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

2022-03-28 01:13曹瑞琴杨丽兵高俊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一流检索大赛

曹瑞琴,杨丽兵,高俊杰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

曹瑞琴,杨丽兵,高俊杰

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山西 晋中 030801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进行多角度调研,包括入馆教育、讲座培训、教学课程、检索大赛、手机游戏、写作支持、嵌入式教学培训、知识产权(专利)教学培训服务共8个方面,分析其服务内容与形式特性,结果显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整体上比较重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样化,普遍应用新技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及普通高校图书馆应当通过将新技术引入培训课堂,注重趣味性,推荐嵌入式教学等方式做好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为促进本校学科建设发挥作用。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教育

面对图书馆丰富多样、数量众多的馆藏学术资源,特别是中外文电子资源,读者在检索文献时常感到困惑,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将文献信息主动推荐给读者认识、了解与阅读利用,亦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图书馆不断努力,积极搭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从馆藏文献检索到文献数据库使用技巧、技能培训等,由浅渐深,逐渐拓展,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

信息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已有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应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信息素养与信息资源检索课、学院式学生培训以及开展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大赛等[1],而图书馆读者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培训、图书资源获取、信息素养培养[2]、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等。

从学术服务角度,可将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定义为:高校图书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采取传统与新技术融合模式,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利用知识普及,图书馆数据库、电子资源使用方法、检索技能等专题培训,情境式、嵌入式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培训,让读者掌握各种数据库及专门工具使用方法,熟识学术研究道德规范,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顺利完成教学、科研、学习等相关活动。

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现状

201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42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更好地了解“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促进山西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笔者于2020年12月21日-2021年4月6日,利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等方法,逐一浏览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页,阅读其电子数据库等文献内容,辅以电子邮件咨询,重点从入馆教育、讲座培训、教学课程、检索大赛、手机游戏(以下简称“手游”)、写作支持、嵌入式教学培训、知识产权(专利)教学培训服务共8个方面,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现状进行调研。

1.1 入馆教育

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均有入馆教育服务。新生入馆教育内容,主要为图书馆布局、馆藏资料地点分布、资源使用方法等;在形式方面,主要有现场培训、在线学习、小视频、课件链接、入馆自测、讲座培训、寻宝、大赛、现场参观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9所高校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时加入新技术元素,主要为手游、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在线培训、云游、在线学习、小游戏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1所高校图书馆还加入闯关、情景、互动小游戏;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有云游交图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有新生培训掠影幻灯片(PPT)链接。此外,东南大学图书馆有“百战书虫”知识竞赛,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提供国际生新生入馆教育,郑州大学图书馆入馆教育有中文、英文2个版本。

1.2 讲座培训

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均有讲座培训服务,均有线上、线下培训形式,现场培训和线上直播课堂、微课、培训课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内容主要有数据库使用培训、论文写作与投稿、工具助力、知识产权(专利)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7所(64.3%)高校图书馆明确提出提供专场培训服务,其中26所(61.9%)提及预约服务,中国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图书馆提及专场培训人数,一般为10人以上方可开展培训服务,南开大学图书馆规定5人即可开展培训服务。

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25所(59.5%)高校图书馆明确提及应用新技术于讲座培训中。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等采用腾讯会议,清华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采用网络直播、直播课堂,四川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采用微视频,武汉大学图书馆等采用微课堂,复旦大学图书馆提及慕课,新疆大学图书馆提及课件,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面向留学生提供英文讲座。

1.3 教学课程

除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3所高校图书馆未提及外,其余高校图书馆均对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教学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均明确提及并开展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开设院系合作课程《药物信息检索与使用》,四川大学将信息素养培养纳入各专业课程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检索、管理、利用等方面教学活动。西北工业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于2020年首次嵌入该校医学研究院研究生课程。

对授课形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除面授外,视频、慕课、微课堂、在线教学、Blackboard(BB)网络教学平台等新技术已引入信息素养教学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均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从教学内容分析,除信息资源检索外,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专利等内容亦有涉及。

