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推铅球错误动作类型分析

2022-03-28 09:03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推铅球铅球原地

路 明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800)

在推铅球技术中,原地推铅球是最基本的,也是其他几种滑步动作的基础。依据中学体育的特点,我们把原地推铅球动作作为铅球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本文的侧重点是通过分析和纠正学生推铅球的错误动作,以指导教师今后的教学实践。通过对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一年级第二学期共十一节原地推铅球体育课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原地推铅球动作的错误类型及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针对主要错误动作,有所侧重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并总结出学生从初学到初步掌握动作过程中,错误动作类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是如何影响成绩变化规律的。

一、研究过程及对错误动作类型的分析

(一)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该校一年级学生学习原地推铅球的过程,找出学生容易犯的几个错误动作,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期对中学阶段的推铅球教学有所启示。

(二)研究对象

该校一年级六个班共213 人。教师通过观察每个人的原地推铅球动作,总结出错误动作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错误动作分布的变化规律,然后边教学边纠正错误动作。

(三)研究过程

本实验的研究过程只记录十一个课时中第二次课和第九次课错误动作的分布情况,以及最后的成绩在哪个层次内(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规定分优、良、合格(可)、不合格(差)四个层次)。

(四)对原地推铅球错误动作的分类和定位

我们知道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预加速阶段、最后用力阶段和结束阶段。结合教学实践,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原地推铅球动作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铅球获得初速度以前的准备过程称为预备姿势阶段,从铅球获得初速度到最后出手称为最后用力阶段。决定铅球飞行远度的因素有很多,在实践中,我们主要观察的是最后出手的高度和角度,其可合称为出手角度。学生在原地推铅球时出现的错误可按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进行统计,下面为分布说明:

1.预备姿势。在原地推铅球预备姿势中,初学者最易犯的错误有三种:(以右手为例)右腿膝关节弯曲不够;腰下弯不够,身体没有完全背对投掷方向;上体远探不够,超越器械完成得不好。

2.最后用力。主要统计以下三个方面:腿、腰、肩的用力顺序是否连贯,有无脱节现象;用力是否快;身体对铅球的施力距离是否达到最长。

3.出手角度。我们将学生在试投中明显向远投,而无向上出球动作定为该类错误。在实践中,让学生出手高、向上投是成立的,因为学生在推铅球时,都有向远投的心理,但这会造成出手角度小。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总结出学生出手再高也不会超过45 度,且从理论上讲,由于出手点与落点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出手角度也应小于45 度。

由于我们研究原地推铅球错误动作主要从预备姿势、最后用力、出手角度三个环节入手,因此我们便依据这三个环节,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分类、分析。因为预备姿势和最后用力各包括三个方面的错误,所以我们规定只要具备三个错误中的一种,就将其定位为该类错误。出手角度错误规定只要球落地后向前自然滚动4~6 米以外(男女不同),就定位为出手角度的错误。

在许多情况下,几个类型的错误有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此,我们又根据错误动作的主次关系,将多个错误动作分为第一位错误、第二位错误、第三位错误。

表1 男生原地推铅球错误动作类型分类统计表

表2 女生原地推铅球错误动作类型分类统计表

注:两表中的数据为该位错误的人数和占合计人数的百分比。

(五)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笔者认为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学生在理论上没有完全理解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一直认为推铅球是靠臂力,谁手臂有劲,谁就推得远,忽视腿、腰和肩的作用。其次是因为原地推铅球看似动作简单,实则身体参与部位多,动作环节多,且技术性要求较高。

从学生自身方面看,由于学生智力、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产生错误动作。在智力方面,对投掷原理,包括超越器械、用力路线加长、出手点高等影响成绩的几个错误动作理解不够,用其指导实践动作的效果不明显。在心理方面,学生做动作时,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技术动作上,而是只盯着球的落点、成绩的好坏。在意志品质方面,原地推铅球动作其预备姿势和最后用力需要反复练习,与其他田径项目一样,比较枯燥,尤其是最后用力,难度较大,且短时间内改进动作的效果不大明显,这容易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同时也需要学生在理论上对其有进一步的理解。

但由于学生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不同,纠正动作的快慢和效果也不同,因此对错误动作类型的划分及它们之间转化界限的设置也不十分严格,只是凭借人为因素确定。其主要依据以下两点:第一,预备姿势、最后用力和出手角度的顺序;第二,出现了以上三个方面比较明显的错误动作,这一点可能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误差。

