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四字诀”

2022-03-28 02:40谢贵敏宋孝雁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字诀襄阳研学

谢贵敏 宋孝雁

要充分发挥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价值,我们不妨从“研学旅行”的名称上着力,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做到“研”有主题、“学”贯全程、“旅”增见识、“行”有规划。笔者结合襄阳市《研学旅行》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与实施,谈谈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落实策略。

一、“研”有主题

研学旅行,“研”字当头。在研究《研学旅行》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时,编写组根据本地研学基地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学习需求,将以往零散的专题课程统合起来,纳入“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科学技术”“励志体验”四个单元中,为确立具体课程的研究主题指明了方向。例如,“古隆中”研学旅行的研究主题可以定为“养诸葛品性”,属于历史人文范畴;“襄阳市规划展览馆”研学旅行的研究主题可以定为“规划馆中看发展”,属于科学技术范畴。

课程内容如何体现“研”呢?编写组开发《寻桥之旅》研学旅行课程时,设计了“发现桥梁建设之‘技’”板块。这里的“技”指科技。为夯实学生“研”的过程,实现“了解本地桥梁建设中使用的技术手段,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研学目标,编者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引导。在课程准备阶段,指导研学小组结合“桥梁建设者在建设这些桥梁时运用了哪些科学技术手段”的问题,明确研学子课题,并进行资料收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呈现了“数一数”“看一看”“找一找”等研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襄阳汉江上主要桥梁的不同特点展开研究。“数一数”旨在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桥梁的桥墩数量,进而发现庞公大桥作为汉江上首座三塔式悬索桥,其桥墩数量极少,以此激发学生实地考察的兴趣,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这座桥支撑桥面重量的方式。“看一看”指观察桥梁主体结构。学生通常见到的桥,桥面上一般没有附着物,这是为了减轻桥墩的负重,但襄阳汉江大桥的桥面上却架设着又高又长的钢塔。编者引导学生关注这种钢梁桥的桥身结构,探讨其各部件的作用。“找一找”指发现、探讨桥身上独特的设计细节。如长虹大桥的正桥两头各有一个连接着正桥与引桥的钢结构装置,在桥刚建成时被誉为全亚洲伸缩量最大的桥梁伸缩装置。在寻找与发现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二、“学”贯全程

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时,我们要树立“学”贯全程的理念,让学生在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研学前资料助学。通常情况下,研学前要给学生布置收集与研学目的地相关资料的任务。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寻桥之旅”前,推荐学生阅读《港珠澳大桥:标注中国工程建设新高度》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我国最新的桥梁建设成就及其所运用的前沿科技。

研学中现场探学。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探访,在真实环境中体验、感悟所学内容。例如,学生到古隆中研学诸葛亮品性时,可以在石牌坊处诵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从后人的评价中感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可以在躬耕田想象青年诸葛亮一边读书一边劳作的情景;可以参观诸葛草庐,通过室内的布局与陈设感受诸葛亮简朴的生活作风;还可以流连于灵秀的隆中山水,感受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追求。

研学后成果展学。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只重视研学过程,却忽视了研学总结。返校后,学生应结合之前选定的研学子课题,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研学成果。如“寻桥之旅”研学旅行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成果展示:举办襄阳汉江桥梁美图展览;开展“桥梁改变襄阳”3分钟主题演讲;组织“我是桥梁设计师”主题桥梁设计汇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设计思路)等。

三、“旅”增见识

普通旅游者借旅行放松心情、开阔视野,而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是带有学习任务的研究者,需要通过多感官参与研学活动来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眼细观。在“襄阳市规划展览馆”研学旅行课程中,编者给学生提供了“襄阳市城市规划图的变迁”记录表,表中包含“规划图完整名称、绘制时间、绘制方式、其他发现”等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展览馆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循着时代的发展感悟城市的变迁。为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进行观察,表中着重提示学生按照时间先后有序填写相关信息,重点关注绘制方式的差异,还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独特的发现。

口勤问。研学旅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调查访问、讨论交流等研学形式,主动获取释疑解惑的相关资料。如在“沿着红色足迹,寻访徐窝革命老区”课程实施中,教材指引学生来到襄阳市革命老区徐窝村,通过寻访村里的老人,了解鲜活的革命历史。为鼓励学生主动采访,编者为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采访提纲:“您知道哪位革命前辈的姓名吗?您能讲讲他(她)的革命故事吗?……”调查之后,教师可在现场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让自己印象最深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在任务驱动下,学生逐步学会了采访技巧,掌握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多思。“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研学旅行课程。在观察襄阳市规划展览馆中各个时代的城市规划图的教学环节,编者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考:比较规划图的名称,学生可能发现过去的名称是“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现在的名称是“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图”,自然引发学生对“襄樊是什么时候改称襄阳的”“襄樊与襄阳各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要改名称”的思考;比较规划图上城市范围的变化,学生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思考“城市主要向哪些方向扩展”“为什么这些方向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等问题。

四、“行”有规划

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场所中学习。学校教育让学生获得的“知”,能否在“行”中充分体现?研学旅行这种较松散的学习形式,能否安全有效地组织?这些都是开展研学旅行课程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在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安全限度。任何一次研学旅行活動都要把好安全关,在课程安排时做充分的预设,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除了物的调配要严格符合安全规程,人的管理也要精细安排:一方面,根据研学内容设计学生研学行进的路线,让学生提前熟知研学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细化指导教师、带队教师、研学小组长、研学小组成员等参与主体的安全责任,促使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各司其职,保障学习活动的有序推进。

协作高度。提高所有学生的研学参与度是保证研学质量的有效举措。研学旅行中,学生一般分组完成研学任务,各小组根据任务清单提前做好分工,在研学实施过程中既承担各自责任,又密切配合,通过交流探讨,共创、共享学习成果。如“古隆中”研学旅行中,负责记录景观的学生要携带相机,负责记录现场楹联的学生要提前准备记录工具,负责现场分享诸葛亮求学、劳作、发明等故事的学生要提前整理组员收集的基础性资料等。

文明风度。研学旅行全程要强化学生的文明素养,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外化为行动细节。如乘车时要有序排队,不争抢、推搡,不在车厢内吃零食、扔杂物;在研学现场要遵守规则,不大声喧哗,不跨越栏杆,不乱刻乱画等。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四字诀襄阳研学
襄阳市第七中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研学之旅
背诵文言文“四字诀”
同江市 “四字诀”抓实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