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信息技术 建构魅力数学课堂

2022-03-27 23:00刘红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函数情境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主要谈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有力工具。

【关键字】    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研究

引言:

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有效整合,使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形象化、视觉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借用信息技术,形象的展示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使教学内容精彩呈现,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突出了教学课堂的时效性,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

一、融入信息技术,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封闭的教室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构建了更加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多角度、多层次的激发了学生的感官意识,使学生各种感官全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意识和学习兴趣。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的融入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视频——伦敦奥运会上孙杨夺冠视频:2012年8月5日,奥运会中1500米自由泳比赛正在激烈的进行着,我国游泳健将孙杨奋勇争先,以14分31秒02的成绩名列第一,勇夺金牌。他刷新了自己保持多年的14分34秒14的世界纪录。学生热情高涨,教师适时提问:1500米的自由泳比赛中,孙杨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在这次比赛中他的成绩提升了多长时间?学生兴奋的投入计算:14’31”02-14’34”14=-3”12,从而给出结论:孙杨刷新了自己的世界纪录,同时比上一次世界纪录提高了3秒12。由此,自然代入做差比较法对实数大小进行比较。

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融入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奥运夺冠视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构建了高效数学课堂。

二、融入信息技术,深化数学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数学就是枯燥乏味的象征,人们对数学的认知仅限于课堂教学内容,很难对数学内容形成深度理解,究其原因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于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去感受数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感知数学知识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数学认知领域,深化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实效性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提前从网络中搜集一些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构建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探知的兴趣,之后教师提问: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请你说一说,勾股定理的由来。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将具体的任务分配给固定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生明确目标后,通过网络展开问题搜索,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将收集的答案在小组内分析、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由小组内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做出汇报。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并熟练应用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

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素材,为学生构建了相应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兴趣,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展开探索,通过搜集、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内容形成了较为深层的认知,构建实效性数学课堂。

三、融入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实现教育主体知识、能力增长的过程。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当今素质教育下,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具体事物,合理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向学生直观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认知等方面的内驱力,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在课堂引入信息技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作用,萌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设置了悬念情境:圆柱国住着形形色色的圆柱体,其中圆柱国王膀大腰圆、威风凛凛,它是一个底面积为10平方米、高0.4米的圆柱。最近国王每天都忧心忡忡,而且非常自卑,圆柱大臣问其缘由,国王说,因为最近太胖了!国王既想保持自己的空间优势(体积不变),又想使自己变得瘦高,变成高度为10米的圆柱。但国王想了无数的办法也没能如愿。同学们,你能帮圆柱国王解除烦恼吗?如此俏皮的动画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迅速调整状态,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展开思考、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反比例函数学习中。

可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俏皮的动画情境,让学生产生了新鲜感,积极的投入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中,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逐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融入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思维的形成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过程。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过渡阶段,且形象思维占很大比例。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一些具体的事物或是图形远远比抽象的语言具有说服力,再有就是学生受身心发育特点的影响,很容易被外在的趣味、直观事物所吸引,而这些因素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基于此种情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以形象、动态的画面展现出来,让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深化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二次函数y=2x²+3x+7,然后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利用基本方法、步骤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之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画出函数图像,同时引导学生对两个图像展开对比,如此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基本了解二次函数图像之后,教师通过电脑参数设置,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数值变化后的函数图像的变化,同时提问:当参数变化后,图像会如何变化?学生小组内展开探究,对比,不断观察多媒体中的图像变化,发现、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此动态的模擬,让枯燥的知识形象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清楚的了解了教学重点。

案例中,教师将枯燥的图像学习转化为动态的变化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函数性质学习的欲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融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的追求新发现,探知新规律,发现新方法,从而积累新知识,这就使得社会越来越需要实现思维创新。目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教育领域不断改进教学措施,运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性意识、思维和能力。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所需,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臂膀”,它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以形象而又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动态变化”中感悟道理,不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更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多组日常生活中的圆位置关系,如出行工具自行车、小轿车;工厂中复杂的齿轮;杂技演员特技表演过程中手中的圆圈……如此就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联网学生电脑,将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呈现在学生屏幕上,让学生自由移动两个圆的位置,观察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共有多少种。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观察、感知了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探究两个圆位置关系的内在联系,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认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功能网络,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圆的位置关系实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观察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深化了学生对两圆位置关系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融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新知掌握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很是困难,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处理,让数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精研数学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课堂知识体系,以知识为载体,恰当的融入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直观的展现数学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加轻松的了解知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对于x的任一值,y都会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对于这一概念,学生很难清晰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不同形式显示解析式y=x+1,如昼夜中的天气变化图像、《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等,在显示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的插入声音、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对于x的任一值,y都会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并对这一概念形成直观的认知。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播放视频---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函数关系设计,如学生将水位设定为y,蓄水时间设定为x,这样y与x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函数关系,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函数概念。

课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深化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知,在学生形成初步认知后,又借助视频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函数关系式,强化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七、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课堂需求,合理的融入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构魅力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刘红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参  考  文  献

[1]曹晓梅.解析图像,高效学习——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探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6(02)

[2]杨殿龙.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05)

[3]刘翔. 信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04)

[4]于丽芳.  教育资源整合视角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以薄弱学生提升为例[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07)

[5]周丽芳.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21(05)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函数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