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中的公共气场

2022-03-29 09:29黄月新
歌海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场雕塑公众

黄月新 1987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师从朱培钧、陈禾衣教授;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师从隋建国、曹春生、董祖怡先生;200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法国巴黎;2012-2018年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现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雕塑学科带头人,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漓江画派常务理事。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4次获得省级政府嘉奖,多次获学校教学名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有雕塑作品《河之泪》《永恒的运行》《狙击手》《国泰民安》等参加各类全国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编著有《雕塑基础教程》《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文献》《2017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雕塑、公共艺术、壁画硕士研究生教学论坛文献》等。1992年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完成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大型浮雕创作,1994年受政府委托完成广西人民大会堂大型室外浮雕创作,1995年受政府委托完成广西政协会堂大型室内外浮雕《丹凤朝阳》创作,1997年完成南宁青秀山公园大型主题雕塑《远古新韵》创作,1998年完成南宁邕江河堤系列景观雕塑创作,2010年受政府委托完成广西革命烈士陵园大型纪念碑设计,2014年完成广西政协会堂浮雕壁画《美在广西》创作,2018年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赠送中央礼品创作等。

自雕塑介入环境空间以来,雕塑艺术先辈便相当重视雕塑与公共空间方面的探索。远古时期的雕塑似乎以自然观照和模仿为主要呈现方式,自从人类开始形成祭祀活动到帝王宫廷陵墓兴建,雕塑与公共空间就产生了密切的关系,上述活动和行为中已包含人们的精神性和环境空间要求,也与古代星相学、占卜学相关。人们一方面利用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雕塑位置(方向)的摆放来获得好“气场”,另一方面希望通过雕塑在空间的存在和形象的塑造,映照出内心的渴求,由此形成雕塑的气质,故先人关于雕塑的探究一开始就包含精神性和环境因素。

环境空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物理性的现实空间看,空间是物质广延性的存在形式,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所产生的距离,如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之间,城市中的建筑之间,此人与彼人之间所存在的空间关系,是客观和具体的。另一方面,空间的另一个表现是无限的,是一种无法用数据表达的空间,所表达的含意与人的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是一种心理空间。当雕塑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时,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是艺术家要面对的课题。公共艺术空间离不开上述空间的两面性,诸如在公共空间中,一方面,雕塑的尺度、体积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尺度、高低都是具体而真实的,另一个方面是环境对人的心理所产生影响的空间。如长形通道空间给人畅通的感觉,高大的空间给人崇高的感受,低矮的空间带来压抑的情绪,蜿蜓曲折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幽秘般的气氛,这是空间的两面性,一个反映的是实,一个投射的是虚:实的空间形态借助实体来界定,虚的空间是由具体和真实的空间带来的情绪反应。对于雕塑空间的表述,我认为用中国的“气场”来形容会更加有意思,因为中国的“气场”本身包含哲学与精神意味。

以往雕塑家都注重公共空间中雕塑的艺术性,忽视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强调公共空间中雕塑的个性,忽略雕塑的公共性。其实在公共空间中,任何元素都围绕公共的原则,公共空间呈现出的空间尺度,空间秩序感、节奏感,以及色彩的表现、肌理的表达,光和影、虚与实的表现,其所构架的目的必须充分满足公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的需求,并与公众心理活动产生直接的关联,这很像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气场”。同时公共雕塑也需要表达出精神含义与公众意识,这种精神含义与公众意识应是艺术家对公众意识的解读和升华,最终给公众以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使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心理和精神的休息场所。所以讲公共空间的雕塑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同于博物馆或私人庭院雕塑作品,它需要融入公共气场,亦需要具有公共情感特征,以及很“合适”的视觉感染力,还可以呈现或热烈、或宁静、或庄严、或神秘等不同感知的认定,但所有这些都应建立在公众或城市的气息上。

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公共空间的雕塑大多以纪念碑的方式进入公众环境,到80年代中国的城市雕塑还受苏联城市雕塑观念影响,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雕塑作品,但雕塑中的公共意识是缺乏的。在公众意识弱化的时代,公共雕塑创作思想自然会单一,当时艺术家极力追求纪念碑雕塑的高大,却缺失了公众的亲和力量,雕塑在空间环境中只是围绕着方向(光线)、尺度进行创作,侧重于如何使雕塑得到最佳视点,似乎雕塑是环境的主人,而真正的环境主人——公众却被忽视了。