二、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及理论依据

首先,在中学阶段,田径项目总的教学原则是项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同步进行,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技术动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像一些体育爱好者迷上某些项目一样,必须对该项目的理论方面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激发其浓厚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从初步了解到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的主要过程,即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它与身体素质、提高成绩有什么关系。另外,还有铅球项目如何比赛、如何丈量成绩、计算名次,以及当今该项目在亚洲和世界的发展情况,哪些国家的运动员水平较高,我国的运动员水平如何,要求学生们多看铅球比赛,并结合教师讲的理论知识,观察运动员的试投过程等等。

其次,要正确看待掌握一项新技术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懂得学习一项新技术要经过泛化、分化和动力定型三个阶段,没有人天生就会这项技术,也没有人反复练习而不能掌握这项技术,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该项目的教学,我们要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就是学习该项目的理论知识;其二就是在现有的身体素质条件下,尽量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合理技术,并通过学习技术、练习技术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在运动生理学方面,使学生了解掌握一项新技术的生理变化过程,并懂得学习任何其他的新技术动作也是如此。

再次,让学生熟记原地推铅球预备姿势中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作用。前几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下肢到上肢完成每一个部位的动作,并要求学生记住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在自己所掌握理论的指导下独自完成动作,并由教师检查。学习最后用力时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推铅球就是学会腿、腰、肩和手臂协调用力,只用手臂推铅球是不合理的。在开始用力时,必须先从蹬腿开始,使铅球和整个上体由静止到获得速度,然后腰、肩和臂再发力。整个过程从身体部位的力量上讲,在依次减小,但用力速度在逐渐加快,铅球获得的速度也在逐渐增大。由此看来,用力时间越长,铅球从静止到出手的线路就越长,就越能获得更大的出手速度,这就是笔者在预备姿势中反复强调要超越器械的主要原因。

三、纠正动作效果对主要错误转化规律和成绩变化规律的影响

在整个推铅球教学中,我们主要统计了两次原地推铅球的有关数据,两次之间有5~6 次的正常教学课,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第一位错误进行的。因此,第二次统计的各项数据肯定优于第一次,至于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否优于其他教学方法,优于多少,不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第一位错误主要包括预备姿势和最后用力。

通过表3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错误由预备姿势转向其他两方面的人数多,而由最后用力转向其他两方面的人数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预备姿势的错误动作易于纠正,而最后用力的错误动作不易纠正,为了提高及格率,我们的教学重点要多放在预备姿势上,这样效果比较明显。

表3 两次测验几位错误的转化情况统计表(男女合计)

在这两次技术统计工作中,我们除记录了一些技术指标外,也统计了成绩层次,即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规定的优、良、可、差记录,没有记录具体数据,人数的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纠正错误动作前后对成绩变化规律的影响(男女合计)

从以上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预备姿势是第一位错误时,其优、良、可、差的人数分布在逐渐增多,从坐标图上看近似是斜率为正值的一条上升型直线。最后用力是第一位错误时,其优、良、可、差的人数分布是中间两个层次的人数较多,而两边两个层次的人数较少,从坐标图上看近似左右对称的抛物线。出手角度是第一位错误时,其优、良、可、差的人数在逐渐减少,从坐标图上看近似是斜率为负值的一条下降型直线。预备姿势是第二位错误的成绩变化规律与最后用力是第一位错误相同,最后用力是第二位错误的成绩变化规律与预备姿势是第一位错误时大体相同,也就是说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逐渐掌握预备姿势,并逐渐表现出最后用力成为主要错误类型。因此,我们总结出第一位错误是预备姿势时,不及格人数多;第一位错误是最后用力时,优和差的人数少,而良和可的人数较多。第一位错误是出手角度时,优和良的人数较多。由此可知,想要普遍提高成绩主要应在改进预备姿势上下功夫,这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想进一步提高成绩参加体育竞赛,重点就应放在改进最后用力上,这是课余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

四、总结

1.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严格要求,纠正预备姿势中的错误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2.最后用力学生不易掌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想要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很难,最后用力的动作改进后,学生的成绩变化由良好向优秀方面转化,这是中学课余运动训练重点解决的问题。

3.加强理论学习,让学生熟记动作要领,以指导实践动作,这是学习预备姿势的有效方法。使学生了解投掷原理,了解掌握新动作的人体生理变化规律,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由此可使学生树立掌握新技术动作的信心。

猜你喜欢
推铅球铅球原地
基于万向轮的AGV原地转向阻力研究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会弹的铅球
浅谈如何提高原地推铅球成绩
可怕的人
脑筋急转弯
探究推铅球最大距离的最佳投出角度
言论
小学低年级原地转的“四拍”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