1.4 检索大赛

组织与举办信息检索大赛是高校图书馆吸引读者参与,增强、提升、巩固读者的馆藏资源利用、信息检索等能力,提升图书馆在广大师生读者心中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服务工作。在高校图书馆网页服务、通知公告涉及的检索大赛并不多,为增加检全率,二次通过网络搜索、数据库论文搜索,发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相关信息数据共计313条,其中来自图书馆网页298条(95.2%)、网络搜索14条、数据库论文1条。

上海交通大学和云南大学图书馆发布相关信息0条,其余40所高校图书馆(95.2%)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检索大赛。信息检索大赛相关信息在图书馆网页可查及的有32所高校,发布相关消息最多的为同济大学图书馆(60条),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因图书馆网页相关信息较少,通过网络搜索和数据库论文检索补充。其中,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检索大赛信息来自校园网等渠道。

中央民族大学等27所(64.3%)高校图书馆发布检索大赛消息均少于5条,对信息检索大赛宣传、组织力度、活动内容成果保存程度等不够重视。已开展的检索大赛主题涉及馆内资源检索287条(91.7%),数据库检索12条,专利检索(知识产权)14条。检索大赛主办方多为高校图书馆与数据库商合作(304条,97.1%),亦有校内院系合作(7条)、图书馆与知识机构合作(1条),图书馆独立主办1条。

1.5 手机游戏

信息素养教育手游是图书馆近年来兴起的一款新的服务手段,操作方便,适应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特征,支持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故事线贴近校园生活,同时嵌入了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知识,能够激发读者信息意识[4],对于提升读者信息素养、激发读者兴趣等都有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的初遇”为情景式复杂进阶手游,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拯救小布”较为复杂,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图书馆的“闯关小游戏”“排架也疯狂”等为简单小游戏,其余32所高校未提及手游。

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手游注重游戏的趣味性,依据读者信息素养水平层次,设置了进阶游戏,故事情节复杂多样,将图书馆规章制度、数据库检索、讲座、培训等信息教育服务融入剧情,通过女主角、男主角的校园生活,图书馆学习与生活,逐渐完成信息素养教育,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能够激发读者的体验热情[4]。武汉大学图书馆“拯救小布”游戏有答题,还设置了读者喜爱的场景如赢得精灵图图等四位BOSS,层层通关,可以集齐四大装备。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排架小游戏,在帮助读者熟悉图书架位排序规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图书馆的“闯关小游戏”,通过每关的知识阅读,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及所开展的服务、馆藏资源的使用方法。

1.6 写作支持

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均为教师和研究生、大学生读者提供写作支持服务。服务方式多样,较常见的为讲座形式,其次为讲座课件链接、教学课程,微视频、腾讯会议等新式讲课培训方式亦有使用;服务内容涉及工具使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Excel等)、论文写作与投稿、数据库使用培训及学术规范等多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图书馆专门开设研究生课程,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培训。

1.7 嵌入式教学培训

上海交通大学等37所(88.1%)高校图书馆提及嵌入式课堂、嵌入式教学培训,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5所高校图书馆未见明确提及。培训主要方式为专题讲座、嵌入专业课程、嵌入课题等。

1.8 知识产权(专利)教学培训服务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近年来知识产权服务已纳入高校图书馆新增热点服务。除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3所高校图书馆未见提及外,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9所高校图书馆均提供知识产权素养培养服务。常见培训方式主要为讲座(讲堂),有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32所高校图书馆(76.2%);其次为开设课程,有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图书馆;组织专利检索大赛,有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等6所高校图书馆;嵌入课题,有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3所高校图书馆等。

2 建议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比较重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其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注重多样化,新技术应用比较普遍,专场讲座、嵌入式教学较为普及,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如读者信息素养培养课堂整体缺乏趣味性,互动性不够(仅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1所高校图书馆开展手游,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吸引力不足;部分高校图书馆尚未引入嵌入式教学,信息素养教育效果一般;对专利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开设较少;多数图书馆对信息检索大赛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不够重视;数据库技能培训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宣传、组织培训,未重视读者的体验与收效;图书馆网页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活动相关内容展示、宣传不够。基于“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信息培养服务现状,结合读者信息素养需求,笔者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及普通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2.1 课堂引入新技术,注重趣味性,推荐嵌入式教学

