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长课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022-03-25 22:31童颖颖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童颖颖

【摘 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忽略了文化意识对教学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认识文化的差异性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本文结合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生长课堂”理论展开论述,在对“生长课堂”的教育优势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利用生长课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长课堂” 跨文化意识

“生长课堂”是基于英语教学活动及学生素质的发展新特点演化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生长课堂”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成长性、教育性特点。围绕“生长课堂”的相关概念实施英语教育,能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萌芽提供新的支持。

一、积极梳理文化差异,认同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并应用英语知识的第一渠道,更是锻炼学生素质与相关技能的重要平台。当学生以活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带动教学活动、学生技能的同步发展,为英语教育的落实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灵活学习、趣味学习的机会。

“生长课堂”将教学转化为一个可发展、可建设、可优化的过程,其格外注重学生情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感认知落实文化教学工作,围绕“生长课堂”的基本概念适当拓展教学范围,帮助学生在梳理文化差异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文化。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相关教学为例,在构建“生长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交流文化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生长。在PPT课件中,教师出示动画,依靠英语对话、汉语释义的相互配合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交流形式。根据对比,学生会结合生活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在西方英语国家用hello、hi等简单的单词进行问候,其含义与中国的“你好”相近,但单词结构、发音与汉字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是语言、文字等文化体系中的差异。为展现“生长课堂”的开放性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英语知识开展交流互动,着重说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部分学生会从单词角度给出回应:以grandmother为例,其单词释义既可以表示“外婆”,也可以表示“奶奶”,但在汉语中,“外婆”与“奶奶”的概念完全不同。学生主动回应,能结合自身掌握的相关概念重新梳理英语知识,进而根据文化之间的对比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就为培养跨文化意识打下了基础。

二、锻炼基础交际能力,应用文化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技能,能使学生在应用语言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知文化,进而根据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相互对比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重视,在教学环节,其利用阅读文本、分角色对话等活动限制学生的交流。当个体的能力被教学活动所压制,个体所具有的创造力与实践力根本不能展现出来。“生命课堂”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有能力、有思想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本质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发展。围绕这一要求,教师应尝试适当放手,依靠学生的主动反馈积极优化英语教育活动。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的相关学习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汉语进行“预热”:引导学生结合某一话题开展交流活动,针对日常饮食、家庭成员、个人情况等内容开展讨论活动,限制时长为3分钟。学生完成交流之后,教师结合英语文化开展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在交流的过程中给出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自身的交流活动给出回应。此时,教师结合西方的语言交流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英国人而言,不熟悉的人之间不能谈论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话题,在西方人眼中,这些话题是隐私。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开始对西方文化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导入新的知识:在英语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儿童直呼长辈的名字被视为亲切合理的表现,这与中国传统礼仪完全相反。根据实践交流,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能重新解读西方文化,进而更为深入地掌握了西方文化的表达技巧,培养了跨文化意识。

三、创造英语互动情境,探究文化

在互动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教学问题被学生逐渐放大,学生能够结合既有的教学材料重新解读有关教学理论。在这一全新的教学格局下,教师应积极围绕“生长课堂”建立全新的互動机制,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重新梳理英语知识。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Seasons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汉语中的“四季”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结合学生的互动导入教学工作,在学生给出“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烈日高照”等句式之后,说明其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并主动对“四季”涉及的相关英语单词进行了分析。由于并没有接触到全面的英语学习体系,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认知比较片面,只能结合单词的汉语释义描述单词。此时,教师可给出例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围绕“生长课堂”的有关要求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及信息加工能力,使其主动分析教材中的文化差异。例句如下:

The house has weathered many bitter winters.这栋房子已经经历了许多寒冬。(表示时间久)

The winter is coming. 冬天要来了。(天气寒冷,并不单纯指代冬天)

In the spring he swims in the swimming pool.春天他在游泳池里游泳。(spring包含天气转暖等含义)

在分析例句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对英语单词的使用技巧进行总结:在围绕单词所创作的句式中,单词的含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winters可以代表“时间久远”,spring可以代表天气转暖等。在“生长课堂”的推动下,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经验与能力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总结,进而逐步积累学习经验,并将这种经验转化为对文化理论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合西方语言环境,解读文化

语言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更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使其从社会活动、文化特点等角度重新考虑语言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在“生长课堂”的带动下,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回答,根据学生的反馈确定教学方向,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相关技能,为教学活动的稳定落实提供新的支持。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给出关键词eat,针对与“吃”有关的英语文化发起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重新积累文化知识。此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提出多元化的问题:在生活中只见过黑咖啡,但在英语的表述中,coffee却有black coffee和white coffee两种类型,难道咖啡还有黑白之分吗?部分学生提出,在英语中,dear dog、lucky dog等短语较为常见,其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褒义情绪,但在汉语中,“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词汇多表示鄙弃,这又是什么原因?在學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结合问题做出回答,帮助学生理解因文化环境与社会活动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小,但十分符合他们的认知经验,相关问题结构简单,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尝试围绕“生长课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的主动回应重新确定当前的教学要求,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五、努力拓展教学范围,感悟文化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被限制在课堂环境之内,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知识的必要语境,缺乏检验知识、应用知识的良好机会。配合文学作品、现代技术适当拓展教学范围,将教学活动带入全新的环境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在“生长课堂”理念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发展意识,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英语知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学,而且要引导学生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围绕汉语中的经典成语、谚语发起翻译互动,依靠趣味化元素的参与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如be the apple of somebody、teach fish to swim等。如果直接对相关语句进行翻译,那么汉语释义与原义大相径庭,教师可围绕汉语中的成语知识发起教学活动,围绕成语典故拓展教学范围,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汉语中,成语以精准的含义、丰富的故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但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并没有形成对应的成语表达体系,对于成语的应用以“含义上的化用”为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意译”。

总之,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需要形成的重要文化素质,是学生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重要前提。在围绕跨文化意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生长课堂”纳入教学板块,依靠多元资源、渠道的相互配合,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