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2022-03-25 14:56刘改青
乡村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子女养老老年人

刘改青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0 引言

养老问题涉及社会法制、经济、生活等多方面,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村养老问题不容小觑。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但由于农村年轻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慰藉,尤其是我国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还处于完善过程。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和养老形式

1.1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1.1.1 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53—1990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1990—2020年呈持续减少趋势。截至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达50 979万人,在全国人口中占比36.11%。自1964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趋势,2020年比2010年增长5.44个百分点;自1982年,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比重持续增加,且增长速度迅猛,2020年比2010年增长4.63个百分点,1953—202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见图1。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高达29%。

图1 1953—202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1.1.2 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目前,农村养老资源供给主要包括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资源供给、家庭养老资源供给、集体和国家养老资源供给3种。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资源供给,但由于农村可耕地面积减少,年轻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农村老年人独自在家,且年轻儿女对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不完整,逐渐弱化了家庭养老资源供给,造成农村养老资源匮乏[1]。

1.2 我国农村养老的三种形式

1.2.1 家庭“反哺式”养老。家庭养老即老年人的养老场所主要为家庭,是一种依托血缘关系的养老模式。在家庭养老模式中,老年人虽年龄大,但在家庭却占主导地位,是一种将老年人赡养和子女日常生活进行融合的养老模式,是当前农村养老模式中占比最高且最稳固的一种农村养老形式,也是农村老年人自身最倾向的选择。

1.2.2 农村集体经济的“救助养老”。农村集体经济养老是为了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依而实施的一种社会救济方式。由于我国农民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而无法享受退休待遇,但为了保障农村老年人正常生活,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建立敬老院或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救济。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养老受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养老水平存在差异,且由于这部分的资金来源较少,导致农村老年人享有的救助水平较低。

1.2.3 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下的一种由国家和政府支持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需要农民年轻时将一部分资金交给当地社保中心,至少缴纳15 a,国家和集体同时给予资金补贴,农民年满60周岁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因此,社会养老属于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人年轻时更依赖选择家庭养老,不愿意“自掏腰包”,且社会养老宣传和推广水平较低,限制了农村社会养老的普及。

2 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2.1 空巢老人数量增多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在农村中没有子女或子女未在身边照顾的老年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了许多农村年轻劳动力到外地务工。随着农村老年人人数增加,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增多,农村空巢老人逐渐成为一个群体,是农村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2]。

2.2 养老生活经费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经济来源、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不同。经济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由于农村居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村生产和自己劳动,而随着年龄增长,其劳动能力逐渐下降,农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不稳定,尤其是65周岁以上的农民几乎没有将劳动力转化为资金的能力,造成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经费主要依靠子女。

2.3 农村养老模式单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为了谋求出路,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纷纷选择到城市发展,部分发展较好的子女会选择举家搬迁,直接将其孩子带入城市,而老年人留下“守住”田地和宅基地。这种距离感会使年轻子女无法照料老年人的日常起居,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自理能力逐渐减弱,无法自我照料,且老年人身边无子女照料,农村老年人又存在较强的家庭养老思想,不愿意去敬老院或花钱请人照顾自己,老年人对其他养老方式存在错误理解甚至排斥,使得农村养老模式单一。

2.4 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除了物质需求外,最重要的是精神寄托。虽然现在手机、网络通信便利,但从我国现有的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来看,许多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小学文化程度,识字能力不全,对高科技的产品存在抵触感。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自理能力逐渐减弱,也不愿子女担心,往往只能在家思念子女。若配偶离世,丧偶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更加空虚,找不到任何人沟通,因此农村老年人越来越缺少精神安慰。

3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城镇化发展对家庭结构的改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9年农民务工人数分别为28 171万、28 652万、28 836万和29 077万人,2020年受疫情影响,农民务工人数下降了1.8%,但外出农民人数仍高达16 959万人[3]。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外转移,使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农村家庭以空巢老人为主,且随着少生优生思想的渗透,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也逐渐增加,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影响农村养老质量。

3.2 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虽然逐年加大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多,老年人比重大,加之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有限,使得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3.3 农村养老基层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及农村年轻劳动力的转移,现有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农村养老基层服务体系无法建立,这也不利于农村养老资源的配置。同时,现有的农村基层组织或人员主抓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养老的重视度较低,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需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力[4-5]。

4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4.1 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家庭养老

4.1.1 加大尊老敬老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保障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切实享受到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基层组织需定期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小程序、朋友圈或其他直播平台等多种方式宣传尊老敬老,为农村养老营造一个良好社会氛围,让年轻人自觉赡养父母,让农村老年人能颐养天年。

4.1.2 继续倡导家庭养老,为年轻子女提供政策帮助。为保障农村子女主动、积极赡养老年人,政府可对其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对赡养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年轻子女实施减税政策,同时每年给年轻子女一定假期,或公司举办子女与父母同行等旅游活动,为子女和父母创造更多的相处机会,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慰藉。

4.2 丰富养老模式,发展区域特色养老

4.2.1 丰富养老模式,促进社会养老发展。虽然农村老年人首选家庭养老,但受农村经济和现实发展需要,农村基层组织要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养老、社会养老的宣传工作,让老年人逐渐接受其他养老方式。农村基层组织可以组织农村老年人及其子女到当地敬老院进行参观,并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农村老年人可以对其他养老方式进行体验。

4.2.2 发展区域特色养老。不同农村经济发展不同,村庄建设也各具特色。农村养老可以在农村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如当地农村老年人子女以务工外出为主,回家次数少,当地农村可以对老年人实施统一照顾,建立一个老年特色养老山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

4.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养老质量

4.3.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老年人是否能高质量享有医疗卫生、移动通信、公共教育等资源,尤其是敬老院、农村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理能力弱、容易患病的老年人更为重要。同时,农村需要发展“互联网+”医疗养老模式,对于那些出门不便的老年人以视频方式进行问诊,以药物邮寄到家的形式保障老年人正常用药。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开展医疗到家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面对面诊疗。

4.3.2 增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数量。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可以为当地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老年人间的交流,使老年人精神有寄托。当地政府可以按农村老年人人口数量合理增加服务中心数量,保障农村社区服务质量。

4.4 健全农村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支持力度

4.4.1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老年人正常的物质生活,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独居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物质保证。同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养老事业稳健发展。

4.4.2 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家庭养老支出。从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农民养老保障金相对较低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和周边企业进行合作,鼓励企业招聘本地农民,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以“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因距离远而丧失对老年人的关怀。

5 结语

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方式,受伦理道德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家庭养老始终是农村老年人最向往的“老有所依”,但由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养老是未来农村养老的发展方向。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农村和全社会道德教育,倡导家庭养老,并在此基础丰富养老模式,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使每个农村老年人都能享受物质无忧、多样多彩的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子女养老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Tomb-sweeping Day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