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应当重视入馆教育环节,课堂注重趣味性,适当引入小游戏,激发读者兴趣。信息素养教学课程、数据库、专利、工具使用培训讲座应当广泛使用腾讯会议、微课等新技术,注重嵌入式教学,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学科服务之中,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5]。

2.2 普及手机游戏,检索大赛常态化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手游应当为各高校图书馆参考并普及,寓教于乐。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大力宣传才能让读者了解并参与[6]。检索大赛应当进一步做好宣传、组织与活动留存工作,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向同济大学图书馆学习,让信息检索大赛常态化,读者在参赛过程中学习、提升图书馆知识及信息检索技能。配合新生入馆教育、读书月活动、知识产权日宣传及普及活动等重大活动,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而检索大赛的主办方在继续加强图书馆与数据库商的合作之外,也应重视校内合作、与社会合作,从而扩大高校图书馆知名度,提升检索大赛的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力。

2.3 开设专利检索课程

在今后的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中,建议对研究生开设专利检索、申报等相关知识培训课程,在世界读书日、知识产权日等时间段,开展多形式的专利知识宣传与培训,对教师等科研人员提供专利知识专场培训定制服务。

2.4 课程内容侧重于数据库检索技能等读者最迫切需要的实用知识

针对“双一流”建设需求,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内容应侧重于数据库检索技能、检索工具及EndNote等写作工具的使用,专利、期刊投稿与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等方面,应当广为提倡专场培训,嵌入式教学、嵌入式学科服务。

2.5 信息素养培养服务留痕

图书馆官方网页是图书馆一切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展示、宣传的主要渠道。今后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留痕,将所开展的入馆教育、讲座培训、教学课程、教学场景、检索大赛等通过链接方式予以展示。

2.6 加强读者急需文献获取方法

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与数据商合作,提供文献原文获取链接及下载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教学及讲座培训时,一定要反复强调,读者要对信息获取方法途径加强了解、掌握并进行实践应用(如部分数据库Spischolar等提供中英文一站式检索及原文获取服务),主动加入本校文献资源服务群,若图书馆未订购读者所需文献原文,读者只需在服务群里发送文献链接,就有专人在后台提供原文下载地址链接,使用这一快捷服务,可以得到难以直接获取的文献。

[1] 阮伟娟.基于读者行为分析的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探究[J].情报探索,2013(12):12-14.

[2] 刘薇.学习支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国内42所“双一流”大学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42(4):9-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 (2017-09-21)[2020-12-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4] 刘雅琼,李峰,张春红,等.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手机游戏的设计与实施——以国内高校图书馆首款主题故事类手游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8(6):91-96.

[5] 曹瑞琴,杨丽兵.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2019,31(6):73-80.

[6] 杨萌.“4•23”世界阅读日开展读书月活动的调研与启示——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1):43-47.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of Readers of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CAO Rui-qin, YANG Li-bing, GAO Jun-jie

(Library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801, China)

Using the network survey method, a multi-ang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of readers in 42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cluding 8 aspects of admission education, lecture training, teaching courses, retrieval competition, mobile games, writing support, embedded teaching trai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services, and their service content and form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on the whole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for readers, with richer content, diversified forms, and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but there wa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general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readers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by introducing new technologies into training classrooms, focusing on fun, and recommending embedded teaching, so as to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double first-class;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read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cultiv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曹瑞琴,杨丽兵,高俊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服务[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46(2): 36-39.

G252.7;G258.6

A

2095-5707(2022)02-0036-04

10.3969/j.issn.2095-5707.2022.02.007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2020年研究项目(2020034)

曹瑞琴,E-mail: 657351953@qq.com

(2021-06-17)

(修回日期:2021-07-28;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双一流检索大赛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