近十幾年来,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公共环境雕塑成为每个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城市作为公众最大的集合体,已是人类文化最大的集合地,社会性在城市中得到集中体现。从古至今,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活动和文化创造最主要的环境,特别是现代的城市,规模愈来愈大,人口数量愈来愈多,社会关系愈来愈复杂,多元化和特色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轴;现在的公众,不管是在思想意识还是在价值观上,都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现代城市需要更多元、更开放的方式去营造一种公共空间环境,促使城市社会形成一种文化包容的公共文化气息。艺术应该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融合剂,这种融合剂可以带来社会的反响和公众的共鸣,公共艺术显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公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在公共空间中营造“气场”的地位和作用便显而易见。

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雕塑创作与公共环境空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公共雕塑创作观念悄然转变,公共雕塑所面对的对象是更具有独立意识的民众。首先在观念上,人们已不满足于过去雕塑介入环境空间的方式,公共雕塑的创作必须作为公共环境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雕塑不再是过去的强硬介入,而是今天的融入环境。现在要求雕塑要融入公共空间,必须与环境中的公共文化背景、自然景观、一草一木是同一脉络且不可分离,雕塑要表达的内涵以及外在的形体、色泽、材质都必须建立在其整体环境空间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要面向的领域更宽,面对的问题更多,要求艺术家更注重环境的大“气场”,特别是环境的“公共性气场”表达。

近代的罗丹、马约尔等大师的雕塑作品虽已进入城市的公共环境,但他们本人更多的仍是研究雕塑本身的空间、形体问题,对于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布德尔虽然看到了雕塑的建筑感,但认为雕塑仅是建筑体的一个附属品;英国著名雕塑大师摩尔意识到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并进行长时间的研究,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摩尔的作品更适合户外陈列。即便如此,他们对于雕塑环境的公共性研究还是不足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是以知名的艺术品身份陈列在公众面前,实质上与环境中的公众思想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另外,单一的视觉满足已无法达到现代人对公共雕塑的要求,人们还要求从公共雕塑中得到多种感官上的满足,如听觉、嗅觉以及心理、精神都能得到享受,这要求现代公共雕塑不能仅仅研究一个最佳观赏视点,还需要研究如何使雕塑、人、景合一,让公众可以触摸到雕塑,可以近距离与雕塑交流。人们希望通过与雕塑的交流来阅读其内涵,还要求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感受到风的味道,使肌肤得到抚摸的感觉,使其它功能性质以满足公众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的公共雕塑是为帝王、为神、为英雄而设计的,现代公共雕塑所制造的空间(场)则是真正满足公众要求的,最终也将成为公众的家园。

材料和手段对公共雕塑和雕塑空间有着巨大的影响。过去雕塑艺术家面对的只是青铜、石、木三大材料,手段也仅限于“雕、塑、刻”,而今雕塑家可运用的材料极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材料,钛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纤维,甚至包括声、电、水、光等,都可成为公共雕塑的创作元素,材料的运用从过去的被动性变为材料本体语言的主动表达,艺术家可以利用玻璃的通透性、不锈钢镜面反射、水的流动、声音的传播、光的映照去改变环境空间。

上述因素使公共雕塑环境空间得到极大的延伸,其空间表达的方式也無穷无尽,过去雕塑家为了使雕塑在空间存在,只能是放大、放高雕塑体积的尺寸,从而让人们感受到雕塑的张力和存在。而现代城市雕塑可以让人们近距离地触摸、攀爬,甚至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声音、气味去感知雕塑的存在,使雕塑能够融入城市性格的气场中。现代城市雕塑空间的表达方式更多样化,雕塑家可以通过作品的构架、不同材料的运用,更全面表现出公共雕塑的含义,这就需要艺术家更加读懂城市的性格,包括城市历史、文化、人物。深圳的城市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就表现出很强的公共特征,雕塑的内容来自生活在深圳各个层面的18位普通人,雕塑创作者将他们翻制成青铜塑像,附带每个人的简介。此外,景观墙上还雕刻着深圳市平凡的一天的生活资料以及城市的各种数据,深圳市平凡的某一天似乎突然被凝固在这里。雕塑人物的比例并不高大,塑造艺术的“技术”也并不高超,但市民能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看到城市平凡的感动,作品中的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体现出真正的公共价值。

共融性应是雕塑与环境空间并存的特性之一。公共雕塑的成功不是靠雕塑尺寸的巨大、材料的贵重和剥离了公众意志的个性表达,而是通过艺术家对环境空间的认识和对公众精神价值的理解,将雕塑中的艺术形式、材质运用作综合的表达,使其与公共气场达到“合适”的境界。

猜你喜欢
气场雕塑公众
巨型雕塑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气场是个什么东西
我的破烂雕塑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写实雕塑
黄金时代
黄金 强大气场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