序实施。三是重点关注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的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由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和旅游专业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博物馆由原本的历史综合类逐渐朝着专题化方向发展的新潮流改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也需开设更加丰富且多样的教学课程以及相关文博系列讲座等活动(如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红色文化等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个人人文素养以及精神,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二)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动态,提高有关人员的科研能力

首先,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需切实掌握好国家文物以及遗产等相关政策与法规,有效学习与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条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等内容。其次,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国家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与纪念馆等(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并进一步了解各个学术团队组织(如中国考古学会等),关注相关与文博有关的电视栏目(如国宝档案等),从而有效地获得丰富的文物信息与资料[5]。此外,还需不断完善与健全对应的文物与博物馆教育网页平台(如中国文博网等),促进群众文化体系(如主题文化公园等)的完善,从而可以有效掌握好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动态内容,有利于提高有关人员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三)定期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进行知识培训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存在多样化、多元化等特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通常情况下需要与不同种类的文物相接触,为此相关人员不仅应该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应用性,还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从而有利于掌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等内容,进一步确保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就发展形势而言,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自身管理水平的规范化、系统化,则需开展下列两个方面的工作来提高相关人员对文博知识的了解与理解程度。一方面,不断纠正与处理好以往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防止管理模式与措施较为单一[6]。通过建立健全对应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的管理制度,合理使用针对性、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有利于调动与提高专业人员对文物与博物馆学教育工作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帮助相关专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教育与学习观念与态度。在具体教育与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还需建立健全对应的奖惩管理制度,对于表现情况良好的工作人员而言,则应对其表示鼓励与支持,且对其职位进行晋升,这样有利于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相关专业人员对文博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文博事业以及工作具备多样性特点,且文物之间也具备复杂性的特点,为此需进一步增强文博专业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掌握能力。文博事业单位在对工作人员开展招聘活动过程中,应该首先选择拥有丰富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储备较为全面,以及个人实际能力较为良好者。其次,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而言,还需定期对其开展相关知识(如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或者再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人员个人知识储备,还可切实提升其工作能力与效率,最终对国家文博事业创造丰富的价值。

(四)强化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力度与强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也随之发展与进步,进而促使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广泛融入社会各个层面(如文物局等)之中。首先,对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而言,各个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应该指导学生主动选择好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关路径等,从而不断提高此专业的学生个人有关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进而为社会文物与博物馆有关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其次,学生在对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进行专业化选择过程中,应该提前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结合不同学校所开展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能够有效促进自身现实发展需求的高校[7]。比如,兴趣爱好偏向于史前考古内容或者地质考古内容的学生而言,则可对应选择吉林大学等;对于兴趣爱好偏向于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或者考古文学研究的学生而言,则可对应选择南京大学就读。综上所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与偏向,选择对应研究方向高校,对其未来从事文物与博物馆方面的工作具有积极影响,为此学生应该对专业与内容的选择要有清楚且有效的了解与掌握。

(五)促进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

高校需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用”的教育路线,不断健全与完善对应的专业教育工作以及实习实践基地。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还需规范化、系统化对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等相关历史资源进行学习与掌握,特别是需进一步掌握与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过程等内容,主动对革命遗迹与遗址开展深度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有利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在对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与遗迹遗址等方面保护工作与开发利用环节中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与技巧。此外,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还需主动加入国家文博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促使自己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可以顺利毕业以及就业,为国家与社会文博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六)提高对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者的关心与关注

当前文物与博物馆有关工作较为困难,对于工作者要求水平也不断提高,需要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者拥有较为多样、较为广泛的文博专业性知识,且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等,以至于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者压力明显增加,造成大多数工作者(尤其是不在编工作者)从事其他行业[8]。为了进一步解决此种情况,有关文物与博物馆事业主要负责人员应该对文博工作者表示关心与理解,可通过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主动转变以往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观念,降低文博工作者个人的工作压力,增加其工作的归属感以及成就感,从而有利于促使其主动参与以及投身于文博工作建设过程之中。二是适当提高财务支持力度。由于物质作为能够有效留住专业性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为此需进一步增加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或者收入水平,有利于为其取得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其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与负担。三是应该树立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观念。根据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者个人能力以及特点长处等方面实施分配管理,有利于增加对文博人才的使用效果与效率,进而推动文博事业与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进一步提高对文物与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问题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在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实施过程中,年龄相对较高的工作者其拥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文博从事经验,然而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工作人员而言,其创新能力较差。与此同时,部分年龄较大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工作者一般情况下会因为自身原因而出现人员流动情况(如离职等),会给文博交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有关文博管理组织需结合自身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具体状况,提高对老龄化的文博工作者管理工作的强度与力度,对于部分专业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身体情况不佳的年龄较大的文博工作者及时开展劝退处理,从而有利于保障文博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文博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主要构成之一,对我国优秀文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新要求,且要求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员需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所以,对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以及学习的提升,需要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与理解程度等,这不仅可有效推动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等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有关工作人员个人文化素养以及专业水平。此外,提高对我国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工作的重视度,还可为国家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切实保障我国文博工作与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实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博物馆学文博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文博扬帆起航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博学院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